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产业开拓中国式医改之路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谈中国式医改

2014-11-05 08:44高军马昊楠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4年7期
关键词:张伯礼现代医学中医学

■本刊记者 高军 实习记者 马昊楠

医改问题近年来一直是民众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2014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一定要坚定不移推进医改,用中国式的办法解决好这个世界难题。”其中彰显的决心和信心令人鼓舞。医改步入深水区的今天,我国医改之路还将面临何种挑战?“中国式”的医改道路到底该如何走?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在2014年两会期间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中国式”医改的道路是一条怎样的路?这条道路如何走?张伯礼代表认为,我国实行的中西并重,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是体现“中国式”办法的基本特征。中医学与西医学是两个不同的医学体系,对人体的生理认识,病理及病理原因各不相同,治疗的理念、方法、药物也有明显差异。但是,随着医学发展和科学进步,中西两种医学逐步地汇聚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现代医学的预测疾病,预防疾病,与中医学的“治未病”和“养生保健”思想密切相关,现代医学的个体化诊疗与中医学的“辨证论治”思想不谋而合,中医学虽然古老,但其理念符合现代医学发展的方向,所以,坚持中西医并重,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开拓中医药产业,为医疗事业及服务提供有效供给是中国式医改的必由之路。

▲张伯礼代表 本刊记者 高军/摄

中医学有几千年的历史,疗效确切,在面对慢性疾病,复杂性疾病更有特色优势,现代生命科学所遇到的很多困难和挑战都能从中找到解决的思路和方法。张伯礼代表表示,中医“治未病”和中医养生是中国特有的,如食疗药膳、推拿按摩、针灸刮痧、气功、太极拳等等,这些方法经济实惠,更贴近民众生活,可以调整人体的亚健康状态,控制疾病危险因素,维护健康,加之正确的引导健康生活方式,广大民众可以做到“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对显著提高民众生活质量并降低医疗支出有切实作用,这就是坚持预防为主,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特色的表现。

在疾病的治疗方面,中医药具有简、便、廉、验的优势,张伯礼代表说,2011年,卫生部发出的数据显示,中医以4%的机构,6.36%的财政经费完成了15.38%的急门诊和12.61%的住院的工作量,平均每张中医处方比西医便宜33.12元,患者人均住院的费用便宜1279.62元,如果破除“以药养医”使中医得到更好的应用,中医学在医改中的优势会更加突出。

日益增长的需求推动了中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特别是近10年来,中药现代化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中药产值从2001年的500亿元激增到2013年的超过5000亿元。张伯礼代表说,近几年,社会上声称的存在于我国境内的中药只占全球总体的5%,日、韩等国占70%的种种说法,均与事实不符。具不完全统计,除我国以外,全球的天然药物产值400多亿元,加上植物类的保健食品、日化用品等一共是800多亿元。而我国仅中药工业产值就超过了800亿元,占据全球中药、天然药物产业的半壁河山。日本汉方药产值大约20亿美元,韩国草药产值也大约是20亿美元,他们的原料多是来自于中国,并且出口很少,只占百分之几。张伯礼表示,虽然我国中药生产的技术等方面和其他国家还存在一些差距,但我国中医药在全球的地位没有改变,综合实力依然处于引领位置。

张伯礼代表说,中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要研究好,利用好,不仅能为人民健康服务,也能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他还强调,要发挥中西医两种医学融合的优势,为群众健康服务,这就是中国特色,我国医改的成功必须发挥这种特色和优势。

医改步入深水区的今天,深化医改为中药发展带来契机,而中药的发展又为医改提供了重要的动力。然而我国医改在成功道路上还面临着诸多困难,特别是实现中西并重的方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扶持中药发展的很多举措还需要落实。

猜你喜欢
张伯礼现代医学中医学
张伯礼院士每天坚持走7000步
老英雄张伯礼
中医药名人档案融入师德师风建设的可行性与实现途径研究
温胆汤在现代医学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主编张伯礼院士心系学校,触景赋诗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鼠疫促进现代医学
肺癌中医证型与现代医学分期关系研究进展
评方小平《赤脚医生与现代医学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