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 MW超临界W火焰锅炉机组协调及主汽温度控制优化

2014-11-20 03:08刘波大唐华银金竹山火力发电分公司湖南娄底417505
湖南电力 2014年1期
关键词:主汽设定值指令

刘波(大唐华银金竹山火力发电分公司,湖南娄底417505)

金竹山火力发电分公司3号机组为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配“W”火焰锅炉超临界机组,锅炉燃烧难于控制,协调控制系统调节品质不理想,特别是难以满足电网快速负荷调度的要求,使用过各种传统协调控制系统,但一直不能满足AGC调节要求,经常受到调度部门考核。因此,研究开发新的协调及主汽温度控制策略非常有必要。

国内有利用焓值计算进行主汽温度调节的研究,却没有利用焓值计算协调控制系统工作的先例。通过试验研究、摸清运行规律、完善协调控制系统,率先实现利用主汽温度焓值计算,进行协调控制系统的调节,调节品质达到优良水平,成功解决了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配“W”火焰锅炉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和主汽温度调节难题。

1 协调控制系统策略设计

1.1 优化给水控制策略,提高汽温调节能力

在超临界机组汽温调节过程中,往往出现减温水调门全关的情况下主汽温度仍然偏低、减温水调门全开的情况下主汽温度仍然偏高的情况,其中有受热面设计问题、煤质变化问题,但是往往忽视了调节策略设计问题。调节减温水流量是快捷、有效的主汽温度调节手段,在减温水有调节余量的情况下一般能够满足要求。经过对超临界机组汽温调节过程的长期分析,认为应将给水流量控制作为汽温调节的粗调,通过改变给水流量控制策略,使汽温调节长期处于减温水的可调范围,以提高汽温调节品质;通过增加中间点焓值控制、喷/水比调节等手段,对给水自动控制系统的总给水指令进行修正,以提高主汽温度调节效果。

1)微过热蒸汽焓值修正

对于超临界直流炉,给水控制的主要目的是保证燃/水比,同时实现过热汽温的粗调,用分离器出口微过热蒸汽焓对燃/水比进行修正。

2)中间点温度

本项目采用中间点温度 (即分离器出口温度)对微过热蒸汽焓定值进行修正。当中间点温度过高,微过热蒸汽焓定值立即切到最低焓,快速修改燃/水比、增加给水量。当中间点温度低于过热度,表明分离器处于湿态运行,此时焓值修正切为手动。

3)喷/水比

如果喷/水比过大 (或过小),即流过水冷壁的给水量过小 (或过大),用喷/水比修正微过热蒸汽焓定值 (即修正燃/水比),改变给水流量,使过热减温喷水处于良好的控制范围内。

1.2 设计协调控制系统燃料超前调节策略

1)未经限速负荷指令与实际负荷的偏差对燃料的提前干预

燃煤火电机组变负荷初期,由于锅炉燃烧滞后的原因,往往造成压力波动。负荷增加的时候因汽轮机调节速度快,锅炉燃烧响应相对较慢,蒸汽消耗大于锅炉热负荷供给,主蒸汽压力一般都会降低;反之负荷减小的时候主汽压力会上升。往往锅炉燃烧的调节效果还没有得到体现的时候,压力偏差已经超过了规程要求,由于PID调节参数的原因,压力偏差过大又造成燃烧超调,等到因变负荷增加的燃料充分燃烧,锅炉热负荷供应大于汽轮机蒸汽消耗,又会造成压力反向超调,导致变负荷过程中或变负荷结束后主汽压力反复波动。

经过分析运行人员操作习惯,了解锅炉燃烧特性,确认在变负荷初期,超前增加燃料是必要的,因此提出“未经限速负荷指令与实际负荷的偏差对燃料的超前调节策略”,限幅以后未经限速的负荷指令减去实际负荷产生负荷偏差信号,经过函数运算,产生对入炉燃料指令的前馈信号,SAMA图见图1。

图1 未经限速负荷指令形成燃料指令前馈

该前馈作用的优点是变负荷前期能够加快锅炉燃烧调节过程,变负荷后期前馈作用逐渐减少,最终回归到0,不会对稳态的燃料调节造成干扰。

2)限速以后负荷指令对燃料的预估调节

锅炉燃烧调节要求稳定精确,这样能够减少燃料波动,也可减小炉膛压力的波动,有效避免因为燃料过度调节造成灭火,防止机组非正常停机,有利于机组稳定运行,避免机组非正常停机造成电网频率波动。

具体策略是限幅、限速且未叠加一次调频信号的负荷指令,经过函数运算以后作为燃料指令的前馈。在实际应用中,函数的设置需要查看机组负荷和燃料总指令的历史运行情况,记录各种稳定负荷工况下的燃料总指令的数据,通过综合分析,估算各个负荷点的燃料总指令。

设计限速以后的负荷指令对燃料的预估调节,就是考虑稳定燃料的供给。经限幅限速以后的负荷指令信号性能稳定、无反复波动和毛刺,不容易出现坏质量情况。

2 新协调控制系统试验过程

在生产现场热工自动调节系统投入的情况下,通过外扰作用和定值扰动作用,人为地改变系统工况,以考验自动调节系统的工作质量和整定调节系统的参数,改善调节品质。调节品质用以衡量和评价自动调节系统工作的质量优劣、高低,可以归纳为稳定性、准确性和快速性3个方面。协调变负荷,就是通过CCS系统人为地以一定的变负荷速率来增加或减少负荷,通过一定的负荷扰动量检验给水、主汽温、再热汽温、燃烧和炉膛压力等主要调节系统的调节品质是否符合要求。

在机炉协调控制方式下,600 MW等级直吹式机组在70%~100%负荷范围内,负荷指令以2%Pe/min的变化速率、负荷变动量为ΔP=15%Pe进行负荷单向变动试验,机组各主要被调参数的动态、稳态品质合格指标,如表1。

表1 机组各主要被调参数的动态、静态品质指标

2.1 试验准备及检查

课题组人员对3号机组的协调控制系统进行了试验。试验内容包括稳态偏差试验、主汽压力定值扰动试验和协调变负荷试验。

对新协调控制系统进行了检查,将原协调控制系统切换到新的协调控制系统,切换过程没有产生扰动,系统运行稳定。新协调控制系统燃烧调节采用单PID调节,机、炉主控PID参数记录如下:

燃烧主调:K=1;Kp=2;Ki=1.5。

汽机主调:K=0.13;Kp=0.8;Ki=1.3。

2.2 主汽压稳态偏差试验

维持机组稳定,燃烧自动投入,维持主汽压在设定值22.5 MPa左右稳定运行15 min,记录主汽压变化,稳态偏差为-0.22 MPa。

2.3 主汽压力定值扰动试验

1)主汽压力定值增试验

机组负荷调度处于AGC状态,维持机组稳定运行,燃烧自动运行平稳,主汽压力处于定压运行状态,压力约为22.5 MPa,由运行人员在操作员站将设定值增加至23 MPa,维持稳定运行20 min,压力稳定时间约为3 min。

2)主汽压力定值减试验

机组负荷调度处于AGC状态,维持机组稳定运行,燃烧自动运行平稳,主汽压力处于定压运行状态,压力约为23 MPa,由运行人员在操作员站将设定值减少至22.5 MPa,维持稳定运行20 min,压力稳定时间约为8 min。

2.4 协调变负荷扰动试验

1)协调减负荷试验

退出AGC状态,机组维持协调运行状态,维持锅炉负荷在490 MW左右稳定运行,协调、给水、汽温、引风等主要自动调节系统投入自动。主汽温度设定值为568℃,炉膛压力设定值为-50 Pa。由运行人员进行协调减负荷扰动试验的操作,将机组负荷从490 MW减少到410 MW,指令变化时间大约为7.5 min,然后维持稳定20 min左右。由于运行人员设置的负荷下限限制,负荷指令在450 MW保持了100 s。记录负荷指令、机组功率、主汽压力、主汽压力设定、主汽温度、给水流量、炉膛压力等主要参数变化趋势。机组负荷及主要参数稳定后结束试验。

负荷指令变化时间为9 min,扣除负荷指令保持时间,实际变化时间约为440 s,实际负荷变化量为77 MW。不扣除指令保持时间,实际负荷变化率为8.6 MW/min;剔除负荷指令保持时间,实际负荷变化率为1.05 MW/min,平均变负荷速率为9.3 MW/min。

2)协调增负荷试验

退出AGC状态,机组维持协调运行状态,维持锅炉负荷在420 MW左右稳定运行,协调、给水、汽温、引风等主要自动调节系统投入自动。主汽温度设定值为568℃,炉膛压力设定值为-50 Pa。由运行人员进行协调增负荷扰动试验的操作,将机组负荷从420 MW增加到510 MW,指令变化时间大约为7.5 min,然后维持稳定20 min左右。记录负荷指令、机组功率、主汽压力、主汽压力设定、主汽温度、给水流量、炉膛压力等主要参数变化趋势。机组负荷及主要参数稳定后结束试验。

负荷指令实际变化时间为7.5 min,负荷实际变化量为70 MW,实际变负荷速度为9.3 MW/min。

3 试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燃烧调节系统稳态偏差试验的主要性能指标:被调量与给定值的最大偏差Ymax=-0.22 MPa,在考核指标0.3 MPa之内。

压力定值扰动试验指标:主汽压力设定值增试验中,压力稳定时间约为3 min;主汽压力设定值降试验中,压力稳定时间约为8 min;平均稳定时间约为5.5 min。

协调变负荷试验主要参数的数据分析:协调变负荷指标分析见表2。

根据DL/T 774—2004《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检修运行维护规程》的相关要求,3号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调节品质合格。

表2 协调变负荷指标分析

4 结束语

通过课题组成员对火电机组的锅炉燃烧特性、煤质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对火电机组的协调控制系统运行特性进行理论分析,深入研究主蒸汽焓值与锅炉燃烧的关系,通过焓值计算快速、准确控制锅炉燃烧,减少锅炉热力供应滞后对负荷调节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和完善自适应煤种变化协调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并进行应用和研究,设计了基于主蒸汽焓值计算、快速响应的新协调控制系统,使其最终成为国内领先的协调控制系统,可以在国内同类型火电机组上推广应用。

〔1〕湖南省电力公司科学研究院.大唐华银金竹山火力发电分公司3号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优化后变负荷试验报告〔R〕.2012.

猜你喜欢
主汽设定值指令
冷轧镀锌光整机延伸率控制模式的解析与优化
凤电4号机组高负荷主汽压力波动大原因及调节手段
ARINC661显控指令快速验证方法
灵活性改造抽汽口的选择
杀毒软件中指令虚拟机的脆弱性分析
主汽压力影响因素分析及解决方案
西气东输二线人机交互界面的防呆系统
目标设定值传感器的原理与检修
对工频耐压试验跳闸电流设定值问题的探讨
中断与跳转操作对指令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