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电视主题报道新闻表达的“五条要领”

2014-12-12 07:21文/周
中国记者 2014年11期
关键词:电视新闻

□ 文/周 进

强化电视主题报道新闻表达的“五条要领”

□ 文/周 进

长期以来,电视主题报道作为我国电视新闻一种重要手段,在传播主流新闻、引导社会舆论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当前,如何担负起主流媒体在宣传思想工作中应有的社会责任,是摆在电视新闻人面前一道严峻的课题。作者由此提出创新主题报道的“五条要领”。

电视新闻 主题报道 要领

要让主题报道担负起在宣传思想工作中所承载的社会责任,迫切需要回归新闻本质,对其话语表达体系进行融合创新。具体来说,节目操作应重视“五条要领”。

1.既有新闻敏感,也要整体推动。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以及Graph Pad 5 进行统计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OS及TTR,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生存资料单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Cox多因素模型进行分析。检验水准(α)为0.05。

新闻人要有一根敏感的神经、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将主题报道做大做强的本领。以央视春节推出的“家风是什么?”为例,节目之所以能引起舆论场热烈反响,除应时应景外,它还触碰了社会人心的一个痛点:就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社会出现较严重的道德滑坡。家风与社会风气、党风、政风紧紧联系在一起。这引起央视新闻人的高度关注,于是便有了从大年初一到初八“新闻联播”头条播出的“海采”节目“家风是什么?”不仅如此,该节目还整体推动,分别在“朝闻天下”“共同关注”等其它黄金时段中播出加长版,在“央视新闻”微博、微信、客户端上及时与网友互动,形成强大的报道声势。

2.既有结论表达,也要过程展示。

据调查发现,乡村女教师在教育目的、学生、课程、教师角色四个维度的信念得分均略高于乡村男教师,而男教师在教学信念方面的得分略高于女教师。从整体来看,男女教师的教育信念在五个维度上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说明其没有性别差异。

中国是航运大国,世界10大港口中,中国占据8个席位。2017年,中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40亿吨,比上年增长6%;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38亿标箱(TEU),比上年增长8.3%。2017年,外籍船舶靠泊中国港口数量超过28万余艘次,是1994年的5倍以上,而国际航行船舶燃油平均含硫量高达2.6%~3.5%,是车用柴油的3500倍,船舶燃油质量远远落后于陆上机动车燃油品质。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的数据显示,2012年,船舶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别占当地排放总量的12.4%和11.6%,2015年分别上升到25.7%和29.4%。

主题报道中的过程展示与结论表达缺一不可,同样重要。记者的每一次主题采访,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次社会调查或民意调查。新闻人的使命不是最后拿出一个调查报告、统计结果,而是通过屏幕、版面,将调查的过程生动有力地呈现,把编辑部的观点、结论“藏”在报道里面,让观众自己去感受、感知、感动。

开裂事件后对行走齿轮热处理工艺进行调查,其采用渗碳后降温淬火路线,行走齿轮工艺硬化层深3.0~3.5mm,渗碳温度940℃,强渗碳势1.10%,扩散碳势0.72%,渗碳后降温到820℃均温后淬火,油温60℃,在油槽冷却时间为0.5h,回火工艺为160℃保温4h。

央视专门制作了“海采手则”,对采访及制作过程都做出刚性要求:首先,采访是随机的,杜绝任何摆拍;其次,回答是即兴的,是第一时间反应且没有标准答案;最后,摄像要肯花笨功夫去跟拍捕捉被采访对象的“不加思索”;对一些闲来之笔不轻易掐掉,选择是什么就是什么。所以,被网友们热议为“神回复”的“我姓曾”“队被人插了”,就是在这种编辑思路指导下产生的。虽然也有网友对此不屑和吐槽,但节目取得轰动性传播效果不可否认。

超声雾化法原理是利用对雾化喷嘴的改造,通过振动管产生的超声波起到破碎液滴的作用。产生2~2.5 MPa的超音速气体和80~100 kHz的脉冲频率,最终形成104~105K/s的冷凝速度。[4]

3.既有典型宣传,也要社会感动。

与其它体裁的新闻报道一样,电视主题报道更要追求可看性、吸引人,在形式上出新,在效果上出彩,才能真正实现有效传播。所谓“硬新闻的软着陆”“软新闻的硬播出”讲的都是这个道理。让新闻报道生动活泼的手段有很多,比如:概念事件化、事件人物化、人物故事化、故事细节化,多尝试伴随式采访、互动式体验、探访式报道等等。

主题报道时常要与各种典型打交道,而典型宣传也是主题报道由此及彼、以点带面的好办法。典型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首先应该具有时代特征,特性中蕴含着时代共性。第一,人物必须有故事,有值得称道的特殊经历;第二,主人公的经历和其精神品质并非个别现象,应具有一定的社会代表性;第三,人物有思想,最好还有个性化的语言及表达。找到这样的典型后,记者还要以多种电视化手段多角度呈现,力求报道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温度。

4.既有规范庄重,也要生动活泼。

央视“出彩人生”系列主题报道中,《廖智:鼓舞人生》这期节目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它讲述的是在汶川大地震中失去双腿和女儿的舞蹈老师廖智的故事,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廖智走出了心灵的阴霾,重返舞台。看完这档节目,观众为她的坚强、善良喝彩,在感动、感慨中,观众看到的不是一个廖智,而是在灾难中互帮互助、坚强不屈的中华儿女。

5.既有创意传播,也要融合传播。

“要获取最新资讯,您还可以登录我们的官方微博——央视新闻。观众朋友再见”。“新闻联播”这句结束语电视观众现在已耳熟能详,这句话,其实正是当前传统媒体大力探索融合传播或者叫渠道创新的一个缩影。

从央视到省级卫视再到地方台,对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已从过去的信息加工、新闻生产环节延伸到新闻接收、社会化互动、品牌推广等领域。一些电视新闻和栏目还上线了自己的新闻客户端,以便更好地整合、集纳、推送信息。这些平台和手段,都是主题报道可以借鉴运用的,比如:利用微博微信平台,进行主题报道的选题征集和确立,对主题报道的采访过程进行视频宣传、预告预热,播出后还可以通过这些平台进行观众意见反馈。

只要准确把握主题报道的定位,让报道回归新闻本源,充分利用电视媒体和新媒体的属性进行话语表达,增强可看性、互动性,电视主题报道一定会深入人心,大有作为。

(作者是南京广播电视集团主任编辑、主任调研员)

编 辑 张 垒 leizhangbox@163.com

猜你喜欢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刍议电视新闻采访
电视新闻报道叙事形态的转化
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
论电视新闻的艺术性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关于电视新闻报道平民化的讨论
电视新闻的后期编辑之我见
故事化让电视新闻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