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知兴替 任重而道远
——读《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

2014-12-13 06:13陈宝生
人民公仆 2014年3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特色科学

■ 陈宝生

公仆专论

读史知兴替 任重而道远
——读《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

■ 陈宝生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读一读社会主义发展史,了解社会主义的来龙去脉,对于指导我们当前正在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宣部理论局组织专家编写的《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党员干部读本)》(以下简称《五百年》),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依据和线索,全景展现了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立意高远、视野宽阔、内涵丰富,把社会主义的历史渊源、思想发展、实践过程讲得透彻明白,把无数仁人志士开拓探索、不懈追求的历程讲得透彻明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等重大问题讲得透彻明白,值得广大党政干部认真学习研读。

讲清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思想渊源。《五百年》如实描述了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条件、主要阶段和代表人物、基本观点和主张,实事求是地评价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贡献和存在的片面性、不成熟性;着重描述了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背景、创立和发展完善的过程,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全书从社会主义思想源头讲起,极具历史感、厚重感。重温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历史飞跃,可以使广大党员干部更加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是人类获得彻底解放、通往美好未来的必由之路,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讲清了世界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五百年》以简练的笔墨,再现了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历史。书中对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的探索和思考、苏联模式及其局限、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改革尝试等重大事件,都做了如实描述和深刻分析。特别是对苏东剧变的分析,鞭辟入里,切中要害。书中提出苏东剧变的直接原因是“两放弃一放任”,即放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鼓吹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奉行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放任西方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采取妥协退让政策。深层历史原因是“六个长期”,即长期教条地对待马克思主义;长期僵化地对待社会主义;长期忽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长期缺乏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长期不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和民族矛盾;长期放松执政党自身建设。这些历史结论,令人警醒,发人深思,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讲清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选择社会主义,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是改革开放30多年实践的根本总结。《五百年》以丰富生动的史料,描述了近代各种思想的交锋、先进知识分子的抉择、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开拓、前进道路的曲折和失误、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实现“中国梦”的不懈奋斗。一幅幅壮丽浩瀚的历史画卷,真实再现了我们党在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是怎样经过反复比较和总结,历史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是怎样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是怎样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讲清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五百年》通过描述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过程,从五个方面深刻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通过描述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历程,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和具体国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全书从历史中引出结论,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读后会使人深刻感到,社会主义建设是薪火相传、代代相承的事业,我国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必须牢牢把握“两个三十年”的辩证统一,决不能割断历史,搞历史虚无主义。

《五百年》是一本适合党员干部和基层群众阅读的好教材,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一项重要成果,相信广大读者会从中得到深刻的历史启迪。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特色科学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特色种植促增收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科学拔牙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