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穴丛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含量的影响

2014-11-08 09:06李晓宁霍会霞管志敏刘双岭刘慧慧
上海针灸杂志 2014年10期
关键词:半胱氨酸脑梗死急性

李晓宁,霍会霞,管志敏,刘双岭,刘慧慧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哈尔滨 150001;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 150040;3.贵阳医学院研究生院,贵阳 550004)

急性脑梗死是致残与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随着对它损伤机制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临床上也不断探索治疗方法。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是影响急性脑梗死的独立的危险因素,可作为脑血管性疾病预后的评价及病程的监测指标,以判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效果[1]。笔者近年来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头穴丛刺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并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较,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0例均来源于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经头颅CT或MRI确诊。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中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62±11)岁。治疗组中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62±1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①常于安静状态下发病;②大多数发病时无明显头痛和呕吐;③发病较缓慢,多逐渐进展或呈阶段性进行,多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有关,也可见于动脉炎、血液病等;④一般发病后2 d内意识清楚或轻度障碍;⑤有颈内动脉系统和(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症状和体征;⑥CT或MRI示脑梗死;⑦腰穿脑脊液一般不应含血。

1.2.2 中医诊断标准

主症为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次症为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具备两个主症以上,或一个主症两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等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者,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西医脑梗死诊断标准;②符合中医中风病诊断标准;③少于两次的中风(包括两次),且发病时间<l d;④年龄44~83岁,性别不限;⑤患者入院后3 d意识清醒,生命体征平稳者;⑥有单侧肢体瘫痪且表现上下肢体活动不利,无视力障碍,无听力困难者。

1.4 排除标准

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逆性神经功能缺损等;②经检查证实神经功能缺损由感染、脑肿瘤、脑外伤、脑寄生虫病、心脏病及其他心脏病合并房颤引起脑梗死者、代谢障碍等疾病引起者,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有关节病变等严重影响肢体运动功能者;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④中风次数>3次者;⑤合并心、肝、肾、造血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性慢性疾病,严重痴呆、语言理解有严重障碍、精神病患者;⑥不满足纳入标准者;⑦有各种炎症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入院后基础药物治疗2 d,第3天予以针刺,12 d为1个疗程。

2.1.1 基础药物治疗

疏血通6 mL(2 mL/支,牡丹江友博药业)、舒血宁20 mL(5 mL/支,神威药业有限公司)、奥扎格雷钠80 mg(20 mg/瓶,吉林省西点药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血栓通300 mg(150 mg/瓶,广西悟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每日1次静脉点滴,其他药物参考《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制定的治疗方案对症治疗、防治并发症,辅以必要的营养支持。

2.1.2 针刺治疗

采用头穴分区丛刺长留针法[3]。选顶区(百会至前顶及其向左、右各1及2寸平行线)、顶前区(前顶至囟会及其向左、右各l及2寸平行线),常规消毒后予平刺后捻转,每分钟约200次,捻转3 min,留针6 h,每日1次。

2.2 对照组

给予上述治疗组基础药物治疗,疗程14 d。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于入院第1天、第14天早晨空腹采集静脉血,观察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含量的变化,并做相关分析。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所有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各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3.3 治疗结果

3.3.1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比较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比较(±s,mg/L)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比较(±s,mg/L)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1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30 11.85±7.76 5.48±3.581)2)对照组 30 12.03±7.82 7.82±5.461)

3.3.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比较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比较(±s,μmol/L)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比较(±s,μmol/L)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1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30 30.21±4.12 20.74±3.751)2)对照组 30 30.83±5.86 26.61±5.371)

4 讨论

近些年来对急性脑梗死损伤机制的研究取得了迅速发展,现今认识到与许多继发因素如炎症反应等有关。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可反映急性脑梗死中相关炎症反应程度,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可以反应病情轻重[4]。目前研究显示在高同型半胱氨酸人群中通过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能有效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药物治疗可以使原来栓塞的脑血管重新通畅或建立新的侧支循环,恢复脑细胞血液供应,增加能量物质的供应,重新激活休眠与半休眠的“缺血半暗带”内的脑细胞,使其逐渐恢复正常的脑功能。

头针丛刺疗法是在传统针刺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大量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中医学认为,头针可以直接刺激诸阳之会,醒脑开窍,活血化瘀,疏通经络,调动五脏六腑之精气。现代研究表明头针疗法可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促进脑血管侧支循环建立,改善脑组织电生理活动及微循环,改善血液浓、黏、聚、凝状态,改变生化指标[5-9]。其机制可能是刺激头部穴区后,产生很强的叠加针场,这种场效应通过经络、神经等传导系统[10],降低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脑侧支循环的建立,促进了病灶周围组织或健侧脑细胞的重组或代谢,发挥了脑的“可塑性”,减少脑血管意外的发生。采用头针丛刺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明显[11]。

通过临床研究表明针刺和药物同时具有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含量的作用,且针刺加药物降低程度明显。因此选择头针丛刺可以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头穴丛刺疗法为临床救治急性脑梗死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由于临床资料量不够大,还需临床进一步研究。

[1]武湘云,李立新,李贵霞.脑血管疾病与血清C-反应蛋白关系的探讨[J].临床荟萃,2004,19(13):751.

[2]饶明俐.《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摘要(一)[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5,22(5):388-393.

[3]唐强,郭艳芹,田晓彦,等.头穴丛刺长留针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1,17(11):59-60.

[4]Ryu SR, Choi IS, Bian RX, et al. The effect of C-reactive protein on functional outcome in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J]. Int J Neurosci,2009,119 (3):336-344.

[5]安向平,王艳君,薛维华,等.头体针结合康复体位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纤维蛋白原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34):4213-4214.

[6]戴晓红,郭玉红,张宏伟,等.头针快速提插捻转法为主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3,32(9):709-710.

[7]平懋华,李悦,张岭,等.高压氧内头针对脑梗死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2):278-280.

[8]陈丽,孙忠人.头针疗法治疗脑中风的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4,6(1):134-136.

[9]陈新勇,吴富东.头针针刺病灶侧和非病灶侧对中风患者脑血流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9):586-588.

[10]邢艳丽,王艳,朱路文.头穴丛刺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17(4):304-306.

[11]刘灵光,张红星.头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J].湖北中医杂志,2008,30(8):52.

猜你喜欢
半胱氨酸脑梗死急性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西安地区同型半胱氨酸参考区间的初步建立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86例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相关性分析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辨证论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
中风防治灵Ⅰ号、Ⅱ号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15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