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分级医疗须强制全国政协委员霍勇谈分级医疗的困境与突破

2014-11-05 08:44高军许方霄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4年7期
关键词:双向体制委员

■本刊记者 高军 实习记者 许方霄

随着医改的深入,分级医疗进入越来越多人的视线。而我国当前的分级医疗建设一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究其原因众说纷纭。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霍勇就我国的分级医疗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霍勇委员说,医疗体制改革中的具体措施,在中国就应当用中国式的办法解决好这个世界性的难题,因为套用任何一个国家的医疗方式都未必合适中国的国情。而在分级医疗方面,我国实际上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在30年前,我国已经有相对完善的三级医疗体系,如果当时有关部门愿意就这个体系和国外的一些医改的专家去沟通,比如说美国人,如果他们能来,那么他们都会很羡慕中国在六七十年代建立的三级医疗网。当时我国的医疗体系是值得他们学习的。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化,我们原来应当坚持的东西,结果却没有坚持下来。尽管如今时过境迁,但是我们重新建设新的医疗体系,仍然可以参照这个成功的模式。

霍勇委员认为,我国大医院人满为患的现象显然是由过度放纵市场的自主性造成的。霍勇委员强调,在建立医疗体系中,政府应当回到原来的三级医疗网上来,并且必须建立起一个分检制度,这种分检制度要求患者一定要先在基层看病。对此,霍勇委员做出进一步分析,如果没有这个规定,患者去哪里看病完全靠市场的导向作用来决定,就会造成患者不从实际需要出发,而盲目到大医院找专家看病。如果某个病人是重病患者,确实需要由专家来治疗,那他可以找专家来给他医治。但是现实的情况恰恰是大部分病人不一定需要专家来看诊,他们只是凭主观意愿:“我就得要你来看”“我想要你看”。霍勇委员提出,如果能从体系上建立这种分检疾病,而不是把那些“需要”找专家看的制度,那些特殊医疗服务项目,放到基本医疗里面,百姓就不会都去争这些有限的资源。这些资源需要在国家的统一规划下合理配置,所以必须更多地强调分级医疗。

▲霍勇委员 本刊记者 高军/摄

就分级医疗的目前情况,霍勇委员认为,在现行体制下,分级医疗,包括双向转诊基本上是一句空话,根本没有可操作性。他说,每个人都想双向转诊,但问题是双向转诊最后实行的永远是单向。现在的现实是各级医院都是在抢病人,谁都想把病人弄到自己这里来,而不想把病人弄到别人那去,或者“病人去不去别人那,我不关心,我只关心病人到不到我这来”。如何解决目前分级医疗的当前缺陷?霍勇委员认为,必须要从体制上来解决,体制上解决不了,仅靠医院自己的医疗行为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猜你喜欢
双向体制委员
图片报道
双向度的成长与自我实现
试论乌俄案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
省政协委员抗“疫”书法选
建立“大健康”体制是当务之急
为“三医联动”提供体制保障
代表委员履职身影
一种软开关的交错并联Buck/Boost双向DC/DC变换器
建立高效的政府办医体制
一种工作频率可变的双向DC-DC变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