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体育“本质内涵”审视“体育强国”战略目标构建

2014-12-06 11:38
山东体育科技 2014年6期
关键词:强国金牌本质

(河北体育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41)

从体育“本质内涵”审视“体育强国”战略目标构建

刘彦,杨金丽

(河北体育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41)

主要应用文献资料法从体育本质属性上明晰了体育强国战略目标在于: 体育思想必须要有重大突破;世界主流竞技体育项目要重点提高并普及;使“竞技体育”回归体育的本质,不再是工具和手段;国家体育管理体制要有本质的变化;确保学校体育高质量并优先开展;群众体育需大力宣传、引导、支持。只有在正确理解体育本质内涵的基础上,实现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战略才不会出现方向性的失误。

本质内涵;体育强国;发展战略

1 “体育强国”研究背景回顾

2008年9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明确发出了“要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号召。在此背景下,学术界开始探讨如何理解并实现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理论,也从此开始中国要实现体育强国的梦想逐渐变得清晰。检索中国知网发现近几年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上百篇,大家从不同的视角讨论在实现体育强国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和发展思路等。主要集中在几方面的论述:有的侧重研究体育强国的内涵,有的研究体育强国的战略,有的从体育自身的维度看,体育强国就是由体育基础实力和核心表现所构成的体育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名列前茅的国家,从体育发展的外部性维度看,体育强国就是能融入并塑造民族精神的体育,是一个能参与经济生活并创造财富的体育.是一个培育积极健康生活方式的体育,也是一个能传承历史并能给后代人留下宝贵文化遗产的体育。曹守和等对体育强国概念提出的历史回顾做了详细的阐释[1]。周爱光教授认为,体育强国是指体育事业的总体发展水平在世界上处于一流或前列的国家[2]。任海认为,体育强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其意义不仅是一个国家自身的历史纵向比较,更重要的是国际间的横向比较[3]。还有很多学者提出了其它不同的观点,但总体来看都是集中在某一方面作了探讨,并没有结合体育的本质内涵来认识体育强国的问题。认识任何事物只有从其本质来看,才能发现其内在发展规律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因为本质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事物的本质属性是指某类对象具有并且与其他各类对象区别开来的属性。体育的本质是指体育本身特有的不同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因此研究体育强国的问题,很有必要结合体育的本质内涵去探讨体育强国的发展思路才不至于偏离正确方向。

2 关于体育“本质内涵”的综述

世界各国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生活环境、文化差异等,对体育的本质内涵在国际和国内学术界曾有过不同的阐释,但随着体育的全球化、国际化交流日益增多,对体育的本质内涵在很多方面逐渐取得了一致的观点。人们传统观念中的体育总是与“艰苦训练、激烈竞争、不畏艰难、打败对手”,或者“争第一、得荣誉、拿奖牌、为国争光”等词语联系在一起。或者认为体育就是比赛;体育就是要拿奖牌;体育就是要历经艰苦的训练;体育就是健身,“生命在于运动”。这种价值取向,并不能体现体育的真正内涵。

任何将体育单纯理解为娱乐、运动或者是脱离人身心发展的其他教育,都是违背体育的本质的。只有以人的身心发展为中心,以增进人的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与社会文明发展、提升社会的现代化水平相统一为宗旨,体育才有可能符合现实中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由此可见,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科学体育观,对身心关系和体育本质进行全面反思和重新认识,既能肯定体育的多种属性,又能抓住“体育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本质,这才无碍于体育作为一种促进身心协调发展、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的本质规定。

因此,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才是体育的本质。长期以来,我们没有重视体育本质的东西,太多的强调了竞技、奖牌、荣誉、为国争光、民族精神等体育本质以外的功能。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人们接受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认识问题的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以奥运奖牌和大型赛事愉悦公众的时代已经远去,体育服务公众的时代已经到来。因此,我们必须回归体育的本质内涵,不能偏离这个方向。

3 结合体育“本质内涵”构建“体育强国”战略目标

3.1 体育思想的重大突破是实现体育强国梦想的必要条件

纵观世界体育强国在体育发展过程中,体育思想都能够引领世界体育发展趋势。英国完成了传统体育向现代体育转型的质变,创造了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新体育形态,从而使体育在空间范围获得空前普及[3]。英国也创造了很多竞技体育项目,并使竞技运动进入学校,使竞技运动的教育功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开发。法国复兴了现代奥运会,并在体育国际化和国际组织化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奠定了今天国际体育组织的基本框架。前苏联从国际政治的角度重新阐述体育的意义,充分开发体育的政治功能,形成了特殊的“举国体制”新模式。德国创造了“体操”体系,将国民教育与身体训练结合起来,并创办了最早的学校体育模式。美国重新阐释体育本质内涵,使竞技体育职业化发展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挽救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危机。日本有效地吸收了西方先进的体育文化并把本土体育推向世界。

长期以来我国没能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发展道路主要问题是没能提出能影响世界的重要体育思想理论。中国古代体育很发达,在民间和贵族社会中也曾诞生过很多的运动项目,但封建社会,由于重文轻武的思想长期存在,使得很多运动项目逐渐消失,体育思想更无人问津。近代以来(鸦片战争后)由于特殊的历史、政治、社会、国际等问题,中国开始学习德国等欧洲的“体操”;五四运动后开始学习美国的“儿童中心主义”论和新体育学派,从此,竞技体育内容进入到中国;解放后全面学习前苏联的《劳动与卫国体育体制》;改革开放后全面学习世界各国的先进体育思想理论,这个时候似乎有些找不着“北”了,没有考虑到中国的特殊国情,一味盲目的照搬,走了不少弯路。改革开放到现在36年的时间,我们仍然还在学习,仍然没有搞清楚“体育是什么”,这样离实现体育强国的梦想甚远。这是体育界必须正视的一个重要问题。长期以来我们受制于金牌战略,特别是“奥运争光计划”实施以来,体育界的主要任务是如何得金牌,很少有人去想中国的体育道路应该如何走,应该对世界体育做哪些贡献?这样一种功利式的发展模式已经与社会发展的步伐相脱离了。体育强国绝不仅仅是得多少金牌,而是对世界体育有所贡献才能真正成为体育强国。对世界体育有所贡献首先是体育思想的国际性、先进性、引领性,所推崇的体育思想被世界各国认可、接受、学习。因此,体育思想的重大突破是我国实现体育强国梦想的首要问题。

3.2 使“竞技体育”回归体育的本质,不再是工具和手段

建国后由于特殊了历史原因,我们急需摘掉“东亚病夫”这样的帽子,选择了竞技体育为突破口,长期以来在金牌战略的引导下,竞技体育基本上是为了取得金牌而开展的,几十年的发展,的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金牌成了某些政府官员赢取政绩的工具,也正是在这样金牌的战略引导下,体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切以国家和民族荣誉为指向的竞技体育,甚至出现了“以金牌为本”的错误观念。金牌掩盖了一切,并未考虑体育的本质内涵,出现了很多问题,尤其是竞技体育异化现象越来越明显。举重运动员邹春兰退役当搓澡工、马拉松运动员艾冬梅为了生计摆摊卖奖牌、体操运动员张尚武街头卖艺等事件的发生,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竞技体育的本质是什么?金牌的多少并不真正意味着是不是体育强国,更重要的是对体育的认识、理解和感悟。

2008年在北京举办奥运会获得金牌和奖牌的双第一,2012年伦敦奥运会金牌又进入前三名,近两届奥运会的骄人成绩使得普通民众对金牌的诉求已达到顶峰。中国现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已甩掉贫穷落后的帽子,不再需金牌为自己正名。因此金牌不应再作为我们的唯一追求,应该让竞技体育回归其本质应有的东西。日本著名学者佐藤和兄早就看到了体育与竞技运动的区别,还辩证的理性的阐述了二者的联系。他认为,当以人的自我完善(身体、心理、社会)和人的价值追求作为竞技运动的第一目的时,竞技运动就成了体育。他还说:“使竞技运动成为体育,不一定把所有的竞技运动都硬性的打上体育的旗号。”显而易见,竞技体育不仅仅是获取金牌,更应该体现的是人的自我完善、自我超越、价值追求为目的。因此,竞技体育的发展思路应作出调整,不应仅仅是为了金牌而不择手段,运动员年龄造假、滥用兴奋剂、野蛮训练等,应当让运动员接受良好的教育、科学的训练、人文的关怀、正确的引导,让运动员都能感受到从事体育活动更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内涵,绝不是粗野、伤病和无奈。因此,中国体育首先要抛弃以“唯金牌论”为代表的功利主义,确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要充分意识到,体育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教育一样,终极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是为了提高人的素质和生活质量,而不是为了夺金牌。姚明和李娜都未获得过奥运会金牌,但在世界体坛他们仍然是中国体育的优秀代表。2014年俄罗斯索契冬奥会出征前短道速滑名将王濛在训练中意外受伤,无缘索契。体育总局肖天副局长表示:“不能为了拿奖牌不顾运动员的健康”。习近平主席在索契看望参加冬奥会的运动员也明确表示参加奥运会不在乎得多少金牌,更要表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从国家高层来看,中国体育价值观、文明观正在发生变化,“金牌至上”的理念正被摒弃。因此,更需要在全社会倡导正确的竞技体育观念,真正的为我国由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创造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

3.3 国家体育管理体制要有本质的变化

从新中国成立“国家体委”到机构改革后的“国家体育总局”,但是名称上的变化并未引起职能的根本变化,基本上都服务了竞技体育。从国家体育总局到地方体育局基本都围绕着全运会、亚运会、奥运会这三大赛事运转。全运会竭力维护国内最高水平赛事,平衡国家、地方利益,调动地方对体育的积极投入,奥运会绑架国家财政投入和社会支持,急功近利夺奖牌。全运会更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积重难返的赛风赛纪问题。组队权、办赛权一直牢牢掌握在体育部门手中。这种体制上的障碍造成体育运动的发展失去了活力,失去了体育的本质东西。体育主管部门应放权,即有利于重塑体育形象,又有利于体育发展。如果继续维护部门利益、局部利益,势必将会受到社会更猛烈的抨击。其它比赛尽管开展,但都是为这三大赛事做准备,开展的并不成功。各种职业联赛搞的都是半职业、不职业,长时间市场与行政的博弈,内耗严重。1994年开始的足球职业化改革至今已有20年的时间,但基本上以失败告终,一个核心原因是没有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导致。因此体育局在功能上的定位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要符合政府机构的职能,不能越位。体育局负责国家和地方的体育场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市场的东西应交由企业去做。

3.4 世界主流竞技体育项目要重点提高并普及

中国自从1978年恢复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地位以来,在世界大赛尤其是奥运会上的成绩引起惊叹。但仔细分析来看,这么多金牌主要集中在举重、体操、射击、乒羽等国际上非主流或“偏门”的项目;在足球、篮球、游泳、排球、田径、网球等主流大项上,成绩一般,足球甚至成了反面教材。

当今世界主流竞技体育项目主要是欧美竞技体育项目,这些竞技体育项目成为世界主流主要原因是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和普及程度。影响力指的是高度的职业性和商业性。拥有高度职业性就必须要有足够的喜好人群影响力,以及具有高影响力的商业职业联赛;要想拥有高度商业性就一定要具有足够的产业规模,足够经济衍生价值,足够的资金投入。普及程度指的是全球关注程度,该运动全球普及程度,该运动关注人数,该运动参与人数,该运动喜好人群的影响力。只有同时具备这些要素的运动才能被视为主流体育运动。中国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这种战略转型就是要积极同国际主流体育文化接轨,抛弃“唯金牌论”,大力发展群众体育和职业体育。尤其是三大球要重点发展,因为三大球有广大的群众基础。令人欣慰的是国家高层已在积极转变发展思路,2014年1月召开的足球协会会员大会上刘鹏局长所讲“如果不改变三大球的落后局面,未来很难建成体育强国,也对不起人民的期盼”。中国有无数奥运冠军和世界冠军,但获得过“体育奥斯卡”劳伦斯体育奖的只有姚明和刘翔。劳伦斯奖评委的邓亚萍曾经说过,中国在世界体坛还不占“主版”。因此,要想成为“体育强国”,必须在世界主流竞技体育项目上要重点突破提高。

3.5 确保学校体育高质量并优先开展

尽管在1995年出台了“奥运争光”和“全民健身”计划,但在实施过程中过于偏重“奥运争光”计划,“全民健身”计划未受到重视。最后的结果是在国际上拿了很多金牌,但全国青少年体质在逐年下降。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显示,大学生体质状况继续下滑,爆发力、力量、耐力素质水平进一步下降。这反映出学生体质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2011年10月24日,北京地坛小学足球队与俄罗斯一少年足球队踢了一场友谊赛以0:15惨败。俄罗斯的小球员均为“00后”,而地坛小学队员是三、四年级和五、六年级的混编球队,在身高上有优势,但技术和体能方面均不如对方,中国学生跑20分钟就气喘吁吁。引发网民和家长多角度热烈讨论。家长们普遍反映“输球可以接受,孩子们的体能太差了不能接受。”这一事件显示教育界、家长对少年儿童体育锻炼的种种纠结。2012年9月北京大学学生军训期间,仅2周内,近3500名学生中就有1298人生病,累积看病达到5649人次,就诊的疾病包括上呼吸道感染、中暑、口腔溃疡等。其中,仅上呼吸道感染就有将近600人。2012年10月全国的很多高校田径运动会上取消了中长跑项目(女子3000米和男子5000米),有人对大学生体质下降表示担忧的同时,也引发了有关大学生体育教育的深层思考。

这一系列事件反映出的问题是我国学校体育从小学一直到大学都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从小学到大学12年的时间本应是人的身体由发展到成熟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体育锻炼有效促进身体的成长发育早已成为共识,但应试教育的观念造成体育课成了摆设,体育锻炼无人重视。最终导致青少年身体素质连年下降。青少年关乎一个国家的未来,首先身体素质的发展是基础,即保证正常的生活学习,又能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提供更多更大的选材范围。因此相关部门要确保学校体育高质量并优先开展,让每个青少年“每天锻炼1小时”成为一种习惯,而不是口号。要想成为真正的体育强国,青少年体育必须重视起来,因为这是基础。世界任何体育强国,青少年体育普及率都很高,这已成为共识。只有正确认识体育的价值和本质,学校体育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长期以来,体育的教化、励志、宣泄功能被低估,因此按教育规律开展体育才是根本。教育领域的顶层设计,社会领域的价值取向,体育价值的正确认识。当然学校体育要想大发展,不该局限于教育界和体育界。家庭自小培养和熏陶,学校体育的开展,学生主动性和兴趣性的培养都很重要。

3.6 群众体育需大力宣传、引导、支持

1995年出台了“奥运争光”和“全民健身”计划,“奥运争光”计划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全民健身”计划做的远远不够。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高糖、高脂肪类食物的增多带来的后果是肥胖、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增多,而且越来越年轻化。科技的发展带来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的变化,大量的工作由机器来替代人类劳动,这样带来的后果是人们由于身体活动时间减少而带来了各种疾病。在这样一种现实状况下,全体国民的健康状况应高度关注。国家应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全体国民的身体健康意识需国家高层出台相应政策引导、宣传。因此应从国家顶层的制度设计重视起来,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成立“国家体育与健康促进委员会”机构,专门服务于全民健身。使体育真正回归民间,让全体国民都能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和延年益寿,而不仅仅是运动员的事情。

体育部门的理念和手段转变要跟上社会发展的期待,群众对体育的态度,正逐渐从欣赏性向参与性转变,关注金牌多寡向关注自身运动环境转变。在这样的背景下,群众体育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体育场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应重点支持。

4 结语

要想实现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战略,必须紧密结合体育的本质内涵来制定体育发展战略,这样不会偏离方向,可以少走弯路。准确把握和深刻理解现阶段体育强国的涵义,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前提条件。结合体育的本质内涵来制定体育强国发展战略是必要条件,这两个条件同等重要。因此,既要深刻理解体育本质内涵,又要深刻理解体育强国的涵义,只有将这二者很好的结合起来制定”体育强国”战略才更有现实意义。

[1]曹守和,赵玉梅.“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提出的由来与涵义的演进「J].中国体育科技,2010,46(1):15-18.

[2]周爱光.“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的内涵探析「J].体育学刊,2009,16(11):1-4.

[3]任海,土芳,赵卓.论体育强国的国际影响力「J].中国体育科技,2010,46(1):3-9,18.

[4]鲍明晓.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战略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9,23(6):1-6.

[5]鲍明晓.职业体育是体育强国的核心竞争力[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9-11.

[6]田雨普等.体育强国的辩证认识论「J].体育学刊,2009,16(8):9-13.

An examination of the strategic goal of building a sports power from the “essence” of sports

LIU Yan, YANG Jin-li

(Hebei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Shijiazhuang 050041, Hebei, China)

With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data and from sports essence, the strategic goal for building a sports power is cleared: there must be a major breakthrough in sports thought; the world-popular sports events must be improved and popularized; the “athletic sports” return to the essence of sports, no longer being a tool and means; essential changes in national sports management system; to ensure high quality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and give priority to its development; to energetically publicize, guide and support mass sports; Only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essence of sports connotation, will there be no directional error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ies for building China into a sports power.

essence of sports; sports power; development strategy

2014-07-22

刘彦(1974- )男,河北张家口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A

1009-9840(2014)06-0009-04

猜你喜欢
强国金牌本质
迟来的金牌
关注本质 为理解而教
学习强国”积分兑奖党员学习“比学赶超”
纺织强国再出发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设计的本质
“学习强国”礼赞
秦晋争霸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有惊无险的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