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育教研组所需八大文化

2014-11-21 01:44黄少虎
体育师友 2014年5期
关键词:教科研教研组体育教师

黄少虎

摘 要:体育教研组文化是学校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教师成长的土壤,它在深层次上对体育教师产生影响,或制约或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如何构建自己独特的体育组文化,从品牌文化、制度文化、管理文化、团队文化、教科研文化、学习文化、竞赛文化、目标文化八个方面阐述体育教研组所应营造的文化。

关键词:体育教研组;文化

中图分类号:G807.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4.05.016

教研组文化是教研组全体成员的活动及其成果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自觉或不自觉地积淀或凝结的结果,既从属于一个学校文化,却又具有独立个性的亚文化,是一个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研组内的每一位教师都是教研组文化的担当者、参与者和创建者,它在深层次上对教师产生影响,或制约或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不同教研组各有自己的文化,作为一个人人指责“头脑简单四肢发达”-----最没有文化的体育人,如何构建自己独特的体育组文化,本文从品牌文化、制度文化、管理文化、团队文化、教科研文化、学习文化、竞赛文化、目标文化八个方面阐述体育教研组所应营造的文化。

一是品牌文化

看一所学校的体育品牌,着力点在于是否具有领头羊特色、校本特色、竞赛特色。领头羊特色是指一个优秀的教研组,需要一位德才兼备的组长作为领头羊和主心骨,一个学校的体育水平大多取决于这个领头羊的号召力和领导力,他不是仅仅是校内还应在全市体育学科具有一定的幅射影响力。校本特色是指能开发出具有学校特色或地方特色的大课间活动、校本课程、体育课题研究、体育校本课程教材。竞赛特色是指争创成各类的体育传统校,以及在各类锦标赛、联赛、群团活动中获得佳绩。因为一操一锻炼、课外训练是体育教师必备的,上课是教师的生命线,带队是教师的扬名线,只有运动成绩和名次才是实力的证明,运动训练特色更显重要,只有树立自己的品牌文化,扬校立名,才能强化教研组发展之路。

二是制度文化

体育教师作为个性突出的人,这时制度就显的尤为重要,是存同求异的完善规则。包括教学、科研、训练、培训等方面制度,具体包括:教研组常规活动制度、学习交流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公开课听课评课制度、师徒带教制度、案例课例研究制度、课题研究制度、训练制度、奖励激励制度、评价制度等等。这些制度之所以构成一种文化,是因为它们的背后是教研组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从制度设计到制度执行的过程,构成了体育教研组成员的日常生存方式。

三是管理文化

体育人最难管理,各有特点特长,懒散与不思进取或成了代名词。体育组管理文化是教研组文化构建的制度保障,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下,通过校内规章制度、体育组规章制度使组内成员的日常行为有规可依,培养组内成员的协作、协调精神。人人要做到体育管理文化的参与者、促进者、执行者、策划者,在个性施展、专业发展、学校发展三赢基础上,达到工作舒心、生活开心、个性张扬、充满幸福感状态。

四是团队文化

体育教师是特别需要讲究团队作战的,从高中选项教学、运动会裁判、运动队训练、大课间、课外活动等都无法单兵作战的。这个团队文化首先要有对本组的认同感、依赖感和归属感,其次还要以一种民主的、开放的、积极的、合作的和竞争的文化形式存在。民主即组员间平等、相互尊重、信任和理解,共识与个性并存。开放即体育课节节是公开课的场所开放、集备资源共享的资源开放、精诚合作倾听意见的心态开放。合作即在分工之外的配合,合作交流、分享智慧,合作对内能够整体优化,对外可以形成合力,达到双赢或多赢的效果。积极即在主动、求真务实的氛围,大家为了达到更高的目标而一同努力。竞争即组内的合理竞争,和组与组之间的合理竞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效果。

五是教科研文化

作为体育教师的薄弱环节,教科研文化的建立尤为重要与困难。体育课作为一项以身体练习为主的课程,这是非常有别于其他学科。教研必须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备内容、备方法;统一教学内容、进度、重难点、练习强度和密度。除了常规性的教研,还要参与课题研究。课题关注“小、实、真”,围绕体育课改与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集体攻关。坚持“问题即课题,行动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课题研究原则,通过“校本培训、专家指导、读书研讨、经验交流”等方式,引导体育教师反思、总结交流教学得失,撰写教后感、案例、经验总结等教学论文。通过教科研提高教师教学比武、说课、片断教学、技能比赛成绩。通过教科研能提高教学质量、专业素养,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成长,使之成体育人独有的教科研文化。

六是学习文化

不学则无术,作为一个没有“文化”的老师,这种学习尤其必要。体育学科的特点带有技能性、活动性特点,虽然纯理论的学习必不可少,但更讲究学习方式、拓宽学习领域、提高学习质量与效果。经典学习可以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展现教师个人魅力;专业学习可以提升课程把握能力、掌握学生学练规律;外出学习可以激发学习热情拓宽视野、借鉴引进优质资源;技能学习可以施展才华、提高教学水平。

七是竞赛文化

体育教师具有独特的专业性,运动性、竞争性的技能特点,这是其他学科所没有的。一专多能又是体育老师的本色。体育教师指导一操一锻炼、课外训练、运动队又带来了竞赛文化。体育竞赛的载体是各种形式的运动项目比赛,比如趣味性运动会、校田径运动会、各级各类锦标赛、联赛等。学校体育竞赛的开展可以激励青少年力争上游、顽强拼搏的竞争意识和开拓精神,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参加集体项目的比赛可以激发学生的责任感、拼搏感、荣誉感。竞赛中的颁奖仪式可以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鼓励,并促进学生锻炼身体的热情。体育竞赛活动对校园文化起到积极的影响,既营造了体育竞赛活动氛围,又促进体育竞赛文化的影响力。体育老师作为组织者、指导者、裁判者参与其中,起到独特的竞赛文化推进作用。

八是目标文化

没有目标的生活是行尸走肉,没有目标的工作是误人子弟。教研团队的每位成员可以有不同的目的、不同的个性,但作为一个整体,必须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共同的适度的目标才能更好引领教研组发展。发现闪光点,让教师有信心。培养每位体育教师都有进取心,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他们会更上进。协助规划个人及全组发展目标,通过具体的阶段性目标,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让教师有恒心。要制定好中青年教师培养提升的计划,从称职老师到骨干教师到学科带头人都应该有个递次的提升。只有心中有愿景,心中每一步的努力才能在每一步的实现中充实,才会幸福地工作。而共同愿景对教研组具有凝聚作用、激励作用、导向作用和规范作用,可以保证教研组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邱耕. 浅谈体育教研组的文化建设[J]. 中国学校体育,2012(5).

[2]陈国星. 对教研组文化建设的思考[J]. 中小学教育与管理,2007( 4).

[3]李政涛. 什么是“教研组文化”? [J]. 上海教育教研,2006(7).

[4] 李政涛. 教研组文化的当代转型[J]. 上海教育教研,2006(8).

[5]潘东良. 新型教研组文化建设刍议[J]. 江苏教育研究, 2009( 14).

[6] 顾燕萍.教研组文化创建的七大策略[J]. 中小学管理,2007(6).

(福建省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 361005)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科研教研组体育教师
英语教研组的建设与发展
略论基础教育期刊编辑与中小学校教科研共同体的互动
基于STEAM教育的立体教科研模式构建与实施
基于课题研究的中小学教研组组织变革研究
给中学历史教研组长的五点建议
“教-研-修”一体化网络教科研平台的设计研究
爱是一种恒久的修炼——一名中学音乐教师的教科研情怀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江苏省天一中学语文教研组简介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