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无氰镀银工艺

2014-11-25 09:22李广艳胡东伟葛歆
电镀与涂饰 2014年21期
关键词:镀银结合力镀铜

李广艳*,胡东伟,葛歆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二十七研究所,河南 郑州 450047)

铝合金具有密度小、机械性能好、可加工性强等优点,已广泛应用在机械制造、电子行业、航空航天等领域。铝合金电镀可进一步提高其耐磨性、导电性等性能,并改善外观和其他表面性能。但铝较活泼,极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一层氧化膜,严重影响电镀的进行;另外铝的电位较低,极易与其他金属离子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疏松的膜层,影响后续镀层质量[1]。因此铝合金电镀必须运用特殊的处理工艺,加强工序间的过程控制。铝合金表面镀银可提高其导电性,本文主要介绍了铝合金镀银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

1 基材

基材选用100 mm×50 mm×2 mm 的5052 铝试件,属Al–Mg–Si 系合金,其主要成分的质量分数为:Si 0.4%~0.8%,Cu 0.15%~0.40%,Mg 0.8%~1.2%,Al 余量。

2 工艺流程

准备─化学除油─水洗─弱蚀─水洗─出光─60~70°C 热水洗─水洗─去离子水洗─一次浸锌─水洗─去锌─水洗─去离子水洗─二次浸锌─水洗─去离子水洗─预镀铜─60~70°C 热水洗─水洗─去离子水洗─电镀镍─水洗─去离子水洗─预镀银─镀银─水洗─去离子水洗─吹干。

3 主要工序及操作要点

3.1 准备

上挂具,挂具材料选用铝合金材料,要求其导电性良好,试件与挂具要接触紧密。

3.2 化学除油

采用常用化学除油配方,操作简单,可有效除去工件表面的油污。具体为:

化学除油时要严格控制溶液温度和除油时间。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都会引起过腐蚀;温度过低、时间不够则易造成除油不彻底,从而影响镀层的质量。另外应尽量减少工序间的间隔时间,以免铝件表面氧化。

3.3 弱蚀

弱蚀的目的是去除表面氧化膜和进一步除油。采用一种专门的DW-40 碱蚀剂,其质量浓度为50 g/L,温度45°C,时间3 min。

3.4 出光

碱蚀之后,铝合金表面会生成一层黑膜,为将其清除,使工件表面清洁、光亮,需要进行去黑膜处理,即出光。去黑膜溶液组成和操作条件为:

3.5 浸锌

铝合金浸锌实际上是铝置换锌,从而在铝合金表面得到锌层。浸锌可防止铝在短时间内氧化,一次浸锌得到的锌层较粗糙,并且不均匀;二次浸锌则可得到细致、均匀的锌层。工件浸锌之前必须先用水清洗干净,再用去离子水清洗,以免工件带入杂质,使浸锌液被污染,镀层质量受影响。

采用ODM ZINC EX-40 浸锌剂,其体积分数为400 mL/L,温度25°C,一次浸锌时间为90 s,二次浸锌时间为30 s,浸锌过程中应晃动工件。

3.6 去锌

一次浸锌之后要先去锌,再二次浸锌。去锌液组成和操作条件为:

3.7 预镀铜

预镀铜可增强镀层间的结合力。按照 HB/Z 5070–1992《电镀镍工艺》的规范,采用焦磷酸盐体系预镀铜,此体系不含氰,镀液稳定,操作简单,阳极为电解铜材料,具体如下:

预镀铜时严禁带入有机杂质和金属杂质,以免污染镀液,影响镀层质量。因此,预镀铜之前工件必须先后进行水洗、去离子水洗,保证表面没有杂质。所得铜层的厚度为3~4 μm,其表面状态如图1 所示。

图1 预镀铜后工件的外观Figure 1 Appearance of workpiece after copper pre-plating

镀铜后,必须将工件清洗干净,以免将工件表面残留的镀铜液带入后续镀镍槽,影响镍层质量。

3.8 电镀镍

电镀镍的阳极为纯镍板,阴、阳极面积之比是1.0∶(1.0~1.2),按照HB/Z 5070–1992 的规范,具体配方和工艺如下:

pH和温度对镀层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电镀镍过程中应严格控制镀液pH和温度,若二者超出工艺范围,可能会导致不上镀或电镀速率过慢等。镍层厚度应控制在3~4 μm,过厚会影响结合力。

3.9 预浸银[2]

用HNO3调节pH 至规定范围。预浸银的时间不能过长,否则镀层过厚,影响镀层的结合力。

3.10 镀银

镀银阳极为纯银,阴、阳极面积之比为2.5∶1.0,选用双脉冲电镀电源。由于所需镀银层产品结构件较复杂,对镀银层性能要求高,要求镀层厚度在60 μm以上。选用硫代硫酸盐无氰镀银体系,其分散能力和覆盖能力好,可得到晶粒细致的银层。具体配方和工艺为:

阴极移动的速率为12 次/min,电镀时间依据厚度而定。施镀过程中电流应先逐渐升高,在初始的1 min内达到最高,随后逐渐降低。

4 镀层性能

4.1 外观

镀银层为银白色,结晶均匀、细致,表面无麻点、黑点。

4.2 结合力

采用热震法测定镀层结合力。将镀银工件在200°C保持1 h,取出后立即放入18°C 冷水中,镀层无脱皮、起泡现象,结合力合格。

5 结语

铝合金镀银工艺较复杂,工序较多,每一道工序都会影响镀层质量,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对铝合金进行浸锌、电镀铜、电镀镍等一系列前处理,才能在铝合金表面获得合格的银镀层。此工艺技术已经过实践验证,镀液稳定,镀层性能达到使用要求。

[1]李华军,白光娥.铝合金无氰镀银工艺[J].电镀与环保,2012,32 (6):48-49.

[2]上海轻工业专科学校.电镀原理与工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

猜你喜欢
镀银结合力镀铜
三种预处理工艺对汽轮发电机铝合金部件表面结合力的影响
镀铜焊材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保护措施分析
蓝莓采摘期结合力测试与变化趋势的分析
简析电子线路板微沟槽脉冲镀铜填充工艺
铸铝合金导体镀银工艺改进与应用
纯铜表面纳米化后沉积镍磷合金镀层的研究
化学镀铜液自动分析补充系统设计
氧化对铜基件镀银产品电气性能的影响
铸铝合金镀银工艺的改进
酚醛树脂/镀银碳纤维导热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