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信息经济中的“有形之手”

2014-11-28 05:53刘亭
浙江经济 2014年14期
关键词:蓝海案例政府

刘亭

发展信息经济中的“有形之手”

刘亭

浙江的经济发展,从短期来看要防止增速过快下滑,企稳向好;但从长远来看,还是要把促成新增长点发育和加快原有产业升级综合起来考虑。这个新增长点,就是发展基于互联网应用的信息经济(应用型的智慧经济)。

市场这一块,就让市场自己去发挥内生的、自组织、自平衡的作用。政府培育信息经济,无非“四个抓”。第一个抓,是要抓共识。无论是领导讲话还是专题会议,要有点大的动静。媒体的报道,各方面的讲座、培训,典型的案例,结合国家“两化”融合的试点,怎么能造成一个声势,叫响“信息经济”这四个字,能够形成一个主旋律。

今年刚开年的时候,我写了一篇《触网入蓝:2014年大潮流》。我们要去接触互联网,进入一片新蓝海。我们不能老是滞留在那片传统的、早已过度竞争的红海里厮杀,一个个头破血流、遍体鳞伤的。现在应该去开拓新的蓝海,一片通过互联网应用开辟的新蓝海。

第二个抓,是要抓案例。无论是地方上,还是行业、企业里,他们在干的,有真正成功的,政府要善于把它们总结出来,通过案例推广来带动面上。让市场主体通过鲜活的案例,自己去看到和悟到应用的价值、潜力和亮点所在。案例的挑选,可以动用专家的资源、媒体的资源,当然也可参考管理部门的资源去发现。遂昌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把农业最头痛的分散经营和大市场的脱节问题,很好地解决了。再加上依托网络开展的品质控制和责任追溯,就可望有效地推动当地生态农业进一步转型升级。这种以应用带二次开发、促产业升级的典型,往往能起到很好的振奋精神、砥砺士气,学有榜样、赶有标兵的作用。

第三个抓,是要抓示范。案例之外讲示范,意思是指政府要起带头应用。你光说应用是灵魂,但自己却是“天桥的把式——光说不练”,结果不用就等于白说。省里现在搞“三张清单一张网”,清单最后也要落在网上运行。能否借这次的千载良机,有效地铲除信息孤岛和信息烟囱,推行政府公开、阳光行政,推行全面而高效的便民服务?通过电子政务的应用,对全社会形成一个示范。现在的社会治理、公共服务,都有大量的应用空间。政府带头用,对市场自然而然会产生示范效应。

政府应用也不是说政府自己去开发软件,政府自己去铺网络、制装备,主要还是政府通过购买服务,去实现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电子化、网络化。遂昌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是一个叫遂网电商公司做的;诸暨的社会治安管理,是一个叫航天长峰科技的央企开发建设的;杭州的银江集团,把全省83%的智能交通市场都占领了;还有宁波的智慧物流,它的承建单位是IBM公司。

总的来说,通过电子政务、电子社务(社会治理、社区管理)的应用,通过政府向市场购买服务,最后可以把企业都给带动起来。当然,政府也要注意防止垄断。要研究怎么通过招投标的选择机制,通过有效的监管机制以及必要的淘汰更新机制,来保持政府购买服务的质量和效能。政府可以运用市场机制,去对众多的竞争主体好中选优。为什么是你中标?因为你对政府、对公众有一流的服务承诺,同时相对成本也是最低的。那政府再按照统一的规制和既定的契约来进行监管,干得不好的再加以优胜劣汰,这不就是管办分离吗?不就是让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吗?

最后一个抓,是要抓服务。好比说技术标准、接口制式、安全规范这些个内容的统一,就是重要的公共服务。不是常说“上面不动下面动,越动越被动”吗?车可以分头开,但交规必须高度一致,否则就乱套了。然后,像信息的安全、市场的秩序;裁判员、运动员;领航员、服务员,等等,还有“出发一公里”和“冲刺一公里”,最初的“第一推动力”和最后的进入千家万户,实际上政府都是要“干预”,都是要有所作为甚至是“大有作为”的。动起来以后的多少公里的漫漫长途,你只要把市场的规则和秩序建立起来,人家自己都会去运转的。往往是起点和终点的那个“一公里”,政府要发挥更多的作用,亦无论是从硬件基础设施的投资和运营,还是到软件体制政策、标准规范的建立和健全。

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学术委副主任、研究员

政府培育信息经济,无非“四个抓”:抓共识、抓案例、抓示范、抓服务

猜你喜欢
蓝海案例政府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猪迪克之蓝海奇缘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微型农场 未来农业新蓝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海外翻拍,国产影视IP下一个“蓝海”?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