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运班列提速新疆产业升级换档

2015-01-04 05:51REPORTER作者陈冠锦ChenGuanJing王玉召WangYuzhao
大陆桥视野 2015年5期
关键词:中亚班列货运

REPORTER/作者:陈冠锦 Chen Guan Jing/王玉召 Wang Yu zhao

国际货运班列提速新疆产业升级换档

REPORTER/作者:陈冠锦 Chen Guan Jing/王玉召 Wang Yu zhao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新疆与中亚国家运输通道的畅通,对中国的向西开放发展,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西行国际货运班列全面开行后,其便捷高效的运输方式、可靠稳定的运输能力、直达中亚、西亚和欧洲的线路优势将吸引更多企业入驻,加速产业的聚集。可以预言,西行国际货运班列将成为促进新疆优势产业发展和提档升级的加速器。”2015年1月29日,在新疆格鲁吉亚国际货运班列开行仪式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信委副主任彭季说。

随着中亚货运班列的常态化运行,新疆向西运输的道路愈加畅通。借此东风,新疆地产企业用自己的产品敲开了中亚市场的“大门”。越来越多的外地企业也看中新疆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在这里“扎根”,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一股力量。

打通向西运输道路

2015年1月23日,2 520吨钢材“坐”上西行班列,从宝钢集团新疆八一钢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八钢)501仓库出发,一路向西,前往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到目前为止,中亚货运班列已形成常态化运行,搭建出一条稳定的向西发展道路。

长期以来,因向西出口铁路运力阶段性紧张、没有固定班列开行,新疆出口货物经常停装、限装,甚至每到一个关口都要更换班列,否则无法到达目的地。导致新疆许多进出口贸易企业不得不采用价格昂贵的公路运输或者耗时巨大的海上运输。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打通向西出口运输大通道,2013年6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信委组织专人赴重庆考察渝新欧国际铁路通道情况,并对自治区产业发展情况、进出口情况、口岸通关情况、铁路运输情况进行调研。2014年3月8日,新疆成功组织开行了首列新疆中亚国际货运班列。新疆中亚国际货运班列采用“五定班列”方式运输,即定点(固定始发站和终到站)、定线(固定运行线)、定车次(817111次)、定时(固定始发、运行时间)、定价(统一运价),全程运输时间由原来平均15天压缩至两三天,运输效率大大提高。同年8月,新疆库尔勒土耳其梅尔辛国际货运班列成功进行测试;8月31日,乌鲁木齐至阿拉木图(终点到达莫斯科)首趟国际邮件(跨境电子商务)列车成功运输出境;2015年1月23日,首列新疆中亚整车国际货运班列满载钢材开往阿拉木图……多点始发、多线运行、货品门类也愈加丰富,借力货运班列,新疆不仅分享着向西开放的红利,稳增长、调结构的步伐也不断加快。

“中亚国际货运班列的常态化、市场化运行,证明我们有能力把新疆打造成我国向西出口的始发和集聚中心,这对我们新疆促进产业发展,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信委副主任彭季认为。

打开中亚市场

2015年1月23日,看着越行越远的中亚货运班列,八钢贸易部经理王学斌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虽然产能向中亚地区转移的道路仅仅走出了第一步,但它的重要性却不言而喻。

目前,国内钢铁市场的行情只能用“阴云密布”来形容,产能过剩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中亚货运班列的开通,打开的不仅是向西运输的大通道,也是企业产能转移,打开中亚市场的“光明之路”。

王学斌告诉记者,中亚地区的一些国家因为政策等原因,对钢铁的需求量较大。中亚货运班列的开通,恰好让产能过剩的钢铁企业拥有了“走出去”的机会。这不仅完成了产能转移,还借机扩大了我国钢铁企业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为其他产品向中亚地区进行销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八钢,其他如纺织、建材等行业的企业也将注意力放在了中亚货运班列上。据了解,中亚货运班列每列拉运45个集装箱,主要运输建材、机械设备、汽车配件、机电产品、特色轻工、服装百货等,其中约三分之一是新疆地产货物。

“这些货物会运到例如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这样的重要城市,这些城市作为中亚地区的物流枢纽基地,对周边的国家和地区具有强大的辐射力。”彭季说,中亚货运班列的常态化运行,让新疆的地产品源源不断地进入中亚地区,以这些城市为起点,新疆的地产企业将在中亚地区迅速发展。

“如果你要从新疆将货物运往中亚地区,你还会选择在内地采购这批货物吗?”彭季向记者问道。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答案背后却能让人勾勒出一幅令人向往的蓝图。

铁路运输的低成本、快速度让许多企业蜂拥而至。为了降低成本,部分出口贸易商由内地采购转为新疆本地采购,这对拉动新疆本地企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随着中亚货运班列的常态化运行,越来越多的出口货物从内地港口转移到了新疆,一些进出口加工企业也逐渐开始向新疆转移,它们带来的不仅是货物,还有资金、人才、就业岗位甚至先进的经营理念。

“一直都说新疆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是中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中亚货运班列的常态化运行让所有人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彭季说,虽然只是发展了物流,但却拉动了信息流、资金流和人才流向新疆聚集,这对吸引承接东部纺织服装、IT产业转移,壮大发展新疆高档石材、装备制造、特色轻工等优势产业,增强新疆对内地企业的吸引力和出口竞争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新疆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副教授段鸿斌告诉记者,新疆与中亚国家运输通道的畅通,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亚货运班列的常态化运行,有助于把新疆打造成国际货运中转中心、国际物流内陆港。届时可以吸引周边省市和地区(如重庆、成都等)的货物向新疆集中,这对发展新疆物流产业,拉动当地就业具有积极作用。不过就目前来看,新疆的产业结构转型还不到位,如果能吸纳更多的企业、产业,完善新疆的产业结构,将会发挥出更大的能量。

物流中心初现端倪

在新疆卡赫季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北一看来,与海运相比,西行班列有四个明显优势:一是快捷。到西亚、中东欧城市的全程运时比海运至少快一个月;二是安全。铁路运输不受自然条件和非常规安全因素影响,避免了运时和安全的不确定性;三是综合成本较低。每个集装箱的运费加资本利息形成的综合成本与海运相当,并有进一步降低的空间;四是由于运时短、到达时间可控,企业的市场营销计划和商品物流安排的预见性、可控性大大提高。

他的一席话道出不少新疆进出口企业的心声。

“有了这条黄金通道,新疆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将会大大加快,这一天我们期盼已久!”2015年1月30日,新疆华凌集团办公室主任高建民对记者说。他口中的黄金通道,正是29日开通的新疆格鲁吉亚国际货运班列。

2009年,华凌集团在格鲁吉亚第二大城市库塔伊西市筹建免税自由工业园,主要为国内外加工生产型企业在格鲁吉亚发展提供平台和市场。此外,华凌集团还兴建了占地7 000亩的“华凌国际经济特区”,旨在全力打造外高加索和环黑海沿岸地区最大的集生产加工、保税、商业、国际物流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特区”。

据高建民介绍,许多在格鲁吉亚的中国企业与保加利亚、捷克等有经贸往来,特别是混装货物,但“俄白哈关税同盟”形成后,规定一个集装箱不能超过三类货物,这成为中国产品出口的阻碍。“有了货运班列,特别是班列常态化运行后,这些问题将迎刃而解。”

“西行班列的开通,有利于将新疆打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心和商贸物流中心。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必将促进新疆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促进就业、惠及更多百姓。”彭季说。

优势产业借力发力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校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姬肃林说,和国内开通较早的“渝新欧”“郑新欧”国际货运班列不同,新疆国际货运班列优势明显,更能带动新疆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新疆美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克化工)显然做好了以货运班列为契机、进一步开拓欧洲市场的准备。

美克化工营销公司副总经理黄刚说,公司的BDO等精细化工产品主要通过海运出口,每吨产品运输成本大概在2500元左右,运往德国等欧洲国家约需要一个多月时间,若通过常态化运输的货运班列,仅需要15天左右,最快只需9天时间,成本与海运相当。

“2014年我公司曾通过海铁联运,经阿拉山口出疆,途径伊朗、土耳其,运货至德国,但因为沿途各国在过境协议上还没完全达成一致,一些环节尚未打通,最终用时30天。但我们相信,随着西行班列的进一步成熟、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这一瓶颈将很快被打破。”黄刚说。

黄刚认为,随着欧洲实体工厂的减少,其原材料生产基地逐步转向亚洲,而新疆处于欧亚十字路口的区位优势决定其在重型化工、石油石化等方面独具前景。“随着美克化工三期、四期项目的投产,我们也会尝试进一步‘走出去’。”他透露,2014年美克化工向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出口产品约为2 000吨左右,2015年预计出口量将达2万吨。

来自自治区经信委的数据显示,目前新疆的PVC、烧碱和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化工产品已远销欧洲及中亚市场,预计2015年新疆氯碱化工和精细化工产品出口量将达到100万吨以上。西行货运班列全面开行后,有利于新疆石油化工产业等进一步提升附加值,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新疆版”产业集群呼之欲出

在铁路货运的运作经验中,“渝新欧”国际铁路货运班列对重庆笔电产业的带动作用常常成为范例,为人称道。借助该班列,重庆已迅速形成笔记本电脑“品牌+整机代工+零部件生产”环环相扣的产业集群。惠普、宏碁、华硕、东芝、思科等5家电脑品牌企业,富士康、广达等5家代工企业及700多家零部件企业落户重庆,2015年重庆笔记本电脑产量预计将达1亿台。

新疆能否借助西行班列,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方面成就“新疆样本”?彭季认为,目前来看大有希望。

2014年8月,新疆土耳其货运班列成功开行,新疆富丽达纤维有限公司的22个集装箱500吨粘胶纤维从阿拉山口出疆,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再海运至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和梅尔辛港。新疆富丽达纤维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培荣说,公司已经着手在土耳其建立自己的产品原料集散地,计划通过直达欧洲的列车进口原材料和出口商品,为企业打开产品销售的新渠道。

“新疆面向中亚及欧洲大市场的地理位置是吸引国内外棉纺织企业入疆的重要优势。”王培荣说,西行班列开通后,有助于吸引更多企业进驻新疆,进一步拉动新疆纺织服装业向下游、向高端延伸。

“货运班列常态化运行将为新疆吸引承接东部优势产业纺织服装业、IT产业转移,壮大发展新疆高档石材、装备制造、特色轻工业、石油和化学精深加工、太阳能多晶硅等优势产业创造更加优越的环境。”彭季透露,富士康、惠普等公司有意向来疆考察,待西行班列常态化运行后,考虑是否“落子”新疆。

改革开放37年来,宁夏虽然有着巨大的发展,但横向比较起来,宁夏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在全国仍处在相对较后的位置。如何不满足于“小富即安”状态,促进宁夏赶超全国水平?

猜你喜欢
中亚班列货运
习近平主席在中亚
波音公司试飞电动垂直起降货运无人机
赣州港开通两趟中欧班列
AT200大型货运无人机实现首飞
“一带一路”的火车头中欧班列
货运之“云”
首趟“义新欧”中欧班列抵达义乌
White Elephant
俄发射“进步”M23M货运飞船
中国与中亚关系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