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和民营体育报纸伦敦奥运会报道话语体系比较研究*

2014-12-07 05:16高晓娜
体育科技 2014年2期
关键词:体育报体育新闻话语

高晓娜

(南京体育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4)

媒体在奥运会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作为体育赛事与观众之间的桥梁,任何一项体育赛事,都需要媒体的参与。每四年举办一次的奥运会是一场全球体育盛宴,同样也是媒体报道的角逐场。奥运会的一切资讯都是各大媒体争夺与关注的焦点。

现代奥运的基础是民族国家政治,奥运会是依靠主办国来实现的。作为奥运会竞赛场之外的“第二战场”,媒体是传递奥运信息的中介,在奥运会的报道中,不仅传达体育消息,同时也是各个国家为展现当下的国际意识形态,共同编织了一个丰富的话语体系,不仅展示了各个国家之间的关系,也直接影响读者对奥运和国际政治的感受和印象。美国公认最知名的中美关系专家Lampton认为,媒体报道所处的位置非常重要,因为它不仅反映其价值观、社会及政治结构,也折射并增加国家经验,依据这种经验的光谱解释各种事件,由此可知,媒体是其中积极的参加者[1]。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2年伦敦奥运会于2012年7月27日举行开幕式,2012年8月12日闭幕,共17天。因此本课题研究的样本为奥运会开始至结束共17天的报道。研究这期间《中国体育报》和《体坛周报》有关伦敦奥运会的报道,并将他们进行话语分析。

1.2 研究方法

本课题用文献资料法通过图书馆查有关话语分析,体育新闻报刊报道等书籍,并利用网络的学术期刊,利用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和英文搜索谷歌,搜索有关体育新闻话语和体育新闻报道的文献以及相关资料,综合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结果的基础,结合研究内容的分析和思考,对检索资料,专家访谈得到的相关材料进行比较、归纳、整理及演绎。并将数据资料、分析结果与研究内容相融合,完成论证。并从传播学,体育学的角度对选取的新闻报道进行对照分析,透析官方和民营体育专业报纸的新闻话语体系。

2 官方和民营体育报纸伦敦奥运会报道

2.1 官方和民营体育报纸——《中国体育报》《体坛周报》

《中国体育报》是中国体育报业总社招牌报纸,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四大体育报刊之一,是我国权威的官方体育媒体 ,它的记者遍及各地,向成千上万的传统体育报刊的爱好者提供体育信息,并向大众发出最权威的体育报道[2]。它是国内仅有的以体育新闻报道为主要内容的日报,《中国体育报》全方位、立体化报道向大众展现中国乃至世界体坛的风云变幻,为读者及时提供最权威的、最具时效性、丰富多彩的新闻报道,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为宗旨。

1988年,《体坛周报》创办于湖南长沙,本是隶属于湖南省体委的一份报纸,1994年后借助欧洲足球联赛和中国甲A联赛的大量报导,逐渐开始占据中国体育传统市场。目前已经成为国内发行量最大的体育传统媒介,在体育报刊中,被中国新闻研究中心评为最具影响力,公信力的媒体[3]。

2.2 《中国体育报》《体坛周报》伦敦奥运会期间报道——以奥运特刊为例

面对日新月异的新媒体的冲击,传统体育媒介如何在竞争中获得生存,特别是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这是全世界的体育盛会,同时也是各个传统体育媒介发挥竞争优势,为体育爱好者奉献体育盛宴报道的争夺大战。为了给大众提供更全面的体育报道,各体育报都出版了奥运特刊,奥运特刊是指“在奥运会期间,小到一个版面,大到一分报纸为求脱颖而作的特别策划,是对日常的新闻的积极补充和拓展”,是报纸自我展示!推销自我[4]!赢得更多读者的良好手段,也体现了报纸就奥运会这一重大主题周密的策划和精心的采编,集新闻性!知识性和历史性为一体,提供奥运会全方位的报道,满足读者需要。

2.2.1 《中国体育报》作为国家体育总局的机关报,在报道方面主要侧重于竞技比赛本身,同是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的要求,《中国体育报》需要报道竞技体育的各个方面,所以关于竞技体育的新闻较其他体育报纸更加全面,对各个项目也基本保持着平衡的状态。《中国体育报》在奥运会比赛项目的报道方面持平衡态度,但在具有重大意义的比赛和事件中会突出报道的重点,多角度来反映事实[5]。对于12年伦敦奥运报道,《中国体育报》可以是是全方位,细致周密的报道。报道的内容不仅包括了重大体育赛事,比赛导读,突发事件的专题报道,也包括了赛况分析,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的报道。同时也包括了政府发布的消息、专访、赛况、志愿者的情况、体彩、社会服务、历史文化等[6]。

2.2.2 《体坛周报》一直把大型赛事作为报道重点,并贯彻报道始终,并对赛事作全面的报道。《体坛周报》在伦敦不仅与国外媒体团队展开了广泛交流合作,进行资源共享,而且提升中国在国外的媒体形象。《体坛周报》伦敦奥运特刊的报道不仅涉及了伦敦奥运会的方方面面, 而且便于统计分析, 在参考了各大媒体奥运报道的分类方法后,将其分为奥运会准备情况、世界诸强动态、运动员备战奥运情况、与奥运会有关的各类活动、奥运知识和历届奥运会经典回顾、对历届奥运冠军的专访及其他等方面展开报道[7]。

3 《中国体育报》与《体坛周报》体育新闻报道话语体系分析

3.1 新闻标题话语比较

众所周知,人们在看报的时候经常“看报先看题”,“看报只看题”,对于一篇报道而言标题是至关重要的。由于体育新闻休闲性娱乐性的特征格外突出,就其独特的内涵特质,,标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了[8]。在伦敦奥运期间,《中国体育报》的标题大多采用传统横题或竖题,并且经常将标题与图像结合在一起编排。版面上的色彩的变化非常丰富,如果把文字报道比作“浓墨”的话,那么大量的图片报道就应称为“重彩”,在12年伦敦奥运报道中,《中国体育报》不惜版面,把照片作为重点并做大图片,配上标题,以强烈的色彩和画面冲击感来吸引读者,而不是把它当作文字的陪衬和版面的点缀。在12年伦敦奥运报道中,《体坛周报》的新闻标题,最大的特色就是修辞手法的大量使用,例如套用、比喻、双关、排比、对仗等。运用修辞手法制作出来的新闻标题不仅醒目、清晰、工整,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清楚明了,而且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9]。《体坛周报》伦敦奥运报道标题制作还有另一特色,就是使用被采访当时的原话,经过加工提炼,找到最能表达他们当时想法的那一句话,在不改变原意基础上,直接加上引号或者稍作修改便用来作为标题。

3.2 正文话语比较分析

《中国体育报》是我国体育系统的机关报,肩负着向社会宣传和传播党和国家的体育方针和政策,推动体育改革和发展的历史责任。因此,报道的重点在于对体育事务的报道上。同时也包括了政府发布的消息、专访、赛况、志愿者的情况、体彩、社会服务、历史文化等。《中国体育报》的报道大多是使用官方的语言和文字来进行报道,但又不缺乏趣味性。从正文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中国体育报》摒弃了胜者为王败者寇的狭隘竞技思想,突显奥运报道的人文关怀,跳出了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结,真正体现了体育无国界,奥林匹克运动公正、公平的原则[10]。新闻报道非常多样化,集中报道奥运赛事,并以此为切入点,扩展到对奥运比赛感受和实力分析及奖牌预测等主题的报道。

而《体坛周报》叙述新闻的方式则具有一定的情感化。竞技体育比赛是一种高情感体验,而体育新闻对竞技体育进行报道,自然而然也就带有浓重的情感色彩,随着比赛的进行和结果的产生,受众尤其对于那些带着明显的地域性、倾向性观看体育新闻报道的受众来说,情感的体验就更加鲜明和强烈[11]。《体坛周报》用其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来表现新闻主体,它仅仅只对一小部分受大众喜爱的竞技比赛项目进行撰写,更多时候偏向于报道那些大型的体育赛事、相关的体育人物以及与其相关的能够引起大众共鸣的故事。运用军事术语,渲染竞争气氛。体育新闻语言的军事术语话是一个突出的语言现象,例如:“奥运军团”、教练员的称呼叫“主帅”“健将”“先锋”,获得金牌叫“称雄”“问鼎”,比赛策略被称为“战术”有“先礼后兵”“声东击西”“排兵布阵”等等军事术语等[12]。

4 结论

体育新闻作为新闻传播中重要的分支之一,在现实的报道中,由于其自身的传播特点,更加注重新闻话语的言说过程中,增强体育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可信度、准确性以及合理性。体育新闻传播在新闻传播中素来占有着独特的位置,他以其他类型新闻无法比拟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被受众关注,成为各种媒介的宠儿,具有强大影响力[13]。关于体育新闻话语的研究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创新和有效的思路与对策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实证研究方面都是不够完善和具体的,还没有形成一个关于体育新闻话语研究的完整理论体系,需要我们从理论与实践,特别是体育专业报纸新闻报道的话语分析方面展开研究。

[1]欧阳觅剑.从边缘到领先——《体坛周报》的资源策略与团队之道[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37,74,258,38,189.

[2]赫伯特·甘斯著,石琳、李红涛译.什么在决定新闻[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09,98.

[3]郝勤.体育新闻学 [M].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50,192,56.

[4]吴文峰.我国体育大众传播中泛娱乐化的传播学解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8,42(4):30-34.

[5]刘静,肖锋.体育新闻报道的一个倾向—“大足球化”[J].体育文化导刊, 2004(9):18- 9.

[6]吴文峰.我国都市类报纸体育新闻报道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9,24(4):319- 22.

[7]李彬.中国新闻社会史(第—版)[M].北京:清华人学山版社,2009.

[8]王崇理.辉煌50年——中国体育报50年[M].北京:北京体育人文出版社,2008.

[9]赫伯特.甘斯.什么在决定新闻[M].北京:北京人学出版社,2009.

[10]宋秀平.对《中国体育报》现实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的思考与展望[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01):25-26.

[11]王平.《中国体育报》战略转型研究[D].复旦大学硕十论文,2006.

[12]贺瑕.找准定位向服务性纸转变—《中国体育报》50年变迁引发的思考[D].中国人民大学硕十论文,2009.

[13]张华伦.分众视角下的体坛周报研究[D].河北大学硕士论文,2008.

猜你喜欢
体育报体育新闻话语
画与理
浓浓体育爱 深深报刊情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评出2019年国内十大体育新闻
《漫漫圣诞归家路》中的叙述者与叙述话语
体育新闻娱乐化发展研究——以《南方体育》为例
雷人话语
网络与电视体育新闻的优势与劣势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
体育新闻
乐观与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