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今体育教学环境的生态学分析与优化①

2014-12-07 00:52杨浩宇宋广成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10期
关键词:环境体育教学

杨浩宇 宋广成

(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院 湖北武汉 430079)

《周礼》曰:“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和也。然则百物阜安,乃建王国焉。”阐明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在大自然中,万事万物都处于一种和谐共生的状态。然则体育教学环境更是如此,人文环境、物理环境、心理环境、时代环境等等都融合在体育教学环境中,互相制衡且互相补充。长期以来,专家学者对体育教学环境的生态平衡问题各执一词,看法多样,始终没有达成统一的结论,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体育教学环境构成的复杂性,体育教学的目的各不相同,形式更是迥然相异。如何能够满足现实中不同体育活动的要求,使体育教学环境中的各种因素达到一种新的生态平衡,这是我们要面对的难题。另外如何根据学生需要、社会的发展以及时代变迁逐步促进体育教学环境的生态化发展以及优化其结构,以达到更好的体育教育目的,在实现体育强国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体育教学环境的生态学分析

1.1 体育生态学的导入

体育生态追根溯源要属我国传统体育养生,在养生学角度讲人的生命体在自然和社会的大环境中保持平衡和适应,就像孔子讲求的大同世界,其中就意蕴着对人、对生态环境的深入认识,逐渐演变为以身体活动来养生以求达到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的理想状态。例如:道家的“天人合一”学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些传统理念就是朴素体育生态思想的源头。在体育教学领域,通过不断的实践创新,把体育生态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蕴含其中的是教学环境、教师、学生、家庭、社会以及自然因素,互相影响,互相协调。

1.2 体育教学环境若干因素分析

体育教学环境从广义上来讲是一种人类特殊存在的环境,按照人的身心发展以及教育要求组织的体育教育活动的空间领域,是为了人们更好地进行体育教学、体育活动、体育竞赛等锻炼活动而积极主动利用教学环境、适应体育教学环境、发展改造体育教学环境派生出来的一种特殊的育人环境,其中包括物质环境因素和社会人文环境因素等,同时是进行学校体育活动以及社会体育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客观条件和外界力量的总和。从狭义角度来讲体育教学环境是在学校教育活动中,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为主要目标的育人活动环境。在一定的体育教学规律的约束并且符合人的身心发展需要的前提下组织起来的环境,因此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

首先,体育教学所需要的物理环境。体育教学场所和设备:包括具备各种不同功能的教室、体育馆和各式各样不尽相同的体育场地,比如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等等,同时还包括一些常见的设备,如课桌椅、实验仪器、图书资料,电化教学设备等等,另外一些通常叫作体育器材设备,比如体操垫、单双杆、足球、秒表等。

其次,体育教学的自然环境。主要包括校园内外的地理环境如地形、森林、草地、沙漠、湖泊、河流等,还有天气情况,阳光、空气、雨雪、温度等等,自然环境具有变幻莫测、难以改变的的特点,因此只能去谨慎的选择,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和不同的目的选择不同的场地,而无法通过人力来修正。

再次,体育教学中的人文环境。在体育教学中通常是指一个班学生人数的多少,班级的规模不宜太大,否则会难以兼顾,影响体育教学的效果,在我国体育课的人数在通常情况下应该控制在20~40人之间,除了以班级为单位外,还应该适当的划分队列和队形以提高教学的质量,而队列的编排多种多样,主要有:长方形编排方式、半圆形编排方式、马蹄形编排方式等,各有各的特点,在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应该适当的选取。

最后,体育教学所需要的心理环境。校风和班风:指的是一个学校内部所形成的社会气氛,而更加细化的班风则是班级内部所有的成员在交往中形成的趋同的心理倾向,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力,深刻的影响着学生的态度价值观和课堂上的学习表现。学校的体育传统:指的是一个学校在体育运动中塑造、巩固并且开始流行的带有普遍性、反复出现、比较稳定的一种集体行为风尚,对整个学生群体中具有积极的心理控制作用。体育课堂的心理气氛:指的是班集体在体育课堂上潜移默化成的一种占优势的态度和情感的综合状态,包括师生间的关系、情绪波动、师生的态度等等,积极的课堂心理气氛可以使得体育老师和学生之间信息情感交流有笑话,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 体育教学环境的生态学优化

2.1 体育教学场地设施的合理性

体育教学的场地选择和设施配备要和学校其他的建筑、设施等保持良好的协调一致,既要体现出体育教学的特色,又不显得那么的标新立异。另外体育教学的场所和设施之间要保持协调,器材选择合适,摆放位置得当、美观大方、简练自然,同时应该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协调一致,在日常的课程中要注意时间的分配和安排,空间组合形式以及空间密度,比如班级规模、队形队列的安排和调度等。

2.2 体育教学场地的安全卫生

要确保所有体育教学的场所和设施不存在任何安全隐患,平时多对体育馆进行通风,重点检查体操垫等的堆积摆放,在根源上杜绝火灾发生的隐患。同时还应该对体育器材等进行安全检查,比如哑铃安装是否牢固,单双杆是否存在锈蚀的情况,常常对体育场地进行打扫和消毒,必要时请医护人员进行指导,避免出现安全问题造成不可预料的损失。

2.3 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教师首先要转变思想,改变说教的传统教育形式,真正的把学生当作教学活动的主题和核心。在确保答疑解惑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从而让学生更有效的参与进来,只有这样才能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往,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前提下,体育工作者能够更好的通过多种渠道与学生继续进行情感和意见沟通。准确和完整的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感受,直观的反馈到教学当中去,有利于老师校正自己的教育方式,增减教学内容,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活跃课堂气氛,产生更积极的情感共鸣,推动体育教学有序的进行。

2.4 体育教学环境与时俱进

学生学生的日见增多,差异性也更加突出,随之而来的是对各种体育信息需求的日益增加,自然而然的对原有的信息发布方式和途径进行冲击,因此为了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老师应该充分的利用现有的媒介手段,或者建设高质量的体育网站,制作体育课程的讲解和说明并在网页上共享,更有效率的实现体育信息的快速传播和收集。

2.5 体育教学环境与教师素养的生态化发展

这主要是为了优化情感环境,体育教师要有严肃的工作态度,具备优良的专业素质和业务素质,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不满足于现状,不断的充实提高自己以适应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体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另外还要求体育教师有能力营造公平、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在保持文雅的形象的基础上,带给学生美的享受。这样容易在学生当中建立崇高的威信,直接关系到体育教学的成败。

3 结语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论语·雍也》,孔子主张“忠恕之道”,人与人之间要“仁”,“爱”;老子说:“和曰常,知和曰明。”主张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主张和谐是天地万物的常态,不和谐是暂时的;社会与人生的不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主要是人的不当行为造成的,从历史长河看,这种现象也是暂时的。由此从体育角度来讲,体育教学环境的即是人文因素:教师、学生以及社会人文之间的关系,合作与竞争机制,教学条件、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方法之间的关系等;心理环境因素:如学习风气、教师期望、师生关系等;诸多因素之间互相协调,互相配合,才能够真正实现体育教学环境的生态平衡,以及体育教学健康平稳的可持续发展。

[1]朱熹.论语·魏灵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旭芳.以人为本,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2).

[3]郭锐.探究初中体育教学艺术,打造优质高效新课堂[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9).

[4]谢雪峰.体育生态论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

[5]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环境体育教学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我们的“体育梦”
漫观环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