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进城意愿影响因素研究—以延安市为例

2015-01-03 20:22古小波延安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商业经济研究 2015年11期
关键词:社会保障意愿城镇化

■ 古小波(延安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陕西延安 716000)

农民进城是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显著特征,作为城镇化的重要参与主体,农民是否愿意进城不仅影响着城镇化的推进,而且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关系着“三农”问题的顺利解决(虞小强,2011)。在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走集约、智能、绿色和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而立足于农村居民本身,从他们的意愿出发,以他们的意愿为根本,将能够探索出一条现实可行的新型城镇化和统筹城乡发展的人口转移途径。

理论综述

关于影响农民进城意愿的研究中,“推拉理论”是研究流动人口和移民的重要理论,尤其是现代推拉理论认为,迁移的推拉因素除了更高的收入以外,还有更好的职业、更好的生活条件、为自己与孩子获得更好的受教育的机会、以及更好的社会环境。慎洛加等人认为:农民进城意愿受到公共成本和私人成本投入之间的比率关系的影响,如果私人投入成本过大,会影响农民进城的意愿(慎洛加,2014);杜蕴哲对河南省的调查研究表明政府的征地补偿、移民社区的基础设施是否完善、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等利益因素会影响到农民对进城的意愿(杜蕴哲,2013);朱琳等对河南省郸城县的研究表明农民进城受到所在地的经济发展状况、个人特征和农户家庭特征的影响(朱琳,2012)。

本文主要依托人口迁移推拉理论,重点从政策制定者转变为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和最终受益者—农村居民本身出发,考察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居民进城的主观意愿,揭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口主观因素影响,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本文选取了延安市子长县和安塞县总计4个村庄为调查样本,在各村庄选取25名村民为本次调查对象,总共发放问卷100份,其中有效问卷87份。问卷内容包括被调查农户的家庭基本情况、农民进城意愿及相关因素,以及对新型城镇化的看法和建议等。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与统计分析

(一)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在调查对象中,性别方面,男性村民52人,女性村民35人;年龄方面,30-60岁中年阶段的人数较多,占到51.72%;教育水平在高中及以上者占到59.77%,可能与调查期间为春节期间,外出青年务工人员普遍回村有较大关系。

(二)村民对新型城镇化的支持情况

根据调查结果的分析,在调查员给村民解释了城镇化的基本概念之后,村民对于新型城镇化的支持率较高。在国家出台并落实相应政策情况下,愿意搬往城市、县城或者新型社区的村民占到60.92%;不支持或不愿意搬往城市、县城或新型社区居住的居民仅占21.82%。通过对年龄这一因素的分析,我们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加对新型城镇化的支持率随之下降,尤其是60岁以上老年人对新型城镇化的支持率仅仅只有26.67%,而30岁之前年轻人达81.48%,可见,年龄因素和村民对新型城镇化的支持率有着非常明显的相关性。在村民的文化程度上,从统计数据上看,从小学到高中,村民进城落户的意愿越来越强,文化为小学和高中程度愿意进城居住的比例分别是30.77%和70.27%,有较为明显的差异,而文化程度为高中和大专及以上的区别不是十分明显。而在村民是否掌握职业技能这一因素很明显影响村民是否愿意进城居住,掌握职业技能的村民愿意进城居住的高达75%,而没有职业技能的村民愿意进城居住的仅仅只有47.06%。总结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农民是否接受新型城镇化,是否愿意去城市、县城或者新型社区居住与年龄、受教育文化程度和职业技能掌握有着较为明显的相关性。

(三)农民进城意愿主客观因素分析

新型城镇化的目标是要缩小城乡差距,使农村居民能够过上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幸福生活。显然这一切要实现的首要前提是村民要放弃以往分散居住的形式,通过移民搬迁、土地流转和产业转移等方式集中居住,最大限度的利用公共资源,享受公共福利。调查发现影响农民进城的因素主要包括了主客观两个方面,其中客观方面主要是农民进城以后就业、住房、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等方面;而主观方面主要是农民对于进城以后的生活方式转变和人际关系改变等方面的担忧可能会影响到农民进入城镇居住。

1.影响农民进城意愿的客观因素分析。当问到被调查对象希望住在哪种类型的城市(城镇)时,选择居住在城市、县城、乡镇和新型社区居住的比例分别是11.32%、28.30%、26.41%和33.97%,反映出村民在对进城居住形式上更加青睐于县城、乡镇和新型社区。我们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大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直接影响了整体竞争能力较差的村民的选择;而我们发现选择新型社区居住的村民的比例是最高的,在调查访谈中,村民做出这样选择的原因主要是县城和乡镇的住房成本过高,村民大多表示难以接受,而新型社区国家有相关政策的补贴和优惠,集中居住的住房价格问题能够得到较好的解决,说明农民对市场化的房价居高不下有很大担忧。

户籍是否会影响农民进城的意愿也是部分学者研究关注的因素,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农民对户籍因素的影响关注度较低,在问到“假如进入城镇居住,对于城市户籍,你的态度?”这一问题时,农民选择必须有户口、没这个必要和无所谓这三个选项的比率分别是13.79%、27.59%和59.62%,这一结果说明随着统筹城乡发展力度的加大,城乡之间由于户籍带来的社会福利和保障差距正在日益缩小。

进城农民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是否健全是关系到农民进城后能否稳定生活的关键。通过数据分析,农民在城镇化进程中最为关心的社会保障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在公共服务方面,农民最迫切需要的公共服务排名前四的分别是:子女教育、就业与培训、基本住房保障和医疗卫生,这四项的比率为:79.31%、66.67%、59.77%和54.02%。而当问到“你认为,从农村进入城市居住生活的最大障碍是?”,选择最多的一项是“没有劳动技能,生活无保障”,占到62.06%,通过这两项的对比,可见农民进城之后缺乏就业技能成为困扰农民进城最大的障碍因素,是农民对于城镇化生活最为担心的问题所在。

2.影响农民进城意愿的主观因素分析。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也包括了生活方式和人际交往形式的现代化,所以应积极关注农民进城后的生活方式和人际交往形式的转变。在调查中,当问到“进入城镇居住生活后,对于城市生活是否习惯有无担心?”,农民回答非常担心、一般和不担心的比例为:37.21%、39.53%和23.26%,可见农民普遍对进城后的生活方式存在担心,占到调查总数的76.74%,而担心的主要原因为邻里关系淡化和城市人的歧视问题等。在问到关于“进入城镇居住后,你认为人际关系和农村相比会有什么变化?”,选择“更加密切”、“没什么变化”、“更加疏远”的比例分别为:21.84%、28.74%和49.74,说明农民对进入城镇生活居住后人际关系有一定担忧,害怕失去以往农村居住的熟悉环境和人际关系。

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通过对数据统计分析,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进城意愿与现居住乡村与县城距离远近、年龄、受教育文化程度和职业技能有比较明显的相关性;而社会保障和社会公共福利健全与否对于农民进城意愿的影响是显著的;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转变等因素对农民进城意愿具有一定的消极的影响,其中人际关系的疏远的负向影响力度较大一些。

(二)对策和建议

1.提升基层政府和农村居民对新型城镇化的了解和认知。推进新型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农民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客体,更是实施过程中积极参与的主体(黄雁鸿,2013)。但是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个别地方基层政府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对农民意愿、需求考虑不足;另一方面,由于政府宣传不到位,农民对于新型城镇化的认识有限,对新型城镇化的实质和核心普遍不了解。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在新型城镇化政策制定之前政府应积极考虑农民需求,广泛、深入地征集农民意见;将农村居民的需求和愿望作为指导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指南,真正落实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2.持续推动完善城镇的社会保障和公共福利体系建设。城镇的社会保障和公共福利体系建设是农民进城意愿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由于我国目前户籍制度依然不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失衡,导致现有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较低,农民迁入城镇后的社会保障转移接续障碍重重,且农民被排斥在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刘新智,2013)。目前延安市的城镇综合服务保障水平在全省各市明显处于较落后水平,排在全省第9名。延安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由于南北部资源禀赋和发展的不均衡,“北六县”的县级财力可以支撑城乡社会保障和公共福利一体化,而“南六县”由于县级财政实力较难支撑城乡社保一体化。所以,北南六县应积极展开结对互援等方式,支持经济财力较弱县进行城乡无差别社会保障和公共福利体系建设。持续推动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的完善,尤其重点解决进入城镇农民的子女教育问题,落实子女上学问题。

3.重点强化进城农民的就业技能培训。着力解决农民进城后的就业问题,加强对进城农民的技能培训工作。掌握一门就业技能是进城农民能否在城镇“住得下,留得住”的关键环节。政府应将进城农民的职业培训作为进城准入的重要必备要件,有针对性的为进城农民提供技能培训服务;积极为进城农民提供就业岗位,解决农民进城后的长期生存和发展问题,把促进就业摆在首要位置。对于转移到乡镇和新型社区的农民,应继续发展工业化来引领城镇化,发展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实现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有了产业支撑,农民的就业和生活就有了相对稳定的保障,也为农民市民化后真正享受到完善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提供了基础和保证(王铭,2014)。

4.重视引导农民进城之后的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良性化。通过调查分析,部分农民担心对进城之后的生活方式不能很快适应,人际关系淡漠化困扰生活和心理。以前农民生活的空间和场所是“熟人社会”,是以情感联系和信仰认同为纽带的社区。突然转变的居住形式和生活方式必然会让农民尤其是年龄较大的农民产生孤独和无助感,容易对周围的人和事产生主动隔绝和怀疑。因此,政府和相关部门,包括社会组织和民间组织应利用培训、文化活动和体育活动等方式引导进城农民积极融入城市生活,让进城农民感受到对城镇生活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此外,重视社区这个建设平台,利用社区的优势,积极利用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工机构等,向社区内进城农民进行生活方式引导、心理咨询和居民沟通等活动,从心理层面帮助进城农民更好适应城市生活。

1.虞小强.西部地区农民进城意愿影响因素分析—以陕西省为例[J].西北人口,2011(5)

2.黄雁鸿.关于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口转移意愿的调研及思考[J],江苏城市规划,2013(9)

3.刘新智.农民参与新型城镇化的核心问题调查[J].经济纵横,2013(11)

4.王铭.充分尊重农民对新型城镇化的认知与期望[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4(4)

5.杜蕴哲.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涉及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长江论坛,2013(6)

猜你喜欢
社会保障意愿城镇化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坚持就业优先 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
媒体募捐永远成不了社会保障
交际意愿研究回顾与展望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