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教育路径在高龄患者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

2014-12-07 09:22李惠玉
东南国防医药 2014年5期
关键词:结肠镜肠道满意度

张 芳,李惠玉,侯 煜,丁 霞,杨 艳

临床教育路径是为满足患者的疾病发生、发展、转归过程中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依据标准健康教育计划为某一类疾病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健康教育的路线图或图表[1],能够帮助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高效、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临床治疗和护理有增效作用。本院干部病区消化科2013年1-12月对高龄结肠镜检查患者,根据标准健康教育计划采用自行制订的临床教育路径表实行系统、全面地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组120例,男108例,女12例,年龄70~96(78.56±12.46)岁。入选患者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上,均排除智力障碍、脑损伤、脑病及精神疾患。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实施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在住院期间由护士给予结肠镜相关知识的教育,无固定时间,随意性较强。观察组应用临床教育路径实施健康教育,由管床医生、管床护士、专科护士、护士长根据患者关注、需要解决的问题制订健康教育路径表,主要包括健康教育时间、内容、方式。由专科护士与患者交流,根据患者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反复进行讲解直到全部掌握,将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住院期间。健康教育路径的内容见表1。

表1 结肠镜检查护理路径

1.2.2 评价方法 ①将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效果进行比较。肠道准备是结肠镜检查前的重要环节,肠道准备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结肠镜检查的质量[2];②采用自行设计的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调查表,内容包括结肠镜检查的概念、意义、肠镜检查前后的饮食指导、对自身疾病的认识、药物知识、用药指导及出院指导,总分100分,在出院前对患者进行调查,得分≥85分为达标,<85分为不达标。共发放调查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20份,有效回收率100.0%;③采用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答项包括满意和不满意,在出院前发给患者填写,共发放调查表120份,回收有效调查表120份,有效回收率100.0%。

1.3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录入SPSS 18.0统计分析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肠道准备效果比较 评价指标[3]:肠道准备效果的评定由检查医生评定,结肠镜送达回盲部,肠镜下观察的肠道清洁效果分为3个等级。Ⅰ级:全肠道无粪渣,只有少量清澈的液体;Ⅱ级:肠腔内有少量黄色液体及粪渣,经吸引器能吸尽,不影响镜下黏膜观察及治疗;Ⅲ级:肠腔内有块状大便,经吸引器不能吸尽,不能完成全结肠检查。Ⅰ级和Ⅱ级视为肠道准备清洁,Ⅲ级为不洁。对照组60例肠道准备为清洁者56例,肠道清洁率93.3%;观察组60例肠道准备均为清洁,肠道清洁率10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健康教育内容掌握达标情况比较 出院前患者填写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调查表,对照组60例48例得分达标,达标率为80.0%;观察组60例59例得分达标,达标率为98.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60例51例对护理工作满意(调查表得分≥90分),满意度为85.0%;观察组60例均对护理工作满意,满意度为10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临床教育路径的实施可以提高结肠镜检查的成功率 高龄患者对复杂情况的应激能力、承受心理负担和压力的能力多有所下降,影响结肠镜的检查 。传统健康教育往往将教育内容一次性灌输给患者,患者容易遗忘;教育内容没有统一的理论指导,随意性较大,年资低的护士因为工作经验不足,会导致信息不足。健康教育路径对何时该做哪项检查及护理、何时出院等目标进行详细的描述、说明与记录,提高了患者主动参与的能力,对各种知识的掌握起到了促进作用。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对结肠镜检查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肠道准备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提高了结肠镜检查的成功率。

3.2 临床教育路径的实施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士在恰当的时间给予患者正确的指导,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融洽了护患关系,通过向患者及家属进行结肠镜相关知识传授和行为干预,降低了高龄患者对结肠镜检查的恐惧,提高了结肠镜检查的成功率及生活质量,同时有效利用了人力资源,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重复性、低效性等弊端,促进了护理工作从经验型逐步走向标准化、规范化[5-6]。

3.3 临床教育路径的实施提高了护理质量 通过临床教育路径在护理工作中的实施,制定和完善了护理流程,执行时更加科学、规范,有计划性、针对性和预见性地进行护理工作。在实施临床路径过程中建立了指导参与、互相合作的新型护患关系,增加患者及家属对护士的信任,减少护理纠纷及投诉,提高了护理质量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7]。

[1] 李 萍,赖红梅,程 薇.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骨科住院病人进行健康教育[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1):832-833.

[2] 郭明文,刘修莉.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致肠梗阻2例分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1,20(9):808-809.

[3] 许欣欣,赵清平,徐巧莲.磷酸钠盐用于老年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2013,6(1):23-24.

[4] 陈素芬.35例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的围手术期护理[J].护理与康复,2006,6(3):311-312.

[5] 陈红宇,倪利蓉,刘桃英.医院健康教育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2):920.

[6] 左月燃.对护理专业开展健康教育的认识和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6):325-327.

[7] 王佳薇,李 冰,郑玲玉.2型糖尿病158例临床路径护理分析[J].东南国防医药,2012,14(2):168-169.

猜你喜欢
结肠镜肠道满意度
70%的能量,号称“肠道修复菌之王”的它,还有哪些未知待探索?
夏季谨防肠道传染病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常做9件事肠道不会差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结肠镜下治疗肠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175 例结肠镜诊断和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分析
要从“肠”计划 肠道SPA三部曲
结直肠息肉应用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