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城镇化与工业化均衡发展问题实证研究—基于对云南省的分析

2015-01-04 02:53副教授昆明学院昆明650124
商业经济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工业化城镇化云南

■ 王 宁 副教授 刘 芳(昆明学院 昆明 650124)

城镇化与工业化关系相关论述

(一)城镇化与工业化涵义

城镇化一般是指伴随着乡村人口向城镇聚集,经济结构中农业比重不断下降,非农化率显著上升,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由乡村型渐向城镇型转化并稳定的系统性进程。美国学者诺瑟姆(Ray.M.Northam)1979年提出“诺瑟姆曲线”揭示了城镇化发展水平同发展阶段的对应关系,是以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城镇化率表征着不同的城镇化发展阶段。诺瑟姆曲线将城镇化进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级阶段,城镇化率在25%以下,城镇人口增长缓慢;第二阶段为城镇化加速阶段,城镇人口从25%增长到50%乃至70%,第二和第三产业增速超过农业且占GDP的比重越来越高,非农劳动力数量持续增长;第三阶段为成熟阶段,城镇人口比例超过70%,基本实现现代化。

工业化基本特征首先是国民经济中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所占比例的提高,其次是在制造业和第二产业中就业的劳动人口比例也有增加的趋势。工业化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工业化初期,第二阶段为工业化中期,第三阶段为工业化完成阶段即工业化后期。衡量指标主要包括:非农产业产值在国民经济活动中的所占比例、从事非农产业人口在全部就业人口中所占比例(牛文元,2012)。

(二)城镇化和工业化的互动关系

城镇化与工业化的高度相关性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是一个被普遍证明的规律。国际经验表明,城镇化和工业化组成复合的循环系统,两者间形成动态交互演变关系。在城镇化的初级阶段和中级阶段前期,工业化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两者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而到了城镇化和工业化的高级阶段,制造业占GDP的比重逐渐下降,第三产业成为城镇化的主要动力。著名经济学家钱纳里(H.B.Chenery)和塞尔昆(M.Syrquin)在 1975 年提出了城镇化与工业化关系的“发展模型”。该理论认为,工业化与城镇化的相互关系是一个由紧密到松弛的发展过程,工业化对城镇化的贡献作用在发展的不同阶段表现出逐渐减弱的趋势(姜爱林,2004)。因此,如果一个地区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那么在工业社会的中前期,城镇化率、工业化率与非农化率几乎是三条平行上升的曲线(段禄峰、张沛,2009)。

从城镇化与工业化相互依存关系角度可分为三种模式:同步城镇化、过度城镇化(Over-urbanization)、滞后城镇化。同步城镇化表现为两者协调均衡发展,相互促进。过度城镇化则表现为城镇化超前于工业化发展,城镇人口急剧膨胀,城市建设滞后,城市提供的就业机会和基本生活条件匮乏,造成严重的“城市病”,失业、贫民窟、生存环境等问题突出。滞后城镇化指的是城镇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水平,引发了经济结构失调、内需拉动软弱、工业乡土化、离农人口“两栖化”、生态环境恶化、进城人口无法市民化等问题。在这三种模式中,只有两者均衡发展才是一个地区城镇化发展的最优模式,才能实现两者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均衡关系测度

对于城镇化与工业化均衡关系的度量,国际上有两种较为广泛采用的指标:IU(劳动力工业化率和城镇化率的比值)和NU(劳动力非农化率与城镇化率的比值)。研究表明,当城镇化和工业化均衡发展时,IU值近于0.5,NU 值近于1.2。当然,在大部分情况下,IU、NU国际标准值法和钱纳里标准值法可以通用。

表1 云南省2000-2012年NU值

表2 云南省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城镇化率和全国对比情况

工业化水平代表着现阶段该地区整体经济发展的程度,表现了产业与就业结构的交互过程。因此,本文选用体现非农化城镇化率的NU国际标准值法来评价云南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均衡程度。国际研究表明,当城镇化、工业化和非农化发展较为均衡时,该值稳定在1.2左右,表示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能够很好地被城镇吸纳;当NU值显著小于1.2时,城镇中的许多农业人口无法进入非农产业就业,城镇化发展超前,产生过度城镇化态势;当NU值显著大于1.2时,城镇中的非农产业需要吸收城镇外的农业人口才能进一步发展,城镇化发展滞后。

(一)全省层面程度分析:城镇化超前于工业化

2012年,云南省经济增速平稳,国内生产总值10309.47亿元,是2000年的4.13倍。工业产业发展较快,全部工业增加值3450.72亿元,保持年均增长率在15%以上。人均生产总值2.2195万元,较2000年增长3.65倍。全省非农业从业人员1245.33万人,比2000年实现了倍增。但仍属于全国最落后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居全国第24位,工业增加值居第27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第29位;91个县属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占全国比重的13%,全省17%的人口为贫困人口,一些边疆民族自治区贫困较为严重。云南省是典型的集民族、边疆、山区、贫困于一体的欠发达地区。

表1为2000-2012年云南非农化城镇化的NU值及其标准值的偏差。整体来看,云南非农化城镇化的NU值始终低于1.2,表明云南的城镇化进程始终超前于工业化进程,表现为过度城镇化,说明第二、三产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收能力不足。将NU值与标准值1.2相比较,求出其与标准值的差距。如得出与标准值的偏差为正数,表示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如为负数,则出现过度城镇化。以±5%和±15%为界,与标准值的偏差低于5%(高于-5%)的NU值,为适度失衡;位于5%-15%(-15%--5%)的NU值,为中度失衡;高于15%(低于-15%)的NU值,为高度失衡。从2000年以来云南NU值与标准值偏差情况来看,云南的城镇化一直超前于工业化,偏差值一直处于-15%--5%之间,表现为适度失衡的状态。从2004年开始,云南工业产业保持快速增长,较好地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开始逐步缩小差距,虽然中间有所起伏,但基本上呈现出稳步发展的态势。

本文从产业结构角度来分析云南UN值所呈现此种趋势的原因。表2为云南产业结构和城镇化率与全国的对比。十多年来,云南的城镇化较快发展,从2000年的23%提高到2012年的39%,提升了16个百分点。同时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三产业保持稳步增长,可以看出工业化对城镇化的促进作用,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较,第一产业比重偏高,第二、三产业比重一直偏低,尤其是第三产业与全国平均水平有扩大的趋势,导致城镇率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十多个百分点,人均GDP一直在全国平均水平的50%上下徘徊。根据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作用规律,在工业化初期,工业化发展对于城镇化进程具有巨大的直接促进作用;从进入工业化中期开始,第二和第三产业协同促进着城镇化发展。

从云南MU值的变动来看,既能体现这一规律,同时也反映了一些产业结构问题。2000年,云南的三次产业结构为21∶41∶37,为“二三一”类型;依据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Simon Smith Kuznets)和钱纳里的工业化发展阶段判断,云南已进入工业化中期,但整体水平较低,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产业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为第一产业比值较大,第二、三产业占比较低。在这个阶段,由于第二产业较快发展,呈现出对城镇化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区域、产业、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存在着过度城镇化这一事实,NU值一直偏低,两者的非均衡差距问题较严重。

从就业结构来看,三次产业就业人员呈平稳增长态势,但平均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过高,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低于全国水平的15%和7%,对劳动力非农产业就业促进作用乏力。著名的“配第-克拉克定律”认为产业结构与劳动力流动规律密切相关,劳动力在产业进程中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再向第三产业流动。云南劳动力转移规律也遵循此趋势,而且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贡献作用适应这种发展态势。1990-2012年,云南三次产业的就业贡献率分别为:10.30%、21.25%、68.45%。可以看出,第三产业非农就业作用显著,20余年来提供了68.45%的新增就业岗位,但与全国水平的131.41%相比,还有近一倍的差距。这也反映了第三产业在现有产值规模下还有很大的就业增长空间。

究其原因,一是与工业化发展水平有关,支撑城镇发展的支柱产业匮乏,吸收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有限;二是应该发挥重要作用的第三产业存在比重较低、层次不高、规模偏小等问题,导致较难提高更多的就业岗位;三是在城镇化的浪潮中,存在着违背自身产业基础及市场规律的造城运动冲动和强力推进“农转城”发展的跨越战略,造成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和大量农村人口“被城镇化”,被征地农民就业问题突出。

(二)地区层面程度分析:区域发展不均衡

以2012年为基准年,通过对云南省16个州、市的NU值来测度各自城镇化工业化均衡度。全省各州(市)的NU值如表3所示。

由于云南省地域差异较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不平衡,各州市的NU值也呈现出较大差异,见表3。既存在着城镇化超前于工业化的情况,最甚者如文山,NU值为0.85,与标准值的偏差为-29.17%,表现为严重失衡状况;同时也存在着城镇化与工业化均衡发展的情况,如保山、昭通、临沧、迪庆,NU值在1.21-1.26之间,与标准值的偏差都小于5%,为适度均衡发展。总体来看,全省范围内,城镇化超前于工业化进程的州市居多,共有12个,占比为75%,其中1/2的州市为中度失衡,1/3的州市为严重失衡。城镇化超前于工业化的州市中,适度均衡的有:丽江、普洱,中度失衡的是:昆明、曲靖、楚雄、西双版纳、大理、怒江,玉溪、红河、文山、德宏则存在严重失衡的状态。大部边疆民族自治地区都普遍呈现出城镇化超前于工业化的状态,而且失衡问题较为严重,如文山、德宏、红河等。

表3 云南2012年各州(市)NU值和产业结构

同时,表3数据显示,城镇化率较高的地区也是工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如玉溪、红河、曲靖,但这些州市的第三产业发展程度较低,导致非农产业吸收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不强,影响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均衡度。也可以看出,云南的工业产业主要集中在昆明、玉溪、红河、曲靖等地区,2012年,这几个地区的工业增加值占了全省比重的50%以上。但从主导产业结构看,结构极为单一,主要是以烟草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业、矿产资源业等传统的重工业为主,而且大中型企业仍然总量偏少、规模偏小、产值偏低,这些不利因素影响其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程度。

因此,云南省工业化发展区域不均衡性突出,呈现出由滇中向周边逐渐降低之势。第二产业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仅为昆明、玉溪、红河、曲靖、昭通等五个州市,而其余的11个地州都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这说明云南大部分地区产业结构中工业产业比重偏低,工业对非农就业的贡献率小,是造成工业化滞后于城镇化的重要因素。

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均衡发展的策略

(一)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并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第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强化产业结构非农化对就业结构非农化的带动作用。充分利用工业化中期和城镇化加速期经济快速发展的机遇,紧密结合云南后发优势和资源、区位、文化优势,加快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增强城镇中小企业竞争力,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岗位。要建设具备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产业体系,做精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形成烟草、矿产、电力、旅游、冶金、生物资源六大支柱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光电子、环保产业五大新兴产业,提高产业对劳动力就业的贡献率(陈昕,2013)。积极利用桥头堡建设的机遇,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产业合作,发展新型工业,促进劳动力的境内外流动就业。

第二,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提升现代服务业。云南目前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工业部门对于劳动力就业的吸收能力相对有限,第三产业将会成为推动城镇化进程的后续动力。对此,一是要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二是要以生产性、消费性、公共性为重点拓展服务业新领域,增强对外金融、现代物流、人力资源、贸易咨询、生态休闲、民族文化等服务能力,提升服务产业素质。三要推进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以此推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积极拓展服务业发展和吸收劳动力就业的空间。

第三,积极提高国内产业核心竞争力和产业链分工层次,带动劳动者收入水平的提升。提高产业经济效益和职工工资水平,提高进城人口尤其是少数民族进城人口对城镇生活的适应能力。同时,要制定更加有利于工业项目集中布局的政策,引导乡镇企业走现代产业集群的发展道路,以产业集群带动居住地集中和城镇发展。

(二)构建城乡均衡发展的制度安排

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从实现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出发,继续深化城乡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财政税收制度、货币金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尤其是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切实保护好农民的土地权益,并尽快建立和完善公共保障性住房制度,满足居民不同层次的住房需求。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制度,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引导农民有序外出就业,鼓励农民就近转移就业创业。统筹城乡社会治理,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县域城镇落户条件,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同时,建立城乡均衡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教育管理、公共医疗等制度,提高人口素质,改善城镇化质量,实现人口城镇化“量”的增长与“质”的提升相协调。

(三)促进小城镇和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并形成城市群发展战略

大中小城市需要联动协调、功能互补,激活城镇化内生动力,来推动整个城镇化进程。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始终离不开城市与腹地、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交流合作,形成城市群的发展道路。首先,要科学合理的规划,优化城镇布局。加快建设滇中城市聚居区、沿边开放城镇带、区域性城镇群和对内外开放经济走廊城镇带的空间布局。其次,要明确各城市群的主导方向。对于发育程度较高的滇中城市群,需要进一步提升昆明、玉溪、曲靖、楚雄等城市群内产业结构,加强科技和体制机制创新,促进滇中产业新区建设;对于处于发育中期的滇西、滇东南、滇西南城市群,需要壮大优势产业,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对于处于初期阶段的滇西北、滇东北城市群,需要培育以核心城市为首的区域增长极,提升增强其对整个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

(四)坚持走“四化”协调同步发展的云南特色新型城镇化之路

借鉴国际国内经验,结合当前省情,要坚持城镇化与工业化相互协调,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同步解决“三农”问题,避免产城失衡、城乡脱节的“片面城镇化”(赵小平,2014)。中共“十八大”提出的坚持走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同步发展的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在具体实践中必须正确处理好这些关系,紧紧围绕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战略来推动云南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促进“四化”协调同步发展,实现产业发展、人口市民化与城镇建设的良性互动。

1.王霞,熊英.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的动态耦合研究—基于武汉与成都的实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3(6)

2.牛文元.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2012[M].科学出版社,2012

3.姜爱林.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关系研究[J].财贸研究,2004(3)

4.段禄峰,张沛.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问题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9(7)

5.陈昕.后工业化视角下的云南省产业选择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

6.赵小平.城镇化与工业化、产业发展的协调同步问题研究综述[J].商业时代,2014(13)

猜你喜欢
工业化城镇化云南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云南邀您来“吸氧”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