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构建知识产权战略联盟研究初探

2014-12-24 03:00华丽
创新科技 2014年8期
关键词:经济区产学研河南省

华丽

(河南工业大学文献信息研究所,河南 郑州 450000)

河南省构建知识产权战略联盟研究初探

华丽

(河南工业大学文献信息研究所,河南 郑州 450000)

在阐述知识产权战略联盟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河南省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实际,论述了河南省构建知识产权战略联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从政策层面、产学研机构和行业层面进行了分析,河南省构建知识产权战略联盟已是势在必行。

河南省;知识产权战略联盟;构建研究

随着社会科技与经济的高速发展,知识产权对经济的影响力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的企业或机构意识到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他们开始寻求一种新的方式来解决在知识产权方面遇到的问题和纠纷,因此,建立知识产权联盟逐渐被提上日程。河南省作为全国的经济大省,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构建知识产权战略联盟已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的大事,以达到利用知识产权联盟保障本省的经济快速平稳发展的目的。

1 知识产权联盟的内涵

知识产权联盟又称专利联盟,源自英文Patent Pool,国内有些学者将其形象地译为“专利池”,意指相关企业之间基于共同的战略意义,以一组密切相连的专利技术为纽带而达成的联盟[1]。

知识产权联盟是由一定数量的企业、科研单位按所在区域或行业结成的,从事知识产权集体保护的民间社会团体。通过在联盟内部建立起知识产权的集体保护机制,成员可依靠集体和社会的力量,提高自身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共同创造一个有利于知识产权保护的社会环境。

知识产权联盟在国外已经成熟并积累了丰富经验,在国内还处于起步的摸索阶段。目前,北京市、成都市、重庆市、厦门市以及江苏省等地已经率先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并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和成果,许多行业如:种业、林业、竹业、物联网、生物医药产业、饲料业等也都建立了行业内的知识产权战略联盟。

2 河南省构建知识产权战略联盟的必要性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构建知识产权战略联盟,有利于保护河南省的知识产权,加快河南省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从而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发挥重大的作用。

2.1 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需要

2011年10月,国务院提出建立中原经济区。中原经济区范围包括河南省的18个地市及山东、安徽、河北、山西等省的12个地市3个县区,河南省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处于重要的地位。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是巩固提升农业基础地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需要;是促进“三化”协调发展,为全国同类地区创造经验的需要;是加快河南发展,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是带动中部地区崛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

自中原经济区成立以来,有关人士就一直在积极探索构建知识产权联盟的方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2007年7月5日,以河南省为代表的中部六省知识产权界人士齐聚中原,结成知识产权大联盟,并签订了《中部地区专利技术转化服务平台建设战略合作协议书》。其中明确规定,中部地区专利权人在中部六省任何省份推广转化其拥有的专利技术和进驻专利技术产业化基地,均享受当地相关扶持政策;各省支持建设的专利技术孵化器也将向中部地区所有专利权人开放,实行统一优惠政策;六省的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在互惠互利的前提下建立联盟,实现项目资源和转化渠道的共享。

在此基础上,河南省构建知识产权战略联盟,作为中国区域经济第一个知识产权战略联盟组织创新,可以整合中原经济区范围内的知识产权战略资源优势,提升中原经济区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为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而努力。

2.2 加快河南省经济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众多专家学者从各个角度阐述了知识产权联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取得了基本一致的观点。毋庸置疑,知识产权联盟是一种正能量,对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毫不夸张地说,知识产权联盟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推进器、加速器。

Grossman、Helpman和Romer认为,知识产权保护的主要目的是鼓励知识创新、增加知识存量,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社会福利水平[2]。知识产权保护是促进技术进步的重要制度,它影响到一个国家的自主创新、FDI流入、国际贸易及国际技术转移等诸多方面,并最终影响到经济增长。

因此,河南省构建知识产权联盟,势必促进河南省的经济快速平稳发展。它是河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动力源泉,是河南省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和加速器。

2.3 保护河南省知识产权的需要

河南省构建知识产权联盟,可以发挥联盟的整体优势,集合众多联盟成员和政府的力量,保护河南省各个企业、行业的知识产权,从而促进河南省知识产权健康长足发展。

国际上发达国家经常挥舞知识产权大棒向中国企业说事,给中国企业造成经济损失。他们利用知识产权的影响力,常常扮演高于国家主权之上的角色,把原本通过法律和市场合理解决的知识产权问题政治化,变成国际政治问题。通过政治舆论和政治施压达到自己的商业目的。例如:国际知识产权联盟将中国列入盗版重点观察国名单。

因此,河南省构建知识产权联盟,利用联盟的优势保护河南省的知识产权,共同抵抗来自省外的乃至国外的知识产权侵权,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势在必行。

3 河南省构建知识产权联盟的可行性

河南省构建知识产权联盟,已经具备了足够的条件。它顺应了知识产权经济发展的潮流,利国利民,现有的社会条件从各个方面提供了产权便利。

3.1 政府为实施知识产权联盟提供了政策保障

为了保证知识产权健康长效发展,河南省在深入学习领会《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基础上,结合河南省知识产权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从而为河南省实施知识产权联盟提供了政策保障和发展导向。

2008年11月,河南省制定了《河南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在该纲要的第10条、第13条、第16条中,都分别提到了知识产权联盟。在第10条中提出:“用知识产权联盟促成集成创新,推进一批食品工业密集区、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铝加工产业集聚区、煤化工产业基地以及石化基地建设,力争使骨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达到国内乃至国际先进水平,逐步实现‘河南制造’向‘河南创造’转变”。第13条中提到:“鼓励各类投资主体通过购买、许可、质押、兼并重组、特许经营、补偿贸易、知识产权联盟等方式运营知识产权”;第16条中提到:“鼓励企业建立知识产权联盟,全面提升知识产权的应用能力和应对知识产权竞争的能力。”

《河南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是河南省知识产权保护的纲领性文件,河南省知识产权保护的各项工作都要围绕着这一纲领性文件展开,这就从制度上保证了河南省知识产权联盟的战略实施,为河南省知识产权联盟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3.2 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在国外,知识产权联盟都已经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历程,积累了很多成熟的经验,这些都可以为河南省构建知识产权联盟提供参考价值。

在国外,国际知识产权联盟(即美国知识产权联盟)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该联盟非常活跃,会员1 900多家,下属八个协会(美国出版商协会,商业软件联盟,娱乐软件联盟,独立电影电视联盟,国际视觉艺术协会,美国电影协会,全国音乐出版商协会,美国录音产业协会)。国际知识产权联盟为保护美国的知识产权作出了很大的、不可忽视的贡献。

在国内,北京市率先进行了构建知识产权联盟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北京市知识产权联盟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联盟、行业分支联盟、细分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探索形成了产业链条合作、产学研用整合、中介机构服务的联盟模式;此外,关于构建知识产权联盟有代表性的城市是成都市,成都市知识产权联盟主要在三个层面展开:技术转移型知识产权联盟、细分产业知识产权联盟、产业园区知识产权联盟。

笔者认为,河南省构建知识产权联盟,可以借鉴北京市的成功经验,首先选择河南省的重点产业、特色产业建立知识产权联盟;其次引导重点产业、特色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根据成员单位行业分布,按照各行各业的知识产权需求,建立行业分支联盟;最后引导有需求的同行业企业成立细分产业知识产权联盟。

3.3 产学研知识联盟是大势所趋

产学研合作是构建知识产权联盟的最佳途径,顺应了知识经济发展的潮流,是大势所趋。河南省构建知识产权联盟可以形成优势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研院所的信息共享平台,便于人才、设备、信息等资源的综合运用,降低投入成本,产生放大效应。

产学研知识联盟是指在社会中介服务组织及政府适当参与下,企业、大学、科研院所以提高创新能力与实现创新战略目标为导向,通过知识获取、传递、运用与反馈等促进知识的流动、结合与共享,增加各成员单位的知识存量,从而形成一个优势互补、协同创新的网络组织,这种网络组织是建立在一定契约或股权规则基础之上的一种正式非合并的合作关系,是以企业、大学、科研院所等为主体构建的一种知识联盟[3]。

产学研知识联盟已经形成一种社会共识,社会各界都开展了理论研究并进行了广泛实践。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清华紫光、清华同方、北大方正、北京博奥生物芯片有限责任公司等。河南省内的各个高校或者科研院所也在积极地寻求合适的企业来结成产学研联盟已达到最大的经济利益。例如:河南省许昌市与郑州轻工业学院签署了产学研战略联盟合作协议。此举标志着许昌市与郑州轻工业学院正式结合成为市校战略联盟,揭开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新篇章。轻工业学院与许昌市的42家企业在解决技术难题、共建研发平台、共同申报承担科技计划项目、转化科技成果、引进和培育人才等方面,达成了50项合作协议[4];2011年黄河科技学院与宇通重工有限公司结成了产学研知识联盟,宇通重工从黄河科技学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自动化、数控和材料成型与控制专业挑选本专科毕业生,组建“宇通重工班”,定向培养专业人才。

4 结语

众多实践表明,要想真正意义上实现产学研知识联盟的战略合作、深度合作和持续合作,必须明确界定各参与方的知识产权归属问题,建立合理的知识产权利益机制,构建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联盟、行业分支联盟、细分产业知识产权联盟。

河南省构建知识产权战略联盟,已经形成了一种社会共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都在积极地寻求合适的方式结成知识产权战略联盟,以达到最大的经济利益。因此,河南省构建知识产权战略联盟势在必行,河南省的发展现状和条件亦势在可行。我们要抢抓机遇,创建河南省知识产权战略联盟,使其成为河南省经济建设的发动机和推进器。

[2]杜芸,吴鸽.知识产权对区域经济贡献度的实证研究——基于江苏省统计数据[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16):26-31.

[3]魏奇锋,顾新.产学研知识联盟的知识共享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1(3):89-93.

[4]http://www.sipo.gov.cn/dtxx/gn/2008/200807/t20080708_41 0472.html.

G306

A

1671-0037(2014)04-6-2

河南省知识产权局2013年战略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引领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3010303。

华丽(1956.6-),女,研究生,教授,研究方向:知识信息管理。

猜你喜欢
经济区产学研河南省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送伞
推行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建设
成都平原经济区空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变化特征分析
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针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
媒体在中原经济区发展中的功能与作用
产学研协同创新伙伴关系模糊综合评价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