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红霉素对香烟烟雾暴露小鼠HDAC2的影响

2014-11-14 01:02徐慧戴元荣胡丹红夏梦玲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30期
关键词:罗红霉素哮喘

徐慧+戴元荣+胡丹红+夏梦玲

[摘要] 目的 观察罗红霉素对烟雾暴露哮喘小鼠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2)表达的影响,探讨罗红霉素对烟雾暴露哮喘患者可能的治疗作用。方法 SPF级雌性BALB/c小鼠4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C)、哮喘组(A)、烟雾暴露组(S)、罗红霉素组(R)4组。用卵白蛋白(OVA)致敏和激发的方法制备哮喘和烟雾暴露模型,并用罗红霉素干预。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超微结构变化,分析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细胞分类计数,并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小鼠肺组织中HDAC2表达情况。结果 哮喘组和烟雾暴露组嗜酸粒细胞计数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烟雾暴露组中性粒细胞计数比例显著高于哮喘组(P<0.01);罗红霉素组与烟雾暴露组相比,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下降(P<0.01)。哮喘组和烟雾暴露组肺组织HDAC2表达均低于对照组,烟雾暴露组低于哮喘组(均P<0.01), 罗红霉素组肺组织HDAC2表达高于烟雾暴露组(均P<0.01)。结论罗红霉素可能通过上调HDAC2,改善烟雾暴露小鼠气道炎症。

[关键词] 哮喘;香烟烟雾;组蛋白脱乙酰基酶类;罗红霉素

[中图分类号] R56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30-0001-03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患病率和死亡率目前呈上升趋势。嗜酸粒细胞炎症是哮喘的重要特征,而吸烟哮喘患者气道却是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吸烟是影响哮喘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可增加哮喘发生的频率和症状的严重程度,而且烟雾暴露哮喘患者存在对激素治疗不敏感[1]等问题。因此研究吸烟哮喘患者发病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哮喘发病危险因素中最重要的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由于遗传背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显著变化,因此,环境因素可能起到关键作用。研究表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是激素发挥抗炎作用的中介,HDAC2活性的下降会导致哮喘患者对激素敏感性下降[2]。罗红霉素是临床上常用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近年来研究发现其除了抗菌作用外,还表现出较强的抗炎活性[3]。本实验通过建立烟雾暴露哮喘小鼠模型,并用罗红霉素干预,观察罗红霉素对HDAC2的影响,为寻找对烟雾暴露哮喘患者有效药物提供新途径。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SPF级雌性BALB/c小鼠40只,体重18~22 g,由温州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红塔山牌过滤嘴香烟(云南省玉溪卷烟厂生产,焦油含量13 mg/支,烟气一氧化碳量13 mg/支);免疫组化试剂盒和GAPDH(碧云天生物技术研究所);HDAC2(美国CST公司);卵白蛋白(OVA)干粉,罗红霉素粉剂(美国Sigma公司)。

1.2 实验方法

1.2.1烟雾暴露哮喘模型的复制 40只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C)、哮喘组(A)、烟雾暴露组(S)、罗红霉素组(R)。哮喘组和烟雾暴露组第1天和第14天小鼠腹腔内注射0.2 ml OVA/Al(OH)3混合液[其中OVA 0.1 mg,Al(OH)3 1 mg]致敏;第21天开始雾化吸入1%OVA的生理盐水 8 mL激发,每次30 min,共18 d。烟雾暴露组从1%OVA雾化激发开始,每日于雾化激发后,参照文献[4]自制半封闭小鼠吸烟箱,每次点燃2支香烟燃烧8 min,休息5 min后再点燃2支,共10支,1次/d,共18 d。罗红霉素组在烟雾暴露组的基础上每次激发前半小时予以罗红霉素40 mg/kg灌胃。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代替OVA激发和罗红霉素灌胃,最后一次激发后处死,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肺组织标本备用。

1.2.2 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超微结构的变化 石蜡切片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各组肺组织结构,支气管及血管周围炎症浸润情况,有无上皮损伤。

1.2.3 BALF中细胞分类计数 BALF沉渣用1 mLPBS液重悬,取一滴滴于载玻片上涂片,自然晾干后加瑞氏液固定,再加等量缓冲液与染料混匀,染色5~10 min,冲去染液。选择涂片体尾交界处染色良好的区域,在高倍镜下,按一定顺序移动视野,根据形态特征对200个白细胞做细胞分类检测。

1.2.4 Western blot检测HDAC2蛋白表达 将各组小鼠肺组织用适量蛋白裂解液裂解,提取总蛋白,用BCA法进行蛋白定量。蛋白变性后, 按每孔40 μg蛋白量加样进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VDF 转膜。一抗用兔抗小鼠HDAC2(1﹕600),二抗为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山羊抗兔(1﹕5000),室温孵育1~2 h,洗膜,ECL显影。采用Band Scan电泳图像分析软件,以GAPDH蛋白为内参,以目的蛋白和内参的吸光度的比值代表目的蛋白的相对含量,进行半定量分析。

1.2.5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经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所有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多组样本均数比较进行方差齐性检验,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方差不齐者用 Dunnett T3 检验,方差齐者用Tukey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肺组织显微结构变化

肺组织切片HE染色后,光镜下可见C组小鼠肺组织结构完整,支气管及血管周围未见明显炎症细胞浸润。A组小鼠肺组织内支气管壁各层黏膜皱褶增多,支气管上皮断裂、脱落及较多的炎性细胞浸润。S组肺泡腔不规则扩大,肺泡间隔断裂或者变薄,气道壁明显增厚,支气管平滑肌肥大,大量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R组少量炎性细胞浸润,支气管壁轻度增厚,跟S组相比,炎症症状明显减轻,见图1。

2.2 各组小鼠BALF细胞计数及分类

由表1可见,哮喘组以嗜酸性粒细胞升高为主,而烟雾暴露组则以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烟雾暴露组中性粒细胞计数比例明显高于哮喘组(P<0.01),哮喘组和烟雾暴露组与对照组相比中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比例均升高(均P<0.01),罗红霉素组与烟雾暴露组相比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明显下降(P<0.05或P<0.01)。

猜你喜欢
罗红霉素哮喘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罗红霉素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进展
HPLC法同时测定罗红霉素氨溴索胶囊中罗红霉素和盐酸氨溴索的含量
临床上罗红霉素所致的不良反应探究
对临床上罗红霉素所致不良反应的分析
分析比较国产与进口罗红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的经济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哮喘3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3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