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意义、原则及建议

2014-11-12 09:05於叶兵赵卫红吕富王爱民杨文平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20期
关键词:原则建议

於叶兵+赵卫红+吕富+王爱民+杨文平

摘 要:该文简述了建设校外实习基地的意义和原则,并根据学校具体情况提出了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的建议。主要包括:聘请校外实习基地技术骨干为生产实习指导老师;学校进一步完善校外实习基地各项制度等。

关键词: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意义;原则;建议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20-105-02

实习教学是普通高等教育的关键环节之一,而校外实习基地则是完成这一教学任务的重要场地。校外实习基地是大学生在正式参加工作之前,接触实际生产,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一定的生产技能和了解企业的窗口。因此高质量的校外实习基地是实践教学环节正常实施的重要保障,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科研素质、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教育部明确要求各高校“要加强产学研密切合作,拓宽大学生校外实践渠道,与社会、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共同建设实习、实践教学基地”,旨在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提升人才素质。

1 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意义

1.1 培养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关键 海洋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但受多方面条件限制,在校内课堂讲授知识时多为抽象内容,且往往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教条性,学生掌握的知识较生硬呆板。抽象的理论知识若不能加工处理为形象生动的实物认知,学生就永远不可能具备真正的独立实践能力,容易造成“高分低能”的现象,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而通过校外实习则可解决课堂纯理论教学的缺陷。在校外实习基地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在企业现场介绍设备构造与原理和生产工艺等,使学生身处生产一线了解实际的生产过程,将平常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结合起来,增强对生产设备、生产的工艺与流程、生产的组织与管理等方面的认识,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与理性理解,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当前实际生产过程中,实现从理论到实践应用的自然认知过程,巩固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体验与体现了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也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1.2 提高学生就业率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实习基地是高校与用人单位沟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的重要管道,是高校与企业开展深入合作的重要平台。在校外实习基地实习期间,首先学生可以更加广泛而真实地去接触社会,形成较为理性的求职心态和职业生涯规划;其次,通过校外实习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管理水平和待遇问题,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与要求,便于学生及时调整学习重点,也便于学生较清晰地找准定位,避免盲目择业;再者,通过在企业实习,可深入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了解行业内更多的就业信息,增加了就业机会。同时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企业可近距离观察了解这些学生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实习基地自然而然的成为企业与大学生之间相互了解相互沟通的桥梁,所以学生很容易在毕业后去实习企业就业。如盐城工学院海洋科学专业连续几年有多名学生毕业后前往南通正大饲料有限公司、大丰恒兴饲料有限公司和南京金土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校实习基地企业工作,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

1.3 产学研相结合提高老师的业务能力,推动产业经济的发展 “产学研”相结合,既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实现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最有效途径之一。高校老师应主动放下身段,走出校门,在校外带队实习期间找到企业真正所急需解决的问题,将高校雄厚的人力资源和技术优势与企业的经验和资金优势有机结合,与企业一起努力钻研,把实验室的科研成果真正转化为生产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企业也自然成为高校产品开发与推广的试验基地。按照“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的原则,通过高校和基地企业的有效互动,达到提高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推动产业经济发展的目的。

2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原则

2.1 先进性原则 在与企业签订实习基地前,要事先充分了解企业的规模、管理和工艺水平。创新型人才培养客观上要求实习基地具有先进的设备、技术和管理理念,且在行业中具有代表性。如我校海洋科学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的南通正大饲料有限公司、盐城恒兴饲料有限公司和南京金土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这些公司均为行业内的知名公司,学生在这些企业实习,既可弥补学校大型和新型仪器设备及其高水平工程技术人员的不足,也有利于学生通过实习了解和掌握所学专业先进的技术、设备、标准及其管理思想和企业文化,为培养创新型专门人才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2 学校与实习企业互惠互利的原则 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直接增加了企业食宿和管理负担,还占用了企业的设备、原材料和指导人员等企业资源。作为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其实习经费相当有限,难以独自承担这些实习费用,这就需要有实力的企业来共同承担。在目前市场经济规律起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利润是企业的生命,要使企业能够接纳学生长期实习,必须让企业通过与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利用高校自身的人才优势为企业提供服务,让企业感受到与高校建立实习基地能够给企业带来新的技术和理念,能够提高企业技术水平、生产效率和管理能力,给企业带来效益。高校可以与企业开展各类项目合作,与企业的技术人员一起共同研究和攻关生产难题,为企业创造效益。如近几年我校老师与实习企业合报了多项江苏省“产学研”、江苏省苏北专项、江苏省科技支撑和江苏省企业博士聚集计划,通过双方共同努力研究新技术,提高企业技术力量,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上的技术难题给企业带来效益,利用我校的师资力量和实验设备开办培训班,在生产淡季给多家实习企业的员工提供技术培训,多名员工取得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与农业部共同颁发的水生生物病害防治员证书。

2.3 实用与稳定发展关系原则 从节省实习经费和管理方便的角度考虑,在选择实习基地时应尽可能选择离学校较近的企业。一方面可以降低学生实习的来回交通费用,将有限的经费用到更需要的地方;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校和实习基地保持经常性联系,稳定发展与校外实习基地的关系。

3 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的建议

3.1 聘请校外实习基地的技术骨干为生产实习指导老师 盐城工学院为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受学校财力的限制,很难聘用大量全职的实习指导老师。实践证明,聘用实习基地技术骨干指导实习,给予一定的报酬和荣誉,可以用较少的经费解决学校指导教师力量不足的问题,以提高实习指导水平。另外,聘用实习基地的技术骨干为指导老师,在为学生提供较好的生产实习条件时具有独特的优势。

3.2 学校进一步完善校外实习的各项规章制度 校外实习期间,指导老师很少能够回家,要真正指导好校外实习,其工作并不比校内实习轻松,但盐城工学院校外实习工作量的计算系数为0.5,而校内实习系数为0.8。建议学校采取更加灵活的实习工作量计算方案,激励老师更加认真有激情的指导实习工作。另外,强化对指导老师和学生的实习考核制度,通过严格有效的管理,确保实习教学任务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黄试君,阳林,章争荣.工科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实习新模式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52-55.

[2]李杰,王俊,李翠勤,等.建设应用化学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J].河北化工,2008,3(3):57-59.

[3]张安富.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8(12):73-75.

[4]于瑞海,王昭萍,温海深,等.建设适应水产养殖创新人才培养的校外实习基地[J].教育教学论坛,2011,(11):79-80.

[5]李娜,王武,王红玲.实习基地外延拓展与校企合作内涵建设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0):185-187.

[6]张学洪,王敦球,徐建平,等.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培养创新型环境工程人才[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7):1-4.

[7]张艳秋,方怀义,甘雄.地方高校海洋科学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探讨[J].大学教育,2013(3):44-45.

(责编:徐焕斗)endprint

猜你喜欢
原则建议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我的学习建议
高考二轮复习的几点建议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超越伤害原则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几点建议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