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名退休职工思想动态跟踪分析

2014-11-24 06:42张勇斌
关键词:工资职工单位

张勇斌,刘 慧

(三峡大学 第三临床医学院[葛洲坝中心医院],湖北 宜昌 443002)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00年,中国65 岁及以上人口为8811 万人,占总人口的6.96%,这标志着在2000年前后中国就正式进入了老龄化国家行列。随着中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退休人员大量产生,离退休职工这一特殊群体愈加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注。离退休职工曾是单位的中坚力量,往往具有丰富的生活工作经验和较高的思想觉悟,为国家和单位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当他们步入老年时,随着生理机能的衰退和心理素质的变化,容易在生活、社会和思想认知等方面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为了能够提高退休职工的生活水平、消除退休职工的年龄障碍,让这一群体成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推动力而非阻力,离退休工作,包括思想动态的关注和思想上的疏导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方法

笔者所在的单位为湖北省宜昌市三级甲等医院,现有退休职工1050 人,其中退休较早的职工退休工资最低为2000 元左右。在今年的退休人员中,男职工的退休工资在4000 元左右,女干部、女工人分别为3300 元、2500 元,均高于当地2012年官方报道的在岗职工工资水平2400 元。退休人员除每月的退休工资外,还可以享受国家发放的养老金,以及统筹外补贴,从每月120 元到每月600 元不等。在医疗保险方面,退休职工看病所需并不多,除去基本医疗报销,个人支出超过1000 元还可以实现60%以上的报销。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随着国家和地方养老政策的出台,退休职工的退休工资、养老金水平和医疗保险覆盖率都有明显的提高,在物质经济条件并不匮乏,并且享有种种养老保障的情况下,广大退休职工应当进入了享受美好退休生活的时期,但每年退休职工上访事件的发生,以及退休职工思想生活状况调查并不如人意的结果,都揭露了退休员工在心理上还存在诸多的不稳定因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单位加大了对退休职工的重视程度,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实施了一系列的扶助措施。为了深入了解职工退休后思想状况的变化,评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笔者选取了本单位具有典型性的20 名退休职工作为调查对象,从2009年开始对他们进行思想动态的跟踪,通过定期的访谈、交流,深入地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

二、思想问题分析

通过调查分析,笔者对每位退休职工所反映的最主要的问题进行了统计,结果见表1。可以看出,退休职工抱怨最多的是退休工资低和看病难的问题,其次是生活单调和缺乏照料的问题。此外,还有对住房、以及社会不良现象方面的抱怨。下面笔者将对这些情况进行一一分析。

表1 退休职工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统计

1.退休工资低

王先生和顾先生分别于1993年、1995年从工作岗位退休,2009年时退休工资分别为2400 元/月和2300 元/月,他们对现有退休工资水平的意见较大,曾多次到单位反映,要求增加退休工资和补贴。王先生认为,自己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干了一辈子,到了退休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待遇,他觉得退休工资不高就是单位不重视自己的表现。顾先生则认为,自己作为老一辈,退休工资基本没有涨,现在还没有刚退休的职工拿到的收入多,是非常不公平的,觉得以前的工作单位把自己给遗忘了。

陈女士则于2008年退休,她退休后就开始关心亲戚朋友和邻里中退休人士的工资状况,结果发现自己的收入比其他事业单位和部分企业员工的收入要低,感到了心理上的不平衡。李女士也表示,自己在岗时拿的工资就比别人低,退休了拿到的退休工资还是比别人低,觉得很没有面子,她将原因归结为单位的待遇不好。

樊先生感到自己退休后经济压力比较大,自己的积蓄不多,拿到的退休工资目前只能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他很担心万一自己生病或出了什么意外的话,自己的积蓄就不够用了。他表示单位应当提高退休职工的工资水平,来保障他们安享晚年的支出。

可以看出,对退休工资有意见的职工基本分为两类,一类是经济上有困难,觉得拿到的退休工资不能保证生活需要,另一类则是在攀比的过程中产生了心理落差,将自己的收入与退休前相比较,与同单位的同事相比较,或将收入与其他行业的职工进行对比,在看到存在的差距后,很容易产生负面的情绪。

2.看病难

在我们的调查对象中,有5 名职工着重抱怨看病方面遇到的问题。杜先生和徐女士都提到,在去医院看病的过程中,挂号排队要等半天,有时候轮不到床位,医生的态度也不够好。吕女士也抱怨看病时遇到的种种问题,她觉得自己作为医院的老职工,应该享受到一些便利服务,但是现在却完全享受不到,这让她感到非常的不适应,觉得医院不近人情,不为退休职工的需要考虑。

王女士在2008年突发急性脑血管疾病,虽然单位报销了部分费用,但是剩下部分仍让她吃不消。她觉得现在的医疗政策下,需要自费的比例太高,这对容易受到疾病困扰的老年退休职工来说负担太大。吴先生虽然还没有生过大病,但他对目前的医疗政策很不理解,他觉得退休职工收入本来就不高,还要自己承担高额的医疗费用,这让自己的生活难以得到保障。

在目前医疗资源有限、医疗制度改革仍在进行的情况下,这些退休职工遇到的其实是人们普遍遇到的问题,但由于身份特殊,他们对这些问题的反应显得更为强烈,甚至对医院、对医疗政策产生了抵触情绪,不能够理解、支持医疗制度改革。

3.生活单调乏味

调查对象中的吴先生、徐女士、刘女士和张女士都对自己的养老生活感到不满,吴先生和徐女士都表示,平时没什么活动,就偶尔和熟人打打牌、搓搓麻将,其余时间都呆在家里,不知道做什么。而张女士的日常生活就是照料孙女,孙女上学之后就感到自己无事可做,只能整天看电视。刘女士指出,以前在岗时,单位会定期组织出游之类的娱乐活动,但自从退休后就很少有机会参加了,单位平时开展的体育活动又比较激烈,不适合自己这类老年人参与。他们都希望单位能够多关注自己的晚年生活,多组织一些针对自己的活动。

退休职工离开岗位后,原本熟悉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生活空间缩小、人际交往减少,比较容易产生精神上的空虚,对生活乐趣的渴求非常强烈。这种情况下,他们很希望自己最熟悉的社群,也就是曾经工作过的单位能够为他们创造丰富多彩生活的机会。

4.缺乏照料

在20 名职工中,有4 名职工都着重提出了自己在生活上得不到很好的照顾的问题。1993年退休的胡女士感叹,儿子长期不在家,老伴也走了,一个人过日子遇到什么事情都不知道该怎么办。蒋先生的情况类似,他的儿子常年在外打工,曾建议送他到养老院养老,蒋先生表示自己不愿意去养老院,但呆在家里也没有人来管。蔡女士和李先生都是退休比较早的老员工,他们比较怀念过去“有问题、找单位”的日子,觉得现在工作单位不对自己的生活状况进行管理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是不关怀自己、抛弃自己,从而产生了很大的失落感。我们发现,退休职工作为弱势群体,容易受到疾病的困扰,又往往面临子女离家、无人照料的情况,比较容易产生无助感,需要更多的关注与扶持。

5.住房困难

张先生的家庭状况在我们的调查对象中比较差,他表示全家人住在四十多平方米的老房子内,非常想改善居住环境,但是又负担不起高额的租房、购房费用。他多次找到单位,就是希望单位能够帮助自己解决住房问题。

6.自觉一直受到不公平对待

在访谈过程中得知,袁先生觉得自己在职期间没有受到单位公平对待,在职期间,很多问题单位没有给予合理解决,由此产生怨气,退休后不受单位约束,不满情绪表现得比较明显,当身边的人遇到和单位产生矛盾的事情时,自己是一定要跟过去起起哄的。

袁先生代表的这类员工其实很具有典型性,他们容易困扰于一些阶段性、局部性的负面现象,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扩大化,甚至有些无中生有,这部分人容易产生失望或是过激的情绪,甚至采取一些不恰当的行为,这不利于问题的合理解决。

三、措施与成效

在了解到员工思想上所存在的问题后,我们进行了细致、深入地分析与梳理,挖掘问题根源,找到症结所在,并采取了一系列的对策措施,既有针对重点个人的教育、引导,也有对这些典型所代表的特定类型的扶助。通过长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我们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第一,提高退休员工福利,引导员工知足常乐。面对退休职工抱怨退休工资低的状况,我们首先做的是对这些退休职工进行思想上的引导,改变他们的攀比心理和利己主义思想。我们在不断地思想交流中帮助他们消除消极情绪,培养他们知足常乐的心态,让他们认识到目前分配制度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同时,我们提高了对退休员工待遇的重视程度,不断为他们增加福利。

在今年的调查中,王先生等退休职工表示,他们对目前的养老金水平比较满意,特别是在养老金待遇年年提高的情况下,樊先生等经济上较困难的员工感到压力减轻了不少。现在已经不太会盲目担心经济问题,因为国家和单位给了他们充分的保障。之前习惯将自己的退休收入与他人相比的陈女士、李女士也表示,在和思想工作者进行多次的交流后,逐渐意识到了这种比较是没有意义的,反而会给自己徒增烦恼。

第二,宣扬医改新政策,保障职工老有所医。对于抱怨看病难的员工,我们着重进行了两方面的努力。一方面,我们通过座谈会、组织学习等形式,和退休职工一起研究医疗制度改革、探讨新政策,让他们了解新的社会形势与政策变化,感受新时代的发展,加深对政策的理解、支持和拥护。我们还建立了面对退休职工的网站和相关刊物,并定期在社区信息栏发布信息来宣传国家的医改政策。另一方面,我们提高了退休员工医药费报销比例,自2013年度起,实施了补充医保,把他们需要自费的金额降到了最低限度,切实减轻他们的负担。这些努力的成效也是显著的,退休职工表示,通过建立起的信息渠道,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到最新的医疗政策,他们也非常乐意、甚至主动同我们一起探讨、分析这些政策。特别是原来不满情绪较大的吴先生,现在也对这些政策表现出了比较强的支持意愿,他表示之前的不满其实是由于了解不够深入造成的。同时,他们也表示在目前的医疗政策下,自己基本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放心地过日子。

第三,调动退休职工积极性,开展各类活动。针对退休员工生活单调乏味的问题,我们和他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努力帮助他们积极调整心态,打开生活空间,加强和邻里社区的联系和团结,重新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我们积极引导退休职工参与社会活动、加入社区工作,如帮助群众处理生活难事、调解邻里纠纷,参加义务劳动、便民服务,用技术专长为居民义务奉献等,让他们摆脱“无用”、“累赘”的心理负担,肯定自身的价值。同时,我们也加强了退休职工文化生活的建设,开办了老年学习班,定期组织退休职工进行理论学习、参与科学知识讲座,经常性地开展各类适合老年人参与的文化体育活动,如诗歌创作、摄影比赛、文艺汇演等等,让他们能够得到休闲娱乐、提升自我修养、强身健体,充分享受晚年乐趣。在举办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尤其注重趣味性与思想性的结合,寓教于乐,发扬先进文化。我们希望文体活动改变部分职工退休后无事可干以及与社会脱节的状况,带来精神文化生活的充实、心态的改善、情操的陶冶和品性的提高,让他们过上安逸、充实而有序的生活,在潜移默化中进一步提升思想境界。

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吴先生等退休职工普遍从原来的感到生活比较单调、乏味,甚至整天无所事事,逐渐转变为如今能够感受到退休生活轻松愉快的一面。他们表示,这些活动让他们老有所乐,不再需要靠打牌等不健康的活动来打发时间,有的员工还在活动中结识了志同道合的老年朋友,原先孤独、抑郁的消极情绪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第四,关注退休职工生活状况,完善老人服务。为了改善部分退休职工缺乏照料的状况,为他们提供日常上的便利与照顾,我们与退休员工居住的几个社区进行了合作,依托社区的资源开办老年人日托中心,以解决他们的管理服务问题,满足他们的生活需要。我们还加强了对退休职工精神上的关注,在逢年过节时探望退休职工,给他们送上慰问礼物,在他们生病住院时上门探望,为他们提供免费的体检,希望通过这些举措能给他们带来精神上的安慰,从而提升对生活、对社会的满意度。如今,胡女士等退休职工表示即使没有子女的照料,他们也能享受到单位和社区提供的服务,能够在家安心养老。蔡女士、李先生也都表示自己感受到了单位的重视,他们现在对单位每次上门送温暖都非常感激,感谢单位对他们的关怀。

第五,了解退休职工困难,为退休职工排忧解难。对于住房有困难的员工,我们主动上门了解情况,提供了关于购房贷款的相关政策,帮助联系购房贷款,并发动单位员工提供帮助。对于其他方面有困难的员工,我们也都急其所急,进行合适的补助,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之前住房困难的张先生如今已入住新房,他表示很感谢单位对他提供的帮助,感受到了单位对自己充分的关怀和温暖。

第六,关注退休职工思想动态,帮助退休职工明辨是非。面对部分退休职工对医院评价较为负面的状况,我们加强了和他们的联系,开展了多样化、经常性、全员化的思想政治工作,定期走访,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帮助他们明辨是非对错。我们还鼓励退休群体中的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引导其他退休人员关心医院发展,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为医院、为社会添砖加瓦、建言献策,发扬夕阳红精神,而不是一味抱怨。

这类员工在经过我们的思想工作后,逐渐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袁先生表示,现在自己已经能够体谅到医院作为一个法人主体,只能按照规定的程序办事,只有医院发展好了,职工才能享受到更多实惠。现在的袁先生,不仅自己没那么多负面情绪,而且,还能帮助劝导其他员工,引导他们关心医院的发展。

思想上的稳定、统一和团结是改革开放顺利实施的先决条件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关系到社会经济的顺利发展。退休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新形势下关乎和谐发展大局的重要议题,只有深入探究退休职工思想状况的特点与内外影响因素,才能合理有效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纠正并防止思想上的偏差,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离退休职工的思想工作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这项任务艰巨、复杂,需要长期的投入。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具备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肩负起引导退休职工思想的重任,认真对待,不断探索,必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周安才.建立职工思想动态分析预警管理机制的实践与研究[J].铁道工程企业管理,2012(2):39-41.

[2]徐传虎.简论离退休职工的思想引导[J].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09(8):200.

[3]彭晓霞.浅谈抓好企业离退休职工的管理服务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J].商情,2013(42):232-232.

[4]潘秀芳.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单位离退休人员的思想工作[J].现代商业,2011(7):274.

[5]赵越英.新形势下离退休职工的思想问题[J].现代企业,2006(11):46-47.

[6]蒋晓红.浅谈如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离退休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J].现代企业文化,2009(2):83-84.

[7]李培英.“和谐老龄化”背景下离退休老人的生活管理策略[J].现代企业文化,2013(8):112-112,114.

猜你喜欢
工资职工单位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书画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这种情况下未续订劳动合同是否应当支付二倍工资
填单位 要推敲
看错单位
协办单位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说说索要工资那些事
不用干活,照领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