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地图籍中的长城图像

2014-12-16 07:54管彦波
史学集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全图长城图像

管彦波

(三峡大学民族学院,湖北宜昌443002)

作为中国地图上一个不可或缺的人文地理要素,长城见之于地图,我们似乎可以大胆地推测到长城修建的初始年代,即春秋战国时期。然而,在历代传世地图中,长城图像最早却锁定在南宋的《华夷图》。自宋元以后,在明清编撰的历史地理文献中,长城作为一个蕴涵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符号,则屡现于各种典志图籍,仔细检点散落于各种史志文献中的长城图像,并与相关的文献记载相互印证,对于我们探讨长城地带不同族群的互动与交流,将提供更加多元的观察视角。

一、明时期地图上的长城与长城图籍

考察明代传世地图上的长城,大体上有三类主要的资料:一是地理类或地图类图书中的地图;二是单幅传世的明代地图;三是以“九边图”为主的各种边镇图、长城区域省区的通志和区域志书。

相对于元代而言,明代编撰的舆地类或地理类图书、图集更为丰富。在这一时期编撰的《大明一统志》(90卷)、《志略》(16卷)、《广舆图叙》(1卷)、《广舆图》(2卷)、《禹贡图说》(1卷)、《皇舆考》(12卷)、《广舆记》(24卷)、《图书编》(127卷)、《全边略记》(12卷)、《皇明职方地图》(3卷)、《今古舆地图》(3卷)、《地图综要》(3卷)、《汇辑舆图备考》(18卷)、《万国全图》①艾儒略与杨廷筠合作编写于1623年,是一部世界地图册。、《今古舆地图》、《阅史约书》(4册)②明王光鲁编辑,崇祯年间刻朱墨套印本,由地图和文字两部分构成,地图部分包含从上古至元朝的古地图35幅,有地图、割据图、分界图、山川图等类别。等各种图集或地理志书中,均都能够翻检到涉及长城的一些地图。这当中,成书于天顺五年 (1461)官修地理总志—— 《大明一统志》,在第一卷之首就绘有《皇明大一统地理之图》,图上标绘各省区的位置、重要城市以及长江、黄河等重要河流。图之北部所绘长城非常醒目,长城之外,按“外夷”地区标示,与周边大小诸国图例相同。另在各卷之首还绘有本省区的《山川大势图》、《州县鳞次图》。其中,《山西州县鳞次图》、《北直隶州县鳞次图》、《陕西州县鳞次图》等地图上,长城画得也十分突出 (见图1)。嘉靖四十年胡松刻本之《辽东边图》上,详细地绘制了辽东镇所辖之卫、所、关、营、堡,自山海关起向东直达鸭绿江北今千山山麓的长城图像绘制得十分醒目。明崇祯九年 (1636)由兵部职方司主事陈组绶等人编制的地图集—— 《皇明职方地图》,作为一部综合性的地图集,其特点是突出与军事相关的地理要素的选取、标识。尤其是针对前人对边墙地区的地理要素“图其内不绘其外”,致使“一图以内易见,而图以外难知”的情况,更加详细地表示长城、关口等形势及戍边村镇,同时增加了失陷边镇地图。①朱炳贵:《陈组绶及其〈皇明职方地图〉》,《地图》,2002年第4期。明吴国辅纂、崇祯十六年 (1643)刻的《今古舆地图说》共有三卷,以墨色的明朝地图为底图,绘《今古华夷图》、《明肇造图》、《明统一图》、《历代职方图》(每朝一幅),共计59幅。在绘制上采用古朱今墨着色来表示古今地名、地理的变迁,双色对照给人清晰而直观的感觉,而且许多图幅上标绘的长城图像也甚为形象。明末吴学俨等人编辑、南明弘光元年 (1645)刻印的《地图综要》,分为总卷、内卷、外卷三卷,共有地图66幅。总卷主要叙述明代行政区划、沿革、边疆形势、山川关隘等,绘有《华夷古今形胜图》、《天下各镇边要图》、《京省合宿分界图》、《天下舆地分里总图》等地图;内卷为两京十三省分图,反映的是各省的郡邑建置、山川要塞等;外卷包括“九边”、“四夷”,详述明代边疆要地、边陲民族及邻国概况。在这部古地图集所绘的地图中,有关长城的图像基本上采用的是传统的绘法。

图1 《大明一统志》各卷所附图幅上的长城图像 (1选自《山西州县鳞次图》;2选自《北直隶州县鳞次图》;3选自《陕西州县鳞次图》;4选自《皇明大一统地理之图》)

在明代绘制的舆地总图或极具天下大势的传世地图中,《大明混一图》、②成图于1389年,作者不详,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彩绘绢本。《江防海防图》、③成图于1472—1621年间,作者不详,纸本彩绘。《杨子器跋舆地图》、④成图于1512—1513年间,作者不详,旅顺博物馆藏,绢本彩绘,原图无名,因中间有“杨子器跋文”而得名。《大明舆地图》、⑤据推测,成图约为嘉靖末年,作者不详,美国国会图书馆藏,绢本彩绘,据考证在清朝曾被人修复过。《王泮识舆地图摹绘增补本》、⑥成图于1603—1604年,作者不详,法国国家图书馆藏,绢底彩绘,根据图中王泮署名的说明文字而得名。《古今形胜之图》、《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坤舆万国全图》、《乾坤万国全图古今人物事迹》、《天下九边分野人迹路程全图》、《大明一统之图》、《舆地全图》、《山海舆地全图》、《华夷古今形胜图》、《天下舆地分里总图》以及《三才图会》⑦《三才图会》是明人王圻及其儿子王思义辑编的一部百科式图录类书,在该书的“地理门”中,有《山海舆地全图》、《华夷一统图》、《南北直隶舆图》等全国及各省地图,有九边、辽东、蓟州、宁夏等边防地图和十五国风地理图等。其中,在《萧齐南国之图》、《刘宋南国图》、《东晋中兴江左图》、《西晋郡国之图》、《东汉郡国之图》、《汉吴楚七国图》、《十五国风地理之图》、《春秋列国图》、《商有九图》、《顺天京城图》、《辽阳沿海总图》、《庄宁凉永图》、《九边总图》、《春秋列国之图》等图幅上有明显的长城符号。中的《中国三大干图》等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几幅。这些主要以单幅的形式或作为地图集总图传承下来的地图,除了《大明混一图》、《山海舆地全图》等少量的几副未见长城图像外,大多数的图幅都在相应的位置标绘长城图像。

图2 明代所绘地图上所见的长城图像

明代刊印的“世界地图”中,《天下九边分野人迹路程全图》和《乾坤万国全图古今人物事迹》是较为典型的两幅。《天下九边分野人迹路程全图》为曹君义于崇祯十七年 (1644)刊印,图的上方题为“万国大全图说”,下方为“天下两京十三省府州县路程”,左右两侧分别用文字记述“九边”29处关镇至北京的里程。《乾坤万国全图古今人物事迹》为常州府无锡县儒学训导梁葶于万历二十一年 (1593)镌刻,南京吏部四司刊于正巳堂。两图的编绘方法、表现内容基本相同,均是以中国为中心,对明代2京13省刻绘较为详细。长城用立体形象绘出,置于图的上半部,十分突出。①详见孙果清:《以中国为主的世界地图—— 〈乾坤万国全图古今人物事迹〉》,《地图》,2007年第6期;陈健:《〈天下九边分野人迹路程全图〉图说》,《地图》,1994年第3期。可能是受到这两幅地图的影响,清康熙二年 (1663)姑苏王君甫编印的《大明九边万国人迹路程全图》,在绘图风格及内容上也与前两图相类似 (见图3)。法国国家图书馆藏王泮1594年题识朝鲜摹绘增补本《舆地图》(又称《中国全图》),是一幅融科学性与艺术性于一体的大幅彩绘中国全图。这幅地图所绘的范围东自朝鲜和日本,西抵天山和大流沙,北起黑龙江和蒙古,南到南海。绘图者采用了分省设色的方法,用不同的颜色分别表示出明朝2京13省的范围,此图还特别注意地理要素的形象化和图面的艺术性,万里长城以浅灰色的高墙表示,从直隶湾起穿过山西、陕西,直至西北戈壁沙漠,像一条巨龙蜿蜒于山岭之间,甚为壮观。②孙果清:《罕见的大幅彩绘全国地图——王泮题识〈舆地图〉鉴赏》,《地图》,2009年第1期;王庆余:《王泮和他的〈中国全图〉》,《自然杂志》,1985年第5期。在明代具有代表性的彩绘地图中,《扬子器跋舆地图》是颇为精良且极具艺术价值的一幅。这幅地图的摹绘本现藏于旅顺博物馆,图上用显著的红色线条勾绘明代所辖各省行政界线,使用规范化的图形符号表示居民点,地貌、地物用形象的写景法表示,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以西的长城,采用规范化的图形符号绘制而成,宛如一条飞腾的巨龙,形象逼真。明代喻时绘制、现藏于西班牙塞维利亚市 (Sevilla)印度总档案馆的《古今形胜之图》(早于罗洪先《广舆图》),是以《明一统志》为依据,为学者研究历史、了解“天下形势古今要害之地”而编制的兼具历史地理图和形势地图性质的地图,所绘范围包括明朝2京13省及周边地区,东至日本、朝鲜,西至今乌兹别克斯坦东南的铁门关,北起蒙古高原,南达南海,包括爪哇、三佛齐 (今苏门答腊)等地。在这幅图上,长城和山脉采用形象画法,也非常逼真。①孙果清:《古今形胜之图》,《地图》,2006年第6期。此外,在明代西洋人绘制的中国地图中,也能见到有关长城的图像。如最近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发现,由葡萄牙耶稣会士、杰出的地理学家巴布达 (LUIZ JORGE DE BARBUDA)1584年绘制的西方世界第一幅单张的、并以中国命名的中国分省地图中,第一次在西文的中国地图上标上了长城这一世界奇迹。在图上可见长城顺着山脉的走势绵延伸展,并将间断的山脉连接起来形成一道自然和人工浑然而成的屏障。沿着长城的伸展,图上还有一行简略的说明文字,大意是:在群山之间绵延四百里格 (一里格等于三英里),为中国君王所建以抵御外部入侵的长城。②张红扬:《西洋人绘制的第一幅中国分省地图》,《赣东都市》,2006年1月20日,第12版“历史天空”栏目。

图3 以中国为主心的几幅世界地图上的长城图像

明代的边患甚为严峻,为了遏止蒙古势力的南下,明朝廷非常重视长城的修筑,在西起嘉峪关、东至鸭绿江的北部边境线上,建立了以长城为依托的防御体系,并把漫长的长城防线划分为甘肃镇、固原镇、宁夏镇、延绥镇、大同镇、太原镇、宣府镇、蓟镇、辽东镇等九个防区,史称“九边”或“九镇”。相应地,在明代出现了数量可观的边防专题研究的著述、长城图籍和边防图的绘本,③详见王庸:《中国地理图籍丛考》之“明代北方边防图籍录”,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这在以往的任何一个朝代都是很少见的。

明代与长城相关的边防图大致有两种形式:一是《九边图说》、《九边图论》、《九边图志》、《九边图考》、《武备志》(见图4)④明天启年间茅元仪撰辑《武备志》是一部大型的军事类书,书收图738幅,其中所附九边图中,大部分都绘有长城图像,但各幅长城的绘法,符号并不统一。等边防图籍与图册、军事类书所附图,如《大明神势图》、《边镇地图》等。二为长卷式或单张地图,如《九边图说》残卷、《陕西镇战守图略》、《宁夏镇战守图略》、《甘肃镇战守图略》⑤《陕西镇战守图略》、《宁夏镇战守图略》、《甘肃镇战守图略》是明代单幅边防图中颇为典型的三幅,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从这三幅图的名称来看,可能是一套中的三幅,其余散佚了。等。在这两类地图中,嘉靖四年郑晓编撰的《九边图志》作为明代第一部长城图籍,虽以文字为主,但附有各分镇地图。①详见赵现海:《明代嘉隆年间长城图籍撰绘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大明神势图》为明末方孔炤所著《全边略记》所附图册,共分上、中、下三卷,上卷为政区图,中卷为边镇地图,下卷为川海图及域外地图,内容较《广舆图》更加丰富,且刻印精良,堪称明末中国传统地图集的集大成之作。虽因言及明清之际边事等敏感内容而被清禁毁,然图集中许多图幅亦绘有长城。南京博物院藏黄兆梦绘本《边镇地图》图卷,共绘边镇图15幅,标题分别为:内三关、全辽边、大宁边、开平兴和边镇、宣府边、大同山西边镇、蓟镇边、榆林边镇、宁夏固兰边镇、洮河边、甘肃边镇、松潘边、建昌、麻阳、虔镇,其范围包括明代北方的九大边镇及云、贵、川、湘、赣、闽、粤等一些与少数民族地区相邻的军事重镇,即所谓“苗防”的区域范围。图绘均用墨线勾勒,山脉用写景法表示,不描绘其走向而点绘其著名的峰峦,河流用双曲线绘制。都邑、关隘、堡寨皆用大小方格或六角形格标出,沙漠则用虚线勾画范围,中间加以象征砂粒的细墨点,长城则以简化的边墙或以宽墨的线条标识,湖海绘以波纹。②张宝钗:《明绘本〈边镇地图〉考》,《东南文化》,1997年第4期。

图4 《武备志》所附九边图及图上的长城图像

长卷式的长城地图以嘉靖十三年许论绘制的《九边图说》残卷③一般认为,《九边图说》残卷是目前存世的第一幅专门的长城地图。为典型。许论为明朝的兵部职方司主事,出于“披图可以略见边防之形胜”的直观而实用的目的,他采用中国古代地图绘制中的形象绘法,绘制了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五镇,包括镇城、关楼、卫所、营堡、驿站在内的多层次、立体性的长城防御体系地图,并于嘉靖十六年上呈世宗。许论呈献给世宗的地图,彩绘于黄麻纸上,全图底色发黄,长约10余米,是非常罕见的长卷式的长城地图。目前藏于历史博物馆和辽宁博物馆的《九边图》均以该图为基础改绘。④详见赵现海:《第一幅长城地图〈九边图说〉残卷——兼论〈九边图论〉的图版改绘与版本源流》,《史学史研究》,2010年第3期。

图5 辽宁博物馆藏《九边图》局部

明代传世以长城为题命名的地图中,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明长城蓟镇图》,是十分少见的一幅地图。该图原为河北康俊香家祖传藏品,1982年由河北省鸡泽县刘志显寄给历史博物馆。原图为折装图册,寄到博物馆时为散页一包,约有670余页,部分页面已经脱落朽烂,原装册数不得其详。图页高33.2厘米,宽19.1厘米,重矾棉纸,着色绘长城、山峦、水口、偏坡,用预制戳记印制空心“敌台”、营、堡、烽墩、传烽厂。在绘画技艺上受明中晚期院体画影响,山石坡岭用斧劈被法具有传统山水画风格,在北国燕山,重岩陡峭、绵延千里的山峰上,长城像一条巨龙随山应势,蜿蜒起伏于崇山峻岭之间。城墙上敌台林立,台的西北角悬三角形标旗,显示了长城用险制寨、巍然雄峙的宏伟气势。城墙外侧绘虎皮石城体,上有架口,方向概由东而西,这样不免有失实之处。所有敌台烽墩、营、堡,规格一致,缺乏变化,未能完全反映明长城建筑艺术风貌,这些不足之处,说明制图者并非重于艺术,而是侧重在建置和执掌布防的实用效果。图的定向为上南下北,左东右西,与宋以来的舆图刻本《禹迹图》、《华夷图》,明绘《九边图》等定向体例迥然不同。采用这种手法的原因,系由于在军衙之内,主帅位置一般都是坐北面南,如此翻阅比较容易与实地对照,然而更为重要的还在于看到长城外壁一侧。①杨文和:《明长城蓟镇图考略》,《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87年第1期。

图6 万历朝蓟镇图中的冷口—建昌营一小段 (据《长城小站》资料)

二、清至民国初年地图上的长城

清朝入主中原统一全国后,长城真正失去了其防御的功能,但在地图上绘制长城图像这一做法,在清朝编绘的一些地图集或单幅地图中,依然是一个不变的传统。

清朝编绘的具有历史地理性质的图集主要有《历代地理志图》①这是在朱印雕版清代底图上用墨笔标绘的古代地理志图,绘者不详,现藏于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历代地理沿革图》、《舆地略图》(《皇朝舆地略图》)、 《历代沿革图》、《方舆全图总说》、《历代舆地图》、光绪《会典舆图》、 《历代地理志韵编今释舆地图》、《皇朝一统直省府厅州县全图》等几种。这当中,顾祖禹编辑、浦锡龄校订增补、光绪二十七年(1901)刻印的《方舆全图总说》,共有五卷(十册),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全图,包括东半球图、西半球图、一统舆地图与图说;第二部分为分省地图,反映的是清末行政建制中各省地图;第三部分为边图、海运图、漕运图、属国图等专题图及图说。这部图集中的一些地图,绘有长城图像。杨守敬 (1839—1915)主持编纂刊刻的《历代舆地图》,是以清乾隆内府舆图为底图,并参阅税安礼的《历代地理指掌图》、六严的《舆地图》、胡渭的《禹贡锥指》中地图,分别以黑色和朱红色表示古今地理要素,编绘而成的一套大型的历史地图集。“杨图”从清光绪五年至宣统三年陆续刊刻补订,据《观海堂地理书目》统计,共分358卷,45个图组,分装为34册,图集开篇就是概略表示历史境域大势的“历代舆地沿革险要图”70幅,之后,自春秋战国至明代,按朝代的先后顺序,编排图幅,各图幅重点表示各朝代统治势力的主要涉及范围、行政区划、山河大势等地理要素。在这部内容丰富的地图集中,诸如《殷九有图》、《禹贡九州图》、《春秋列国图》、《战国七雄图》、《秦三十六郡图》、《东汉郡国志图》、《三国疆域图》、《晋书地理志图》、《南齐州郡志图》、《北魏地形志图》、《隋书地理志图》、《新唐书地理志图》、《宋地理志图》、《辽地理志图》、《金地理志图》、《元史地理志图》、《明史地理志图》、《清朝地图》等图幅上,均明显地绘有完整的长城图像,不过由所绘长城的走势基本相同来看,图绘长城并不是真实的各朝代的长城,突出的只是长城这个地理要素 (见图7)。

图7 《历代舆地图》中的长城图像

清代绘制的全国或世界地图,最为重要的有清康熙五十八年 (1719)铜版《清内府一统舆地秘图》、①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图上注记,内地各省注汉字,一些地区的长城图像较准确,长城以北关外注满文。雍正年间在康熙《皇舆全览图》基础上修订扩大区域编绘的一种内府舆图——雍正《十排皇舆全图》、绘于清嘉庆十五年 (1810)的《大清万年一统地理全图》②系清乾隆三十二年即1767年黄证孙编绘的《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的放大增补本,又称“天下舆图”,图上详细标绘了清代的省、府、州、厅、县及长城等内容。以及清道光十二年在《皇舆全图》与《十三排皇舆全图》底图上进行综合取舍,补充现有资料后编绘而成的雕版双色套印地图《皇朝一统舆地全图》等几种。这些地图上,长城作为一个重要的地理要素,均在图上有比较明显的表示,甚至有的图集,不仅在总图上绘有气势恢宏的长城,而且在与长城沿线相关的分图中,也绘有长城图像。如《皇朝一统直省府厅州县全图》之《顺天府图》、《皇朝一统舆地全图》之《直隶全图》就绘有醒目的长城符号。

图8 清代舆图上的长城图像

在清代的民间版地图中,现藏于英国的《天下古今舆地图》是一幅木刻墨印着色地图。该图以中国为中心,采用地形地物形象画法,绘出了清乾隆初年全国各省行政建置及府、州、县、山河、湖泊名称及分布位置。展图可见中国的四周被大海所包围,黄河及河源、大流沙、长城及重要关口、长江等主要河流、海南岛与南海诸岛刻画尤为突出。山脉和长城用立面形象法描绘,黄河、长江等河流用双曲线表示,沙漠用点纹,海水、河水绘有波纹。此图把中国置于全图中央,许多远离中国的国家和地区,不论大小都绘成岛屿分布在中国周围的海洋之中。这种表示方法,扩大了中国人的视野,反映了中国古代浑天说的观点。正如图左下角的一段文字所说:“此图天包地外,天如鸡子白,地如鸡子黄,土居中央,四周皆水。”足见这完全是中国式的世界地图。①孙果清:《中国式世界地图—— 〈天下古今舆地图〉》,《地图》,2009年第6期。

图9 清代传世地图上的长城图像

猜你喜欢
全图长城图像
改进的LapSRN遥感图像超分辨重建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下)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上)
《大清一统舆图·陕西全图》初探
有趣的图像诗
守护长城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遥感图像几何纠正中GCP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