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社区图书馆发展的新思路
——以武汉市社区图书馆为例

2014-12-13 04:38蓝培华
决策与信息 2014年33期
关键词:图书室武汉市集群

蓝培华

湖北工业大学图书馆 430068

探索社区图书馆发展的新思路
——以武汉市社区图书馆为例

蓝培华

湖北工业大学图书馆 430068

通过对武汉市七个社区图书馆的情况调查研究,发现了武汉市大部分社区图书馆发展缓慢,表现在于:图书质量不高,专业人才匮乏,读者偏少,图书室成了摆设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构建社区图书馆的新思路,如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区域图书馆集群管理等5个策略。促进社区图书馆的发展,对于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建立和谐社会,起到了改善的作用。

区域图书馆集群管理;问卷调查;流动图书室;图书“漂流”

国外有句名谚:要吞并个国家,征服一个民族,首先炸毁这个国家的所有图书馆。可见,图书馆关系国家命运和民族生存,是一件不可小觑的民生大事[1]。近年来,随着社区文化的开展,社区图书馆作为社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图书馆馆长詹福瑞认为现在城市内最稀缺的是社区图书馆,即百姓家门口的图书馆。“走几步就到,房子不用很大,几百平方米即可,要实用,藏书也要适合百姓需要”。据詹馆长介绍,国际图联有个标准,城市里每1.5平方公里应该有一座社区图书馆。可是虽然近在身边,一些社区图书馆却没能真正成为社区里爱书人的乐园,针对社区图书馆这种“与家近,与人远”的矛盾现象,本文以武汉市7个社区图书室为例,探索社区图书馆的建设,构建社区图书馆发展的新思路。

1.社区图书室情况调查

通过对武汉市部分社区图书馆进行了调查研究,为了具体反映社区图书馆的规模、藏书量、读者量,列于表1。

通过2013年武汉市部分社区图书馆情况统计表,对以上七个社区调查数据的分析研究,不难发现武汉社区图书馆的供给状况不容乐观,读者量占社区人口的比例少,藏书量少,书籍更新慢,有些甚至是捐赠的旧书、旧报,图书馆管理人员大多数是社区工作人员兼管。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2.社区图书馆调查结果分析

2.1 图书质量不高

武汉市一些社区图书的来源主要是靠上级单位或政府及社会的捐赠图书内容陈旧,质量不高。有的图书馆从建成起就根本没有补充过新书、报刊和杂志。有的图书馆是为了应付检查,一次性拨款购买或发动捐书建立的,图书数量不多,质量不高[2]。目前社区图书馆因为规模小,得不到社区的重视,图书的资金有的来自政府的拨款,有的来自个人的捐赠和集体的筹款,在资金来源不稳定的情况下,采购图书数量有限,品种单一,大多数书馆藏书量很少,资金不到位,都是旧书籍和旧刊,不能满足社区读者的文化需求,图书馆成了应付上级精神文明的检查的摆设。

2.2 专业人才匮乏

社区图书馆缺乏具有管理知识和运作能力的专业人员,基本只能承担简单的图书借还工作,服务类型单一,影响图书馆效能的发挥。在已组建的社区图书馆中,管理人员大多是社区工作人员兼管,并不具备图书馆专业知识,文献选择与采访,文献阅览与流通,管理手段五花八门,造成阅读率低下,有的甚至开馆剪彩热热闹闹,过后无人问津,成了社区的摆设。同时没有专业管理人员参与,兼管图书室的社区干部们就连“守摊子”的时间都保证不了,更别提完善图书室的各项服务了。社区图书馆作为公共图书馆的基层馆,其业务程序和公共图书馆是一致的,社区图书馆的阅读指导、信息教育、文献流通、联机检索都应在公共图书馆的指导下进行。因此,社区图书馆应配备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参与作,以保证社区图书馆各项功能的实现。

2.3 读者偏少,图书室成了摆设

以武汉市丹东社区为例,社区常住口为8100人,而2009年的读者借阅量仅为了130人次,平均三天借阅一人次,一方面由于宣传力度不够,许多社区居民根本不知道有社区图书馆。这也是导致社区图书馆门可罗雀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受场地所限制,有的社区由于场地有限,图书馆和文化娱乐活动室挤在一起,成为了玩棋牌的休闲场所。居民的阅读环境受到影响。

3.改善社区图书室的策略

针对着武汉社区所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如下改善策略。

3.1 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区域图书馆集群管理

网络技术是目前国内图书馆管理领域正在发展和推广的一种新型的图书馆经营模式,也是实现区域图书馆集群管理有效途径之一。所谓区域图书馆集群管理,就是通过总分馆制(或行业)内的图书馆紧密联系起来,组成布局合理、职责明确、协调有序、管理规范、便捷高效的图书馆联合体。通过统一业务管理、开展联合服务,形成一个资源高度共享、业务密不可分的图书馆网络集群组织[2]。使读者既可以就近利用社区图书馆,又可完成跨馆借阅,享用各社区图书室较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源,达到资源整合的目的。5)通过政府支持购买中国专业图书馆网(CSLN“网图系统”),使社区图书馆实现集群管理。CSLN“网图系统”是我国首家投入营运的网上图书馆管理系统,是我国图书馆软件行业中唯一获得国家级创新基金资助的项目,其技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功能全面,操作简易,建设成本低,花数千元就可以购买,维护方便,它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适用于建设上述的社区图书馆服务体系的集群图书馆管理系统。

3.2 多角度互动问卷调查

在图书馆工作过程中,图书馆管理人员与读者,管理手段与读者,藏书结构与读者,服务内容、方式与读者,规章制度与读者,以及各类读者需求与图书馆之间,都是密切相关联的,是不可避免的矛盾统一体[3]。我们有必要了解服务对象的状态、需求,最终达到不断地调整服务,使图书馆与读者这好读者服务工作的前提,也是满足读者的客观依据。常做居民需求调查,通过封闭式、半封闭式、开放式的题型设计。例:您喜欢读哪方面的书籍(按多少依次填写)A.小说、B.人物传记……F.艺术设

(请标明具体书籍);开放型问题允许读者用自己的语言回答问题,行文自由,不受限制,问卷调查表思路设计,如图1所示。

3.3 鼓励居民的私人藏书与社区图书馆的图书“漂流”

鼓励居民的私人藏书与社区图书馆的图书“漂流”,让“死”书“活”起来。图书“漂流”是一种源自国外的阅读方式。它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洲,指的是书友们将自己拥有却不再阅读的书籍贴上特定的标签后,投放到公共场所,无偿地提供给需要的人阅读[4]。通过图书“漂流”不仅可以加快图书馆的图书更新,增加藏书量,而且是一场阅读的接力和知识的传递、智慧的碰撞、资源的共享与知识价值的提升。从更高的层面上思考构建阅读社会、构建社区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4.结语

社区图书馆是全面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增强社区综合竞争力和提高社区居民综合素质的一种新型载体,能够在构建和谐社区中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5]同时,社区图书馆也是关乎民生的文化工程。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信息手段,建一个发展一个,完善社区图书馆建设,为民众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推动和谐社会的建立,提高全民文化品质和精神素养。

[1]刘文勇.再论社区图书馆建设的问题与对策.图书馆工作与研究[J].2009(6):13-16.

[2]贺玢.北京农村社区图书馆发展现状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5):25-27.

[3]肖焕忠.区域图书馆集群管理探析[J].图书馆,2007年(3):36-28.

[4]沈蕙.中国西部地区流动图书馆建设的意义及运作机制[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9(1):56-58.

[5]梁丽等著.联合型社区图书馆功能及发展模式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12月.

[6]社区图书馆集群管理-e线图情论坛,网络(http://www. chinalibs)》-2012-05-23.

蓝培华,女,1976年8月,1998年毕业于广西民族大学信息管理专业,本科,馆员,工作单位:湖北工业大学图书馆。

猜你喜欢
图书室武汉市集群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功能性新材料产业集群加速形成
武汉市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成功举办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题多解
书的尊严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提高基层单位图书室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路径选择
培育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
第十届中国足球协会第三次会员大会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