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恶性叶状肿瘤伴骨肉瘤及肌源性分化的梭形细胞样肉瘤1例

2014-12-03 08:32史建军文庆一毕丽荣李嗣杰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年10期
关键词:左乳叶状肉瘤

史建军 张 鹏 刘 涛 李 珂 文庆一 杨 明 毕丽荣 李嗣杰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乳腺外科,吉林 长春 130021)

乳腺的叶状肿瘤(PT)主要是由乳腺纤维结缔组织和上皮组织组成的一种纤维上皮性肿瘤,约占乳腺原发性肿瘤的0.3% ~0.9%,且恶性PT临床极少见,伴有骨肉瘤分化的乳腺恶性分叶状肿瘤则更罕见,发病率约占该病的1.3%〔1,2〕。PT伴骨肉瘤及肌源性分化的梭形细胞肉瘤的病历报道更少。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57岁,发现左乳无痛性肿物3个月,于2012年11月5日入我院。3个月前该患者无意间发现左侧乳房肿物,大小约2.0 cm×2.0 cm,不伴有疼痛,未经任何治疗,病程中该肿块逐渐增大,既往体健。入院时查体:双乳不对称,左乳内上象限可见局部隆起,左乳内上可触及1个约7.0 cm×6.0 cm的质硬肿物,边界尚清,形态尚规则,活动性欠佳,与胸壁无粘连。双侧腋下及锁骨上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乳腺多普勒彩超显示(图1):左侧乳腺内上象限可见大小约55.5 mm×41.9 mm的低回声团块,边界欠清,形态欠规则,内有分隔,内部回声不均,其内可见液体流动,可见血流信号。对侧乳房未见异常,双侧腋下未见明显异常淋巴结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BI-RADS)4级。乳腺钼靶显示:左乳内侧可见1个约3.5 cm×3.0 cm的高密度肿物影,边界尚清,形态尚规则。右侧乳房未见明显异常,BI-RADS4级。见图2,图3。胸部正侧位片未见明显异常。临床诊断左乳叶状肿瘤。

治疗经过:于2012年11月9日在全麻下行左乳肿物切除活检术。术中见肿物约6.0 cm×6.0 cm×4.5 cm,切面内见一灰白色结节,体积约2.5 cm×2.0 cm×2.0 cm,切面灰白色、质硬;灰白色周边见一囊性区,最大径约4.0 cm,内壁褐色、粗糙。快病理回报为:左乳恶性肿瘤,待免疫石蜡进一步明确肿瘤来源。手术后病理检查显示:肿瘤最大径约4.0 cm,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见肿瘤以骨肉瘤及肌源性分化的梭形细胞肉瘤为主,可见到软骨分化区域,肿瘤大部分出血梗死;免疫组化染色显示:CD68(巨细胞+)、CK(-),EMA(-),Actin(+),CD34(-);ki-67(+25%),Actin(+),CD34(-),CK(-),EMA(-),ER(-),PR(-),Her-2(0)。病理诊断:左乳内上象限恶性叶状肿瘤(以骨肉瘤及肌源性分化的梭形细胞肉瘤为主,可见软骨分化区域,肿瘤大部分可见出血性梗死)。遂行左乳单纯切除术,未行放化疗等其他治疗。

图1 左乳肿物多普勒彩色超声呈像

图2 左乳肿物钼靶(CC)呈像

图3 左乳肿物钼靶(MLO)呈像

2 术后随访

半年后行胸部CT检查,影像学提示:左侧乳腺缺如,双肺内可见结节及团块状影,较大一枚于左肺下叶,截面约0.5 cm×0.6 cm,边界清楚,CT值约10~40 Hu,纵隔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双侧胸腔积液。两肺病灶,考虑转移瘤。

3 讨论

PT首先是1838年Muller提出并以乳腺叶状囊肉瘤命名,其并非以良恶为基础,主要以形态学为描述基础〔3,4〕。间质细胞呈过度生长状态,为5~9/10 HPF核分裂表现,可见小片坏死和出血;恶性叶状肿瘤一般为浸润性生长,细胞有明显多形性,间质细胞为过度生长,可伴有异源性分化,核分裂在10/10 HPF以上,大片出现坏死和出血。而乳腺骨肉瘤又多见于中老年妇女,偶有男性患者的病例报道〔5〕。乳腺骨肉瘤成分常见于化生性癌,恶性成分为单一的骨肉瘤临床罕见,其发病率占乳腺肉瘤的0.15% ~0.25%〔6〕。而发生于恶性叶状肿瘤的骨肉瘤国内共报道4例〔2,7,8〕。乳腺的骨肉瘤主要是经血道向肺部和骨骼转移,极少侵犯淋巴系统〔9,10〕。依据肿瘤性质的不同,其治疗方法也存在一定差异,良性肿瘤一般行病灶扩大切除术,交界性和恶性肿瘤通常行乳房单纯切除术,同时需依据病情而定是否有化疗和淋巴结清扫术指征。文献〔9,10〕认为,乳腺组织的间质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向神经、脂肪、骨、平滑肌、横纹肌等成分分化并形成肿瘤。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为乳房全切术,切缘干净,术中一般认为不需清扫腋窝淋巴组织〔1〕。术后化疗或放疗效果不明确,据统计,恶性叶状肿瘤的预后相对较好,复发率约27%,转移率约22%,但如果出现脂肪肉瘤、骨肉瘤、横纹肌肉瘤等异源性分化时,研究结果提示其预后较差。另外也有研究认为辅助联合化疗对部分患者可能有效〔11〕。

该病例在术后半年内出现转移,转移脏器是以肺部为首。较早出现转移的原因可能与肿瘤较大、伴骨肉瘤,及合并肌源性分化的梭形细胞肉瘤有关。总之,恶性叶状肿瘤伴其他肉瘤通常需行乳房单纯切除术,目前早期诊断及手术彻底切除肿瘤仍是提高患者临床治愈率的关键。是否需行放化疗等其他治疗还有待研究。

1 Jatuporn C,Darunee B,Jenjeera P,et al.Phylloides tumor of the breast containing osseous,chondroid,and rhabdomyomatous differentiation with osteosarcomatous pulmonary metastases〔J〕.Asian Biom,2009;3(3):293-7.

2 陈 琛,何春年,石卫东,等.伴骨肉瘤成分的乳腺肉瘤临床病理分析〔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8;24(1):116-7.

3 Tavassoli FA,Devilee P.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Pathology & genetics,tumours of the breast and female genital organs〔R〕.Lyon:IARC Press,2003:10.

4 Meneses A,Mohar A,De la Garza-Salazar J,et al.Prognostic factors on 45 cases of phyllodes tumors〔J〕.J Exp Clin Cancer Res,2000;19(1):69-73.

5 Silver SA,Tavassoli FA.Primary osteogenic sarcoma of the breast:a clinicopathologic analysis of 50 cases〔J〕.Am J Surg Pathol,1998;22(8):925-33.

6 肖正红,罗亚敏,张 敏,等.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6):101.

7 李燕东,刘复生.乳腺叶状囊肉瘤伴骨肉瘤分化1例〔J〕.诊断病理学杂志,1996;3(3):164.

8 李 印,何海生,张 涛,等.以骨肉瘤和软骨肉瘤成分为主的乳腺恶性叶状肿瘤1例并文献复习〔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1;27(2):201-4.

9 唐治蓉,林德广,郑清林,等.乳腺原发性骨肉瘤1例〔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1998;14(3):265.

10 张 帆.乳腺骨肉瘤1例〔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1996;12(1):33.

11 Dragoumis D,Bimpa K,Assimaki,et al.Primary osteogenicsarcoma of the breast〔J〕.Singapore Med J,2008;49(11):315-7.

猜你喜欢
左乳叶状肉瘤
肺原发未分化高级别多形性肉瘤1例
乳腺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1例并文献复习
左乳
巨大原发性乳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超声误诊胸壁多形性脂肪肉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CD34、CD10、CD117在乳腺叶状肿瘤病理诊断中的作用
治乳腺炎
94例单中心乳腺叶状肿瘤的病理与临床分析
24例乳腺叶状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