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视阈下高职思政课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现状与启示

2015-01-01 15:27王成名
市场周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思政信息化高职

王成名

MOOC视阈下高职思政课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现状与启示

王成名

针对MOOC全新的教学理念和范式以及西方教育资源的国内渗透,探索思政课教师如何应对和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带来的教学挑战,如何坚守意识形态重要思想阵地,严峻而迫切。通过问卷、走访等形式调研分析当前高职思政课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现状,总结得出一些现实启示,以期能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改革带来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铺垫价值。

MOOC;高职思政课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启示

当前,MOOC开放性、交互性、网络化等先进教学理念开启了教学改革的一个全新视角。如何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推进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实效,思政课教师要紧扣时代的脉搏,贴近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实施针对性强、学生欣然接受的教学。鉴于此,调研分析MOOC背景下高职思政课教师信息化教学现状,对于实现思政课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新突破无疑有着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铺垫作用。

一、MOOC时代高职思政课教师面临形势概述

(一)时代背景:MOOC来袭与当代大学生信息化新常态

1.MOOC正引领第三次教育革命

新形势下,教育信息化迅猛的发展已进入MOOC时代。MOOC凭借信息化和网络化的现代教学模式和以“学”为本的育人理念,正颠覆传统教学,引领第三次教育革命,迫使国内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和教师教学信息化素养的提升必须做出改变。自2013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十几所名校纷纷加入MOOC阵营以来,上海、山东、安徽等地多所高职院校也积极参与研究学习MOOC先进教学模式。

2.90后大学生网化、微化特点日趋常态化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微博”、“微信”“说说”等新兴的信息传播媒介已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并逐渐成为其学习、生活的“密切伙伴”,笔者将此称之为90后大学生的网化、微化现象。大学生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开放性与信息技术的易操作性来获取、加工甚至创造信息日趋生活化、个性化,并呈常态化,势必带来学习方式的变革。

(二)时代要求:思政课教师亟待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

对思政课教师而言,网络多元信息的复杂性对大学生“三观”的影响给思政课教学也带来了诸多现实的挑战。思政课教师首先要考虑如何走进并融入信息化了的学生。从市场营销角度来看,哪里有需求哪里才有市场。90后大学生个性、自我、好奇、叛逆、现代等鲜明特点决定他们对教学的基本需求即是与时代同步,与生活相融。传统以“理论说教”为主的思政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所想所需所感,显然与大学生个性化、思想多元化相违背,到头来很可能是思政课教师一个人的自编自导自演,这个局面一天不打破,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也就一天不明显。所以,作为信息时代的思政课教师,如何才能做到“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培养学生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笔者以为,加快提升自身信息化教学的能力首当其冲,迫在眉睫。基于此,调研分析MOOC环境下思政课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现状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职思政课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问卷调查结果

课题组主要通过问卷向专业调查网站以及在线联络、走访安徽省十多所兄弟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发放信息化教学能力电子调查问卷,最终募集有效问卷136份。调查结果主要为:一是关于对信息化教学意识和态度,认为信息化教学较为重要和很重要的思政课教师占比64%,其中高学历教师占比高达近95%;二是关于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应用能力,使用多媒体PPT课件进行教学的思政课教师占比93%,开发利用微课、MOOC等数字资源的不到1%;三是关于信息化教学的实施,采用“以知识传授为主、教师为中心”教学的思政课教师占比近89%,开发利用在线数字平台资源的不到2%;四是关于信息技术的掌握,熟练使用迅雷等下载软件的思政课教师占比近100%,QQ、微信、微博等网络交流工具占比近96%,Photoshop等图像处理工具占比近68%,Audition等音乐编辑工具和会声会影、狸窝等视频编辑工具的占比近9%,微视频、MOOC制作技术占比不到2%;五是关于高职思政课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训,平均一年培训一次的思政课教师占比近87%,平均一学期培训一次的占比近9%,平均三个月培训一次的占比近3%。

三、高职思政课教师信息化教学的现状分析

早在2008年,教育部就曾明确指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要“重视发挥多媒体和网络等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倡导在教学中使用新技术新手段,逐步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开发网络教育资源,形成网上网下教学互动、校内校外资源共享。”并强调“从总体上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状况,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如今这种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仍然未能打破。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到,MOOC环境下思政课教师信息化教学现状主要表现如下几个方面:

(一)思政课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意识较为淡薄

在教学能力意识和态度方面,随着MOOC的快速发展,大部分思政课教师都能够认识到信息及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和MOOC等信息化教学模式应用的重要效果,但缺少信息获取的主动性和信息技术使用的行为倾向性。据调查,一方面思政课教师教育教学的思想和理念较为保守,仍普遍存在“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等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学校的重视度、软硬件设施匹配和视频设计、制作等过程复杂性等主客观原因,致使大多数思政课教师不愿耗时耗力尝试利用MOOC等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能力意识表现为被动、消极状态。

(二)思政课教师的信息技术知识和应用比较匮乏

在理论知识方面,由于MOOC是新兴教学模式,大多数老师对其了解仅停留在概念的层次上,对其内涵、应用的信息技术以及教学设计、视频制作、课堂操控等具体内容的理论知识还比较欠缺。而且针对高职生文化基础薄弱等短板,有相当部分教师对MOOC具体实施的成效持有事倍功半的质疑态度,缺少积极学习MOOC相关理论知识的热情和氛围。因此,思政课教师的信息适应能力较弱,缺乏有效教学实施的基本技能,信息资源与教育教学的深层次整合上亟待提高。

(三)思政课教师现代化教学经验较浅

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应用方面,思政课教师很少进行系统的教学设计、开发、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大部分仍仅限于使用多媒体授课,未能将课堂的有效性通过MOOC等交互性应用特点的信息技术展现出来,在价值观多元化的信息时代,这种教育方式脱离社会和学生生活的思想实际,针对性、实效性差,学生厌学,教师难教,已失去了教育的实际意义,严重制约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创新发展。

(四)高职院校对思政课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工作重视不够

在师资培训方面,每年思政课教师参加国培、省培的人数有限,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能参加培训,而且,由于重专业课程轻公共课程问题,校内组织的培训也很少。即使有校内组织的MOOC教学培训,其活动组织往往也是以专家讲座等形式进行表层化理论讲解,收效甚微。社会上有一些行业协会等组织的微课、MOOC等信息技术培训,但由于经费欠缺问题,有心参加培训学习的教师也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从政策角度来看,很多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培训工作影响了教师信息化教学的积极性和态度。

以上分析不难得出结论:信息化条件下,高职思政教师缺乏教学革新的动力,缺少MOOC之开放交互性和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很多思政课教师仍在用旧观念看待教育问题,未能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教育的改革,未能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来培养信息时代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四、高职思政课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带来的启示

在MOOC时代,高职教育要“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针对于高职思政课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现状,笔者以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

(一)思政课教师要占领信息化社会思想舆论主阵地

因为,西方社会任何时刻都未放弃对中国的“和平演变”政策,其西方价值观通过网络等平台不断向我国青少年渗透。现实生活中,诸多大学生心理引发的问题和案件,足以证明新一轮的文明冲撞与交融的激烈程度。多元价值观面前,我们将何去何从,作为肩负意识形态教育重任的思政课教师,面对以美国哈佛大学等西方MOOC教育资源的大量涌入中国,理应首当其冲,主动加强自身的信息化意识形态素养的提升,抓住信息化社会思想阵地的主动权。

(二)高职思政课教师要树立开放性、终身学习理念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祸福相依,挑战与机遇并存。MOOC环境下,高职思政课教师培养人才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还应加强学生信息获取、甄选、加工、创造等信息素养的培育,不然很有可能会脱离了市场需求。一方面,需要思政课教师要放开眼界,借鉴MOOC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尝试开放式教学,加强自身终身学习理念。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注重对学生信息道德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锻炼形成信息时代科学的“三观”,而不能被西方思想所腐蚀或盲目跟风效仿。

(三)高职思政课教师要学习、掌握并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MOOC时代,宣告多媒体时代的终结,信息技术越来越繁多,只有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才能打好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基础。当然,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如何利用这些现代化信息技术去解决思政课教学中实实在在的问题,达到育人的目的,这才是根本。因此,实现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既是满足当前信息化、现代化教育的需要,同时也是教师终身学习、提升自我的必由之路。

(四)高职思政课教师要建构互帮互助氛围的教学团队机制

高职思政课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跟不上时代发展的形势,与高职院校不重视思政课教学以及思政课教师之间各自为政的现象有着重要的联系。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步伐很快,MOOC的信息技术复杂性更是给广大思政课教师教学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为个人的学习和组织精力是有限的,特别是很多思政课教师还要兼任管理岗位,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除了自身要加强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学习与充电之外,建构互帮互助的教学团队至关重要,如此,才能有效激励和促进思政课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改善和提升。

五、结语

MOOC视域下,开放性、交互性、终身学习、以学习者为中心等教学理念与世界级顶尖学府优质资源一道借助互联网传遍天下。这必然带来东西方思想价值观的冲撞与交融。面临我国高职思政课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普遍落后的现状,广大思政教师理应与时俱进,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掌握,同时大胆革新,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意识形态教育深度融合之育人根本。

[1]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2012,3 (13).

[2]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

[3]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G451

A

1008-4428(2015)02-120-03

安徽省2014年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基于MOOC环境下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2014 jyxm600)”。

王成名,男,安徽宿州人,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发展。

猜你喜欢
思政信息化高职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月“睹”教育信息化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