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育的视角谈旅游业生态文明理念的培育

2015-01-02 09:49刘秀丽刘亚玲
当代经济 2015年32期
关键词:旅游业文明理念

○刘秀丽 刘亚玲

(武汉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56)

一、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发展旅游业的必要性分析

1、旅游业的特征要求必须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旅游景点的魅力在于独特的自然风貌和自然景观、风土人情,发展旅游业,生态环境是基础,因此,要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发展旅游业。在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中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确保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但如今旅游资源的不合理开发、景区游客超过承载的最大限度等问题频繁出现,生态环境逐步恶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旅游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发展旅游业需要合理开发旅游资源

旅游业是一个很大程度上依赖自然禀赋、社会和文化遗产的行业,合理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则是旅游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过度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将破坏旅游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不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人们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也将会越来越关注资源与环境保护。

3、生态文明意识有待提高

人们的行为受思想的约束与影响,目前,生态文明的理念在我国比较淡薄,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导致旅游业有悖于可持续发展的原因。比如北戴河,如今与其相连的海边向东延伸,又开发出了东戴河,东戴河的海水比北戴河干净,沙滩的沙子很细,海岸线很长,目前把北戴河的游客有吸引到东戴河来的趋势,来自北京的游客现在很多都到东戴河,尽管路程比到北戴河远,但我到东戴河感觉比较痛心的是沙滩上的垃圾随处可见,比如啤酒瓶碎片、塑料袋子等,这些现象说明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有待提高。

4、生态文明的法律机制和管理机制有待建立和完善

在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新形势下,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态势,必须大力加强生态文明法制建设,更加积极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目前,我国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的相关法制还相对薄弱,处于建立和完善之中,比如2015年国家出台了关于餐饮业污水垃圾处理的规定;此外,旅游管理者在进行景区开发和管理时应受到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的约束和制约,通过立法来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基于教育的视角谈旅游业生态文明理念的培育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低碳、环保、绿色、资源节约将赋予旅游业以新的含义。旅游业的发展要融入生态文明的理念,这样才能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理念的培育需要发挥教育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从意识、知识、行为等层面,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生态文明价值取向和正确的生产、生活、消费行为。然而,现阶段生态文明教育并没有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景区游客乱扔垃圾、在景点乱刻乱划,旅游资源的不合理开发等现象提示我们,很多人都缺乏生态文明的意识和行为习惯。因此,需要通过教育把生态文明理念培育成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1、学校要积极培育生态文明的理念

学校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主阵地。教育工作者应把生态文明理念的培育放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探索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途径,为全社会形成生态文明观念作出贡献。从幼儿园、小学、中学、高中以至于高等教育,建立起生态文明意识教育体系,把生态教育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全过程。

(1)幼儿、中小学教育阶段

培育生态文明意识,要从娃娃和青少年抓起,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使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理念的培育要实现常态化和终身化。在幼儿阶段,从小使孩子们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比如不随意丢垃圾;玩具车用过的废旧电池知道交到公共回收场所;在游玩时,注意环境的保护,不践踏植被等等;以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引导,使生态文明的理念植入幼小的心灵之中。中小学阶段,在品德课等课程中融入生态文明的内容;学校可以充分利用世界环境日、世界森林日、世界水日和全国节能宣传周等节日,做好生态文明的宣传活动。比如在植树节组织学生亲手种下一棵树活动,同时教育孩子们要爱护地球,注意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此为切入点开展生态文明的教育;在2015年江苏少年儿童生态教育夏令营的主题是“拥抱绿色·‘森’呼吸”,持续引导孩子们关注生态,聚焦社会热点问题,在让他们乐享天然氧吧同时,培养亲近自然、拥抱绿色的美好情感。近几年来,江苏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夏令营,比如以保护土壤为主题的“绿色土壤,生命力量”生态夏令营等,每年为孩子们创造一个亲近自然了解自然的机会。因此,在中小学阶段开展多样并不断创新生态文明教育的方式,使孩子从小有生态文明的意识。

(2)高等教育阶段

高等教育是学校与社会的过渡阶段,是培养着即将奔赴各行各业的精英,也是先进文化和思想的孵化器。在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弘扬绿色文化,倡导绿色消费,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过程中,高等教育阶段更需培育学生的生态文明理念。首先,可以考虑将生态文明或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门公共课;第二,学校应深入开展生态文化、绿色经济、环境科学等方面的研究,积极构建绿色发展理论;第三,鼓励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方面的创新,比如,结合自己的专业,进行绿色产品的创新;第四,构建校园的生态文明的氛围;第五,使受教育者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同时注重个体实践生态文明的能力培养,包括人们的生态文明认知能力、判断能力、选择能力、实践能力等;第六,建立生态文明教育基地。2008年,国家相关部委启动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创建工作,就是促进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化发展的有力举措。有关部门应为学生创设“户外教室”,免费开放公园、森林公园等社会公共资源,让走进自然、贴近自然、学习自然、享受自然,解决校园内部生态文明教育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此外,政府部门还应建立生态文明教育的公众参与机制,鼓励企业和各种社会团体参与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增强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性和融合性。

2、在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教育方面

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发展旅游业,离不开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支持与配合。因此,高等院校在培养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时,要融入生态文明的理念。

第一,在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过程中,生态文明方面的知识应加强。在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可持续发展理论可以作为一门必须课。在相关课程的传授中,也要注重融入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比如在旅游产品的设计、旅游景区的开发与管理中都可以融入生态文明的知识,使学生对这方面的内容有所了解,毕业之后在旅游行业内工作时能更好的促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学校可以举行与旅游生态文明相关的知识讲座。

第二,对旅游教育工作者来说,要培养学生在自然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中,具备遵循生态旅游的自然性和可持续性的能力。只有培养学生具备足够的可持续旅游与生态旅游的知识和能力,才能使旅游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通过社团活动,强化生态文明意识。目前,高等院校为锻炼学生的能力,组建了很多社团,比如导游协会、礼仪协会等,多姿多彩的社团活动,对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活动面向社会进行积极宣传,确保了活动的广泛参与性。例如,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为开展丰富绿色教育内涵,传播生态文明理念,通过开展以“美丽中国梦·两型绿色情”为主题的“校园生态文化节”系列活动,倡导师生参与体验式教育,引导广大师生牢固树立生态环保理念,自觉养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行为和生活习惯,进一步提升师生的生态文明素养。在实践方面,鼓励学生设计和创新绿色旅游产品等,培养他们的生态实践能力。

3、在社会的培训与教育方面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也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与配合。酒店业实行绿色发展,曾取消六小件,导致很多消费者不满意。因此,旅游业的生态文明发展,要得到政府部门、游客、社会公众、旅游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的支持,要充分发挥社会的培训机构和舆论、媒体的导向的作用,培育游客、旅游业的管理者和员工的生态文明的意识。

旅游企业对员工的在职培训。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旅游专业人才,因此,在以生态文明的视角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旅游业员工的生态文明意识更加重要。比如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设计时,在生态文明的理念的指导下,景区的开发与设计时会考虑资源开发的合理性,注重资源布局的合理性,不破坏和谐的自然环境;旅游景区管理人员,在生态文明的理念引导下,会通过适当的媒介来提醒游客爱惜环境,不乱扔垃圾;导游讲解人员,如果适当的时候提醒游客也会促进游客生态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作为旅游业的员工本身应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引导游客重视环保,提醒和引导游客生态文明理念的形成,在工作中使这种理念转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

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媒体的作用,强化游客的生态文明理念。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树立理性、积极的舆论导向,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普及生态文明法律法规、科学知识等,报道先进典型,曝光反面事例,提高公众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坚持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将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生态文化的宣传教育,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

(注:本文系武汉市教育局教学研究项目《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旅游产业人才培养探析》(课题编号:2013127)及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旅游产业生态文明培育路径研究》(课题编号:14G486)的阶段性成果。)

[1]朱国芬:构建中国特色的生态教育体系刍议[J].当代教育论坛,2007(11).

[2]柳忠勤:把生态文明融入生态旅游的全过程[J].今日国土,2008(11).

猜你喜欢
旅游业文明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请文明演绎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漫说文明
对烟台市旅游业发展的探析与思考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