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琳娜 风雨总关情

2014-12-05 04:19
北京观察 2014年8期
关键词:琳娜气象局天气预报

文 本刊记者 张 涛

张琳娜说,她的工作是按时发布天气预报,平时除了有时出去做一些科普讲座以外,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基本都是在办公室里度过的。

说起天气预报员,人们的理解一般是颇为简单的。他们大约应该在每一次天气预报或是天气资讯将要结束的时候出现,然后对今后一段时间的天气情况进行简要地分析说明,提醒人们注意天气变化和出行安全,如此这般之后,她们一天的工作就应该可以结束了。

如果天气预报员的工作真像我说的这样简单,那么张琳娜倒真是欢喜不尽了。没错,对于天气预报员来说,她们的职责就是预测天气变化,然而预测这二字可远不像人们想象的那般容易,它究竟意味着多少责任与压力,只有天气预报员自己知道。

张琳娜是北京市政协委员、高级工程师、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200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后一直在北京市气象台从事北京地区天气预报及服务工作。她多次参与北京高影响天气预报及服务,如:2008年奥运会期间气象服务保障及2009年国庆60周年气象服务保障等。参加多项与北京灾害天气有关的课题及项目研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获中国气象局授予的“2009年全国优秀值班预报员”称号。

台前与幕后

与张琳娜的会面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虽然她刚值完班,但在她的工作室里,其他的预报员们依然还在紧张而忙碌地工作着。一台台电脑上,显示着雷达回波图、卫星云图、定量降水落区图等等,各地的预警信息实时循环滚动,预报员们坐在电脑前,紧张地绘制着各种预报图,除了偶尔的轻声交谈之外,屋里基本不再有其它的声响。张琳娜小声告诉我,下午3点半将举行每日例行的北京地区全市天气会商,因此大家都在紧张、忙碌地准备着预报材料与数据。

我环视一周,注意到每个工作台前都有好几台电脑在同时工作,预报员不时切换屏幕查看天气实况观测、气象卫星云图、数值预报模式等多种数据。在我这样的外行看来,那些机器上显示的七扭八歪、形状各异的图形跟天书没有任何分别,但在张琳娜的眼中,这些奇怪的符号就是天气的密码,破译这些密码,就可以顺知天意,预见风雨了。张琳娜向我介绍说,她每天都要盯着这些图形分析数据,发布多种不同时长的天气预报,有每隔三个小时发布一次的未来六小时的短时临近天气预报,有每天经过四次会商才发布的未来三天的短期天气预报以及未来一周的中期天气预报等。

张琳娜是北京市气象局的首席预报员,除了日常的预报工作外,还肩负着预报技术把关、决策服务材料把关的使命,每次大家会商讨论意见都需要由她来最终拍板定夺。因此,较之其他人,她身上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张琳娜深知责任重大,因此她对天气预报每个环节都一丝不苟。多年来,她就像一个炒股票的股民一样,即使下班之后,也时刻关心着天气的变化。

“我们有一项制度,就是每天上报的最高温度不能超过或低于实际最高温度2度,否则就算预报错误,所以我就像得了一种职业病似的,没事就盯着温度看,就比如今天我预报了32度,而现在只有29度,我恨不得天气再热点才好。”张琳娜笑着说。

最想说真话的人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笑话:气象局预报降水概率的时候,就是将十位天气预报员聚在一起,询问明天是否有雨,如果当时有四人举手,则预报降水概率40%,如果有五人举手,则预报降水概率50%。我将这则笑话讲给张琳娜听,她听完微微笑了笑,叹了口气说:“唉,这又是网友在调侃我们的工作。”

张琳娜告诉我,除去网上编段子之外,还曾有人采取更过激的方式表达不满。有人直接拨打气象局的电话,不分青红皂白,开口就骂,而原因只是因为晾在外边的衣服没有及时收回被雨淋湿了而已。诸如此类的事情,张琳娜和她的同事们经历得多了,所有的委屈无处倾诉,也只能自己理解自己而已。

“起初碰到类似的事情我也真是觉得挺气愤的,私底下也没事抱怨一下,但是现在时间久了,也习惯了,偶尔我也看些段子来自嘲一下,疏解一下内心的压力。从另一个侧面来看,这也证明大家对气象事业的关心,不是吗?”张琳娜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

其实,气象灾害在所有灾害中一直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不需要旁人的冷嘲热讽,天气预报员的压力已经足够大了。张琳娜告诉我,每当北京市预报将会出现降雨天气,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就会启动应急响应预案,在街头就会看到排水集团的车辆遍布全城,甚至每一个井盖旁边都会有人蹲点守候,并且交警也会全城出动。每逢此时,面对成千上万应急联动部门工作人员的辛苦值守,预报员都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除去心理压力之外,有时他们的工作强度也是超乎人们想象的。据张琳娜回忆,2012年7月21日那场暴雨,正值她值班,由于当时天气情况复杂多变,她一丝一毫也不敢懈怠,整整25个小时未曾合眼,一直盯在电脑旁边,及时地为广大市民发布着最新的天气变化情况。为此,2013年她还获得了北京市委市政府授予的“抗击7·21特大自然灾害先进个人”称号。

“大家都说我们是最想说真话的一群人,就是老是说不准,对于我们预报员来说,还是提高准确率才是第一要务啊。大家的不理解,也对我们的预报准确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只能化压力为动力,多多改进预报准确率才能不辜负大家的关注啊。”张琳娜这样说。

感言政协

张琳娜是第十二届北京市政协委员,加入政协时间还不长,但这丝毫不影响她的履职热情,加入政协两年来,她已经跟随专委会参加过许多次调研活动,为首都经济发展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建议,且她自己也从这些调研活动中获益良多。

张琳娜说,她的工作是按时发布天气预报,平时除了有时出去做一些科普讲座以外,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基本都是在办公室里度过的。虽然工作使然,但这对于她参政议政来说却不能不说是一块短板。而政协组织的调研活动,则刚好弥补了她的缺憾,在调研中,她能够更近距离地观察社会,同委员、专家们的交流讨论也逐渐增长了她的见识,而她的气象知识也在政协这个大的平台之上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发挥。

“政协调研防灾减灾的课题时还专门来到我们气象局看过,我也向其他委员介绍了气象方面的知识和天气预报的过程,委员们反响很大,在理解了我们工作的同时,也更加肯定了气象对于防灾减灾的重要意义,我也很欣慰能为其他委员建言履职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张琳娜这样说道。

张琳娜很幽默,整个采访的过程中,脸上始终挂着笑,而当我问起她对日后的工作有什么规划的时候,她却变得严肃起来,她一脸正式地说:“希望继续在岗位上认真工作,用热情和耐心守护首都的一方蓝天,用更精准的天气预报为城市防灾减灾作一点贡献。”稍顿,她又赶快补充说道:“对了,我还要更好地履行委员的责任,这个不能忘了。”

天气预报就该正确,难道不是吗?这是人们普遍的心理。天气预报有所偏差的时候,的确影响了人们的出行或是其他方面的计划,人们也有理由抱怨。但是天气预报毕竟不是实况直播,它只是对未来天气现象的一种预测,并不等于将来的真实情况。人们在抱怨天气预报不够准确的同时,是否也该尊重一下预测科学还不能达到百分之百准确的事实呢。

其实,所有对地球未来状况及趋势的预测中,天气预报已经是最准确的了。天气预报员再努力,也永远不可能完完全全地实现没有任何疏漏和错误的天气预报。他们只能尽他们的所能,最大程度地为我们驯服天气这只脾气难以捉摸的“怪兽”。也许,我们对他们真的太苛责了。

“其实我觉得不管您怎么工作,都不会缺少骂声。”我感慨说。张琳娜听罢先是一顿,随即略显激动地说道:“哎,你真是说得太对了,真是说出了我们的心声啊。”说罢,便又忍不住笑了起来。

猜你喜欢
琳娜气象局天气预报
Students’ Feedback on Integrating Engineering Practice Cases into Lecture Task in Course of Built Environment
蚁先生的天气预报
英国
测不准的天气预报
如果
英国气象局预测今年全球“热力不减”
New twist on Old Style
吹毛求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