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杜鹃设施栽培技术

2014-11-12 04:08林方喜潘宏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20期
关键词:栽培技术设施

林方喜+潘宏

摘 要:西洋杜鹃是一种观赏价值高的盆花。该文总结了西洋杜鹃设施栽培中的快速繁殖、栽培管理和花期调控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西洋杜鹃;设施;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20-45-02

1 杜鹃概述

杜鹃是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为杜鹃花科(Ericaceae)杜鹃花属(Rhododendron)木本植物。杜鹃花属全世界有900多种,分布于欧洲、亚洲和北美洲,其中以亚洲为最多,约850种。中国是杜鹃花分布最多的国家,约有530种,占全部种数的59%。我国杜鹃花的分布以长江以南为多,其中又以西南地区最为集中,约产403余种,占我国杜鹃花种类的76.5%,因而成为世界杜鹃花的发源地和现代分布中心。

杜鹃一般是指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的映山红(Rhododendron simsii),而广义的则是指整个杜鹃花属植物。植物学上的拉丁属名系瑞典植物学家林奈于1752年建立的,当时仅指欧洲所产的杜鹃花(原产欧洲的杜鹃花仅9种)。欧洲的植物工作者较早地致力于杜鹃花种类的收集与研究,并从北美和亚州引进了一些杜鹃花种类。1820年,比利时花卉专家家利用引进的杜鹃花进行杂交育种,育成了冬季开花的重瓣园艺品种,当时称为比利时杜鹃,后传至东方,学者称为西洋杜鹃,简称西鹃。

西洋杜鹃(Rhododendron hybridum)树冠紧凑,叶厚色浓,花色多样,深受人们喜爱[1],其主要特征是须根发达细小,体型矮壮,树冠紧密,怕晒怕冻,怕旱怕涝,喜半阴、凉爽、湿润的环境[2]。西洋杜鹃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市场价值,是美化城乡环境的一个优秀花木品种。

2 设施栽培

2.1 繁殖 西洋杜鹃用扦插繁殖,春季4~5月,秋季9~11月最适宜扦插。用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株,采条前2d,母株要充分灌水,然后在晴天的早上或阴天采条,并用各种方法保持插条不致凋萎。插穗长度一般要达到3~4cm,枝条要中等粗细。如果插条上有花芽,会影响生根,插前必须将花芽去掉。摘去太多的叶片,1个插条上留3~4片叶为宜。西洋杜鹃扦插基质用1份椰糠和1份泥炭混合而成,基质的酸碱度要求在pH5~6.5之间。基质配好用杀毒矾消毒后装入准备扦插的营养袋中。插条直接插到直径6.5cm营养袋内的基质中,置于塑料大棚内,并加盖小拱棚,春季扦插60d后打开小拱棚,插后90d换盆。

2.2 栽培管理

2.2.1 上盆 西洋杜鹃栽培基质以泥炭:椰糠:珍珠岩5:5:1比例配制。小苗先移植到直径12cm的小盆,为了使将来的株形矮而圆,此时应剪去顶上的新梢,促其发生侧枝。

2.2.2 温度 西洋杜鹃的生长适温为12~25℃,4~9月以18~25℃为宜,10月至翌年3月以12~18℃为宜,温度在0~4℃时,西洋杜鹃处于休眠状态。夏季在大棚顶部盖薄膜防雨,卷起大棚两侧的薄膜以利通风降温,冬季整个大棚覆盖双层薄膜保温,保证西洋杜鹃正常生长发育。

2.2.3 光照 西洋杜鹃是长日照植物,但它喜半阴,怕强光直射。直射光过强.叶子会失绿,使叶边缘呈褐红色。最适光照为10 000~20 000lx,在这种光照下生长良好、大量开花,30 000lx以上或3 000lx以下对比利时西洋杜鹃生长均不利。7 000~8 000lx光照西洋杜鹃才能开花。

2.2.4 湿度 西洋杜鹃喜湿润环境,盆土宜保持稍湿润。西洋杜鹃根系浅,须根细,切忌积水。浇水过多,根易腐烂,导致落叶枯死。盆土缺水,叶色变黄,心叶卷曲,花瓣变软,花朵枯萎凋谢,花期明显缩短。西洋杜鹃对水要求较多,要及时浇水,特别是7~8月高温季节,要随干随浇,11月后气温降低可减少灌水。生长发育期要喷水,维持较高空气湿度。空气湿度60%左右对西洋杜鹃生长和开花有利。

2.2.5 施肥 西洋杜鹃根细,要防止肥伤,以簿肥勤施为原则,1次清水,1次肥水,肥料按0.1%的浓度施入花盆。蕾期偏重磷肥,以保蕾增蕾;花期偏重钾肥,以促开花。可在灌溉水中加杀菌剂、杀虫剂和化肥,

2.2.6 换盆 第1年4~5月扦插(直径6.5cm营养袋),11~12月换盆(直径12cm营养袋),第二年5~6月再次换盆(直径16cm营养袋),第3年1~2月开花上市。

2.2.7 修剪 西洋杜鹃萌发力强,修剪尤为重要。一般在春季花谢后及秋季进行,剪去残花、枯枝、斜枝、徒长枝、病虫枝及部分交叉枝,避免养分消耗,使整个植株开花丰满。适当剪枝给每1盆西洋杜鹃1个恰当的生长空间。第一次修剪一般在上盆30d后,如果根系发育良好就可以进行修剪。修剪时必须剪顶芽以及部分枝。幼苗期要常摘芽打顶,促进侧枝萌发,长大后以疏枝为主。

2.2.8 病虫害防治 西洋杜鹃花病害主要为立枯病,喷施杀毒矾进行防治;主要虫害是红蜘蛛、蚜虫等,可用阿维菌素等喷杀。

2.2.9 花期调控 西洋杜鹃在夏秋季进行花芽分化,在休眠打破后,可通过加温或冷藏处理,人为控制开花时期。要使西洋杜鹃提前开花,可将其移至温室培养,昼温控制在20~30℃、夜温10~20℃并经常在枝叶上喷水,保持50%~60%相对湿度,15d后即可开花。要使西洋杜鹃延迟开花,可将形成花蕾的西洋杜鹃,让其一直处于低温状态,保持温度2~4℃,盆干时浇水,销售前移到室外,14~21d后即可开花。生产上常加盖一层遮光网,时间控制在7~10d,可相应延迟花期10~15d。

3 结语

发展盆栽西洋杜鹃生产除了要理解上述操作层面的具体技术外,还要注意选择种植地,在亚热带地区由于夏季炎热,700m左右的高海拔山间盆地夏季凉爽,冬季也不会太冷,是种植西洋杜鹃的适宜场所。

盆栽西洋杜鹃设施栽培技术是发展设施农业的一项重要技术,这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将为农民提供一个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的好机会。

参考文献

[1]李春荣,缪成武,高征.西洋西洋杜鹃栽培管理与花期调控技术.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7(2):11-12,31.

[2]李华君.西洋西洋杜鹃专业化栽培技术.现代农业科技,2011,16:189,197. (责编:徐焕斗)endprint

猜你喜欢
栽培技术设施
民生设施非“摆设”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擅自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该如何处罚?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设施黄瓜栽培技术
机电设施非正常损坏理赔修复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