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班上课应把控的几个细节

2014-11-21 01:41纪正锋
体育师友 2014年5期
关键词:器材体育课堂教学

□ 纪正锋

借班上课是教师到陌生的环境给陌生的学生进行的教学活动,借班上课是一种创造性、突破性的劳动,既是一种磨练,更是一种体验。 “借班上课”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除了要把握教材、吃透文本之外,更重要的是充分考量教学细节的设计与生成,突出教学细节的创新,才能彰显教师教学个性、教学特色,取得最好的效果。

一、摸底。借班上课教师应主动与所任班级的班主任和体育老师联系,要善于抓紧尽可能多的机会与体育委员、体育骨干、学生接触。教师既要了解学生总人数,男女比例,也要了解学生的身高、体重、异质学生;既要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技术、技能水平情况,也要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通过看学生校徽、校牌、出入证、学生证等记下学生名字、记录学生情况,特别是能在有限的交流时间内叫出学生的名字,拉近师生的距离,提高教师的亲和力和凝聚力,赢得学生的喜爱。上课中能叫出几个学生姓名,会让学生感到非常亲切,更会给评委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 聊天时,教师教学语言中,避免出现 “你们学校”、 “你们班级”等语言,要将自己融入到该班级中。

二、辅教。确定主教材后,教师首先找准主教学的切入口,注重游戏等辅助教材的显性、隐性功能;围绕教学重点、难点、衔接点等来挖掘和改造辅助教学的教材、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来设计或 “嫁接”体育游戏的内容、方法、形式。因地制宜地把跑、跳、掷、走等与个体性、群体性的球类、跳绳类、体操类、武术类、健身操类游戏有机的整合,设计出新颖、趣味十足的活动内容,以新颖的活动手段吸引学生学、练、赛的兴趣。教师也要巧妙抓住时机主动参与学生的活动,使学生在平等、民主、宽松的气氛中,轻松、愉快地学习。

三、组织。借班上课对教学组织和教学安全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借班上课要高度重视每个环节、每个层次、每个步骤、每个流程的精心、精细设计与严密、严谨的组织与调控,力求组织严谨、环环相扣。教师可利用课前说课,给学生介绍本课的教学组织措施,对练习队形、队伍调动、活动路线、练习流程进行重点性介绍、配备示意图 (放大),或事先将几个重要环节拍摄下来,放给学生看,让学生一目了然。大运动量的内容,在课前让学生脱掉适当的内衣。课堂中运用到的一些小器材,如前滚翻夹下巴用的小布条、丝巾之类,则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在兜里装好,没必要在课堂中浪费宝贵时间。如组织迎面接力赛游戏,要强调用哪只手交接棒,并划分交接区、缓冲区;投掷教学时,要在统一指挥下,按口令进行掷、捡,做到令行禁止,并划出安全线。

四、场地。体育器材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载体,场地、器材的运用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借班上课时,教师要善于转换视角和思维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和方位来审视器材、场地的实效性、针对性、适用性、安全性,创新组合,最经济、合理地利用现有的场地、器材,获得最大限度的教学效果,通过 “一物多用”提高器材使用率和新鲜感,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如 “一球多用”、 “一绳多用”、 “一垫多用”、 “一瓶多用”、 “一凳多用”、 “组合运动”等。如五颜六色的大小牛奶盒、鞋盒、羽毛球筒、小药盒可做跑跳的标志物,可用透明胶粘贴可组合成跳跃活动的障碍物、各种造型的组合器材。将毽子定点定距摆成不同形状,让学生绕瓶蛇形跑、曲线跑、折返跑、三角障碍跑及五米三向折返跑等各种练习。将毽子适当距离摆放,进行连续收腹跳、单脚跳、双脚跳等跳跃障碍的练习,利用有限的体育器材达到最大的练习效果。

五、教法。借班上课应突出创新精神,要在 “特”、“亮”字上下功夫,教师要善于从原班上课老师中听取校本化教学的具体情况,以所在学校的场地、器材、教师、特色体育活动、传统体育项目等校本化资源为切入点,借力使力,通过整合去获寻适合所教授内容的最佳的场地、器材、方法、手段、负荷等,突出教法的适应性和主体性,吃透教材、把准重点和摸准难点,力求突出重点、分解难点、量体裁衣,力求常教常新,多样、灵活,优化组合,开发出新的教法、学法、练法、赛法,使课堂教学超凡脱俗。如武术教学的讲解与示范要求形象化、趣味化、口诀化;示范多样化、准确化。如耐久跑练习中,教师应创新性地把跑、跳、掷、走等与间歇跑、重复跑、法特莱克跑等结合起来;把跑与球类、跳绳类、体操类、健身类进行有机的整合,使耐久跑历程充满新鲜感,充满乐趣。

六、负荷。体育课是典型的身体活动,负荷的准确性、安全性、适切性是体育课堂学练的重点和难点的。借班上课更要高度关注学生的年龄、性别、体质的差别、差距,注重负荷设计的层次性、针对性,既要适当、更要适度。如耐久跑练习,一节课跑多远的距离?跑多少次?用多少时间?间歇多少时间等,力争在最有限的时间、最有限的场地、器材条件下,取得最大的学练效果。

七、帮护。帮助与保护是高质量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借班上课要重点预设难度较大、危险性较高的学练活动(单、双杠、垫上运动、支撑跳跃)的教学组织与帮护组织;要根据学练内容针对性预设 “接、抱、托、顶、送、挡、拨、搓、推、拉、提、扶、按”等帮护方法,加强对学生实施重点性的帮护;同时,要针对体质较弱、胆子较小的女生、异性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帮护。要有意识地预备异性小老师,协助教师帮护好学生进行学习与练习,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八、 “抓头”。借班上课要出彩,就要用最快的时间去发现班上的学科带头、骨干分子,课前、课中要尽快跟他们建立起友谊和默契,关键性的提问、示范、展示的时候,恰到好处地亮出他们的同时,我们的课也就被照亮。 如武术或广播体操教学中可把体育骨干安排站在队伍的前、后、左、右或四个角的位置上,学生在练习时,可保证每个方向上都有示范动作,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练习时间,提高了练习密度,又有利于学生练习动作的完整性、连贯性,更有利于提高动作质量。

九、节奏。教学节奏是优化体育课教学的关键之一,借班上课要求课堂教学凸显主辅分明,详略得当、疏密相间,错落有致,张弛相间,起伏波澜,动静相交,收放交替的效果。借班上课既要注意讲与练的节奏,突出 “讲”的实效性, “练”的经济性;又要注意收与放的节奏,“放收”并蓄,放而不乱、收而不死;更要重视动与静的节奏细节,通过 “动静”转换巧妙, “静而不死,动而不乱”等来调节课堂、亮化课堂、优化课堂,使整个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十、评价。积极正面的即时评价能进一步激发学生配合教师借班上课的兴趣,灌注主动配合的动力。在课堂教学的各个时间段,教师应预设针对不同的时间、不同地点和所处的具体教学情境进行相应的评价,创设以整体进步为基础的正向奖励机制,注重评价的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地给予鼓励、指导。特别是对后进生,更应放宽标准,异步达标,激发其学习兴趣。

十一、应急。在借班上课的教学中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突发事件,比如学生受伤、比赛引起的争吵、器材的损坏、教师示范的失误等,教师要有心理准备和应急预案,冷静地对待,灵活机智地处理。成功的应急处理能变被动为主动,使教学整体感、节奏感不仅不会受到影响,反而会增加教学的创新性。由 “预设”之外的 “偶然”而凝聚师生智慧必然性的 “生成”,让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乐趣、情趣,充满创造力,充满激情,使本来精彩的课堂锦上添花。

[1]朱浩.借班上体育公开课需要注意的四个问题[J].中国学校体育,2009,(11).

[2]李正辉.如何上好借班体育公开课[J].体育教学,1999,(04).

[3]施丽华.例谈“借班上课”的课前十分钟[J].中国学校体育,2008,(10).

[4]陈明建,张世华.对公开课教学中“借班上课”的认识与建议[J].中国学校体育,2010,(09).

猜你喜欢
器材体育课堂教学
AV TOP 100!2020-2021年度优秀影音器材推荐榜简评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AV TOP100! 2019-2020年度优秀影音器材推荐榜简评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我们的“体育梦”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