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课外阅读的一些思考

2014-11-04 18:34王静
新课程·上旬 2014年8期
关键词:阅读体验阅读能力

王静

摘 要:阅读越来越受到学校和社会的重视。作为教师,要想方设法创造阅读环境,点燃学生的阅读欲望,丰富阅读体验,从而提高阅读能力,让阅读成为生活的一种需要和习惯。

关键词:阅读体验;阅读能力;阅读需要

崔峦先生曾说,推进儿童阅读发展的空间是无限的。如何开启阅读的大门,领着孩子们一起进入书籍的世界,去畅游、去体验、去感受、去闯更大的空间?我们可以思考一点:源源不断地寻找阅读的激活点。

一、丰富阅读体验,点燃阅读欲望

我们一直先着手于学生的阅读兴趣。无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我们再往前思考一步,兴趣怎么来呢?有了快乐的体验,切身的感受,是否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所以,我认为当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自己首先要先读、先体验、先感受,然后再去点燃学生阅读的欲望。

1.利用故事巧设悬念。我坚持用语文课最后5分钟的时间给学生讲故事。学生最爱听故事,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就精神抖擞,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正当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情感交跌、期待结局之际,我戛然收声无不动容地告之学生:“时间有限,故事情节较长,后面更精彩,如果你关心故事中的人物,想知道更精彩的内容,就去读这本书吧!”有时候,卖个关子,不仅促进了阅读,还管好了课堂纪律,因为读书就像看连续剧,表现不好不“播放”。

2.举办活动,你比我赛。形式多样的读书竞赛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的舞台,尽享阅读的快乐,从而激发阅读兴趣。对于故事性较强的作品,开展故事会,表演课本剧;对于语言美的作品,比赛朗读文章的精彩片段,把阅读活动转化为一种竞赛活动,在竞争中激发阅读兴趣。此外,还可以定期举行班级读书交流会,和大家分享读书的经验;制作课外阅读手抄报,将自己读书过程中学到的主要内容、精彩情节、优美词句、作者简介等等提炼到手抄报上,进行班级评选、展示等等,不管学生的目的是什么,他们都饶有兴致地走过了一段读书的路,或许路上的某处风景,就是某个学生阅读的激活点。

二、积累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要想提高阅读能力,提高阅读速度,就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还要会读。

1.课内得法、迁移课外。课标中指出要重视阅读方式、方法和实践。如,选读法、精读法、思读法等。我指导学生把从课堂上学到的理解词句、概括内容、品读感悟的方法迁移到课外阅读中去,培养自己运用知识、独立思考、迅速理解、归纳概括的能力。如学习了《蟋蟀的住宅》一课,为了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昆虫,我们全班有目的地选读了法布尔的《昆虫记》一书。如此巩固阅读方法,就能提高阅读能力。

2.选择恰当,开卷有益。老师要在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读物上下工夫。针对不同年段的课标要求,引导学生选读与他的年段学习内容相关的书籍。如,学习了课文《童年冬阳骆驼队》,我就向他们推荐了林海音的作品《城南旧事》。为学生展示原著的精彩段落,改变学生课外阅读动漫化和幼儿化的现象,引导他们读经典、读名著。所以说,丰富的阅读内容,是阅读的另一个激活点。

3.指导方法,提高能力。(1)读书态度要积极,认真投入。我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要充分调动自己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这样才能内化阅读内容。(2)学会做笔记。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丰富的语言积累。总之读书要做到“手脑并用”,阅读才会变得更精彩、更有实效。(3)对于经典著作,提倡学生反复多读几遍,钻得深,悟得透,才能产生新的思想,铸出新的语言,运用起来才会得心应手,妙语连珠。越读越会读,越会读越想读,应该是个不成文的规律吧。

三、创设阅读情境,营造乐读氛围

兴趣有了,方法多了,再为学生创设阅读的情境,形成氛围,他们也就不由地去读了。

1.充分利用图书角。我校给每个班每学期都配备了100本课外书,我制订了行之有效的班级图书管理条例,组织他们自己管理借阅。图书角设在教室的一角,课间课余随时借还,十分方便。

2.上好课外阅读课。我校每周一节的阅览课,课前我都要布置好每次读书的目标,每一次阅读的关注点都不同,有时我要求关注所读书的故事情节,有时要求关注主人公的性格特点,有时又要关注作者的创作思路……这样每一次的阅览课学生都有一个小目标,带着目标有针对性地读书,就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保证阅读时间。我努力做到作业少而精,为学生课外阅读留出空间。允许学生在课间或自习时阅读。每周五下午的最后一节语文课,定为“阅读时空”,鼓励学生提出与书中不同的见解,可以争论、辩解、畅所欲言,当然,离不开的是老师的指导和总结,以此把读书活动引向深入。老师为学生所做的这些,也可能小到一句话的理解,却会成为我几次提到的又一个阅读的激活点。

四、形成阅读习惯,成为生活需要

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就容易自流。学得好不如教得好,会读的不如能读、能讲、能评论的,所以鼓励学生与人分享,体验分享的快乐,我布置了“每天读书半小时,讲述感动一个人”的固定作业,对方可以是家长,也可以是同学,并配合以教室墙面上的“读书专项争章台”实现精神奖励,这算作是我激发他们阅读点的另一条渠道吧。

“勤‘读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读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生如此,师亦如此!

参考文献:

魏爱青.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新闻天地:论文版,2009(01).

猜你喜欢
阅读体验阅读能力
传统出版突围:构建出版核心竞争力
个性化定制环境下的自动排版研究
让个性化阅读焕发生命的活力
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刍议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初中语文阅读体验的生成探究
林格伦笔下的顽童形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