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趣味课堂的再认识

2014-12-05 03:56孟文砚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210013
中国学校体育 2014年11期
关键词:趣味体育教师儿童

孟文砚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210013)

对趣味课堂的再认识

孟文砚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210013)

编者按:2014年10月15日-17日,“浙江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疑难问题解决’专题研训暨长三角体育特级教师教学研讨活动”在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成功举办。本次体育特级教师研讨活动的主题是“趣味课堂”,那么,应该如何认识趣味体育课堂?趣味体育课堂又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构建?针对这些问题,来自浙江、江苏、上海三地的特级教师及其他观摩教师,基于篮球(2节)、跳高(1节)、跳跃(1节)共4节课展开了教学研讨。为了更全面地呈现此次活动的情况,同时帮助全国的一线体育教师加深对“趣味课堂”的认识与理解,掌握打造趣味体育课堂的方法,本刊特邀请浙江、江苏、上海三地的体育教研员、特级教师撰稿,一方面旨在交流经验、指导教学;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够引起全国更多一线体育教师对该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共同推动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期主要从“趣味课堂”的认识与构建的角度进行组稿,下期专题将侧重于本次活动的上课情况和针对课的点评与讨论。

在浙江省嘉兴市举办的“长三角特级教师研讨会”上,主办方给这次活动确定了一个主题:“趣味课堂”。提起趣味课堂我们并不陌生,但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不提趣味课堂了,因为一提趣味课堂似乎就缺少了体育特质,就淡化了运动技能,现实实践中也确有表面上追求趣味,实质上把体育课上成活动课的现象。

近年来,笔者一直致力于儿童体育的研究,许许多多基层小学和一线小学体育教师的实践让笔者深信:趣味课堂和有效课堂是小学体育教学追求让每一个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双翼。有效课堂是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从而提高自觉锻炼身体的能力,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生活习惯。趣味课堂则是让学生从想学到乐学,从而培养积极锻炼身体的兴趣爱好,形成终身锻炼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趣味课堂和有效课堂互为补充、互相支撑、相辅相成。有效课堂有了趣味效益会更明显,效率会更高;趣味课堂注重了有效性,趣味就不再仅仅停留在外在形式上,而是内化为学生情绪的高涨、内心的愉悦和对成功的期盼。

创建趣味课堂是方法,是途径,更是一种理念。所谓趣味是人受客观事物刺激后感到愉悦、感到有追求的欲望的一种心理感受。而课堂的四要素为学生、教师、教学信息(如教材)和教学媒介(如器材),趣味课堂的实质就是教师通过教学信息、教学媒介和自身操作的趣味化来唤醒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需要层次”,鼓励学生追求成功,增强学生的耐挫力和自信心,从而获得内心的愉悦,并逐渐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为此,要学习贯彻《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着重从三个方面入手,让名副其实的“趣味课堂”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沿着“一切为了儿童的健康成长”的路径,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一、让小学生学得生动活泼

趣味课堂的主人是学生,小学体育教学应真正把“学生为主体”落实到实处,让“学生挺起胸来走路”,过一种幸福的校园生活。首先,小学体育学习要正确定位。小学阶段是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基础,因此,不能将体育课变成运动员集训,而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用贴近小学生生活并最适合他们这个年龄段学习的教学内容,用小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方法和手段让他们学得生动活泼、学得扎实有效。其次,要充分重视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健身性,在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身体认知规律与运动技能形成规律之间寻找最佳结合点。最后,一定要以学定教,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关注和调控学生的参与状态、情绪状态、交往状态、身体认知状态和目标达成状态,并从中寻找学生学练的兴趣点。

二、让小学体育教师多一点童心、童趣

趣味课堂需要有高尚趣味的教师去打造。这样的体育教师应具备:

1.从事儿童体育的知识:要有足够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特别是《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对小学教师提出的不同于中学教师的“小学生发展知识”。

2.从事儿童体育的能力:小学教师不仅要有儿童体育知识还要有能够进入儿童的世界与儿童平等对话的能力。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我们必须会变 小孩子,才能做小孩子的先生”,这就启示我们要具备用儿童的视野观察儿童,用儿童的思维理解儿童,站在儿童的立场与儿童交往、沟通和互动的能力。

3.从事儿童体育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个称职的小学体育教师在心灵深处一定是热爱儿童、尊重儿童,并不断通过研究儿童来改善自己教育教学行为的教育工作者;一定是具有童心、童真、童趣的教育情怀的教育工作者;一定是具有责任心、细心、耐心并将学生的喜悦、汗水和收获视为自己的幸福和快乐的教育工作者。

三、让小学体育课堂有趣、有味、灵动起来

小学的趣味体育课堂,应该是教师教得生动、学生学得活泼、有童趣、耐品味、充满教育活力的体育课堂。这个体育课堂应该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教育场所。

1.激发兴趣:要十分重视“运动参与”,在课的准备部分,要研究运动学,在“热”身上下功夫,要研究心理学,在“热”心上下功夫,让学生调适情绪,增强自信心,主动积极地参与身体练习。同时还要研究教育学,让学生温故而知新,并由旧知引入新知,从而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提升认知水平。

2.形成兴趣:趣味课堂应设置趣味化的教学情境,应运用趣味化的教学方式、方法,应创新趣味化的场地器材,应选择趣味化的游戏,应引入趣味化的组织教学和课堂管理……从而让学生有趣的心理感受转化为持续稳定的学习兴趣。

3.保持兴趣: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前提条件,体育课的多个环节都应该围绕学生的兴趣来安排,如果脱离了兴趣,学生的情绪就不可能被调动起来,思维状态就不可能被激活,也就更谈不上什么情感基础了。课的结束部分通常是放松、整理和小结,而往往忽视了布置家庭作业,笔者认为家庭作业既能对本次课堂教学和学习成果进行延续和巩固,又能为下一节课作铺垫和伏笔。

4.拓展兴趣:罗素有一句名言:“幸福的秘诀是:让你的兴趣尽量地扩大,让你对人对物的反应尽量地倾向友善”。如何拓展学生的兴趣呢?笔者认为学生间和家庭成员间的交往、互动、互助,在知识、能力、态度和情感上为拓展学练兴趣创造了条件,是一个可行的好方法。布卢姆说过:“社会感染是吸引了和感染了个人,他们中有许多原先是无动于衷的,是分离的旁观者和观众。一开始,人们也许只是对某种特定行为感到好奇或者只是感到有几分兴趣而已。当他被激动的情绪感染之后,对于正在发生的行为便更加关注了,就更倾向于参与进去了”。例如:“耐久跑”课又累又枯燥,不少学生不愿上,学练兴趣远不如球类课的兴趣高,作为小学体育教师要多想办法,通过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的合作学习、集体体验和团队游戏。例如追逐跑、接力跑、曲线跑、合作跑、障碍跑、自然地形跑等不同形式、不同方法的群体性身体练习来拓展学生的体育兴趣。

要像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充分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眼睛,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充分调动小学生参与运动的热情和进行身体练习的积极性,使体育课堂焕发生命的光彩。

孟文砚,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体育教研员(副处级),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体育卫生分会常务理事(教研工作部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学生体育协会中学生联合会副主席,江苏省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多次参加教育部科研规划重点课题研究,出版《有效的教学技能(中小学体育)》等专著4部,主持编写《小学体育与健康》读本和教师备课用书《科学的预设,艺术的生成》等教学用书,近年来在全国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猜你喜欢
趣味体育教师儿童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
午睡的趣味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趣味型男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