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财务人员经济犯罪

2015-01-02 17:04潘荣标
当代经济 2015年6期
关键词:企事业财务人员犯罪

○潘荣标

(广东新侨实业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 510370)

如何防止财务人员经济犯罪

○潘荣标

(广东新侨实业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 510370)

财务人员在企事业单位的运转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财务人员的工作质量与我国经济能否健康发展密切相关。当前社会中,无论是行政事业单位还是企业单位里面,财务人员经济犯罪的案例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建设。纵观各种案例,其根源最根本原因还是财务人员自身因素,故为了企事业单位自身健康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特色经济贡献力量,财务人员应采取相应措施,提升自身素质,防止经济犯罪。

财务人员 防止 经济犯罪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各个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经济环境也日益面临着严峻的形式。我国许多企事单位时常会出现财务人员经济犯罪问题。财务是任何一个单位的命脉,财务人员工作的好坏是企事业单位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虽然有时候财务人员犯罪是由于一系列的外部因素引起的,但是,打铁还需自身硬,财务人员需要通过加强自身的学习来防止财务犯罪,自身的加强不仅可以维护企事业单位的经济财务正常运转,还可以保护自身免于犯罪。任何事情的出现必有其原因,有因才有果。财务人员犯罪其根本目的是通过最快的方式使自己、或使企业的利润收益最大化。据统计,现今我国出现财务人员犯罪的形式及原因大同小异,归根结底就是几种。而提升财务人员的自身素质,加强单位制度建设,提升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监督效果,就能够较好地防范财务人员的经济犯罪问题。

二、财务人员相关的经济犯罪问题原因浅析

1、自身观念意识淡薄

这是财务人员出现犯罪情况的根本原因,在许多有关经济案件的犯罪中,涉案人员一般都是价值观出现问题,法律意识淡薄,并且在犯罪过程中存在着侥幸的心里,殊不知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甚至在许多财务管理人员中私底下流传一句话:“不会做假账的财务人员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财务人员”;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抱有这种想法和态度的财务人员在工作中如何能依法做事。有时候直到最后有些财务人员都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犯罪。财务人员要知道自己的职责是什么,财务人员的工作能为单位的经济带来利益,应合法地维护自身所在单位的经济利益,保障整个单位的正常运行,而不是通过不合法的手段给公司带来非法收益,非法手段带来的利益不仅不能使单位更好地发展,反而会导致单位出现严重的财务问题。例如,曾经名列《财富杂志》第七、公司运营业务一度达到覆盖全球40多个国家的美国安然公司,因为做假账,虚报盈利约6亿多美元,而导致公司破产。台湾的雅新公司、隆基股份等都因财务造假而破产。财务人员,要知道在财务工作中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要有自己的原则底线。要把不做假的概念永远刻在脑子里面。

2、单位监督力度不够

在一些企事业单位中,尤其是一些较小的企事业单位里面,不仅财务人员自身素质不高,并且内部、外部监督力度不够。上级部门、单位有时候鉴于地方较远、单位较小不会在大事情上出问题的态度,对这些较小的企业疏于管理,监督力度大大减小;没有进行过突击性的检查,有的顶多是定期的例行公事。此外,有些单位领导为了自己或者单位用钱方便,不仅不严格监督财务部门,甚至还安排财务人员进行财务造假等等一系列违法犯罪活动,有的财务人员为了能继续工作,为了讨好上司,不仅不用相关的法律知识去纠正领导的错误思想,反而还把自己陷入了犯罪的环境里去。

另外,现在许多单位内部审计与稽核不健全,在财务人员工作过程中常常出现稽核不力等现象,有些企事业单位甚至将内部审计编入财务部门,有的审计部门则为了与会计部门关系的良好,对会计部门工作的监督放宽放松,这样的不理监督会不断助长了财务工作中的“邪风”。例如2008年广东兴业银行广州分行告深圳市机场股份有限公司一案,根本原因就是管理监督不力,导致深圳市机场有限公司总经理利用职务之便,进行贷款诈骗,涉案金额高达两亿多元。可见单位内部审计与稽核之重要性。

3、单位财务制度的不健全

有一些财务经济犯罪里面,我们会发现许多财务人员都是利用本单位财务制度的漏洞来进行运作。虽然说财务人员犯罪主观原因都是因其自身受金钱利益的驱使,但是相应制度的不完善,手续的不严密,引诱并滋长了财务人员经济犯罪的风气,也提高了经济犯罪的机率。有的单位虽然制定了相应的比较完善的制度,但是执行力度不够,再加上领导的不重视或者领导怂恿财务人员的不合法行为,使得许多单位的财务内控形同虚设。纵观近年来大大小小的有关经济犯罪的案件,有财务人员自身责任,有单位领导责任,同样也有各级领导部门的相关责任等,有些案件牵涉的人员众多,而且经常牵及财务人员。所以财务

人员要学会提高自身的能力,在各种经济活动中去保护自己从而防止经济犯罪的发生。

三、财务人员防止经济犯罪的对策

1、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1)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财务人员必须得加强自身的法律意识,首先要掌握我国有关财务工作的根本大法—《中华人名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名共和国会计法》规定了作为财会人员应该遵守的基本条款,包括财会人员的工作性质内容、责任及相关处罚原则。财会人员在进入公司企业或者行政事业单位之后还应熟悉各个行业以及单位自己内部制定的有关财会的制度条例,例如《公司法》、《税法》、《企业会计准则制度》等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最后,财务人员还应该学习好《刑法》,因为《刑法》里面明确地规定了经济犯罪的一系列量刑原则和判刑结果。通过对相关法条的学习,不仅给财务人员自己敲响了“警钟”,更能够在其他同事或领导有可能触及红线时,给予及时提醒或告诫。如果不懂法律,或对相应的法律法规不熟悉,或许作为财务人员你做事情时候不认为自己是在犯罪,等到你被告知经济犯罪,后悔莫及。故财务人员要想保护好自己免于经济犯罪,要加强自身法律法规的学习。

(2)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财务人员也要加强自身修养,不是自己的东西就不要通过不合法的手段去获取,不要随意挪用公款,也不要与其他人共同进行不合法的财务活动。只有按规矩按章程按程序合法地进行财务活动,才能使自己在工作中不出错。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努力提高自身修养,为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为单位的正常运营做出一定贡献,同时也保护自己不走入经济犯罪的误区。

(3)不贪多无厌,术业有专攻。作为财务人员,从事于那个行业,就专注于这个行业,学精学通,把该行业中有关财务的问题全部弄清楚,不随意涉足不熟悉行业,避免因行业之间的差异带来不必要的财务问题,甚至是经济犯罪。如果是半路出家的就更应该要去加强相关的知识学习,学习好法律知识,懂得怎样做是合法的,怎么做是违法的,不要不知者无畏,要学会运用法律及相关知识保护自己。所以说,作为财务人员不要贪多无厌,要术业有专攻。

2、发挥财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强化财务监督,提升管理水平

作为财务人员,不仅要学习好法律法规知识,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还应该了解当前政治经济形式,并分析当前的各种形式,为企事业单位的发展出谋划策。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机会稍纵即逝,各企事业单位所需要的不是只会进行简单的数字统计和计算的人员,需要的是能在工作中了解当前环境形势,并从中获取有利于自身企事业单位发展的信息,并且为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出谋划策。这样不仅为企事业单位的发展和运作起着推动作用,也体现了财务人员的自身价值。作为一个能为企事业单位出谋划策的财务人员,才是一个合格的财务人员,才能在工作中不被淘汰,这样不仅能提升自己能力还可以避免各种财务经济犯罪的发生。

财务人员不仅自身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还需要互相进行监督。无论是从单位外部其他机构还是上级单位,也包括单位内部各个机构之间的监督。单位内各部门应设立相应的自己财务统计管理部门,便于单位财务部对各个部门的突击检查,也能随时地了解到各个部门财务的运作情况,这些各个部门之间相互监督,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监督管理水平。

3、通过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完善强化“最后一道防线”

一个单位,一个企业,其内控是防止财务人员经济犯罪的最后一道防线,是治本与治标的有利的结合。单位企业首先得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内控制度,并且保证自己单位内部都有一位专业的负责的稽核人员来指导工作。稽核人员对财务人员的监督考核不仅仅是放在月末或者年末,要随时地突击性考核,突击性地去对财务工人员的工作过程进行检查。要把平时检查结果作为绩效考核重要的一部分。

另外,会计部门自身加强了监督力度,审计部门也要做到尽职尽责,审计人员要公平公正,不要只是为了走过场。各单位应该建立对审计部门的相应的制度和惩罚措施,审计部门要经常性地不定时地对财会部门进行检查。如果发现有审计人员监督力度不强的人,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甚至可以采用连带制度,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外部对财务人员的监督力度,还可以加强工作中审计人员的团队意识。现在有许多事业单位或者企业审计和稽核人员划分不是很清楚,有的甚至没有稽核人员,这样财务监督力度大大减小,对于这样的企业,管理部门应该及时督促他们完善内控制度。监督做到位,财务人员也就不会那么放心大胆地进行职务犯罪,会大大减小财务人员经济犯罪的机率。

四、结论

在这经济全球化的大数据时代,财务人员所处的经济环境复杂多变,财务人员需要不断努力地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综合业务素质;否则不仅会因为自己的无知走上经济犯罪的道路,而且会使得自己被社会所淘汰。财务人员任重而道远,做一个好的合格的财务人员需要经过努力学习和社会的历练。财务人员只有不断努力学习各种与财务相关知识,并且术业有专攻,一专多能;这样不仅可以使得自身价值得以实现,为各企事业单位的资产保值增值保驶持航,为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1]黄刚、郑毅:部队财务人员经济犯罪的成因及预防[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5).

[2]郭淑华:财务人员职务犯罪之预防[J].人民检察,2014(2).

(责任编辑:李莹菲)

猜你喜欢
企事业财务人员犯罪
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
公园里的犯罪
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责任要素及功能分析
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改进探析
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财务人员的转型问题与对策
心理契约在企业财务人员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具体运用探讨
吉林省偏远地区企事业单位人才开发困境问题研究
Televisions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浅谈企事业单位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