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日龄快大型黄羽肉鸡饲粮粗蛋白质需要量

2014-12-20 07:37苟钟勇周桂莲蒋宗勇蒋守群丁发源余德谦
动物营养学报 2014年9期
关键词:黄羽需要量粗蛋白质

苟钟勇 周桂莲 蒋宗勇 蒋守群 丁发源 余德谦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畜禽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动物营养与饲料(华南)重点开放实验室,广东省动物育种与营养公共实验室,广州 510640)

近10年来,我国黄羽肉鸡饲养业进一步蓬勃发展。2012年,年出栏黄羽肉鸡约为43亿只,黄羽肉鸡年产肉量高,呈现出与白羽肉鸡两分天下的局面。快大型黄羽肉鸡作为黄羽肉鸡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黄羽肉鸡一半的饲养量;快大型黄羽肉鸡生长周期相对较短,一般分3个阶段饲养,上市屠宰日龄在60 d左右,屠宰体重2 kg左右;快大型黄羽肉鸡不仅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还具有肉质鲜美的特点。因此,研究确定快大型黄羽肉鸡的营养需要量,为科学配制饲粮提供依据,是实现其健康、高效养殖的关键之一。目前我国黄羽肉鸡饲粮配制主要参考2004年颁布的国家标准——《鸡的饲养标准》(NY/T 33—2004)[1],国标给出的黄羽肉鸡营养标准主要是针对中速型黄羽肉鸡的,不适合快大型黄羽肉鸡生产的需要。本研究以快大型黄羽肉鸡为试验动物,研究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1~21日龄快大型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胴体品质、蛋白质沉积率和血清尿酸含量等血清指标的影响,以期为快大型黄羽肉鸡营养研究和生产提供参考数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与分组设计

试验在广东省农科院动物科学研究所动物营养试验场进行。选取1 500只1日龄健康、发育良好的快大型黄羽肉鸡,鉴别公母后,按体重随机分组。试验采用2(性别)×5(粗蛋白质水平)试验设计,共10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鸡。5个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 18.0%、19.5%、21.0%、22.5%、24.0%。

1.2 试验饲粮

试验采用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其营养水平主要参考《鸡的饲养标准》(NY/T 33—2004)[1]和广东省农科院动物科学研究所动物营养研究室的前期研究结果而设置。根据《中国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表》设计和计算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表1),不同的粗蛋白质水平主要通过添加不同比例的豆粕来实现。

表1 试验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风干基础)Table 1 Composition and nutrient levels of trial diets(air-dry basis) %

1.3 试验动物饲养管理

试鸡地面平养,自由采食粉料,自由饮水。其他按常规饲养操作规程进行,并按常规免疫程序免疫,试验期21 d。

1.4 测定指标

1.4.1 生长性能

试验开始和结束前1天22:00断料供水,次日09:00以重复为单位称重,并统计耗料量,计算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

1.4.2 胴体品质和肌肉粗脂肪含量

试验结束(21日龄)后,每重复随机选4只鸡,分别称重后,翅下静脉采血5 mL,再颈部放血致死,分割两侧胸肌、两侧腿肌以及腹脂(含肌胃周围脂肪),并称重,以胸肌、腿肌和腹脂占活鸡重的百分率衡量胴体品质。将胸肌、腿肌切成小块,分别放于洁净铝盒,于65℃烘干,制备风干样品,备测胸肌和腿肌中粗脂肪和吸附水含量。

1.4.3 空体成分

试验开始(1日龄)时,全群鸡中随机选32只鸡(公母各16只),试验结束时,每重复随机选16只鸡(公母各8只),使其窒息而死。剖开腹腔,清除消化道内容物(本研究室一直将其定义为空体),称空体重后,将鸡体剪成大块,放于洁净铝盒,高压锅中高压蒸4 h后,匀浆,制备风干样品,备测其中粗蛋白质、粗脂肪、能量和吸附水含量。

1.4.4 蛋白质沉积率

按以下公式计算得出蛋白质沉积率:

蛋白质沉积率(%)= [(T21×C21-T1×C1)/(总耗料量×饲料粗蛋白质含量)]×100。

式中:T21为21日龄空体绝干重;C21为21日龄空体蛋白质含量;T1为1日龄空体绝干重;C1为1日龄空体蛋白质含量。

1.4.5 血清生化指标

在进行1.4.2操作的同时,采血,制备血清,测定血清中胆固醇(酶终点法)、甘油三酯(氧化酶法)和尿素氮(脲酶法)含量。

1.4.6 试验饲粮代谢能

为测定5种试验饲粮的代谢能,用80只体重达到1 500 g左右的快大型黄羽肉鸡公鸡进行代谢试验。试鸡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每组8个重复,每重复2只鸡。采用强饲法快速饲喂,通过肛门缝瓶收集试鸡排泄物测定黄羽肉鸡饲粮代谢能,具体操作方法按韩友文等[2]报道的方法进行。

1.5 数据统计

试验数据用SAS 8.01软件中的GLM程序进行性别和粗蛋白质双因素方差分析(two-way ANOVA),对受饲粮粗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的指标再分性别进行Duncan氏法多重比较。统计显著性水平为 P<0.05,极显著水平为 P<0.01。各组试验数据均以平均值±标准误表示。对受饲粮粗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并成非线性变化的指标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建立非线性回归模型,分别建立双斜率折线方程(y1=a1x+b1,x≤x0;y2=a2x+b2,x>x0,y代表度量的指标,x代表饲粮粗蛋白质水平,a代表斜率,b代表截距,x0代表拐点所对应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即为最适饲粮粗蛋白质需要量)和二次曲线回归方程(y=a x2+b x+c,y代表度量的指标,x代表饲粮粗蛋白质水平,c代表截距,x0=-2a/b为最适饲粮粗蛋白质需要量)。

2 结果

2.1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和粗蛋白质日摄入量的影响

由表2可知,公鸡: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末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或P<0.01),21.0%组极显著高于 18.0%与 19.5%组(P<0.01);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料重比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 或 P<0.01),21.0%组极显著低于 18.0%、19.5%和 22.5%组(P<0.01),24.0%组极显著低于 18.0%和 19.5%组(P<0.01),22.5%组显著低于 18.0%组(P<0.05);饲粮粗蛋白质水平显著或极显著影响粗蛋白质日摄入量(P<0.05或 P<0.01),24.0%与 22.5%组极显著高于18.0%、19.5%和 21.0%组(P<0.01),21.0%组极显著高于18.0%组(P<0.01),显著高于 19.5%组(P<0.05)。综合考虑这些生长性能指标,21.0%组最佳。因此,本试验根据生长性能指标确定1~21日龄黄羽肉鸡公鸡的最适饲粮粗蛋白质需要量为21.0%。

母鸡:饲粮粗蛋白质水平显著或极显著影响末重和平均日增重(P<0.05 或 P<0.01),21.0%组极显著高于 18.0%和 19.5%组(P<0.01),显著高于 22.5%和 24.0%组(P<0.05),除 21.0%组之外的其他4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料重比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或 P<0.01),21.0%组极显著低于 18.0%和 19.5%组(P<0.01),显著低于 22.5%和 24.0%组(P<0.05),24.0%组显著低于 18.0%和 19.5%组(P<0.05),22.5%组显著低于 18.0%组(P<0.05);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粗蛋白质日摄入量也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 或 P<0.01),24.0%组极显著高于 18.0%、19.5%和 21.0%组(P<0.01),22.5%组极显著高于 18.0%和 19.5%组(P<0.01),显著高于 21.0% 组(P<0.05),21.0% 组极显著高于18.0%组(P<0.01),19.5%组显著高于 18.0%组(P<0.05)。综合考虑这些生长性能指标,21.0%组最佳。因此,本试验根据生长性能指标确定1~21日龄黄羽肉鸡母鸡的最适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21.0%。

对末重、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建立的双斜率回归方程。末重:y=136+9.30x(x≤21.1),y=427-4.47x(x>21.1);平均日增重:y=4.96+0.490x(x≤21.2),y=20.3-0.234x(x>21.2);料重比:y=3.20 - 0.066x(x≤21.1),y=1.30+0.024x(x>21.1)。通过回归分析得到的最适饲粮粗蛋白质需要量非常接近21.0%。

表2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1~21日龄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和粗蛋白质日摄入量的影响Table 2 Effects of dietary CP level on growth performance and daily CP intake of yellow-feathered broilers aged from 1 to 21 days

2.2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黄羽肉鸡胴体品质的影响

由表3可知,公鸡: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腹脂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或 P<0.01),22.5%和 24.0%组均极显著低于 18.0%和 19.5%组(P<0.01),21.0%组显著低于 18.0%组(P<0.05);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腿肌率、胸肌率影响不显著(P>0.05)。

母鸡: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腹脂率有显著影响(P<0.05),24.0%组显著低于 18.0%和 21.0%组(P<0.05),22.5%组显著低于 18.0%组(P<0.05);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腿肌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 或 P<0.01),19.5%和 21.0%组均极显著高于 24.0%组(P<0.01);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胸肌率有显著影响(P<0.05),19.5%和 21.0%组均显著高于 24.0%组(P<0.05)。

较快的肌肉生长和较少的腹脂沉积是1~21日龄黄羽肉鸡养殖目标之一。因此,综合分析各指标的测定结果,本试验认为1~21日龄黄羽肉鸡公、母鸡获得最佳胴体品质的最适饲粮粗蛋白质需要量分别为21.0%和19.5%。

表3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1~21日龄黄羽肉鸡胴体品质的影响Table 3 Effects of dietary CP level on carcass quality of yellow-feathered broilers aged from 1 to 21 days %

2.3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黄羽肉鸡体蛋白质沉积率的影响

由表4可知,公鸡:饲粮粗蛋白质水平显著或极显著影响了体蛋白质含量(P<0.05 或 P<0.01),22.5%组极显著高于 18.0%、19.5%和 24.0%组(P<0.01),21.0%组极显著高于 18.0%和 24.0%组(P<0.01),还显著高于 19.5%组(P<0.05),18.0%和 19.5%组极显著高于 24.0%组(P<0.01);饲粮粗蛋白质水平显著或极显著影响了日沉积蛋白质量(P<0.05 或 P<0.01),19.5%、21.0%和 22.5%组极显著高于 24.0%组(P<0.01),18.0%组显著高于 24.0%组(P<0.05);饲粮粗蛋白质水平显著或极显著影响了蛋白质沉积率(P<0.05 或 P<0.01),18.0%、19.5%、21.0%、22.5% 组均极显著高于24.0%组(P<0.01),19.5%和 21.0%组显著高于22.5%组(P<0.05)。

母鸡:饲粮粗蛋白质水平显著或极显著影响了体蛋白质含量(P<0.05 或 P<0.01),22.5%组极显著高于 18.0%和 24.0%组(P<0.01),显著高于21.0%组(P<0.05),18.0%、19.5%和 21.0%组也极显著高于 24.0%组(P<0.01),19.5%组还显著高于 18.0%组(P<0.05);饲粮粗蛋白质水平显著或极显著影响了日沉积蛋白质量(P<0.05或P<0.01),18.0%、19.5% 和 21.0% 组 极 显 著 高 于24.0%组(P<0.01),19.5%和 21.0%组显著高于22.5%组(P<0.05),22.5%组显著高于 24.0%组(P<0.05);饲粮粗蛋白质水平显著或极显著影响了蛋白质沉积率(P<0.05 或 P<0.01),18.0%、19.5%和 21.0%组极显著高于 22.5%和 24.0%组(P<0.01),22.5%组也极显著高于 24.0%组(P<0.01)。

根据表4所列试验结果,本试验确定1~21日龄黄羽肉鸡公、母鸡获得最佳日沉积蛋白质量、蛋白质沉积率的饲粮粗蛋白质需要量一致,均为21.0%。对体蛋白质含量、日沉积蛋白质量和蛋白质沉积率建立双斜率回归方程,体蛋白质含量:y=37.4+1.05x(x≤21.6),y=114-2.49x(x≤21.6);日沉积蛋白质量:y=0.118+0.074x(x≤21.0),y=7.10-0.258x(x>21.0);蛋白质沉积率:y=8.98+1.01x(x≤20.9),y=140-5.25x(x>20.9)。由此可见,通过回归分析得到的最适饲粮粗蛋白质需要量都在21.0%左右。

2.4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黄羽肉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由表5可知,公鸡: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或P<0.01),18.0%组极显著高于 19.5%、21.0%、22.5%组(P<0.01),显著高于 24.0%组(P<0.05);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血清尿酸含量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 或 P<0.01),24.0%组极显著高于18.0%和 22.5%组(P<0.01),显著高于 19.5%和21.0%组(P<0.05),21.0%组显著高于 22.5%组(P<0.05)。

母鸡: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血清胆固醇含量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 或 P<0.01),19.5%组极显著高于 24.0%组(P<0.01),显著高于22.5%组(P<0.05),18.0%和 21.0%组显著高于24.0%组(P<0.05);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18.0%组显著高于 21.0%和 24.0%组(P<0.05),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血清尿酸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

根据本试验结果,以血清生化指标为评价指标时,确定公、母鸡最适饲粮粗蛋白质需要量分别为22.5%和21.0%。对血清甘油三酯作回归分析得双斜率回归方程为:y=1.53-0.053x(x≤20.6),y=0.460-0.001x(x>20.6),得到的最适饲粮粗蛋白质需要量为20.6%,稍低于21.0%。

表4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1~21日龄黄羽肉鸡体蛋白质沉积率的影响(干物质基础)Table 4 Effects of dietary CP level on rate of protein deposition of yellow-feathered broilers aged from 1 to 21 days(DM basis)

表5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1~21日龄黄羽肉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Table 5 Effects of dietary CP level on serum biochemical parameters of yellow-feathered broilers aged from 1 to 21 days

2.5 粗蛋白质、性别因素对各指标的影响及两因素间的交互作用

将粗蛋白质、性别作为2个影响因素对肉鸡各指标作双因素分析,考虑交互作用,结果见表6,除了平均日采食量、胸肌率和胸肌率不受粗蛋白质水平影响之外,其他各指标均受到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极显著影响(P<0.01)。性别主要极显著影响肉鸡的平均日采食量(P<0.01),进而影响肉鸡每日的粗蛋白质需要量及肉鸡的生长性能(P<0.01),粗蛋白质和性别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P>0.05)。

根据不同判据指标,本试验确定了1~21日龄快大型黄羽肉鸡的饲粮粗蛋白质需要量,见表7。

表6 粗蛋白质和性别因素对1~21日龄黄羽肉鸡各指标的影响及交互作用(P值)Table 6 Effects of CP and sex on items of yellow-feathered broilers aged from 1 to 21 days and its interact effect(P-value)

表7 1~21日龄黄羽肉鸡饲粮粗蛋白质需要量Table 7 Dietary CP requirements for yellow-feathered broilers aged from 1 to 21 days

3 讨 论

3.1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快大型黄羽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蛋白质缺乏或过剩都会影响动物蛋白质利用效率和生长发育。因为本试验不同粗蛋白质水平饲粮均为等代谢能饲粮设计,饲粮粗蛋白质水平虽不影响快大型黄羽肉鸡的采食量,但是饲粮中过高或过低的粗蛋白质水平都会影响快大型黄羽肉鸡的平均日增重,相应地,试鸡末重和料重比也受到了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影响。本试验研究结果与其他研究者们报道的结果[3-5]一致。本试验研究发现: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从 21.0%下降至19.5%时,1~21日龄快大型黄羽肉鸡公鸡平均日增重下降了 9.19%,母鸡则下降了 8.04%,这与Garcia Neto等[6]研究报道将饲粮粗蛋白质水平降至19%对肉鸡生长性能没有显著影响的结果不一致,但是饲粮粗蛋白质水平进一步下降至18.0%时,公、母鸡的平均日增重下降不显著;当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从21.0%升高至22.5%时,1~21日龄快大型黄羽肉鸡公鸡平均日增重下降不显著,母鸡平均日增重下降了5.07%,饲粮粗蛋白质水平进一步升高至24.0%时,公、母鸡的平均日增重下降均不显著。由此可见,饲粮适宜粗蛋白质水平对肉鸡发挥最佳的生长性能具有重要意义,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低于21.0%不利于1~21日龄快大型黄羽肉鸡发挥最佳的生长性能,高于21.0%时不但不利于发挥最佳的生长性能,还势必会造成蛋白质饲料浪费,饲料成本增加。国内的研究报道黄羽肉鸡雏鸡阶段的饲粮粗蛋白质需要量大多在 20%~21%[7-9],说明雏鸡阶段黄羽肉鸡的粗蛋白质需要量相对比较恒定,从这些试验结果来看黄羽肉鸡雏鸡阶段的粗蛋白质需要量均明显低于NRC(1994)[10]的确定量。根据生长性能结果判定:1~21日龄快大型黄羽肉鸡公、母鸡最适饲粮粗蛋白质需要量均为21.0%。

3.2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快大型黄羽肉鸡体组成的影响

有研究报道,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不同动物的体组成均有显著影响,如鼠[11]、猪[12]、鸭[13]等。类似地,粗蛋白质水平也会对鸡的体组成造成显著影响[14]。本研究同样也发现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1~21日龄快大型黄羽肉鸡的腹脂率、体蛋白质含量以及蛋白质沉积率均有显著影响。大体上讲,饲粮粗蛋白质水平越高,快大型黄羽肉鸡的腹脂率越低,此研究结果与 Li等[14]、Dairo 等[15]的研究报道一致。本研究发现饲粮粗蛋白质水平过低(18.0%)或过高(24.0%)都会降低或者显著降低甚至极显著降低1~21日龄快大型黄羽肉鸡的体蛋白质含量、日沉积蛋白质量和蛋白质沉积率。饲粮粗蛋白质水平过低,机体除去用于维持需要外,用于生长、沉积的蛋白质量就显不足[16]。饲粮粗蛋白质水平过高,可能是因为高粗蛋白质水平饲粮促使黄羽肉鸡对蛋白质的消化、利用率降低,从而导致机体沉积蛋白质的能力下降。

3.3 相同日龄阶段公、母鸡饲粮粗蛋白质需要量的差异

性别是影响肉鸡粗蛋白质需要量研究结果的另一重要因素。早期对肉仔鸡的研究已经证明,公鸡较母鸡生长速度快、饲料效率高[17],母鸡的生长速度较公鸡提前达到高峰,母鸡脂肪沉积日龄早于公鸡,脂肪沉积量高于公鸡[18]。这说明相同日龄公鸡的营养需要高于母鸡。Douglas等[19]早在1958年就研究报道公鸡对蛋白质等营养的需要量要高于母鸡。本研究中得到的粗蛋白质需要量公、母鸡间有细微差别,但总体来说趋于一致。这可能与本研究中试鸡处于育雏阶段、生长差异不大等因素有关。不同性别的肉鸡对环境的耐受力也不同,进而可能影响其营养需要量,Shalev等[20]的研究表明,公鸡对恶劣环境的耐受力较母鸡差。

3.4 饲粮氨基酸平衡模式对肉鸡粗蛋白质需要量的影响

氨基酸平衡模式不一致会影响肉仔鸡的粗蛋白质需要量,若氨基酸比例失衡会导致饲粮中提供的某些氨基酸不能满足肉仔鸡的生长或不能很好地被机体吸收,氨基酸的利用率受到影响,还可能造成肉仔鸡采食量的升高或降低,相应的肉仔鸡的生长性能也会受到影响,最终影响肉仔鸡对饲粮粗蛋白质的需要量。肉鸡对粗蛋白质的需要量取决于氨基酸的平衡状况。本试验设计时考虑了氨基酸平衡模式,几种常见必需氨基酸如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色氨酸等的平衡在各粗蛋白质水平组中的比例是一致的。

3.5 快大型黄羽肉鸡营养需要与目前国家标准、NRC标准比较

本试验研究得出的1~21日龄快大型黄羽肉鸡饲粮粗蛋白质的适宜水平为21.0%,与2004年的国家标准《鸡饲养标准》[1]中推荐的黄羽肉鸡粗蛋白质需要量一致,但是低于NRC(1994)[10]推荐的值——23%。1~21日龄快大型黄羽肉鸡每日粗蛋白质需要量介于国家标准与NRC标准值之间。由此可见,研究快大型黄羽肉鸡营养需要用于快大型黄羽肉鸡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4 结论

在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本试验根据不同判据指标得到的结果,确定1~21日龄公、母黄羽肉鸡的饲粮粗蛋白质需要量为21.0%,公、母鸡的每日粗蛋白质需要量分别为5.63和6.04 g。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NY/T 33—2004鸡饲养标准——黄羽肉鸡营养需要标准[S].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2] 韩友文,吴成坤.家禽饲料代谢能的研究——Ⅳ真代谢能测定中鸡的消化道排空期与排泄物收集期[J].东北农学院学报,1983,2(4):1-6.

[3] 陈玉芹,张曦,赵成法,等.不同粗蛋白质营养水平日粮对0~6周龄武定鸡生长性能的影响[J].饲料工业,2013,34(7):16-19.

[4] 刘艳芬,黄银姬,黄晓亮.日粮蛋白质水平对0~3周龄肉鸡生产性能和免疫机能的影响[J].中国畜牧兽医,2006,33(3):11-14.

[5] 吴宏达.不同蛋白质水平对本地肉鸡生产性能和营养物质吸收的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40(8):72-75.

[6] GARCIA NETO M,PESTI G M,BAKALLI R I.Influence of dietary protein level on the broiler chicken’s response to methionine and betaine supplements[J].Poultry Science,2000,79(10):1478 -1484.

[7] 黎寿丰,赵振华,黄华云,等.邵伯鸡生长适宜代谢能与粗蛋白质需要量及其对屠宰性能与肉质影响的研究[C]//中国家禽科学研究进展——第十四次全国家禽科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8] 曹顶国,逯岩,韩海霞,等.鲁禽3号麻鸡蛋白质需要研究[C]//首届中国黄羽肉鸡行业发展大会会刊,北京:中国畜牧业协会,2008:159-163.

[9] 戴求仲,蒋桂韬,胡艳,等.0~21日龄快长型湘黄肉鸡能量蛋白质需要量的研究[J].湖南畜牧兽医,2011,6(4):14-16.

[10] NRC.Nutrient requirements of poultry[S].Washington,D.C.:National Academy Press,1994.

[11] PETZKE K J,RIESE C,KLAUS S.Short-term,increasing dietary protein and fat moderately affect energy expenditure,substrate oxidation and uncoupling protein gene expression in rats[J].Journal of Nutritional Biochemistry,2007,18(6):400-407.

[12] RAMSAY T G,MITCHELL A D,RICHARDS M P.Uncoupling protein expression in skeletal muscle and adipose tissue in response to porcine soma to trop in treatment[J].Domestic Animal Endocrinology,2008,35(2):130-141.

[13] WANG Q,LI H F,DAI Y L,et al.Effect of dietary crude protein and energy on Gaoyou duckling growth performance and carcass trait[J].Journal of Animal and Veterinary Advances,2010,9(4):826-830.

[14] LI Q,XU Z Q,LIU L,et al.Effects of breeds and dietary protein levels on the growth performance,energy expenditure and expression of avUCP mRNA in chickens[J].Molecular Biology Reports,2013,40(4):2769-2779.

[15] DAIRO F A S,ADESEHINWA A O K,OLUWASOLA T A,et al.High and low dietary energy and protein levels for broiler chickens[J].Af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0,5(15):2030-2038.

[16] COLLIN A,MALHEIROS R D,MORAES V M B,et al.Effects of dietary macronutrient content on energy metabolism and uncoupling protein mRNA expression in broiler chickens[J].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2003,90(2):261-270.

[17] HAVENSTEIN G B,FERKET P R,SCHEIDELER S E,et al.Growth,livability,and feed conversion of 1957 vs 1991 broilers when fed “typical”1957 and 1991 broiler diets[J].Poultry Science,1994,73(12):1785-1794.

[18] WALDROUP P W,TIDWELL N M,IZAT A L.The effects of energy and amino acid levels on performance and carcass quality of male and female broilers grown separately[J].Poultry Science,1990,69(9):1513-1521.

[19] DOUGLAS C R,HOCHREICH H G,HARMS R H.Glycine in broiler nutrition[J].Poultry Science,1958,37(3):620-624.

[20] SHALEV B,PASTERNAK H.The relative energy requirement of male vs female broilers and turkeys[J].Poultry Science,1998,77(6):859-863.

猜你喜欢
黄羽需要量粗蛋白质
下半年黄羽鸡或迎景气周期
不同性别竹丝鸡育肥期饲粮粗蛋白质需要量研究
叶酸在鸡生产上的研究进展
妊娠后期云南半细毛羊维持蛋白质需要量研究
江苏省部分地区黄羽肉鸡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给青年鸡换料不能急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肉鸡铬需要量及其营养生理作用
维生素对母猪的影响与应用
夏秋喂牛不宜添加尿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