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视域下区域优化发展策略分析

2015-01-03 20:22王宇航副教授王宇红副教授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秦皇岛066100
商业经济研究 2015年11期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

■ 王宇航 副教授 王宇红 副教授(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秦皇岛 066100)

低碳意指较低的二氧化碳,自从低碳与经济相结合,低碳便被赋予复杂的综合意义。1998年安和丹尼尔发表的文章《碳排放轨迹:分析如何培育低碳经济》,首次将低碳经济提到议事日程(周裕全,2013)。对于低碳经济概念的总结,英国环境学家鲁宾斯德概括总结的低碳经济概念,被广大专家学者引用较多,鲁宾斯德认为:作为新兴经济模式的低碳经济(包含低碳产业、低碳技术等经济形态),是人类进步和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应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政策的制订和出台、技术创新的实施,促进节能减排、资源的再利用,通过低能耗和低排放推动经济模式转型,实现人类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终极目标(刘鹏等,2013)。

区域经济系统按照地域分工和区域要素确立功能地位,区域经济由功能、结构不同的子系统组合而成,细分为工业、农业、商业、服务业等子系统。伴随生产力的发展,经济高速增长引发区域发展不平衡,区域经济差异日渐明显。缪尔达尔提出的“区域累积因果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根源是市场,市场力量是递增的,通过持续递增加剧了地区不平衡。威廉姆森的倒“U”型理论指出,从时间维度看,在经济发展初期极化效应对区域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地区差距日趋扩大到成熟阶段,随着扩散作用发挥主导,地区差距逐渐缩小,区域发展变化整体呈现倒“U”型(陆小成,2013)。

区域发展态势分析

(一)东部区域发展态势分析

1.优势。东部11个省、市(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好,钢铁、石油、化工、水泥等资源和能源型产业聚集,港口众多,交通便利。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东部地区优先发展、先富带动后富的国家经济政策影响下,东部沿海地区凭借天然的区域优势和后天的社会因素,迅速发展。截止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国经济总量的六成,东部地区产业结构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二、三产业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一产业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增长的战略中心,凭借三大都市圈成为带动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核心区和增长极,与中西部间区域差距已见端倪,成为我国区域经济的中流砥柱。

2.弱势及发展空间。我国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差异严重,我国东部区域工业化程度较高,但高新技术产业尚未形成主导产业,过度消耗的能源使二氧化碳排放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三废排放量过大,生态平衡受到影响,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社会活动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矛盾突出。东部区域森林资源有限,耕地资源利用率、开发率较高,低碳资源开发潜力有限。

(二)中部区域发展态势分析

1.优势。占全国面积1/8的中部地区8个省份(吉林、黑龙江、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承东启西,是南北对接的中心腹地,自然资源优势明显,矿产资源(煤炭、石油、银、铁矿、稀土、褐铁、珍珠岩、天然碱)丰富,占全国总量的四成,是我国原材料生产区和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第一产业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三产业比重位居三大区域之末,第二产业比重位居三大区域之首。

2.弱势及发展空间。中部区域工业化水平不高,城镇化体系欠缺,自身优势利用不足,重复性建设现象严重,资源粗放式利用,污染较大,综合发展水平有待提高。产业结构层次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二元结构矛盾突出,产业集聚化程度低,区域间产业关联度较低,竞争实力不强。区域间产业配套能力不强,没有明确的产业定位,集群内关联度较低,产业链尚未有效形成,资源的附加值低。除山西外,县域经济普遍存在着“粮食大县,经济小县”的现象,难以形成区域优势产业集群。中部地区的低碳经济发展,必须要控制开发强度,在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同时,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切实保护好耕地、水面、林地等绿色空间,降低资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避免损害生态环境。

(三)西部区域发展态势分析

1.优势。西部区域12个省、市、自治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西藏、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国土面积占全国七成以上,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丰富,水能资源占我国总储量的七成,战略位置显要,但交通闭塞,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增长缓慢,经济实力较弱。第一产业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三产业的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第二产业占主导和支配地位,却是以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为代价。

2.弱势及发展空间。西部地区由于地理条件限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伴随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由于地域特点,长期固步自封,区域战略发展意识淡薄,区域协调发展状态不理想,都市圈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缓慢。与东部和中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土地面积、森林面积广袤,森林、草原和湿地是自然资源的天然缓冲区(具有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等功能),低碳环境承载潜力巨大。

根据区域经济梯度发展理论,区域差距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自21 世纪以来,国家为了缩小区域差距,陆续出台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着力发挥中西部地区自身优势,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了中西部经济总量和速度快速发展,中西部区域第一产业发展速度增幅较大,但第三产业发展幅度不明显。今后,中西部地区发展思路应重点在低碳背景下发展区域经济,转变生产观念调整产业结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关注人们生活质量、生态环境,追求高层次的经济发展道路,即通过资源再利用、低能耗,实现生态化生产效益。

低碳经济对区域发展影响分析

(一)低碳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在令人惊讶的高达10%的经济增长速度(部分区域GDP增长速度超过了 15%,有的区域GDP增长速度甚至超过30%)背后,是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环境问题日渐严重,伴随国民环境意识日渐提高,经济的高质量增长议题提到了议事议程。“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要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并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全领域(杨淑霞等,2010)。这一规划的出台预示着,今后我国将探寻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区域单纯经济增长目标减弱,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资金、劳动力、资源等生产要素影响力降低,碳排放控制和区域环境、生态等要素作用将得到显著提高,将向涵盖以经济、民生、环境、生态等多目标综合协调发展模式转变。缓解资源压力和解决环境问题,注重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等内涵式发展,注重质量和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低碳经济对环境的影响

传统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表现出高能耗、高污染传统发展模式在结构上的不合理,资源极度浪费,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低碳经济终止了区域生态环境破坏性的掠夺式开发,将实现生态优化发展,通过低能耗、低排放,改善人类生态环境,解决人类发展中遇到的生态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终极目标。

(三)低碳经济对科技的影响

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是低能耗、低污染,实施低能耗、低污染的关键是发展低碳技术,技术创新是低碳经济的推动力,鼓励国内外技术交流和合作,接收发达国家技术转让,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施技术创新,提升技术水平,推动低碳技术成果应用和转化,实现低碳技术发展的“跨越式”进步(产业链分工合作的垂直模式向创新合作的水平模式转型)。科技部社发司、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指明,低碳技术应包括能效技术:改善燃油经济性、提高建筑能效、提高电厂能效。具有先进水平的低碳技术发展必须提到议事议程,注重中长期战略技术储备,着手低碳技术攻关,鼓励企业低碳技术开发,在东部发达地区进行低碳经济发展试点,带动中部、西部地区发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利用后发优势实现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的发展加速新的科技体系的建立,以高科技为核心的新能源新技术体系将造就新的金融体制、贸易体制、技术体制和企业治理体制等,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

低碳经济视域下的区域优化发展策略

(一)发展原则

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应本着国家、地方和社会三方联动原则、政府推动原则、市场主导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强化市场作用。具体为:一是三方(国家、地方和社会)互动原则。区域低碳发展历程中需要通过国家宏观指导、地方政府支持、社会反馈,形成开放、自由、民主、动态管理体系;二是政府推动原则。政府是政策制订者、组织者、执行者,长期以来发挥政府职能是我国永葆不变的政治传统,只有政府的高度参与,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政府通过推行气候变化税、能源消费税、碳税,建立健全能源法律法规,不同能源和碳排放量的税负不同,高能耗资源和高碳排量资源税负较高,实现资源环境的有偿利用。通过政府增收碳税,减少碳排放,实现生态环境建设,促进低碳经济发展;三是市场主导原则。政府应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形成利益主体间博弈市场平台,调动区域能动性和区域经济发展内在动力,通过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四是因地制宜原则。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由于区位优势和天然优势,导致区域差异化较大,东部区域应通过自主创新,实现产业的有序率先发展;中部区域应通过宽松的土地、产业政策,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产业集群快速发展;西部区域应着力完善基础设施,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路径

一是走生态农业低碳道路。现代农业发展依托的是化肥和农药,然而化肥和农药影响着土壤质量,农作物稻秆燃烧释放出的有害气体又会污染环境,农业堪称“高碳农业”。因此,碳农业应通过走有机生态农业之路(用粪肥、堆肥代替化肥和农药、稻秆还田、深耕作物与中耕作物轮作、微生物熟化深层土壤、稻秆气化技术、太阳能和沼气技术),实现低碳经济。二是走能源结构调整与提高能源效率相结合的低碳工业之路。高碳是传统工业发展的必然结果,然而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资源的储量有限和二氧化碳排放影响着人类生存环境,高碳工业难以为继。因此,工业低碳势在必行。在工业低碳发展中,应注意到低碳和无碳能源规模限制和新能源巨额资金投入等问题的存在,注重能源体系整体效率(能源结构调整与提高能源效率相结合),发展低碳新兴工业。三是建设低碳居住空间,实现城市低碳交通系统。城市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者是城市交通工具,因此应限制城市私家汽车数量,提倡发展电动汽车、太阳能汽车等低碳交通工具,小城市应大力发展以步行和自行车为主的慢速交通系统,大中城市应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和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四是减少“碳源”,扩大“碳汇”。发展低碳经济应从减少“碳源”的排放和扩大“碳汇”入手,“碳源”指二氧化碳来源,“碳汇”指碳的寄存体—森林植被(森林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据研究统计,每年森林植被净碳吸收量约为10-15亿吨。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汇聚作用已被国际社会高度重视。因此,植树造林成为生物固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五是降低能源消费,增加可再生能源。减轻能源生产和消费的负面影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积极开发新能源,实现节约、低碳、低成本发展。

1.周裕全.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思考[J].商业时代,2013(11)

2.刘鹏,陈磊,刘莉.低碳经济与产业结构优化关系分析[J].商业时代,2013(12)

3.陆小成.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内涵、特征及其政策选择[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

4.杨淑霞,汤明润.我国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选择[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5)

猜你喜欢
区域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