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患者 相互信任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政协副主席沈中阳谈创建“平安医院”确保医护人员人身安全

2014-11-05 08:44高军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4年7期
关键词:中阳医患天津市

■本刊记者 高军

▲沈中阳委员做大会发言 本刊记者 高军/摄

近些年来,医疗纠纷频发,暴力伤害医护人员事件时有发生。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政协副主席、农工党天津市主委、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院长沈中阳就创建“平安医院”确保医护人员人身安全,进行了大会发言。沈中阳委员认为,为患者就医营造良好环境,解决好医护人员安全问题,已迫在眉睫。

在发言中,沈中阳委员首先介绍说,近几年来,我国暴力伤医事件逐年递增,发生过暴力伤医事件的医院比例从2008年的47.7%上升至2012年的63.7%;医务人员遭到谩骂威胁的事件,每年每所医院发生的平均数从2008年的20.6次上升至2012年的27.3次。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的统计,2012年全国发生恶性伤医案件11起,2013年1月至10月全国发生恶性伤医案件22起。

对于影响恶劣的伤医事件,沈中阳委员认为,伤医事件不仅影响医护人员队伍的稳定,使一些医护人员身体受到伤害,甚至失去宝贵的生命,使广大医务人员的心灵受到重创,更会影响广大患者的就医环境。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场所,医患之间命运相连、情感相系,如果医院发生暴力伤医事件,容易造成医患之间情绪对立,降低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感,就医时心惊胆战,同时也增加了医护人员的顾虑和担心,对采取医疗措施畏首畏尾,从而影响对患者的有效救治。

对于造成医患矛盾越来越严重的成因,沈中阳委员认为,一是医疗资源分配不均。三甲医院之所以成为医患纠纷和伤医事件的多发地,是因为我国医疗资源多集中在大城市特别是集中在三甲医院,而这些医院普遍人满为患,挂号难、诊疗难、缴费难、取药难。患者觉得排队等待时间长,诊治时间短,极易造成情绪烦躁。二是患者心理落差大。有些患者从乡村到城市求医,不远百里千里,就是寄希望于大医院、名医生,越是急病重病,患者对治疗的期望值就越高,一旦期望落空,患者及其家属心理准备不足,容易产生冲动。三是医院管理不完善。有的医院缺乏科学的管理流程,医疗服务质量不高;有的医院疏于对医务人员的教育和管理,个别医护人员缺乏职业道德,对患者态度冷漠;再加上患者遇事投诉渠道不畅,容易使小矛盾积发为大事件。四是社会整体公信力不高,医患之间的互信度不够。有的患者对医疗纠纷处理要求过高,存在不闹不解决的心理,致使“医闹”现象时有发生。

如何解决越来越严重的医患矛盾问题,沈中阳委员提出,通过创建“平安医院”,保证医护人员人身安全,来解决医患矛盾从而达到医患和谐。为此,他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完善医院内部管理机制。本着方便患者就医原则,医院各科室要建立合理的就诊医疗流程,降低患者焦躁情绪;善待每一位患者,让患者感到亲切和温暖;提高医护人员的水平,减少医疗事故;建立医疗纠纷的受理协调机制,及时解决问题,防止矛盾激化。二是建立社会配合机制。包括建立医疗纠纷第三方协调机制,充分发挥第三方调解便捷、高效的优势;建立医疗责任保险和医疗意外保险机制,使患者能够得到及时赔付;建立解决医疗纠纷各种法定途径的衔接机制,使医学鉴定、第三方调解和依法诉讼等环节有效衔接;确定统一的责任认定和赔偿标准,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地解决医疗纠纷;舆论宣传要营造有利于和谐医患关系的舆论氛围,对医疗纠纷不要猎奇、夸大和渲染;同时,要建立医护人员人身平安保险机制。三是健全政府保障机制。要科学配置医疗资源,改变优质资源过于集中于三甲医院的局面;完善医疗保障机制,提高医疗保险报销额度,减轻患者就医负担;建立由政府主管领导牵头,综治、公安、司法、卫生、宣传等部门组成的群体性事件处理领导小组,一旦医患矛盾在医院层面得不到有效化解,领导小组要及时介入,控制事态发展。四是完善法律保障机制。法律是我们处理包括医疗纠纷在内的一切问题的最终底线,要在解决每一个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体现出法律的权威,形成全社会都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的良好氛围和个人习惯。

猜你喜欢
中阳医患天津市
浙江维管植物分布新记录
中阳剪纸的创新性发展研究
有趣的云
如果画笔会说话?
行走在习艺修行的路上
——小记书家廖中阳先生
天津市第三届“未来之星”初中数学邀请赛
书法家廖中阳 行走在习艺修行的路上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