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生态新城绿色交通规划——以福建漳州双鱼岛为例

2014-12-26 02:13何建平陈振武
交通运输研究 2014年13期
关键词:双鱼小汽车步行

何建平,陈振武,李 锋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深圳市交通信息与交通工程重点实验室,广东 深圳518026)

0 引言

国内外众多城市的交通发展经验表明,小汽车主导下的交通发展模式会产生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不利于提高城市生活品质;“公共交通+慢行”主导的绿色交通模式作为城市交通发展主要方向已成为业界共识,探究不同规模、不同特征城市的绿色交通发展模式和实现措施,既具有理论价值,又具有实践意义。位于福建省漳州开发区内的双鱼岛,致力于打造海上生态新城,城市尺度规模小,在规划阶段即提出了“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目前正处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起步阶段;结合其具体特征,探究绿色交通的实现措施,具有显著的实践意义。

1 绿色交通理念及内容

1.1 绿色交通理念

在现代城市和城市交通发展面临一系列交通问题的客观条件下,绿色交通理念应运而生[1]。绿色交通理念最早可追溯至Chris Bradshaw 于1994年提出的“绿色交通体系”[2],发展至今已形成多个版本,但其核心目的仍然是实现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确保城市交通系统的“高效、安全、公平、环保、低耗”[3],绿色交通内涵如表1所示。

表1 绿色交通内涵一览表[3]

1.2 绿色交通发展内容

从国内外发展经验来看,许多国家和城市都以实现“公交+慢行”的绿色交通模式作为城市交通发展的核心,不同规模城市的绿色交通规划理论与实践也得到了广泛研究[4-11]。发展绿色交通涉及多个领域的内容,就交通系统内部而言,主要包括绿色交通政策引导、交通出行方式绿色化、交通环境绿色化及交通工具绿色化等[11]。

总结国内交通发展实践可以看出,大城市落实绿色交通理念重点在于大力发展大运量轨道交通、实行区域差异化的小汽车发展政策等;中小城市落实绿色交通理念重点在于大力发展中低运量公共交通、合理引导小汽车发展、优先发展慢行交通等。不同规模、不同交通特征的城市应结合自身特点采取不同的发展措施。小型生态新城具有城市规模小、现状基础设施建设处于起步阶段、注重绿色低碳发展等特点,在前期规划建设阶段可制定针对性的交通发展体系,引导绿色交通出行。本文结合双鱼岛交通规划实践,从理念、目标、内容和策略措施四个层次提出小型生态新城的绿色交通发展体系,如图1 所示。

图1 小型生态新城绿色交通发展体系

2 双鱼岛交通特征及绿色交通可行性分析

2.1 双鱼岛区位及功能定位

双鱼岛位于福建省招商局漳州开发区(下文简称开发区)内,完全由人工填海建造。全岛半径约为800m,占地面积约为2.2km2,通过桥梁连接人工岛与离岸陆地。目前处于基础设施建设起步阶段。

双鱼岛致力于建设成集海洋文化、游艇经济、时尚生活以及绿色低碳为一体的海上生态新城,发展定位为教育、文化、休闲旅游、商业和居住混合岛,重点发展休闲度假功能。规划土地利用涉及居住(包括别墅和普通住宅)、商业、行政办公、文化娱乐、体育等多种性质,其土地占用比例如图2所示,属于典型的混合型土地利用规划片区。

图2 双鱼岛土地利用规划图

2.2 双鱼岛交通特征

双鱼岛多功能混合型土地利用的特点决定了岛内人群类型的多样性。根据各自特征将岛内主要人群划分为居民、就业人员和吸引人员3大类,不同类型群体的交通特征和交通品质要求如表2所示。

表2 双鱼岛不同群体主要交通特征一览表

由表2可知,不同群体的交通特征特别是交通品质要求侧重点的差异,最终体现在出行交通工具的选择上,出行交通工具的选择会影响交通出行结构。因此,制订交通政策和规划方案时,应尽量考虑不同群体的交通特征,满足差异化的出行需求。

2.3 双鱼岛绿色交通可行性分析

2.3.1 尺度规模

双鱼岛2.2km2的小规模空间尺度属于步行及自行车交通的适宜出行范围,为大力推行步行和自行车交通方式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

此外,双鱼岛小规模的城市空间决定了岛内土地资源的宝贵,追求较高的土地经济效益使交通土地集约利用成为必要诉求。因此,双鱼岛需要对占用道路资源较高而运输效率低的小汽车交通进行必要控制,重点发展高效的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

2.3.2 地理位置

作为一个离岸人工岛,双鱼岛地理位置相对独立,主要利用陆岛连接桥实现与大陆的交通联系,进出岛交通需求高。因此,可在离岸入岛区域对小汽车进行截流,以减少入岛小汽车的数量,从而降低岛内小汽车交通出行的比重,有利于形成绿色交通出行结构。

2.3.3 发展目标

双鱼岛致力于建设成为绿色低碳的海上生态新城,重点发展休闲度假功能。生态新城的发展目标要求交通规划和建设突出绿色交通理念,大力发展绿色环保的交通方式;重点发展休闲度假功能的定位要求,注重岛内环境的悠闲和安静,步行和自行车等绿色交通方式恰好能够带给游客悠闲和安静的交通体验。因此,构建绿色交通是双鱼岛发展目标的内在要求,双鱼岛目标定位与发展绿色交通呈有机协调、互为推动的格局。

2.3.4 目前所处发展阶段

尽管大力发展绿色交通已成社会普遍共识,但包括限制小汽车使用等绿色交通措施在国内众多城市的推行却显得相当困难,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市民长期形成的交通出行习惯导致其难以接受交通方式的重大变化。在这一方面,相比已建成的城区,双鱼岛具有天然的优势。目前,双鱼岛仍处于基础设施建设起步阶段,各类人群正式入驻岛内生活工作尚需3~5年时间。在其发展起步阶段就注重绿色交通规划和建设,引导居民形成绿色交通出行的习惯,便于绿色交通理念顺利落实。因此,双鱼岛目前的发展阶段为落实绿色交通理念创造了契机。

综合尺度规模、地理位置、发展目标和发展阶段四个方面的特点来看,双鱼岛发展绿色交通既有内在的必然要求,也有外部的良好条件,绿色交通与双鱼岛自身特点具有良好的耦合性。

3 双鱼岛绿色交通规划实践

双鱼岛具备发展绿色交通的良好条件,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自行车交通和步行交通是双鱼岛交通发展的趋势。但双鱼岛交通不能简单照搬其他城市的经验措施,而应该结合自身特点,从政策、规划、设计和设施环境等多方面采取综合措施,既要确保绿色交通理念的落实,又要体现自身适应性。本研究主要从政策和规划两个层面探究绿色交通发展的实践措施。

3.1 绿色交通发展的管理政策

双鱼岛落实绿色交通理念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尽量降低小汽车在岛内的使用。基于这一目的,可以从控制岛内小汽车总量和降低岛内小汽车使用率两个方面制定管理政策,相应的提出小汽车入岛管制政策和特殊的停车管理政策。

3.1.1 小汽车入岛管制政策

小汽车入岛管制政策,主要是通过在离岸入岛区域设置关卡限制部分小汽车进入双鱼岛。这既是确保岛内道路系统特别是入岛交叉口交通正常运行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岛内形成良好绿色交通出行结构的有效手段。而双鱼岛相对独立的地位位置使限制小汽车入岛政策具有可实施性。在这一前提下,考虑岛内不同类型人群对交通品质的要求不同,结合交通需求预测结果,针对不同类型人群的交通特征,采取以下管控政策。

(1)出租车禁止入岛。

(2)所有小汽车凭入岛通行证方可进岛(特殊车辆除外)。

(3)不同类型人群办理入岛通行证的条件和比例不同,如表3所示。其中,允许岛内拥车户均可办理通行证是考虑岛内居住高端定位特点;而商务吸引人员、会议度假人员虽不允许办理通行证,但可利用岛内物业自配的商务车辆或专用巴士进出岛,保证享受到高品质交通服务。

表3 双鱼岛小汽车管控基本原则

3.1.2 小汽车停车管理政策

通过停车管理政策影响小汽车的使用是国内外众多城市的普遍做法。双鱼岛停车管理政策与小汽车入岛管制政策相互匹配、共同发力,致力于控制岛内小汽车的出行比例。具体政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岛内只提供小汽车配建停车位,不建设社会公共停车场,并禁止路边停车。

图11显示,交替作用进行次数较少的情况下,交替进行相比两种因素分别进行再叠加混凝土试样的相对动弹性模量差别不大。随着交替循环的进行,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交替试验和两种因素分别进行再叠加之间出现的差值也在逐步扩大。

(2)在离岸入岛区域建设如图3所示的停车换乘枢纽,为不能入岛的小汽车提供停车服务,而乘客可换乘公共交通或慢行交通入岛。

图3 换乘枢纽位置示意图

取消公共停车和停车外移两个特殊的停车政策手段,配合小汽车入岛管制政策,能够严格控制岛内小汽车的规模和使用,引导岛内出行采用步行、自行车交通和公共交通,从而形成绿色低碳的岛内交通出行结构。

3.2 绿色交通规划

规划层面落实绿色交通理念,重点是在道路网络、公共交通和自行车及步行交通三个系统规划中体现绿色交通的发展要求,打造有利于实现绿色交通理念的交通网络。

3.2.1 道路网络系统规划

双鱼岛道路网络布局呈现“双环+放射”的特点,与岛屿整体形态相适应。道路系统规划落实绿色交通理念主要体现在道路网络与公交系统的充分协调。与传统的“快主次支”的城市道路等级功能结构不同,如图4所示,双鱼岛道路网络总体上呈现“一干多支”的结构,“一干”包括进出岛干道(A)和外环交通干道(B);“多支”包括内环公交通道(C)和支路(D)。其中C级内环路规划为岛内公交专用道,以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确保公交优先政策的落实。

图4 双鱼岛道路网络布局方案图

3.2.2 公共交通系统规划

双鱼岛公共交通可分为进出岛公共交通和岛内公共交通两个层次,进出岛公交又可细分为四种类型,如表4所示。常规公交和摆渡巴士同时兼顾岛内公交出行的服务功能,以起到资源共享、节能节财的目的。

表4 双鱼岛公交层次及类型一览表

分层次、多类型的公交网络系统和环保型公交车辆将打造双鱼岛既体现绿色理念、又极具特色的公交系统。

3.2.3 自行车交通和步行交通系统规划

(1)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

双鱼岛自行车交通采用“城市生活+旅游休闲”的系统发展模式,规划网络化、分层次的自行车通道和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创造良好的骑行条件。

全岛自行车道网络规划结合双鱼岛的道路条件和景观特点,划分为普通自行车道和专用自行车道,且两类自行车道连接成网。公共自行车租赁点规划,综合考虑“交通需求”、“使用便捷性”和“节约用地”等因素,在主要客流集散点和主要居住区等处累计布设3 个大型租赁点和18个小型租赁点,以推动公共自行车租赁发展,促进绿色交通出行结构的落实。自行车道网络及租赁点布局方案如图5所示。

图5 双鱼岛自行车道网络及租赁点布局方案图

(2)步行交通系统规划

步行交通是岛内出行最主要的交通方式,兼有交通性和生活性双重功能。与自行车道规划类似,双鱼岛步行道网络规划差异化的设置普通步行道和专用步行道,并具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依托东部外海布置专用步行道,与专用自行车道共同构成东部180°滨海慢行廊道;二是依托内湖沿岸规划专用步行道,使内湾商业文化区形成步行核心区。步行道网络布局方案如图6 所示。

综合自行车交通系统和步行系统规划,双鱼岛慢行系统具有通道全岛网络化、局部专用化特点,同时形成东部180°滨海慢行廊道和内湾步行核心区两大独特地带。

图6 双鱼岛步行道网络布局方案图

4 结语

在绿色交通成为城市交通发展主要方向的大趋势下,致力于建设生态新城的双鱼岛在规划建设前期就提出绿色交通的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分析双鱼岛土地利用规划和交通特征的基础上,从政策和规划两个层面提出了绿色交通理念的实现措施,目前这些措施均已被管理部门采纳。除了采用前文提出的交通政策和规划措施外,还需要在交通工程设计、交通设施环境建设、交通科技应用和交通执法管理等层面进一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从而确保双鱼岛的绿色交通发展理念最终能够实现。

[1] 熊文,陈小鸿,黄肇义.行之绿——绿色交通刍议[C]//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上册).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531-536.

[2] Chris Bradshaw.A Guide for Personal and Public Decisionmaking[R/OL]. (2009-02-10)[2014-02-10].http://www.sierraclub.org/sprawl/articles/tr-ips.asp.

[3] 张晓春,陆荣杰,吕国林等.绿色交通理念在法定图则中的落实与实践——以深圳市绿色交通规划设计导则研究为例[J].规划师,2010,26(9):16-20.

[4] 陆化普.城市绿色交通的实现途径[J].城市交通,2009,7(6):23-27.

[5] 宋新生.城市绿色交通规划:建设“和谐交通”社会的必由之路[J].交通标准化,2006(6):23-26.

[6] 何玉宏. 城市绿色交通论[D]. 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9.

[7] 杜胜品,孔建益,丁卫东.城市绿色交通规划的研究及发展对策[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5(2):172-174.

[8] 殷广涛,黎晴.绿色交通系统规划实践——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例[J].城市交通,2009,7(4):58-65.

[9] 杨波,李文勇,郑义恒.基于绿色交通理念的桂林市城市交通规划研究[J].公路与汽车,2008,9(5):35-38.

[10] 熊晓东,罗光寨,张润鹏.基于绿色交通理念下的广州大学城交通规划[J].城市规划学刊,2005(4):88-92.

[11] 张晓春,王波,孙超,等.基于绿色交通理念的深圳市盐田区交通规划探索与实践[J].交通与运输:学术版,2011(7):14-17.

猜你喜欢
双鱼小汽车步行
星座邻居
双鱼“游”上天
步行回家
小汽车
我的玩具小汽车
攀山擅离步行道自拍,不幸坠落身亡谁担责?
拼一拼
福建省德化县 双鱼幼儿园优秀美术作品展(一)
从步行到奔跑
唐代酒器“双鱼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