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平台

2014-11-28 23:51王东祥
浙江经济 2014年20期
关键词:保税区保税开放型

王东祥

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平台

王东祥

要把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省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通过对接上海自贸区,争取政策复制,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平台,打造开放型经济升级版,赢得进一步扩大开放新优势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的设立,掀开了我国对外开放崭新一页,也给开放大省浙江带来重要机遇。从长期来看,上海自贸区对浙江的“溢出效应”大于“虹吸效应”。关键是我们要善于抓住机遇,通过进一步加强浙沪合作,学习借鉴上海自贸区的改革和试点,在创新体制机制上下功夫。

对接上海自贸区,浙江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一是上海自贸区中的洋山保税港区建在浙江嵊泗县小洋山岛上,是上海和浙江跨区域合作的成果;二是宁波-舟山港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上海港的功能互补性较强;三是浙江外向型经济走在全国前列,义乌是国家级的国际贸易改革试点;四是浙江与上海历史上就是地理相连、人缘相亲、文化相融,经济社会联系十分密切。建议浙江把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省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通过对接上海自贸区,强化对接机制,深化改革创新,主动承接辐射,争取政策复制,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平台,打造开放型经济升级版,赢得进一步扩大开放新优势。

浙沪合作扩大洋山保税港区,拓展上海自贸区发展空间

上海自贸区范围包括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总面积28.78平方公里。目前,上海自贸区正在充分吸收国家级新区、综合保税区创新试点的经验,借鉴国际上的新模式和新做法,围绕贸易功能创新、金融功能创新、航运功能创新和行政管理创新,积极进行试点探索,逐步推进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金融自由化、管理效能化。从中长期发展看,上海自贸区的最大“短板”是深水岸线缺乏和发展空间不足,而浙江省恰恰拥有丰富的深水岸线和发展空间,加强上海与浙江的合作是解决上海自贸区“短板”问题的最佳途径。

作为上海自贸区重要组成部分的洋山保税港区就是浙江和上海合作建设的成果。我们可以在进一步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上,继续扩大浙江与上海在洋山保税港区的合作。建议通过创新合作方式,开发利用小洋山北侧和大洋山,扩大洋山保税港区。这样,既可以解决上海自贸区深水岸线缺乏和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又可以为浙江提供通过两省市合作直接参与上海自贸区建设的平台。

近几年,紧靠洋山保税港区的小洋山北侧通过围涂填海,陆域面积已扩大到16.55平方公里,其中滩涂围垦面积12.74平方公里。除了小洋山已开发利用的11.7公里深水岸线,小洋山和大洋山还有10.7公里深水岸线尚未开发利用。把小洋山北侧和大洋山岛纳入洋山保税港区,既为加强港航物流功能增加了深水岸线,又为加强保税加工功能提供了发展空间;可以进一步做强国际中转与集拼、国际采购与分拨、保税加工与展示交易等业务,放大上海自贸区的功能。

设立宁波综合保税区,构建复制上海自贸区政策的主平台

上海自贸区是在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保税港区和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基础上建立的,可以说是历史上各类保税区的升级版和创新版。除了上海自贸区,综合保税区是目前我国对外开放层级最高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浙江应该加强综合保税区建设,将它作为承接和复制上海自贸区政策,并逐渐向自贸区迈进的新平台。

图/金川

浙江现在仅有两个综合保税区,其中梅山保税港区初见端倪,舟山港综合保税区刚刚封关运行。考虑到宁波外向型经济发达,拥有全国少有的涵盖“海陆空”全部类型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国际航运功能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建议近期应以梅山保税港区为核心,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将宁波市域范围内的宁波保税区、宁波出口加工区、宁波保税物流园区、慈溪出口加工区、栎社保税物流中心(B型)和梅山保税港区等6个海关特殊监管区,连同大榭国际经济技术开发区、栎社空港和北仑港区,整合成一个大型的宁波综合保税区,作为浙江复制上海自贸区政策的主平台。

宁波综合保税区要建立对接上海自贸区的工作机制,跟踪和研究上海自贸区的试点和探索,积极推进海关监管服务模式创新,借助与上海密切的合作互动优势,努力成为浙江承接、复制和推广上海自贸区政策的主平台。条件成熟时,还可以结合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依托义乌铁路和机场优势,进一步争取设立义乌综合保税区。

实质性推进宁波—舟山港一体化,争取建设宁波—舟山自由贸易港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在推进现有试点基础上,选择若干具备条件地方发展自由贸易园(港)区”。浙江应该抓住这个机遇,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争取设立。港航是浙江海洋的最大优势,宁波-舟山港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水岸线资源丰富度全国领先(约占25%),并有地处我国沿海和长江“T”字型经济带节点的优越区位,在国家推进“二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中,战略地位更加凸现,开发潜力更加巨大。

目前,我国沿海港口竞争日益加剧,兄弟省市港口整合力度大、发展快。实质性推进宁波-舟山港一体化、提高港口竞争能力迫在眉睫。近几年来,通过品牌、规划、建设、管理“四个统一”来推进一体化,进程和成效不如预期。一体化的目标必须定格在把宁波港和舟山港真正整合成一个港。

首先要深化政企分开、依法行政改革,在此基础上整合政府行政管理,做到简政放权,强化服务,提高效率。同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增强港口航运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

其次,建议不再保留现有宁波-舟山港管理委员会,整合宁波市港航管理局、舟山市港航管理局和省有关资源,组建由省政府直接管理的宁波-舟山港航管理局,局长由副省级领导专任,副局长由宁波、舟山两市和省交通厅分管领导担任。宁波-舟山港航管理局驻地在宁波。原宁波、舟山两市的港政、航政、船政、地方海事等涉港部门统一到宁波-舟山港航管理局,实行大部门制。按照政企分开原则,暂不涉及宁波港集团、舟山港集团的整合问题。可以组建由省国有控股,宁波、舟山两市国有参股的宁波-舟山港投资开发公司,注册在舟山,负责重要岸线资源整合和新码头泊位的开发建设。

第三,整合后的宁波-舟山港应重点建设“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石油、矿石、煤炭、粮油、液体化工等大宗商品交易,促进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这既是增强宁波—舟山港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也是争取建设宁波-舟山自由贸易港区的重要举措。依托整合后的宁波-舟山港,以前面讲的宁波综合保税区和舟山港综合保税区为基础,争取建设自由贸易港区。这样,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舟山群岛新区的深水港资源优势,借助新区规划明确“探索建立舟山自由贸易园区”的内容;另一方面可以充分依托宁波市经济基础好、城市综合实力强、开放型经济比较发达、港口建设管理经验比较丰富、科技人才支撑比较有力等优势;同时,又可以强化以大宗商品为主的贸易自由化和以海洋产业为主的投资自由化的功能定位。按照这条路径走,能够促进宁波市和舟山群岛新区的优势互补、合作共赢,能够提高浙江争取设立自由贸易港区的机率,也能够为构建浙江开放型经济新平台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为浙江省政府参事

猜你喜欢
保税区保税开放型
打好“侨”牌,稳中有为——打造江苏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窗口”
江苏巩固拓展高质量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新态势
开放型应用问题变式训练教学的策略
商务部:加快保税维修再制造先行先试 促进边境贸易创新发展
西海岸新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封关验收
青岛汽车口岸进入“保税时代”
进博会为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中国动力”
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简介
昆明综合保税区今年底建成
去年保税港区进出口204.62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