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财政投资评审内部控制机制的思考

2015-01-02 09:49郭素芳
当代经济 2015年32期
关键词:内部监督财政机制

○郭素芳

(晋城市财政投资评审中心 山西 晋城 048000)

一、构建财政投资评审内部控制机制的意义

1、是完善财政投资评审体制规范性的重要前提

建立内部控制机制是财政投资评审体制发展到一定规模、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未来的投资评审机制,其管理模式会突破对个人素质、对各个项目的单调结构,其工作内容和管理内容会从仅仅完成评审工作以及评审报告扩展到整个投资项目评审体系。而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是完善财政投资评审体制规范性的重要前提。一方面,通过内部控制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对财政投资评审的各项工作加以规范和约束,从而提高评审机制的规范性;另一方面,通过内部监督等活动来提高对评审工作的内控力,树立评审团队的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提高团队的专业性以及职业道德。

2、可促进财政投资评审工作顺利开展

随着财政投资评审项目的范围加大,评审的工作量增加了,同时这也提高了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管理难度。引入内部控制机制,加强财政评审的内控力度,可以有效提高财政投资评审的管理效率,从而促进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顺利开展。内部控制通过对财政投资评审过程进行详尽的规范、通过建立起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以及通过对内部控制活动的有效执行,来实现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现代化管理,有效地避免相关人员在进行投资评审时可能会出现的利益偏向,也有效避免了传统财政投资评审管理模式所暴露出来的弊端,使得对投资项目的评审工作能够顺利地开展。

3、是实现财政投资评审目标的有利保障

建立内部控制机制能够有效地促进财政投资评审活动的目标得以实现。首先,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备性和规范性,为评审活动创造了一个纯洁的工作环境,能够提升评审人员对具有投资效益项目的识别能力。其次,通过内部控制,能够对资金形成更有效的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让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收益最高、最有助于经济发展或者最有益于民生的项目中去。再次,内部控制营造了科学高效管理环境,使得财政投资评审活动能够顺利开展,提高财政部门对投资项目资金的预算、计划等管理,从而实现财政投资评审的目标。

二、财政投资评审实现内部控制的有效路径

1、从财政投资评审制度入手

通过内部控制机制,在财政投资评审活动中建立起有效的制度体系,有助于提高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规范性,提高评审业务的效率和质量。对财政投资评审的制度建设,通常可以从职务的设置、人员的制约、内部的审核、岗位轮换等多个角度来完成。

(1)在评审工作中,对职务的设置应当规范和高效。不相容职务分离,是内部控制制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为了保证评审业务的客观性和独立性,需要对评审工作中不相容的职务进行分离的管理以及分离的开展实施。例如,评审业务中的审核岗和复核岗,这两个岗位应当由不同的工作人员来负责,如果审核岗和复核岗由同一个人负责,那么两个岗位的设置则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只有将审核岗和复核岗分离之后,才能更好地保证对投资项目进行审核以及复核时的客观公正性,能够尽可能减少评审工作人员对评审项目的操作空间。因此,对不相容的职务进行分离的管理和实施,能够提高评审工作的效率。

(2)内部控制体系强调了在管理过程中通过工作人员互相的制约机制,来实现有效的管理流程。具体来说,在财政投资评审过程中,可针对每一个评审的项目,分别配置两个及两个以上数量的评审人员,这样可以更好地实现工作人员之间的相互监督。评审人员在开始一个评审任务的时候,首先是要制定合理的评审计划,需要进行现场的勘察,要对项目的工程量进行审核预估以及确定工程项目的造价等,这一系列流程如果只有一位工作人员来完成,那么最后得到的审核报告结果其客观性还需要商榷。因此,为了避免审核报告的一家之言,需要在每一个审核任务中安排一名以上的审核人员,使两者能够各自分工完成审核计划,也使两者能够互相监督互相制约,确保审核结果的公正性。

(3)通过内部控制来完善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制度建设,还需要从强化内部稽核的作用入手,来促进财政投资评审任务的有效完成,以保证财政资金的使用安全以及使用效率。一些财政投资项目事关公共项目或者基础建设,是与提高城市化进程、有益于民生或者有助于民众的生活环境设施息息相关的项目,因此,财政部门评审人员要在对这些项目评审的过程中保持客观公正。可针对评审过程,建立针对项目评审的内部稽核制度,有专门的稽核人员对项目继续开展复核程序,从而提高项目审核报告的客观性。

(4)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适用于人才培养的管理机制。在财政投资评审过程中,为了加强对评审人员的培养,提高评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对未来新事物不确定性的应对能力,部门也需要为工作人员营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工作环境。例如通过定期的轮岗制度,就可实现对人才的多元化培养,如果工作人员长期只在一个岗位上服务,那对评审过程的其他环节了解有限,不利于其专业技能的提升,通过定期的轮岗制度可以有效地避免这一情况发生。

2、从财政投资评审监督入手

对内部控制活动的监督,是有效评价内部控制效率的重要依据,这种监督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两种。内部监督,是要对部门内部控制的整个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通过对内控各个环节的监督和分析,找到内控流程中可能存在的制度缺陷,进一步去弥补完善;找到内控流程中人员因素的不足,亦可以通过内部监督的反馈机制来加强对人员的管理。因此,内部监督有三个重要的内容:一是进行监督活动,二是对监督的反馈机制,三是对反馈内容的纠正机制。而外部监督,是通过外部的中介机构来评价在财政投资评审过程中的内部控制效果,寻找内控薄弱的环节,进一步去加强和完善。

(1)在财政投资评审业务的内部监督中,需要设立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来实施内部监督。这个内审部门的独立性是非常重要的,在开展财政投资评审业务的内部监督过程中,需要重视、维持内审部门的独立性。因为只有保证了内审部门的独立性,才能保证内审结果的客观性。对财政投资的评审工作来说,完成评审业务并不仅仅是唯一的、最终的工作结果,还需要有相关的内审部门对评审业务的结果进行进一步的审计和监督,并且是性质独立的审计和监督,客观地评价评审报告的公允情况。此外,独立的内部监督,并不只是有助于确保某个项目评审结果的公允,更有助于提高相关部门的财政投资评审能力,这会进一步加强对我国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使财政资金的投资效益大大提高。因为通过内部审计,能够发现在评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薄弱之处,针对这些不完善之处,内部监督可向相关负责人提出合理建议,协助相关环节的纠正和完善。

(2)内部控制监督环节同样也可以通过外部监督部门或者机构来实现。通过聘请外部专业的中介机构来评价在财政投资评审过程中的内部控制效果,寻找到内控薄弱的环节,找到该部门在财政投资评审流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一步去加强改进,从而完善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各个流程。

3、从财政投资评审激励与约束机制入手

内部控制是现代化的管理机制,其强调了对部门工作人员的管理,在内部控制的制度中,要想能够有效地执行规章制度,就需要对财政投资评审中各个工作流程以及相关的工作人员建立相应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首先,为激励工作人员在有效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上开展评审工作,就需要建立高效的奖励机制,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如,对评审的工作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奖励表现优异的,惩罚考评结果较差的,绝不能把制定好的激励机制当成是可有可无的,杜绝“吃大锅饭”的情况发生。也可在评审项目中使主要负责人获得更多权利,提升该负责人在项目中的选择空间,进而激励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其次,为了通过内部控制制度对部门的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细节产生一定的约束作用,就需要制定相应的监督惩罚制度,对评审人员起到一定的约束力,也能够帮助相关的管理人员找到工作中问题产生的原因,为其进一步找到解决方案提供了依据。

4、从财政投资评审文化建设入手

在财政投资的评审机构中,对其机构内部的文化建设也是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使机构能够形成价值统一的内部控制环境。内控环境会影响评审机构的内部控制效率,同时也会影响评审业务的开展效果,因为评审文化的建设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评审人员的行为选择。因此,在评审机构内部建立起统一的文化核心价值体系,为评审人员营造出严谨负责、依法评审的文化氛围至关重要。

三、结语

综上所述,财政投资评审内部控制机制是对投资项目开展公共监督活动的重要机制,目前,通过建立内部控制体系来完善财政投资评审机制,可从财政投资评审活动的各个环节对评审制度、监督、激励与约束机制、评审文化建设等加以梳理,通过内部控制机制创造科学高效的管理环境,在财政投资评审活动中建立起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得财政投资评审活动能够顺利开展,提高财政部门对投资项目资金的预算、计划等管理,从而实现财政投资评审的目标,提高评审业务的效率和质量,实现对财政投资评审活动的有效内部控制和管理。

[1]乔向涛:浅谈财政投资评审遇到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风,2014(17).

[2]刘风娥:关于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策略[J].全国商情,2013(22).

猜你喜欢
内部监督财政机制
刍议高职院校招投标工作内部监督与管理
新形势下基层财政职能创新探索
陕西省财政53亿余元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加强国有企业内部监督的有效措施探讨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关于完善事业单位财政保障机制的探讨
新《预算法》实施后如何加强乡镇财政内部监督
贸易企业财务内部监督的完善之思考
皮革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