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介

2014-12-27 08:34
英语学习(上半月) 2014年1期
关键词:斯奈德抛石石块

加里·斯奈德(1930— )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利亚的旧金山,在华盛顿州的山区长大。他毕业于里德学院(本科)和印第安纳大学,专业为人类学和语言学。毕业后他回到加州,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中国古典文学。在学习人类学时,他研究美国印第安人的文化传统;在学习中国古典文学时,他翻译了中国唐朝的禅宗诗人寒山的诗歌。20世纪50年代,他在加州加入了雷克斯罗斯、克鲁雅克、金斯堡等人的诗歌圈子,促成了著名的“加利福利亚文艺复兴”。他的诗歌集包括《抛石路面》(1959)、《神话与文本》(1960)、《边远山区》(1968)、《龟岛》(1975)、《斧柄》(1983)和《留在雨中》(1986)等。他的诗歌具有强烈的批评意识,常常希望用印第安和中国等古文化来抗衡西方文化的偏颇。他像一个古代巫师,在企图治愈社会顽疾时,希望能够借用大自然的神力,恢复人与自然的联系;同时引导人们回归到世界上最古老的价值体系,以挑战当代世界的主流价值。

《抛石路面》一诗描写斯奈德熟悉的森林生活和山区劳作。斯奈德说,他的抛石路面是指在上山的道路中那些“光滑而倾斜的大石头上铺上石块,为马匹铺出一条道路”。显然,这些大石头光滑而倾斜,铺上石块路面之后,马就不会打滑。“抛石路面”由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石块铺成,要铺成这样的路面,需要将这些石块巧妙结合起来。这个工作显然需要技艺和智慧,需要能工巧匠之力。斯奈德认为,这样的工作与诗歌创作有一定的可比之处。

从某种意义上讲,诗人就是能工巧匠,因此有人将诗人称为匠人。诗人“铺路”的材料不是石块,而是文字。不同形状、不同意义的文字被他们放置在一起,相互连接,形成一定的音韵和节奏,从而产生一定的意义。这就是诗人所做的工作,与铺“抛石路面”一样,这同样需要巨大的技艺和智慧。斯奈德曾经做过许多与森林和大山有关的工作,包括伐木工、木材检尺员、森林火警监视员、油轮的水手。他也喜欢户外运动,喜欢爬山和远足,他说他的诗歌创作与他不同阶段生活的节奏密切相关。《抛石路面》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的旧金山,那时他已经是一个诗人,但是当他回忆他在大山和森林里的生活,他发现了两者的相似之处。诗歌体现了诗人两个阶段的生活既不同、又承前启后的关系。

从这一意义上讲,这首诗描写的不仅仅是森林生活和山区劳作,它也是一首以诗论诗的精彩之作。“把这些文字放置 / 在心灵前,像石块一样”。诗人像工匠铺设“抛石路面”一样,将文字放置在“精心选择的位置”。而这些文字经过思想的“火和力的锤炼”,最终“在炽热中凝聚”,它们镶嵌在一起,形成一种特别的图案。这样一首诗歌就产生了,正如诗人最后所说,“一切都改变了,思想,还有事物”。

猜你喜欢
斯奈德抛石石块
期待视野对斯奈德接受寒山诗影响分析
两种新型抛石护岸工艺在深水区应用效果对比*
没有风
“棕色语法”的隐喻思考:加里·斯奈德生态智慧的认知解读
翻石块
补缺口
沉箱抛石基床整平施工技术
“懦弱”的纳粹士兵
密西根州州长第六次率团访华首度携手底特律市市长聚焦汽车创新与底特律复兴
长江专用抛石工作船取、抛石系统的研究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