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少儿乒乓球基本技术的形成

2014-11-21 01:46王锋斌叶明
体育师友 2014年5期
关键词:少儿

王锋斌+叶明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分析乒乓球项目特征和乒乓球技术训练过程,依据少儿身心生长规律和特点,总结乒乓球基本技术的形成规律,提出少儿乒乓球训练的基本技术、训练内容和训练指导思路,为训练实践做指导。

关键词:少儿 乒乓球基本技术;形成

中图分类号:G84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4.05.018

前言

体育技术动作的教学与训练,以符合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原理为原则。符合以上原理的技术动作具有合理性,规范性、实效性和经济性。乒乓球技术动作的规范性、实效性和经济性决定训练效果和竞技能力的发展水平。少儿乒乓球教学、训练和比赛,要注重基本技术的培养。

1 少儿时期乒乓球训练的基本技术

少儿时期训练的基本技术,分为单个技术训练和组合技术训练。

1.1单个技术由基本手法和基本步伐组成

少儿时期乒乓球训练的单个技术包括,击球前的握拍手法、站位与身体姿势;正手攻(拉)球、反手攻(拉)球、正(反)手搓球技术、发球技术和接发球技术。基本步法包括:单步、跨步、并步、跳步、交叉步、小碎步。

1.2组合技术

少儿时期乒乓球训练的主要组合技术为单一技术的组合技术和两个以上技术的组合技术。单一技术的组合技术主要是指单一技术连续使用,组合结果表现为,击球位置的变化、击球落点的变化、击球线路的变化,击球弧线长短变化、击球弧线高低变化。两个以上技术的组合技术是指由两个单一技术在不同情况下使用构成的组合技术。如定点的左推右攻、不定点的左推右攻、两大角左推右攻、推挡侧身攻、正反手搓球接拉攻、发球抢攻、接发球抢攻,正反手控制后接抢攻等。

2 乒乓球项目特点与少儿身体素质发展特点

2.1 乒乓球项目的技术特点

乒乓球运动是以技能为主导的隔网对抗性得分项目,其动作技术结构属于周期性和非周期性共存的混合性变异组合的开放式动作结构,其打法风格体现为快、准、狠、变、转、稳等因素的融合。快,体现在反应速度快、步伐快、击球动作快;准,表现为判断正确、击球准确、落点控制精确;狠,表现为击球力量大,爆发力强;变,表现为旋转变化大、战术变化灵活、技术变化合理;转,表现为旋转强度大;稳,表现为攻守稳定,不失误,技战术合理使用使对方失分是赢取比赛的根本途径。乒乓球项目要求运动员具备快速反应能力、准确的判断能力和良好的身体素质。

2.2少儿运动员身体素质的生长规律和特点

乒乓球技术训练要结合少儿身体素质发展的规律和阶段性特点,才能使少儿逐步具备乒乓球项目应具有的运动素质。少儿各项身体素质的自然增长存在增长阶段和稳定阶段,表现出年龄阶段性特征。青少儿身体素质增长阶段和稳定阶段的年龄如表2-1所示。

身体素质的增长阶段过渡到稳定阶段有先后之别,按先后顺序排列如下,速度素质最先、耐力素质次之、力量素质最晚,男女顺序一致。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各项身体素质增长的速度不同,身体素质增长最快的年龄阶段叫做增长敏感期。60米跑、400米跑、1分钟快速仰卧起坐、立定跳远、曲臂悬垂五项身体素质的增长敏感期如表2-2所示。

各项身体素质发展高峰的年龄男子在19~22岁,23岁后缓慢下降呈单峰型;女子在11~14岁出现第一个波峰,14~17岁趋于停滞或下降,18岁后回升,19~25岁出现第二次波峰呈双峰型。

3 少儿乒乓球运动训练内容特点

根据竞技能力的结构,少儿乒乓球训练内容分为体能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心理训练和智力训练五个方面。

3.1体能训练特点

乒乓球属隔网对抗性运动项目,它要求运动员移动速度快,挥臂速度快,灵活性好和耐久性强等。在技能上以发展心肺功能来满足专项速度耐力的需要为主。对于少儿早期乒乓球训练,要以发展一般身体训练为主,旨在增进身体健康、 改善身体形态 、提高各器官系统的技能水平,全面发展各项素质,为专项打基础,同时兼顾专项身体训练;优先发展灵敏性和协调性,速度素质次之、耐力素质次之、力量素质最晚。

3.2技术训练特点

少儿乒乓球基本技术包括单一技术和组合技术、步法技术,发球技术和接发球技术。虽训练的技术内容不同,但技术训练存在共性的要求。在技术训练过程中,要求技术动作要规范,科学和合理;要遵循技术发展的特点,由简到难,由单一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要遵循生理学特点,依次发展协调性,灵敏性,耐力和力量;技术训练要与实战技术相结合,要以实战为目标。

3.3战术训练特点

少儿阶段的战术训练应该以基本战术为基础,逐步结合特殊战术,从易到难,在掌握稳定性的过程中逐步深化。同时还要提高难度和结合精度进行特殊战术的演变能力,从而在周而复始的反复训练中,结合自身的技术特点,掌握和形成独特的战术特点和配套战术,使之熟练随机应变,达到较高的实战能力和水平。

3.4心理训练特点

要激发少儿对乒乓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少儿技术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技术的进步和提高来培养少儿对技术的自信心。逐步形成在技术层面和心理层面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良性循环。在技术训练过程中,逐步施加心理训练,在培养兴趣和自信心的基础上培养少儿勤学苦练,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

3.5智力训练的特点

智力训练,在技术训练上表现为落点变化,旋转性质的变化,速度变化,节奏变化,力量大小变化,球的长短变化,弧线高低的变化,技术使用的变化;在战术中表现为战术意图的清晰性,明确性和合理性,战术运用的坚持性和灵活性;在比赛中表现为,明晰自身的优缺点,善于观察分析对手,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技战术和体能。endprint

4 技术训练的阶段划分和训练要求

少儿乒乓球基本技术形成分为技术的泛化阶段、技术的分化阶段和技术的巩固与发展三个阶段, 每个阶段的时长随技术动作的掌握程度而不同,各阶段是逐步过渡,并无明显的阶段界限。

4.1 泛化阶段特点和训练要求

学习初期,少儿对技术没有清晰理解,只存在感性认识,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尚未确定,呈现扩散状态,技术动作条件反射联系暂时不稳定。泛化阶段,技术学习时表现为肌肉僵硬,不协调,出现错误动作,动作不规范,不流畅,这是大脑皮质细胞兴奋扩散的结果。要克服泛化现象,教练要抓住技术主要环节和学习技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不过多强调细节,要通过正确示范、简单讲解和实践来提高少儿对技术的掌握和理解,增强少儿对技术的感性认识。

4.2分化阶段特点和训练要求

分化阶段,少儿在学习技术过程中不协调和多余的动作慢慢消失,大脑皮质的运动中枢兴奋和抑制逐步集中,分化抑制得到加强和发展。大部分错误动作不再出现,可较顺利和完整地完成整个技术动作,动作初步定型,稳定性不够。遇到干扰,多余动作和错误动作可能会重新出现,技术动作仍不稳定。教练要特别注意纠正错误动作,让少儿体会动作要领,促进分化抑制的进一步发展,使动作更趋向准确。

4.3 巩固阶段特点和训练要求

通过长时间训练,技术反射系统已经巩固,进入巩固动力定型阶段,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加的集中和精确。此阶段,技术动作规范准确、优美,在无意识控制的情况下能完成规范的技术动作。在该阶段内,对技术的训练,要在进一步巩固技术动作规范性基础上,提高动作的流畅性和单位时间内击球的板数。训练的重点开始从技术动作的规范性上转移到技术动作的实效性和经济性来,表现为从对技术动作要领的掌握转移到发展与技术动作相关的身体素质。

5少儿时期基本技术的训练方法与技术训练指导思路

5.1 基本技术训练方法

启蒙阶段技术训练方法依次为:动作模仿、手把手教与练、多球训练,教练陪练。动作模仿是少儿自主掌握技术动作的方法,同时可以发现错误动作;手把手教学能有效针对错误的动作进行纠正,使少儿体会正确的击球动作,体会动作要领;多球训练利用神经强化的原理对正确技术动作下的身体姿势和肌肉发力进行刺激强化,促进动作定型与形成;教练陪练不仅巩固和发展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强化技术动作的经济性和实效性,使技术逐步接近比赛。训练方法的使用应根据技术掌握的情况合理选择。

5.2 基本技术的训练指导思路

技术训练目的是强化技术质量和击球效果,并使所练技术能够在比赛中直接得分或者为进攻创造机会。因此,技术训练要逐步提高,先后顺序要符合以下原则:先练得分技术,后练控制技术;先练大力量技术,后练小力量技术;同一技术,先小力量练,后大力量练;先练技术动作结构大的技术,再练技术动作结构小的技术;先练攻球撞击技术,后练拉球摩擦技术;平行技术,要同时发展;先练基础技术,后练高级技术;先练单一技术,后练组合技术;单一技术先练技术动作的协调性、流畅性和连续性,再提高击球速度和耐力,最后提高击球的力量;组合技术,先注重组合中单板技术的质量,再发展技术转换的应变性和流畅性;先练近台技术,后练远台技术;先练常规技术,后练非常规技术;先练上下旋技术,再练侧旋技术。在技术动作的练习过程中,不仅要提高技术动作的质量,还要明确技术动作在比赛中的作用,以及在比赛中如何应用。即在技术训练时,让技术训练能够清晰地体现出运动员的思想,主要表现在球的落点变化,线路变化,长短变化,旋转变化,力量变化和节奏的变化上,使得每击出一板球,都能够体现运动员清晰的战术思想。

6结论与建议

少儿训练的基本技术是正反手攻、拉、搓球、发球与接发球技术、步伐、组合技术和战术;基本技术训练要注重技术动作的整体结构,确保技术结构规范合理、发力流畅、节凑感好,重视对球的空间感知能力;促进步伐、手法和躯干的全身协调性,重视反应和判断能力的培养;少儿的训练以打基本功为主,教学和训练不宜过多地追求比赛成绩,防止在身体素质发展不充分的情况下过早地挖掘机体潜能,使得少儿在以后的身体素质发展中受到限制,进步受限。

通过多种途径激发乒乓兴趣,使少儿对技术的学习变为主动的内在需求,注重培养训练的专注性和持久性,逐步提高少儿对乒乓球的认识;训练要结合少儿身体素质发展规律和阶段性特点,基本技术的训练既要全面又要特点突出;依据各项身体素质生长的先后顺序以及增长期、敏感期特点,合理设置训练目标和训练内容。

参考文献:

[1]王瑞元,孙学川,熊开宇等.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出,2002.

[2]邱钟惠.现代乒乓球技术的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出,1982.

[3]田麦久,刘建和,延烽等.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出,2002.

[4]毕永昆,周建军等.论乒乓球“组合技术”训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7,13(36):39-43.

(湖北医药学院体育课部,湖北十堰 442000;湖北医药学院化学教研室,湖北十堰442000)endprint

猜你喜欢
少儿
微谈少儿声乐考级
浅谈少儿田径的基础训练
学为中心:少儿古诗读物编选理念的拓展
少儿武术教学反思
美术教育中少儿绘画情感激发的探索与实践
沈阳市少儿游泳运动员比赛中常见犯规动作的调查与分析
少儿美术教育中的想象力培养研究
社会转型视野下少儿体育培训市场的发展及对策研究
少儿声乐教学的三点建议
多球训练法在少儿乒乓球训练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