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县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的思考

2014-11-12 16:41刘则英程曦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20期
关键词:霍山县中药材对策

刘则英+程曦

摘 要:霍山县针对中药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按照“抓龙头、建基地、创品牌、兴产业”的发展思路,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做强做大龙头企业,大力引进专业人才,探索推行GAP种植,打造中药材名优品牌,努力把中药材产业培育成霍山县的重要支柱产业。

关键词:中药材;中药材产业化;对策;霍山县

中图分类号 S5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20-72-03

霍山县位于安徽西部、大别山腹地,属北亚热带温湿季风区,植被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1.5%,是一个生态系统完备、森林植被较好、珍稀资源丰富的天然宝库,适宜各类药材生长,素有“金山药岭名茶地,竹海桑园水电乡”之美誉。县内中药材自然资源蕴藏丰富,药用植物资源共238科1 793种,其中道地中药材有霍山石斛、霍山灵(赤)芝、漫水河百合、天麻等100多个品种,野生品种有断血流、葛根、山茱萸、虎杖等数百个品种特色中药材;养殖产业有水蛭、小灵猫等。

1 霍山县中药材产业化发展主要做法

近年来,霍山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迅猛,道地药材霍山石斛遍地开花,药百合价格持续攀升,山茱萸因六味地黄丸热销而供不应求。作为一个无区位优势、无丰富矿产资源、无大中城市辐射、无国有大中型企业支持的山区县,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具有“天时、地利、人和”,无疑是“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最佳举措。

1.1 科学合理规划,引导产业发展 霍山县早在“八五”期间,县委县政府就将中药材生产列为农村经济支柱产业,之后在每年县“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把发展中药材产业化放在重要的位置。为发展好中药材产业化,县政府还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大别山国家中药材现代化产业基地建设领导组,建立中药材产业化联席会议制度,编制了《霍山县中药材产业化发展规划》,出台了《霍山县中药材产业化发展实施意见》,2011年在县政府制定的《霍山县农业产业化跨越行动计划》中又将中药材产业化列为4大特色产业,并加大了对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的扶持力度。以霍山石斛为例,2003年前,霍山石斛濒临灭绝,全县仅存长冲基地的1 000m2,政府为挽救这一珍稀品种,首先将原县医药公司石斛基地的产权划归有种植经验的能手所有。其次,成立以种植大户何云峙为首的石斛生产公司。在此基础上,县财政在预算中每年拨出300万元专项经费作为补助新增种植户石斛种苗。从此农户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太平畈乡霍山石斛生产快速发展,目前仅该乡石斛基地面积已发展到40hm2以上。

1.2 加强基地建设,实现规模种植 霍山县通过政策引导,资金补贴和技术扶持,培育重点品种,发展基地建设,已初步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种植模式。如霍山石斛:以长冲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等为龙头,带动120多户发展石斛生产,已由2001年全县不足1 000m2,扩大到目前的106.67hm2;栽培农户由原来的35户发展到现在的150户;栽培范围由太平畈乡1个乡扩展到全县12个乡镇;组培企业从无到有,目前已发展到6家,组培面积达1.3万㎡,年出苗达200多万瓶。外来投资者不断增多,安徽圣龙生物科技公司、固本堂石斛开发有限公司、安徽中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30多家外来客商来我县投资兴“斛”。再如漫水河百合:漫水河百合开发有限公司、鹏飞科技公司等,以上海江桥农贸市场为依托,组织漫水河镇1 200个农户种植百合,已由1998年100hm2发展目前跨湖北英山、安庆岳西租地种植总面积0.4万hm2,年产值逾亿元。带动山区乡镇药农增产增收,不少药农仅百合一项生产收入达10万元左右已屡见不鲜。此外,在销售大户(销售公司)带动下,每年组织药农生产天麻400t,茯苓800多t,枣皮600多t。目前,全县已建立以漫水河镇为中心的百合生产基地;以太平畈乡为中心的霍山石斛基地;以太阳乡为中心的霍山灵芝基地;以县西南山区为中心的断血流、山茱萸、杜仲、天麻、茯苓生产基地;以及衡山镇特种动物养殖基地。

1.3 龙头示范带动,引领产业发展 杭州回音必集团安徽制药生产的中成药品规有40多个,对道地中药材的需求量极大。其中断血流片是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年产量达10.8t,仅此一品种销售收入近5 000万元。其主要原料是当地的中药材断血流草;山茱萸是六味地黄丸的主要原料,近期由于六味地黄丸的热销,对道地药材山茱萸的需求量也不断加大;半夏糖浆、杜仲颗粒等其他中成药也为中药材的种植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安徽衡济堂灵芝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发展我县道地药材霍山灵(赤)芝,项目分3期建设,总建筑面积为8万m2,目前第三期项目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安徽中升科技有限公司正在规划建设年产石斛保健品浸膏1 000kg、颗粒2 500万袋、口服液1亿瓶的生产基地。安徽香积农业公司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所、如新公司强强联手,立足中国灵芝之乡——霍山太阳乡,积极培育适合的优良品种、开展规范化种植和国际化运作,大力发展灵芝生产、加工和销售体系。另外,县内还自发形成以漫水河镇、太平畈乡为集散地的中药材交易市场,以霍山县医药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的饮片销售网络。这些龙头企业在市场的引导下,对组织药农生产,调整品种结构,都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 霍山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霍山县中药材资源虽然蕴藏丰富、产业发展起步较早,但由于中药材受气候、市场影响较大。另外,药材种植也存在一定的技术瓶颈,加之部门对扶持中药材发展因缺少资金和技术而心有余力不足,所以在霍山县境内发展还很不平衡。

2.1 行业管理机构变化大 霍山县中药材主管部门,经历了从科技局到林业局再到药监局的调整历程,但现状一直没有改变,缺乏编制、人员和经费,很难有效的开展工作。在这几年的发展过程中,相关部门已把中药材产业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但因为没有相应的资金和技术扶持,也缺乏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加之规划、指导和宣传的力度不够,药农的风险意识不强,发展氛围尚未在全县范围内形成,多数外山区农户有“心动”但无行动。endprint

2.2 生产加工企业带动弱 一方面由于种植规模偏小、成本偏高,实施GAP规范种植难度大,造成了地产中药材质量不高,竞争力弱。霍山县除回音必安徽制药生产的“断血流胶囊”和“六味地黄丸”需大量采用断血流、山茱萸等少数中药材进行深加工外,其它中药材普遍存在买原药的现象,产品价格偏低。另一方面龙头加工企业带动力较弱,抗市场风险较弱,农民对种植无公害中药材和经营意识不强,中药材生产长期处于自发的低水平发展阶段。旧的生产模式和流通体制已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新的体制没有跟上,新的市场没有形成,尤其是作为医药流通主渠道的各类中药材销售公司散、乱、小,形成不了竞争力。

2.3 技术、资金和市场等制约了发展 霍山县中药材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一定规模,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目前技术、资金和市场制约了种植发展。技术上,虽有种植中药材历史,但农民的种植技术还有限,目前又缺少专业技术人才,无法及时为药农提供技术服务。资金上缺乏。发展中药材尤其是厚朴、杜仲等长线品种,产出时间长,投入风险大,初期要有充裕的资金扶持。市场销售上,由于全县没有建立中药材专业交易市场,中药材交易信息网络也没形成,导致销售渠道不畅,订单生产不充分,所以农民不敢放心大胆发展中药材生产。

2.4 中药材深加工发展滞后 如石斛,含石斛的中成药加工方面:全国生产厂家有190个,品种有6个,成分多以石斛、金钗石斛为主,其中安徽省生产厂家有4个(注:霍山县1家安徽东方灵芝宝药业有限公司);保健食品加工方面:全国有52家,安徽1家,加工原料多为铁皮石斛,全球计1500种,我国现共76种,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的药用石斛仅有3个品种: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鼓槌石斛Dendrobium chrysotoxum Lindl、流苏石斛Dendrobium fimbriatum Hook。霍山县仅在石斛种植、种苗培育有所发展,产品附加值低,石斛、灵芝等道地药材的深加工发展缓慢而滞后。

3 霍山县中药材产业化发展对策

六安市委市政府确立的“弘扬红色精神、致力绿色发展、放飞金色梦想”的发展理念,为霍山县中药材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战略机遇和发展机遇,要结合 “六安茶谷”建设,大力发展霍山石斛、漫水河百合、霍山灵(赤)芝等产业发展与休闲旅游、文化创意、健康养生融为一体的生态经济综合体。要按照“抓龙头、建基地、创品牌、兴产业”的发展思路,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做强做大龙头企业,大力引进专业人才,探索推行GAP种植,打造中药材名优品牌,努力把中药材产业培育成霍山县的重要支柱产业。

3.1 形成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目前,霍山县委、县政府成立了较高规格的石斛灵芝办公室,把中药材产业发展提到更高的位置,为中药材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基础。下一步要发挥办公室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明晰工作职能,明确专职人员,整合专项资金,形成强大合力。要围绕中药材产业化发展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因地制宜,建立健全组织实施体系,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并为规划的实施提供人力、财力和制度保障,创造良好发展的环境。要抽调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员成立专家组,为规划制定,项目论证,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2 大力推进中药材基地规模化建设 要加大以霍山石斛、漫水河百合、霍山灵(赤)芝为主导的现代种植基地建设力度,充分发挥中药材种植基地的示范点效应,逐步向周边地区辐射,因地制宜发展规模化种植。要鼓励本地中药材龙头企业继续发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效应,尝试对部分品种在种植环节就签订“订单”,实行“保护价”收购,降低药农种植中药材的市场风险,使企业和农户都能受益。地方政府要积极向上争取政策、资金支持,相关部门要逐步引导企业开展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推动实施GAP或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的基地建设。

3.3 重点扶持中药材产业化龙头企业 要建立以县政府主导、部门指导和协会参与的霍山石斛种植、深加工、销售产业链;要延伸以鹏飞科技公司等为龙头的百合种植、产品开发和销售的产业链;要拓展以回音必集团安徽制药为龙头的山茱萸、断血流等道地品种的种植、收购和生产加工的产业链;要建立以安徽衡济堂和安徽香积农业为龙头的霍山灵(赤)芝品种培育、品质保证和品牌打造的现代灵芝产业体系;要打造以安徽迎驾集团为龙头的保健食品、保健酒和含中药饮品研发和生产、销售产业链。同时要积极引进市场知名度高、品牌竞争力强的企业到霍山,参与道地药材的研究和开发,使霍山石斛等一批中药奇葩真正发展成为造福人类的“中华瑰宝”。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中药材产业中介服务组织,逐步完善“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中介服务组织要发挥市场引导作用,及时发布市场信息,反馈企业意见,协商解决中药材种植和产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3.4 打造国内外知名的霍山中药品牌 地方政府要大力实施霍山中药品牌战略,进一步增强霍山中药的市场竞争能力。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名牌产品的申报认证和宣传推介力度,开展商标注册、名优产品、地理标志等工作,将零星分散的生产种植企业整合起来,形成知名品牌优势。执法部门和生产经营企业要自觉加强品牌保护,倾力打造名优产品,做强做响“霍山石斛”等国家地理标识保护产品特色品牌。

3.5 深入推进体制创新与科技创新 结合“六安茶谷”项目建设,大力发展中药材旅游产业。将中药材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的山区乡镇,积极打造产业发展与休闲旅游、文化创意、健康养生融为一体的生态经济综合体。要帮助龙头企业与国内外大型企业开展合作,鼓励外地同行业以参股、控股等方式,联合、兼并、重组县内企业,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要支持安徽衡济堂、安徽中升生物、安徽香积农业等龙头企业开展“保健食品”的开发、注册和生产。要引进外地药企,依靠本地优势的药材资源,利用已有的“国药准字”批文,吸引外资到霍山境内投资建厂,发展中药产业深加工,打造霍山县道地中药品种的“拳头产品”。同时鼓励企业另辟蹊径,研究和开发中药材的其他用途,如灵猫、红茴香的天然香料加工利用,野菊花的保健药枕,黄精的美容化妆品等。相比较而言,医药保健行业技术和资金投入小,发展前景广,且生产成本低,凭借丰富的资源优势,可优先加快推进中药材产业跨越发展,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全新突破。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Z].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2]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的意见[EB/OL].http://www.ahfzb.gov.cn/content/govfile_view.php?id=514&ty=2.

[3]霍山县政府办.霍山县加快中药材产业化发展实施意见[EB/OL].http://www.ahhuoshan.gov.cn/openness/detail/content/53ab8b6028f347

c942da8000.html

[4]李中华.政府工作报告—2014年1月6日在霍山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EB/OL].http://www.ahhuoshan.gov.cn/openness/detail/content/53c00cdde1d5bd363ee3e91e.html.

[5]张金柱,程曦.霍山投入200万元发展石斛产业[].安徽林业,2009(05).

(责编:徐焕斗)endprint

猜你喜欢
霍山县中药材对策
霍山县蚕病发生原因分析及综合防治措施
诊错因 知对策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宋四清:种植中药材 托起致富梦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DNA提取4种中药材方法的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