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和谐社会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体育锻炼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4-11-02 07:15张智颖张红玲
关键词:新生代体育锻炼农民工

张智颖,张红玲

(延安大学 体育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农民工是伴随着中国社会转型所出现的一个新型社会群体。农民工作为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他们的生存状态牵动着城市发展的脉搏,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问题。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并明确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1]。从此这个群体概念进入了公众的视野。2010年全国两会农民工问题继续成为代表关注的热点话题。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0年全国农民工总数为2.42亿人,其中上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占60%以上,由此可见,他们在数量上已经逐渐成为农民工的主体。在全民健身蓬勃发展的城市环境中,体育作为一种健康的余暇生活方式成为他们向往的目标。2011年春节晚会上,“农民工”旭日阳刚组合的一曲《春天里》唱出了城市农民工群体的渴望与诉求,从走进《中国达人秀》的深圳农民工街舞团的劲舞表演,则让人们看到了他们对体育健身的憧憬和热情。随着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的颁布,新时期全民健身事业总体规划已然成型。关心农民工的身体健康,建立健全的农民工健身保障体系,推进农民工健身活动的开展势在必行。让农民工享受体育文化成果,不仅可以提升其素质,更是影响我国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实践。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1年5月来自西安市服务业、建筑业、商业的600名农民工(80年出生以后)发放问卷。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本研究收集和查阅了相关领域的专著和文献资料,,对所有的文献进行整理并归纳综合分析,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

本文根据研究的需要问卷600份,回收568份,问卷回收率为94.7%,有效问卷532份,有效率为88.7%。

1.2.3 数理统计法

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体育锻炼的目的

表1 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体育锻炼的目的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有74.3%的新生代农民工喜欢参加体育锻炼,不喜欢参见体育锻炼的只占10.2%。这一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具有较强的体育锻炼意识,他们大部分人能够意识到自身健康的重要性。从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分析,有92.1%的农民工参加体育锻炼是为了增进健康;57.9%的人为了休闲娱乐;有38.7%的人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为了增加社会交往的占47.4%。由此可见,农民工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明确,他们在增进身体健康的同时,也希望通过体育活动能够缓解生活压力,提高生活质量以及增加对社会的了解。

2.2 新生代农民工进行体育活动的场所

表2 新生代农民工进行体育活动的场所的调查与分析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室内场馆进行体育锻炼的农民工仅有5.6%;在社区进行体育锻炼的占15.0%;有28.6%的农民工在附近的广场、公园进行体育活动;而在生活区内进行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一半。

2006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提出:要“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和改善对农民工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发挥企业、社区和中介组织作用,为农民工生活与劳动创造良好环境和有利条件”、“把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并强调要“开展多种形式的业余文化活动,丰富农民工的精神生活”[2]。由于城乡之间二元制度樊篱还没有根本拆除,城市社会的排除依然或多或少存在。农民工基本排除在分享社区体育资源之外,社区并没有明确规定这些体育设施可以对农民工开放。农民工与城市居民无差别的享用公共体育设施,目前在农民工看来还是渴望而不可及的事情。通过调查有78.3%的人认为他们所居住的生活区内没有体育设施或只有简单的篮球场和乒乓球台等最基本的体育活动场所。由此可见,在现实中,他们俨然已成为全民健身的“边缘人群”。

2.3 新生代农民工每月体育消费的调查

表3 新生代农民工每月体育消费的调查

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到,新生代农民工每月用于体育消费在10元以下的仅占总数的15.1%,10—20元的占32.3%,达到21—30元的占总人数的30.7%,在30元以上的占21.9%。根据鲁长芬等关于城市农民工参与全民健身的现状调查与分析中显示,42.8%的农民工没有参与体育健身消费,每月的体育健身消费在10元以下的占26.5%,20元以上的仅占15.4%[3]。相比之下,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体育消费的情况比较乐观,一半以上的人每月体育消费在20元以上。由此可见,新生代农民工的价值也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悄然发生了改变,他们意识到“要挣钱更要健康”。他们愿意拿出不多的钱用于从事某项体育运动或者满足自己对体育的喜爱之情,在体育健身投入方面他们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弱势群体对体育健身的需求,使体育发展更加适合我国的国情和现实。

2.4 新生代农民工体育健身内容的调查分析

表4 新生代农民工体育健身内容的调查表

从表4中我们可以看出,新生代农民工体育锻炼的项目已经向多元化趋势发展。其中参加乒乓球、羽毛球项目活动占31.2%,排在第一位。篮球、足球、跑步、跳绳等体育项目是农民工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内容,主要是由于这些体育项目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简单易行,她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等特点,深受新生代农民工的喜爱。从调查结果我们还可以看出,有一少部分人进行健身操、游泳等体育项目。由此可见,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体育锻炼项目多为城市流行的体育活动内容,他们在健身内容方面已经渐渐城市化。

2.5 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

表5 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的调查

从调查结果(见表5)分析,场地器材的缺乏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城市居民的歧视排在第二位;经济收入低列在第三位;余暇时间少、缺少健身指导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体育锻炼。由于相关社会政策调整的滞后及城市居民群体长期以来对外来人口的歧视,农民工基本上被排除在分享社区体育资源之外。由此可见,从客观上讲,新生代农民工依然游离于城市的主流文化之外,形成了农民工群体的边缘化现象[4]。据调查数据显示,农民工工作时间普遍较长,每天工作在8 h以内的只占3.4%,有74.8%的农民工每天工作9~10 h,还有21.8%的农民工每天工作时间在10 h以上。闲暇时间少也是影响农民工参与体育健身的客观因素之一。调查结果显示,有86.7%的农民工体育参与处于自发和零散状态,16.9%的农民工认为缺乏体育健身方面的指导和组织。反映出目前我国农民工体育参与的组织化程度比较低。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从我国新生代农民工体育发展现状来看,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体育锻炼目的明确,参与整体水平比较低,但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同感较强。

(2)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在体育健身投入方面他们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内容呈多元化、城市化方向发展。

(3)场地的缺乏、城市居民的歧视、经济收入低、闲暇时间少以及缺少体育健身指导和组织是制约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3.2 建议

(1)城市政府及其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在加强与完善城市体育公共服务时,应当把同样是城市建设者的“农民工”纳入服务范围,尤其是在发展社区体育时,要切实保障居住在社区的“农民工”有权参与社区体育活动。让更多的“新市民”分享体育资源,无障碍参加锻炼,“运动成都”就是一个最好的推进。

(2)注重建设非盈利性体育设施,以公平公正为目标的面向社会各个阶层尤其是中下阶层的体育发展,实现公共体育各个阶层共享,实现更加广泛意义上的公平公正。是弥合社会鸿沟,消除身份,共创和谐社会、和谐未来的应有之举。

(3)国家应该提出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明确时间表,规划在“十二五”期间,通过全面启动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城乡土地管理等一系列体制与机制改革,让新一代农民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市民,以此开创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全新局面,让“农民工”从此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历史名词。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jrzg/2010-01-31.

[2]裴立新.从社会学视角看我国农民工体育问题[J].体育文化导刊,2007(2);6-9.

[3]鲁长芬,王建,罗小兵,等.关于城市农民工参与全民健身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2(5):10-12.

[4]李培林.中国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226.

猜你喜欢
新生代体育锻炼农民工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新生代”学数学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藜麦,护卫粮食安全新生代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新生代“双35”09式
创意新生代——2018伦敦New Designers展览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