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合作教育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

2014-11-19 15:23江文超陈琳
卷宗 2014年10期
关键词:调适心理问题大学生

江文超 陈琳

摘 要:产学合作教育中大学生会面临各种心理问题,文章通过对此类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在产学合作教育中心理问题调适的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合作教育;心理问题;调适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扩招的举措使高等教育不再是一种特权,高等教育的普及带来的不仅仅是让更多人有受教育的机会,同时也带来了一个又一个新的挑战:如何培养出符合用人单位用人要求的大学生?如何让大学生在有限的岗位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就业机会?针对这一现状各高校除了通过课堂加强培养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外,还充分利用各类校园资源通过各类活动加强大学生的交流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从而室大学生能够从容应对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然而,脱离实际的说教式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大学生培养需求,合作教育(cooperative education),这一种崭新教育模式便被引入中国的高等教育中。

合作教育的正式提出是在二十世纪初的美国,我国在引进合作教育概念时,并不完全照搬国外的运行模式,而是根据我国的社会环境和企业的实际情况产生了一种全新的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教育模式。合作教育学习一般在暑期开展,在暑假之前在校大学生会像应届毕业生一样去招聘市场找单位投简历,应聘工作岗位。通过这样校企联动的培养方式,不仅大大提高了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也为企业输送了大批的优秀人才,真正达到了双赢的效果。然而,初出茅庐的大学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心智不成熟等原因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高校在着重加强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同时,也应当对大学生在合作教育实践中的心理健康予以关注,帮助他们排除心理障碍,顺利走向社会。

1 大学生合作教育中择业常见的心理矛盾

大学生在选择单位时就会开始出现各种心理矛盾,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1 选理想还是选现实

大学生们往往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希望找到一份条件优越、福利待遇好、能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工作。但现实并不完全如此,不少同学面临着诸如:放弃自己喜爱的专业、到条件差的基层工作等各种问题。这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使大学生们倍感痛苦。

1.2 选轻松还是选历练

当代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的成长环境,养成了他们求轻松,怕吃苦的心态。很多企业在招聘实习生的时候要求能够在车间或是厂区接受培训,然而,大多数大学生在择业时明确表示希望能够应聘去管理岗位,不愿意下流水线,到基层倒三班。但另一方面又觉得天天呆在办公室无所事事,希望能够有所作为。这样眼高手低的择业心态也使得很多大学生的择业最终以失败告终。

1.3 选更好还是选合适

当代大学生的另一个个性特点就是有较强的自我意识,追求个人成就。那些高薪水或者具有优厚待遇的工作亦或是有较高社会地位的工作往往都是几十个人去竞争一个岗位。大学生总是希望找一个更好的工作,但同时也会担心自己的能力无法胜任。如果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则又会觉得工资不够高、工作负荷大等。因此,选择更好的还是选择适合自己的,也成为大学生择业时的一个普遍存在的困惑。

2 大学生合作教育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2.1 焦虑

焦虑是一种复杂的情绪反应,是由心理冲突或挫折引起的。主要表现为恐惧、不安及某些心理反应。使他们焦虑的问题主要有:自己的理想能否实现,能否找到适合自己特长、工作环境优越的单位,到单位后能不能胜任工作。特别是一些来自偏远落后地区的大学生,或性格内向、或成绩不佳的大学生,表现得更为焦虑。这种焦虑使大学生精神上负担过重,紧张、烦躁、心神不宁,学习上得过且过,穷于应付、反应迟钝;生活中意志消沉、萎靡不振。

2.2 自卑

自卑是自我评价过低的一种心理现象。表现为缺乏信心、缺乏勇气,总以为自己不如别人,不敢竞争。多见于自我意识发展不健全的大学生、部分女大学生及性格内向或有生理缺陷的大学生。他们对前途感到茫然,害怕参与社会的竞争。

2.3 怯懦

一些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过于怯懦,有一种“丑媳妇怕家公婆”的心理。有的在与用人单位见面时面红耳赤、语无伦次,辛辛苦苦准备的“台词”一急之下忘得干干净净有的谨小慎微,害怕说错一句话,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怯懦是胆小怕事的表现。过于紧张、胆怯会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对择业不利

2.4 孤傲

一部分大学生自我评价过高,总认为自己“怀才不遇”,“英雄无用武之地”。孤傲心理缺乏客观的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易脱离现实、脱离群众、以幻想代替现实。

作为一名合作教育的指导老师,我深知做好大学产学合作教育过程中的心理指导工作是一件复杂而有意义的事情。结合四年多的合作教育工作经验,我认为可以通过老师帮助认识自我,学长介绍经验以及学生学习自我调节这三种方式入手帮助大学生解决产学合作教育中出现的各类心理问题。

·认识自我,正确定位

大部分同学的心理冲突起源于对自我没有一个正确的评价。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了解自我、认识自我是心理成熟最重要的标志之一。许多大学生不知道自己的气质特点、性格特点、职业兴趣及职业能力倾向,导致盲目择业。针对这一情况,我认为可以充分利用职业倾向测试、职业能力测试、气质性格与职业测试等心理测试方法,科学客观地帮助毕業生认识自我,正确定位,从而避免产学合作教育中常见的心理矛盾。

·朋辈交流,分享经验

在校大学生在择业的时候,对于如何制作简历、自我推荐、准备面试等问题束手无策。这样迷茫往往就会增加大学生焦虑等心理问题的产生。相对于指导老师的说教,在校大学生更容易接受来自学长学姐们的分享交流。已经顺利就业的历届大学生无疑也是在校大学生择业过程中最好的学习榜样。通过学长学姐的交流,在校大学生能够明白自我推荐是求职的第一步,如何推销自我,展示个人独有魅力,大有文章可做。许多大学生不知道该如何消除第一次面试时的紧张感,学长和学姐切身的体会能够让他们明白紧张是很正常的一种心理表现,从而帮助他们消除顾虑,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择业中。

·多种途径,自我调适

学校可以通过讲座、心理咨询等方式教给学生们一些自我调节的方法。

(l)积极的心理暗示。

暗示会产生强烈的心理定式,并引导潜在的动机产生行为。大学生们可以经常运用一些简短而积极的心理暗示调节情绪。如:“求职的道路是不平坦的,可我决不放弃努力”、“相信自己一定会被社会接纳”、“天生我才必有用种”等等,这些积极的心理暗示会鼓舞人的斗志,激发人的原动力,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

(2)宣泄法。

宣泄法是心理咨询中常见一种方法,是指通过一定渠道把人内心深处的冲突和被压抑的情绪发泄出来,以求得内心的平衡。大学生内心冲突往往比较强烈,并伴有苦闷、焦虑、恐惧等消极心理,学校要鼓励他们用一定的方式进行适度宣泄,如:找朋友或老师倾诉、大哭一场、到舞厅跳舞等,学校还可以通过举办毕业生座谈会、毕业生学习经验交流会等形式给他们一个畅谈、倾诉的机会。

(3)转移注意法。

人的注意广度增大,注意的稳定性则相对减小。根据这一心理现象,学校可以组织毕业生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如毕业生联欢会,各种体育比赛等,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健康向上的活动中,不让他们有多余的时间去考虑那些令人烦恼的事情,以良好的心态去迎接社会的挑战。

关注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高校教师特别是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师们的责任和使命。作为高校,只有从根本上认识到产学合作教育中的心理健康辅导的重要性,才能帮助大学生顺利渡过“心理断乳期”,以良好的心态投人到社会大潮中,接受新生活的挑战。

参考文献

[1]王瑞.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及其对策[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2).

[2]瞿振元.大学生就业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严薇.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及其调适[J].心理健康教育,2002,(1).

猜你喜欢
调适心理问题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浅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与调适
大学生学习心理障碍教育对策研究
电影《老炮儿》的价值困顿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关注学生的心灵花园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年轻教师课堂不良情绪与自我调适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活动中的有效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