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幸福感的关系

2014-11-02 07:15任鹏飞郑亦飞张红玲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效能

任鹏飞,郑亦飞,张红玲

(1.延安大学 体育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2.北京体育大学 教育学院 北京 10084)

你幸福吗?幸福一度成为媒体热词。选择职业事关大学生一生幸福。教育部在其官方网站发布《教育部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指出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1],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最早由Taylor和Betz提出,是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和Crites的职业成熟度理论的结合。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是指决策者在进行决策过程中对自己完成各项任务所必需的能力的自我评估或信心,包括五部分—自我评价能力、获得职业信息的能力、目标筛选能力、职业规划能力和解决职业决策中遇到问题的能力[2]。Betz和Hackett研究表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高低影响个体职业选择的范围和对职业的态度[3]。

主观幸福感是指评价者根据自定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4]。研究发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择业就业感[5]、职业规划压力[6]、自我效能[7,8]等。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幸福感是否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本文探讨临近毕业时期,三四年级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及其与幸福感的关系,为大学开展职业生涯辅导和心理健康辅导提供实证资料。

1 研究方法

1.1 被试

按照方便抽样的原则,选取郑州大学教育学系,文学院,物理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等专业三四年级本科生共计210人,被试平均年龄(22.5±0.9),被试的具体情况见表1。

共发放问卷210份,收回问卷192份,回收率为91%,其中有效问卷182份,有效率为95%。

表1 被试的情况

1.2 测量工具

彭永新、龙立荣2000年修订Betz和Taylor(1983)合编的“职业生涯决策自我效能量表”,编制成“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全量表的同质性信度(cronbachα系数)为0.9366,重测信度系数为0.656。量表由5个分量表构成,共39题,采用5点计分,具有较好的项目特性,具有较高的同质性信度和区分效度[9]。

幸福感指数量表由Campbell等人1976年编制(研究使用中文版),测查受试者目前所体验到的幸福程度。量表共两部分,总体情感指数量表有8个项目,权重为1,生活满意度量表有1个项目,权重为1.1,采用7级评定[10]。李靖的研究表明该量表对中国大学生群体有一定适应性,对有效地评价、预测大学生负性情绪的发生,积极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参考价值[11]。

1.3 施测过程

采用集体施测的方法,利用学生午饭后和午休之前的时间(12∶20-12∶45),主试经过简单培训,问卷统一发放,统一收回,测试时间为15 min。

1.4 统计分析

使用SPSS13.0,主要的统计方法包括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和主观幸福感总体情况的描述统计,对二者在性别、专业、生源地、年级上的差异作独立样本t检验和对二者关系的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及5个维度

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总得分(131.29±23.28)显著低于彭永新等的数据(145.67±23.49)(t= -8.33,df=181,P <0.01),具体见表 2和表3。

表2 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分量表得分

表3 平均分差异显著性检验(t检验)

本研究在自我评价、选择目标、制定规划、问题解决上与彭永新等研究所得数据皆存在显著差异,当前被试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总体水平较低。

2.2 不同群体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差异

不同性别、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上差异显著;不同生源地的学生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上没有显著性差异。男大学生(135.74±23.88)显著高于女大学生(126.74±21.87)(t=2.649,df=180,P <0.01),文史类专业(135.36±22.33)显著高于理工类(127.22±23.62)(t=2.389,df=180,P <0.05),四年级大学生(134.84±21.905)显著高于三年级(127.82±24.17)(t=2.054,df=180,P <0.05)。

2.3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表4 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主观幸福感的Pearson相关分析

表4,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幸福感的Pearson相关系数r=0.449,P<0.01

表5 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对主观幸福感的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表5,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能够解释主观幸福感约存在20%的变异量,线性回归方程为Y=0.034X+5.623(Y代表主观幸福感,X代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

3 讨论

3.1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总体情况

受大学扩招和经济发展放缓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处于较低水平。

分量表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信息收集(3.49)、制定规划(3.47)、自我评价(3.45)、选择目标(3.42)、问题解决(2.95)。收集信息能力较高与网络发展密切相关,学校也提供大量就业信息,定期召开招聘会,大学生获得就业信息的渠道广。大学普遍开设就业指导等课程,提高了制定职业规划的能力。自我评价得分较高表明随着生理心理的成熟,大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提高,能够较好的做出自我评价。大学生将个人的属性和工作特点进行匹配的能力也处于中等以上水平。问题解决得分略低于中等水平并且显著低于其他四个维度,说明大学生解决职业决策过程中遇到的障碍的能力有待提高。学习期间较少遇到和思考此类问题,因此高校开设相关课程时应重点提高大学生解决职业决策困难的能力,帮助他们分析和思考可能出现的问题,引导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接触具体工作,提高职业决策和解决未来工作中遇到困难的能力。

3.2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在各个维度的差异

国外对大学生的研究不存在性别差异[12],而国内研究表明男大学生高于女生[13-15]。差异可能由社会文化不同造成的。本研究中男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更高,尤其在自我评价和选择目标维度。中国文化背景下,性别角色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男性重事业,女性重家庭的传统价值观念;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导致女生心态较消极被动。但是否女大学生在女性擅长的职业领域(如办公室文员)有较高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需进一步论证。

文史类大学生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自我评价、制订计划和问题解决维度显著高于理工类大学生。访谈表明文史类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就业困难,比理工类学生更早做就业准备。实际来看理工类比文史类更容易就业,因此这种高自我效能有一定盲目性。

生源地维度上无显著性差异,而有关报道指出农村大学生就业时面临更大挑战。一是自身承担全家希望,择业预期过高;二是农村学生更注重文化课的学习,缺乏综合素质的培养。三是缺乏社会关系,可利用的就业资源贫乏。本研究认为,农村学生更刻苦,在大学积极参加干部竞选和社团活动,努力锻炼自己,严峻的就业形势使他们择业预期有所降低。

四年级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显著高于三年级,差异还表现在自我评价、收集信息、制订计划和问题解决维度。研究认为,一是四年级学生普遍参加过校内外招聘,对职业决策的自信心较足;二是四年级普遍开设职业辅导课程,作为毕业生更多关注校内外各种招聘活动并精心准备,而三年级学生更关心考研,较少考虑就业问题,等靠的心理较重。因此,高校的就业辅导课程越早开设越好。

3.3 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幸福感的关系

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和主观幸福感显著正相关,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一定程度预测主观幸福感。首先,全社会的就业形势较严峻,全社会都关心大学生就业状况,其次,临近毕业时期,高年级大学生更现实,他们担心自己的未来,把有好的前途和好的职业作为衡量自己是否幸福的标准。

4 结论

(1)现阶段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低于2001年的水平。

(2)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上,男生显著高于女生,文史类显著高于理工类,四年级显著高于三年级。

(3)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和主观幸福感显著正相关,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解释主观幸福感20%的变异。临近毕业时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是衡量大学生幸福与否的重要因素。

[1]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20/201211/xxgk_144771.htm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

[2]Taylor K M,Betz N E.Applications of self- efficacy theory to the understanding and treatment of career indecision.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1983,22:63 -81.

[3]Betz N E & Hackett G,The relationship of career related self efficacy expectations to perceived career options in college women and men,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1981,28:399-411.

[4]严标宾.郑雪.邱林.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137-142.

[5]姜永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问卷的编制及其与气质关系的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6,58.

[6]姜峰.大学生幸福感量表编制[J].河南社会科学.2009,17(2):192.

[7]余鹏,宿淑华,李丽.大学生归因方式、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1):43-44.

[8]孟慧,梁巧飞,时艳阳.目标定向、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心理科学,2010,33(1):96-99.

[9]彭永欣.龙立荣.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测评的研究[J]. 应用心理学,2001,7(2):38 -43.

[10]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增订版):82.

[11]李靖,赵郁金.Campbell幸福感量表用于中国大学生的试测报告[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8(4):20-23.

[12]胡艳红.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分析及其与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的关系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3,29-35.

[13]郑日昌、张彬彬.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结构的验证性因素分析[J].心理科学,2002,25(1):91-92.

[14]徐爱华.目标定向、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大学生职业选择行为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21.

[15]李莉,马剑虹.毕业生职业决策困难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人工工效学,2004,10(1):17-19.

猜你喜欢
主观幸福感效能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主观评述构式“很+x”认知研究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专卖内管委派制的作用和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