杨彩霞,王 伟
(1.延安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2.首都师范大学 心理系,北京 100080)
复原力指个体所拥有的个人特征,它不仅包括自我、人格和认知因素等个体特质,还包括个体所拥有的一些社会资源,如家庭和朋友对其的支持和帮助[1]。国外关于复原力的代表性研究主要有夏威夷考艾岛研究、基督堂市研究和斯德哥尔摩研究,主要探讨个体与应激情境的关联,探讨当个体处于危机状态时,能否有保护因子存在或是有保护过程发生,是否能达到最终的良好适应,保持心理健康等[2]。在台湾,曾仁美[3]和黃秀媛[4]针对经历挫折事件的个体,对复原力进行了质的研究,对个体复原力的构建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在国内,关于复原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复原力理论研究[5,6]、复原力量表的编制[7,8]、复原力水平的提升[9,10]和与心理健康等的关系方面[11-13]。
应对方式(coping style)是指个体在面对挫折和压力时所采用的认知和行为方式,又可称为应对策略或应对机制[14]。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现代人的心理负荷逐渐加重,应对日益成为心理学研究的重点。
本文就复原力和应对方式的关系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大学生复原力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为提高大学生的复原力水平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工作提供参考。
根据本研究的目的,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延安大学大学一年级至四年级学生为适合样本,共抽取四个年级400名大学生进行集体施测,最后回收的有效问卷为388份,其中男生163人,女生225人;城镇80人,农村308人;一年级97人,二年级100人,三年级96人,四年级95人。
1.2.1 大学生复原力量表
采用杨彩霞修订的大学生复原力量表,该量表包括5个因子,共28个项目,个体的得分越高,表示其复原力水平越高。该量表a系数为0.94,各维度的信度指标也均在0.82以上。
1.2.2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
简易应对方式由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分量表)组成,包括20个条目。该量表的信度重测相关系数为0.89,a系数为0.90;积极应对分量表的a系数0.89,消极应对分量表的a系数0.78。
本研究对大学生复原力的影响因素分析主要采用差异比较法,从性别、年级、和生源地三个方面来比较。结果显示城镇大学生的复原力水平明显高于农村大学生(P<0.01),不同性别、年级的大学生复原力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仅在自我认识和社会支持上存在显著差异,结果见表1、表2和表3。
对大学生复原力与应对方式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复原力与应对方式呈显著相关。具体结果见表4。
表1 大学生复原力的性别、生源地差异
表2 不同年级大学生在复原力上的差异检验
表3 不同年级大学生在复原力上的差异检验的事后多重比较
表4 大学生复原力与应对方式各水平上的相关
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复原力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以复原力为因变量,以应对方式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见表5。
表5 大学生应对方式对复原力的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积极应对方式对复原力有正向预测作用,而消极应对方式对复原力有负向预测作用。
从整体上来看,不同类型与不同地域大学生的复原力水平有一定差异。
3.1.1 关于性别差异
在性别上,结果显示:(1)大学生自我认识的性别差异显著(P<0.05),男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要优于女大学生,这与杨彩霞[1]的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与社会对男女大学生的认可程度上不同,存在“重男轻女”的观念,从而使女大学生处于不利的地位,因而她们的自我认识维度上得分较低。(2)女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好于男大学生,且差异显著(P<0.01),这表明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拥有更多的社会支持资源。人们的传统观念多是男主外女主内,因此社会对于男性的要求较高,而对于女性提供的帮助和支持资源则较多。该结果与国外学者Werner的研究发现相似,即有恢复能力的女性倾向于得到和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15]。
3.1.2 关于年级差异
在年级上,结果显示:(1)三年级学生的自我认识水平显著高于二年级学生。三年级学生已经经历了三年的大学生活,对大学生活已经非常熟悉,自我价值和自我认可程度较高,人际关系比较发达,各方支持较多。经验和经历各方面都较二年级学生丰富,较二年级学生成熟。(2)一年级学生得到的社会支持显著高于四年级学生。一年级新生进入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面临很多要适应的问题。如水土、对所上大学的心理期望与实际的差距等。一方面,学校和家庭对他们的关注和支持较多,另一方面,他们在面临问题时更倾向于做出求助行为,这些都有助于他们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
3.1.3 关于生源地差异
在生源地变量上,结果显示:城镇大学生与农村大学生除在个人特质差异不显著外,在家庭凝聚力、自我认识、社会交往能力和社会支持方面,城镇大学生均显著高于农村大学生。家庭凝聚力较高,可能与城镇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有关,他们对父母的依赖性较强,得到家庭的爱护和照顾更多,寻求家人的支持与帮助较多,而农村大学生的独立性较强;自我认识较高,城镇大学生自我评价较高,自信、乐观、积极、向上,他们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意识较强,学习能力和竞争力较强;社会交往能力较高,可能因为城镇大学生接触的外界事物较多,接受的信息频繁,从而他们的交际圈子比较宽广,交往能力也随之较高;社会支持较高,城镇大学生寻求问题解决和帮助的途径很多,能获得支持与帮助的资源也较多。
本研究发现,复原力与积极应对方式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而与消极应对方式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进一步做回归分析发现,积极的应对方式对复原力有促进作用,而消极的应对方式阻碍复原力的发展,这与滕沁和张宁的研究结果一致[11]。大学生在生活中时刻都会遇到各种困难、挫折,大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时不断地发展出新的应对能力,而这些能力又再次成为复原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引导大学生采取积极、进取、乐观、寻求援助等积极的应对方式,帮助他们发展更多的社会联结,建构迎接挑战的能力和主动寻求解决问题资源的能力,对于提升大学生复原力水平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存在以下局限性:第一,本研究是在同一时间对信息的横断面进行了研究,这样就无法考察所研究变量间的动态关系。第二,本研究虽然进行的是随机抽样,但样本的构成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城镇大学生和农村大学生的比例都相差悬殊。第三,本研究的研究因素比较单一,只侧重复原力与应对方式两方面因素的研究,未能综合考察多种因素共同作用。
但是,以上局限性并不妨碍本研究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工作提供一些参考。首先,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除了较多的关注大学一年级新生外,对四年级学生也要提高关注,他们即将踏入社会或进行更高层次的学习环境,面临着人生的重大转变,获得的社会支持却较少;其次,相比城镇学生,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更多的关注农村学生,这些可以通过大学新生入学心理健康普测和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的方式达到;最后,改变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可以成为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工作方向,通过一些咨询或辅导技术,使大学生在面对应激时增加积极应对的比例,进而获得复原力,整体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1]杨彩霞.大学生复原力与压力事件、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8.
[2]Werner E.Risk,resilience and recovery:perspectives from the Kauai longitudinal study[J].Development Psychopathology,1993(5):503 -515.
[3]曾仁美.抑郁症儿童母亲参与亲自游戏治疗团体亲职复员力建构历程分析的个案研究[C].2006游戏治疗多元创新学术研讨会,2006.
[4]黃秀媛.单亲青少年生活适应之复员力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台湾国立嘉义大学,1995.
[5]李海垒,张文新.心理韧性研究综述[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149-152.
[6]于肖楠,张建新.韧性(resilience)——在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心理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05,13(5):658-665.
[7]阳毅.大学生复原力量表的编制与应用[D].硕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5,6.
[8]刘兰兰.大学生复员力量表的编制及其初步应用[D].硕士学位论文.河北师范大学,2007,6
[9]郝传慧,雷雳.青少年心理弹性的效用与提升[J].中国青年研究(社会综合版),2007(1):72-75.
[10]曾红,黄文庚,黎光明.弹性心理训练改善农业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效果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3):309 -310.
[11]滕沁,张宁.贫困生复原力与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9,9(30):835-836.
[12]张海芹.中小学骨干教师职业压力心理弹性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8):941-942.
[13]杜岸政,王瑾,王滨.大学毕业生心理弹性自我分化和就业焦虑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31-33.
[14]梁宝勇.关于应付的一些思考与实证研究-应对方式的评定、分类与估价[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9,7(4):219-222.
[15]Werner E.Journeys from childhood to midlife:risk,resilience and recover[M].Ithaca,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