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六磨汤治疗反流性胃炎120例观察

2014-12-01 02:36陈建春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4年9期
关键词:嗳气胃脘流性

陈建春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棉花中心卫生院,江苏 淮安 223300)

我们用加味六磨汤治疗反流性胃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228例,均为我院2009年10月至2012年12月收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108例。治疗组男57例,女63例;年龄18~67岁,平均(42.6±5.7)岁;病程1~5年,平均(3.1±1.3)年。对照组男45例,女63例;年龄18~67岁,平均(42.6±5.7)岁;病程0.5~5年,平均(3.0±2.1)年。两组年龄、病情及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诊断标准: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1]。有不同程度的胃脘疼痛,嗳气,嘈杂,灼热,倦怠乏力及口苦等。胃镜检查可见胆汁潴留,胃窦有流水冲不掉的胆汁斑,胃黏膜水肿、萎缩、充血、糜烂、出血等。

中医辨证分型:①胆虚痰热犯胃:胸膈胀满,吞酸嗳气,心烦失眠,恶心呕吐,口苦口腻,舌淡,苔白润,脉滑。②胃失和降,肝郁气滞:灼热嘈杂,胃脘胀痛,嗳气反酸,舌红苔薄,食欲不振,大便秘结,遇怒加重,或两胁胀痛,脉弦。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奥美拉唑20mg,早晚各口服,服8周;新络纳5mg,每日3次口服。

治疗组:用加味六磨汤。枳壳9g,木香7g,吴茱萸2g,沉香9g,乌药7g,槟榔11g,蒲公英15g,黄芩17g,大黄12g,黄连4g。胃脘灼痛加浙贝母、乌贼骨、白芍、牡丹皮、栀子,肝气郁结加香附、佛手、柴胡、苏梗,脾胃湿阻、泛酸嘈杂、肝胃郁热加厚朴、半夏、苍术,食滞加山楂、枳实、神曲,嗳气频作加陈皮、代赭石等。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服8周。

3 疗效标准

痊愈:体征、临床症状消失,胃镜复查示胆汁反流消失,胃黏膜病理改变明显好转至正常。显效:体征、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胃镜复查示胆汁反流明显减少,胃黏膜病理学改变好转。有效:体征、临床症状改善,胃镜复查示反流胆汁量减少,胃黏膜病理学变化减轻或无变化。无效:体征、临床症状及胃镜检测结果无改善甚至加重。

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见表1、表2。

表1 两组症状体征比较 例(%)

表2 两组疗效比较 例(%)

5 讨 论

反流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范畴。病机为肝胃郁热,胃阴不足,脾胃虚弱,气滞血瘀等[2]。治疗当以“通”为主。六磨汤最早载于《和剂局方》,由五磨饮子加大黄而成。方中枳实、大黄理气宽中,清热泻下,黄芩、柴胡清热疏肝利胆;木香、槟榔、沉香、乌药宽胸快膈、行气降逆,吴茱萸、黄连清热化湿、降逆止呕、清肝和胃,蒲公英味苦性寒、能抑制诸药辛香刚烈之性,甘草、白芍缓急止痛,党参益气健中、防行气之药耗气伤正[3]。

药理研究表明,黄芩、黄连可缓解胃黏膜糜烂、充血等症状。枳壳、柴胡等具有调节胃排空,促进胃肠运动,增加幽门括约肌反应性,阻止胆汁返流入胃。大黄能抑制消化酶的活性,同时可以抑制变态反应,增强病变部位微循环血量。因此,加味六磨汤治疗反流性胃炎效果较好,且无不良反应。

[1]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2):172-175.

[2]吴娅妮,赵婕,赵丽华.加味六磨汤治疗返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1):23-25.

[3]吴娅妮.加味六磨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观察[J].河南中医,2006,26(5):31-33.

猜你喜欢
嗳气胃脘流性
李郑生论治嗳气经验
王生义治疗胃脘痛的临证经验
反流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
胃脘痛应该怎么贴敷?
总是打嗝,是不是胃肠有问题?
呼吸科与消化科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认识的异同点
蒙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84例
傣医林艳芳老师临床诊治胃脘痛经验
饱嗝不断,喝荸荠鸡金饮
肃降肺胃法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