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远程会诊在基层医院病理科内的应用价值

2014-12-10 04:11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病理科基层医院免疫组化

魏 昕

远程医学主要通过远程通讯技术与多媒体技术为临床医学提供有效信息,其中主要包括远程通信、医疗保健以及信息学技术三方面[1]。20 世纪80 年代末美国学者Weinstein等[2]首次提出远程病理会诊概念,该技术一经提出便得到了广泛的开展,我国应用病理远程会诊已有20 多年的历史,伴随医学技术与网络传输科技的进一步发展,该技术已经逐渐趋向成熟。本次研究通过对28 例开展病理远程会诊的患者开展回顾性分析,探讨该技术在基层医院病理科内的应用效果与价值,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选取我院病理科2012 年1 月~2014 年1 月行病理远程会诊的28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样本均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样本男性12 例,女性16 例,年龄22~76 岁,平均年龄49.7 ±8.3 岁,其中组织学检验25 例,细胞块免疫组化联合胸水细胞学检验3 例。

1.2 仪器与方法 选用全自动显微镜与数字扫描软件相关的远程会诊扫描系统,28 例患者均开展苏木精-伊红染色,部分样本联合免疫组化,获取结果后给予病理诊断。然后将苏木精-伊红染色与免疫组化切片通过病理远程会诊的相关系统开展扫描,并由经验丰富的会诊专家参与远程会诊。综合患者实际情况、病理科室报告以及远程会诊报告对远程会诊进行评价。

2.结果

2.1 本组患者的病理远程会诊结果 在本组29 例样本中,3 例胸水细胞学检验与17 例组织学检验标本的病理科诊断结果与病理远程会诊的结果一致。8 例样本存在诊断结果不同的表现,在本科室内均未获确诊,经专家会诊后7 例获得明确诊断结果,1 例获得倾向性建议与意见,8 例患者的实际情况详见表1。

2.2 病理远程会诊扫描系统的表现情况 通过数字切片扫描系统能够清晰观测到病变全貌,其细胞形态表现比较清晰,能够有效分辨病变类型;而免疫组化切片可明确表现细胞阳性定位情况,可为病理远程会诊提供确切的数据支持。

3.讨论

3.1 临床应用病理远程会诊的实际价值分析 远程病理是临床新兴学科,主要指通过现代通讯科技与互联网来实现临床病理的远距离诊断,是最为先进的临床病理诊断技术。目前,数字信息化技术不断进步,医学数字切片也逐渐成熟,开展病理远程会诊可进一步促进病理与诊断的发展。我国基层医院的临床诊断水平相比大中型医院比较落后,无法全面开展多项辅助检查项目。而病理远程会诊将各地区具有不同优势的专家集中在一起开展异地会诊,综合全面的解决疑难病例或特殊病例,提高了病理诊断的准确性与有效性。当临床部分病例在基层医院确诊为重大疾病或需要给予器官切除时,往往需要更为权威的诊断依据来给予支持,通过专家会诊可消除患者与家属的心理障碍。患者携带病理切片前往大中型医院则需消耗更多的经济与时间,但往往无法得到确切的诊断报告,使患者及其家庭的身心压力加大,也使经济压力进一步增加。临床开展远程会诊不但较为轻松的获得权威专家诊断意见,还能减少诊断时间消耗,降低经济成本,对患者早期诊疗具有重大意义。

表1 8 例样本在本科室与病理远程会诊中的诊断结果

3.2 基层医院病理科开展病理远程会诊的实际作用分析 我国多数基层医院内临床病理医师收治的疑难病例较少,存在经验不足的现状,由于部分患者难以给出确切的病理病变解读,而增加了误诊的发生几率。远程会诊中不但保证了疑难病例的确诊,也能为基层病理医师提供有效的学习渠道,增加其诊断经验,提高疑难病例的分析能力。在本次研究中我院针对28 例患者开展了病理远程会诊,3 例胸水细胞学检验与17 例组织学检验标本的病理科诊断结果与病理远程会诊的结果一致,8 例样本存在诊断结果不同的表现。通过专家会诊信息来分析,其中1 例患者确诊为宫颈恶性肿瘤,但由于免疫组化抗原丢失和病变细胞分化较差,而无法完成分子生物学相关检验,导致未能获取确切的诊断结果。而其他病例均通过影像学、免疫组化等方式获得了明确的诊断,远程会诊共确诊27 例,总确诊率为96.4%。综合分析基层医院病理科室无法给予准确诊断的病例,在远程会诊开展时多数能够获得确切诊断,仅存在极少数的疑难罕见疾病无法获得诊断结果。通过专家会诊提高了院内病理医师的临床诊断知识与能力,还能有效对病理切片进行质控,另外会诊专家通过全面规范的病理诊断描述大大增加了基层医院病理医师的临床检验与诊断水平。

3.3 在病理远程会诊中院内病理科室的作用分析 院内开展病理远程会诊过程中,病理科室起到关键作用。由于远程会诊所采用的病历资料主要由申请方所提供,而相关资料对实际诊断效果具有密切的相关性,故基层医院病理科对会诊结果存在直接影响的作用[3]。院内病理科室影响远程会诊确诊率的相关因素较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获取病理标本是否标准,是否明确为病变部位;②获取样本的数量是否充足;③开展HE 切片与染色的措施是否达标;④所选标本是否完全适合免疫组化抗体标准;⑤病例相关资料的完整程度。相关研究报告表示远程会诊的确诊率约为88%~99%,其中冰冻切片的符合率为99%~100%[4,5],而本次研究中确诊率为96.4%,与以往报道结果一致。所以,在开展远程会诊过程中,院内病理科室需要严格把控质量,避免影响诊断结果的不良事件,保证有效的确诊结果。

3.4 病理远程会诊的改善措施分析 综合本次研究中的实际情况,笔者分析在开展过程中应着重以下几点进一步给予细节完善。①针对检验资料较为复杂繁琐的病历,尽可能选择高兆量宽带基础,缩短上传时间进而增加会诊效率[6]。②在选择专家时确保权威性与专业性,提高临床解读的正确程度。③提供全面的临床检验与随访资料,在专家给予相关意见时适时补充其他资料,及时进行反馈,提高患者的诊疗效果。④远程会诊的相关资料需要有效保存,通过资料学习可提高院内医师的经验与能力,并对病理质控存在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在基层医院病理科室开展病理远程会诊具有确切的应用价值,不仅能够提高临床疑难病例的诊断效果,还能进一步增加院内病理医师的临床经验与能力。

1 游向东,王建安,李伟,等.我国国际病理远程会诊的实践与思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1,11(8):613 -615.

2 Weinstein RS,Bloom KJ,Rozek LS.Telepathology and the networking of pathology diagnostic services[J].Arch pathol Lab Med,1987,111(7):646 -652.

3 胡东升,吴天顺,毕研峰,等.病理远程会诊系统的结构与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13,9(1):40 -41.

4 Dennis T,Start RD,Cross SS.The use of digital imaging,video conferencing,and telepathology in histopathology:a national survey[J].J Clin Pathol,2005,58(3):254 -258.

5 Della Mea V,Cataldi P,Pertoldi B,et a1.Combining dynamic and static robotic telepathology:a report on 184 consecutive cases of frozen sections,histology and cytology[J].Anal Cell Pathol,2000,20(1):33-39.

6 于晓东,梁利斌,唐应成.病理远程会诊在基层病理科的应用分析[J].重庆医学,2013,42(21):2521 -2523.

猜你喜欢
病理科基层医院免疫组化
临床病理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开展床旁快速现场评价的探索
临床病理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分层培养教学模式总结及思考
新进展文献介绍在临床病理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探索
微生物检验在基层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及质量控制方式的研究
胎儿/围产儿尸检在临床病理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作用
夏枯草水提液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婴幼儿原始黏液样间叶性肿瘤一例及文献复习
结直肠癌组织中SOX9与RUNX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对基层医院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分析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