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类型、组织结构对创新方式的影响机制研究—一个整合分析框架

2015-01-04 02:53黄金鑫博士生陆奇岸教授南京大学商学院南京10093广西师范大学经管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商业经济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集权渐进式扁平化

■ 黄金鑫 博士生 陆奇岸 教授(1、南京大学商学院 南京 10093 、广西师范大学经管学院 广西桂林 541004)

创新是企业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在企业经营实践过程中,企业创新方式存在着较大差异。战略管理研究认为,企业行为是为了实现战略目标,组织结构设计、创新方式选择也不例外。战略类型决定战略行为,包括创新行为和创新方式,战略类型影响企业创新方式机制是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关概念及研究概述

(一)企业战略及类型

企业战略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各种行动方案、方针和方向选择的总称(周三多、陈传明,2010),是用来开发核心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系列综合的、协调的预定和行动(希特等,2012)。企业战略分类方法有多种,本文按照竞争方式,分为探索型战略、防御型战略、分析型战略和反应型战略(Miles Snow,1978),该类方法有效性得到众多研究验证。

采用探索型战略的企业通过持续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寻找新市场机会和顾客潜在需求,使组织战略、行为与环境相匹配;通过新技术研发和满足顾客潜在需求以获取竞争优势。采用防御型战略的企业趋向于规避经营风险,将企业资源和能力聚焦企业经营效率提升和现有市场维护与扩张(Venkatraman,1989;吕鸿江等,2012);通过产品和服务满足顾客显性需求,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或降低产品价格与竞争对手竞争(Shortell Zajac,1990)。采用分析型战略的企业表现为探索型和防御型战略相结合的特征,企业在多个产品和市场领域内进行经营,部分产品或市场较为稳定,另一部分却是快速变化的;企业在较为稳定经营领域内,不断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降低成本;在快速变化经营领域中通过积极探索型战略行为寻找新市场机会,企业被视为探索型和防御型战略综合者,表现出较强的企业二元能力(March,1991;刘洋等,2011)。采用反应型战略的企业多为被动应对环境变化的行为,虽然能够意识到环境变化带来的威胁,但不能适应环境变化;大量研究表明反应型战略是一种失败的战略类型(Luo,1999),该类战略类型不具备理论和实践上价值和意义,在以下分析过程中不就该战略进行分析。

(二)组织结构及其特征

组织结构是企业正式的报告关系机制、程序机制、监督和治理机制及授权和决策过程(希特等,2012)。Hage(1965)首次提出复杂化、规范化、集权化和层次化..四个组织结构特征;Miller和Droge(1986)及后来者进一步提出集权化、层级结构、规范化和专业化四个组织结构特征,并被广泛采用。组织结构服从组织战略要求,适应战略要求的组织结构,为组织战略的实施和组织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Chanlder,1962)。组织战略随环境而变,作为战略保障的组织结构也需要调整和变革。与环境、技术等战略要素相互影响,组织结构由科层制结构演变成多种组织结构。对于组织结构调整和变革,学者就其形式、变革方向等进行研究,总结出多种新组织结构形式,如:网络组织、簇状组织、比萨饼式组织、圆屋顶形组织结构等(李海东、林志扬,2012)。有学者认为组织结构变革方向是对科层制组织的网络化改造,而不是对科层制结构的否定,网络化改进的科层制组织结构,有利于集权和分权的统一、稳定与变化的统一、一元性与多元性的统一(陈传明,2000)。组织结构变革实质上是组织三个主要特征:集权与分权、规范化高低、扁平化与科层化,随组织战略、组织环境演变而调整和变化的过程。组织结构特征是不同组织结构区别的基础。在本研究中,根据组织结构特征把组织类型分为:传统组织结构形式(集权、高规范化、科层化)和柔性组织结构形式(分权、低规范化、扁平化)两类。

(三)创新方式及特征

图1 企业战略类型、组织结构与企业创新方式的整合式分析框架

根据Van de Ven等(1986)观点,大部分创新是在已有基础上,通过对已有功能和使用途径进行调整和改变来实现的;另一种创新是对已有功能和使用途径彻底改变;两种创新方式区别在于对原有功能和使用途径改变幅度不同,以及是否改变原有运行机制。按照创新幅度的大小将创新分为突变式创新和渐进式创新。突变式创新是指组织通过彻底改变原有产品或服务功能,或通过推出新技术和新产品来进行根本性变革。渐进式创新表现为组织在产品或者技术上的调整和使用用途的扩展,渐近式创新对于产品成本的降低和性能的提高,具有很大的积累性效益(吴贵生,2005);渐进式创新是在现有知识和资源基础上的整合和发展。两类创新都基于组织知识整合和开发,组织结构作为组织知识的载体(Willem等,2009),组织结构特征影响组织成员和团队信息和知识获取,影响组织成员和团队知识分享和整合,对组织的创新方式选择和绩效产生影响。

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

(一)理论框架

本文构建企业战略类型、组织结构与企业创新方式选择倾向的整合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该分析框架图包括三个模块:企业战略类型模块、组织结构模块和企业创新方式模块。企业战略类型模块中,依据Miles和Snow(1978)的分类方法,将企业的战略类型分为探索型战略、防御型战略、分析型战略。组织结构形式模块中,将组织结构划分为两类:传统组织结构,柔性组织结构。创新方式模块中,依据Van de Ven等(1986)分类标准,把创新方式划分为突破式创新和渐进式创新两类。

(二)研究假设

战略类型对创新方式选择倾向的影响。探索型战略企业通过不断寻找新市场机会,进行突破性创新,也通过突破性的创新活动获得突破性产品和服务,实现竞争优势(Miles Snow,1978)。这类型企业重点关注新技术、新市场,倾向于通过突破性创新来开拓新市场。由于组织资源有限,探索型战略企业强调产品和市场突破性创新,将降低对已有产品和市场等效率的关注,组织效率强调企业要充分利用组织累积知识和经验,在已有市场的拓展性发展,与探索型战略导向不匹配,使得探索型战略企业渐进式创新开展处于较低水平。就此,提出假设1:探索型战略企业倾向于突破性创新的选择,对渐进式创新关注不够。

防御型战略企业倾向于以渐进式创新来拓展已有市场和开发新市场,目的是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利用高质和低价的方式满足市场需求,通过扩大市场占有率、降低组织成本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这类型战略的企业市场较为稳定,企业需要投入更多资源维持和保护已有市场,不会通过投入更多组织资源挖掘潜在的市场机会,而是重点通过关注客户显性需求并对产品和服务进行改良、升级和增值,提高顾客忠诚度以提高企业绩效。该战略类型企业对全新的客户需求或者潜在的市场机会的认知和开拓能力相对探索型战略企业来说较差。就此,提出假设2:防御型战略企业更倾向于渐进式创新,而对突破式创新关注不够。

分析型战略是综合性的战略形式,要求采取该战略的企业既要进行新市场机会探索和开拓,也要对企业已有产品和市场经营效率的改进和提升,该类型战略企业需要具备较强组织二元能力(Raisch等,2009),既通过规范化、科层式组织结构确保企业在已有市场上高效率运营,又要进行选择性的技术和市场探索,通过突破式创新促进企业在新技术、新市场的开拓能力。为了保证企业的高效率运行,企业会不断地开展渐进创新实现内部运作效率的不断提升保证企业短期绩效增长;为了实现新技术和市场的发展,企业需要开展突变式创新来开发和获取新技术和新产品,占领更多市场份额和获取企业长期绩效。就此,提出假设3:分析型战略企业必须具备较强的组织二元能力,并同时开展突破性创新和渐进性创新以实现组织的分析型战略。

组织结构的中介作用。Scott(2001)认为高绩效企业成功之处在于既能有效收集市场信息和识别市场机会,又能够将信息、市场机会,通过组织知识和资源的整合和创新,转化为组织学习能力和战略行为;而转化知识和资源形成学习能力和战略行为都要依赖于组织结构,有效的组织结构促进组织成员积极投入于知识分享、整合和创造过程,有效的组织结构有效响应企业战略导向的要求(Chandler,1962),有效的组织结构在实现企业战略导向和创新方式的作用中起到中介作用。战略适应理论认为战略决定结构,结构跟随战略,为了实现企业战略导向和目标,采用不同战略类型企业选择不同组织结构,来引导和约束组织成员进行知识的分享、整合和创造,从而影响企业创新方式的选择和企业创新绩效。下面就组织结构特征(集权与分权、规范化高低、科层化和扁平化)在企业战略类型与创新方式关系中的中介作用进行分析。

战略类型与组织结构:探索型战略是引导企业快速捕捉市场机会的战略,是前瞻性的创新导向,在识别新市场机会基础上,企业需要建立快速响应并满足潜在客户需求的能力,而这种能力要建立在企业快速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基础上。Walks等(2003)认为探索型战略企业必须具备捕捉市场机会和新产品研究的能力,企业在研发投入越高的企业更可能获得技术领先并获得更好绩效;采用探索型战略企业主要开展全新创新,产生突变性创新产品和服务,为市场和顾客带来全新价值,从而获取竞争优势。探索型战略过程是一种知识分享、整合和创造过程,相对于集权组织结构而言,分权式组织结构决策权下放使更多组织成员参与决策过程,有利于吸收异质性知识,应用于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分权使参与决策者数量增加,组织分享和创造知识的动机就越强;分权组织结构强调知识在组织内分享和流动,促进组织与外界新知识沟通、同化和创造,分权组织结构鼓励组织内外成员和团队参与新知识整合和创造,促进企业探索型战略有效实施。集权化组织遵循统一指挥命令链,决策权更多归于高层团队,组织成员无需整合更多新知识,且组织内团队或成员的知识互动和分享集中于固定纵向交流渠道,反复多次纵向交流和较为固定的知识分享有助于组织提高对已有知识深度挖掘和充分利用,对提高内部运营效率和渐进式创新有着积极作用。提出假设4:探索型战略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分权型的组织结构,而非集权型组织结构;而防御性战略的企业,更倾向于选择集权型的组织结构,而非分权型组织结构。

探索型战略需要组织成员进行有效知识整合和创造,高规范化组织不利于组织成员进行知识和市场机会探索,也不利于组织成员与外界沟通(Weick,1979;罗珉,2007),即高规范化组织结构限制组织成员获取新知识,也限制组织内成员之间互动与沟通,阻碍新知识在组织内流动和整合。高规范化组织结构同时使得组织成员知识分享和整合程序化并导致组织刚性,对已有知识整合和应用能力随着组织规范化程度越高越深入,但对市场机会和环境变化反应和处理能力越低(陈传明,2000;刘海建,2011)。高规范化组织结构决定组织成员信息处理比较狭窄,限制成员搜寻并吸收新知识,但对提高组织成员利用现有知识进行渐进式创新有积极作用。高规范化组织结构不利于组织成员对组织内外部潜在市场、技术等信息的获取,不利于组织成员对知识分享和整合,抑制组织突破性创新能力的发展,但是高规范化组织能够促进组织成员在已有知识和市场上进行渐进式创新。提出假设5:探索型战略企业,倾向于低规范化组织结构,而非高规范化组织结构;防御性战略企业,倾向于高规范化组织结构,而非低规范化组织结构。

探索型战略企业强调识别新市场机会并通过快速反应能力获取竞争优势,这需要企业建立扁平化组织结构,通过促进组织内外多维度信息和知识交流、共享和创造,使组织隐性知识显性化,增强组织成员或团队知识整合能力和组织创造力,促进组织提高市场反应能力。扁平化组织结构促进组织决策集中于知识和信息掌握者的团队或成员,有利于组织能够快速确定知识的价值和整合方向。扁平化组织结构有助于组织实施跨部门、跨团队合作,增加知识流动性和决策灵活性。防御型战略企业采用科层化组织结构,“借助科层制,企业达到了命令的贯彻统一,实现了完美的控制……因此,科层制是应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而出现的”(刘海建等,2004),“专业化、权力等级、连续性、非人格化这四个因素是科层制组织的基本特征”(叶荣,2006);科层化组织结构有利于组织成员在防御性战略执行过程中,促进组织对效率的追求,有利于组织基于已有知识的渐进式创新。提出假设6:探索型战略企业,倾向于选择扁平化组织结构,而非科层化结构;防御型战略企业,倾向于选择科层化组织结构,而非扁平化组织结构。

分析型战略企业在战略实施过程中,需要面对不同竞争导向市场领域,一种较为稳定而另一种快速变化的市场领域(McDaniel和Kolari,1987),需要具备较强组织二元能力(刘洋、魏江,2011)。在稳定市场内,企业通过渐进性创新稳定和扩张市场份额,同时通过提升企业组织柔性促进捕捉市场机会能力,作为新市场引导者或较早进入者来引领企业发展。分析型战略企业相比探索型战略企业所要进行新技术和新产品开拓要少,但相比探索型企业需要在组织效率和组织稳定性方面要更强;分析型战略企业比防御型战略在稳定性和效率程度方面的要求要相对弱一点,但比防御型企业在新技术新产品等开拓方面要求更多(Hambrick,2003),即分析型战略企业,需要建立一种折中组织结构方式,并通过有效管理机制来强化组织二元能力。提出假设7:分析型战略企业,拥有同时驾驭探索型战略和防御型战略的组织二元能力,能够在组织结构三个主要特征集权与放权、规范化的高低、扁平化和科层化寻求适合平衡。

组织结构与创新方式:本文把组织结构方式分为两类,一是传统组织结构形式(集权、高规范化和科层化),二是柔性组织结构(分权、低规范化和扁平化)。已有研究总结两类组织结构对创新的影响,柔性组织结构比传统组织结构更有利于创新性思维和行为的产生,传统组织结构有利于创新的执行和应用(Kim Utterback,1983)。企业对创新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组织结构集权、高规范化、科层化特征阻碍组织知识分享和整合,阻碍企业对新市场机会识别和利用,阻碍创新活动特别是突破式创新活动开展。组织结构柔性化变革,通过在组织内部分权、低规范化和扁平化,组织结构具备开放性、灵活性等特点,有利于组织获取外部市场技术和市场信息,组织与外部进行异质性知识交换的能力和空间得到放大,在一个分权和扁平化的组织中,将促进异质性知识的整合和应用,实现突破性创新(胡平杰、刘浩,2006)。而传统组织结构由于缺乏组织分权等特征,组织获取外部信息和技术能力有所欠缺,企业同质性知识和资源深度交流和整合下,更可能进行渐进式创新(胡士强等,2009)。提出假设8:传统组织结构形式更可能促进渐进式创新,而柔性组织结构形式更可能促进突破性创新。

(三)创新方式对企业战略、组织结构变革的反馈作用

企业战略类型和组织结构不是固定的,会依据环境、战略和企业绩效变化而进行调整和变革。组织作为开放性系统,与环境相互适应,通过调整组织特征等提升组织适应能力。组织适应性正是组织调整自身的战略及管理系统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学习与变革能力(吕鸿江等,2007)。企业创新方式决定组织创新绩效,管理者根据创新绩效的反馈,并与战略目标、企业惯例、战略环境等要素来确定对企业战略进行更新和调整,以及对组织结的调整(陈传明,2002)。企业战略变革和组织结构调整是组织提高环境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刘海建,2012)。提出假设9:组织创新绩效将对企业战略、组织结构变革产生反馈作用,对企业战略、组织结构的演变产生影响。

结论

本文将组织结构及特征作为中介变量引入企业战略类型与组织创新方式选择关系研究,提出了一个整合分析框架。基于该框架,分析并提出相应研究命题。分析结果表明:探索型战略通过对组织进行柔性化变革,对异质性知识有效整合,促进突变创新产生;防御型战略通过强化组织结构集权化、规范化、科层化组织特征,促进组织对已有知识和资源整合,促进渐进式创新发生;分析型战略要求企业具有较强的二元能力,通过对组织结构刚性和柔性有机结合,促进组织在探索性创新和渐进性创新协同开展。组织结构刚性与柔性有效结合,是具有潜力的战略模式,也是很有效的组织结构形式,但是如何有效进行组织结构构建和管理仍是分析型战略在企业实践中的难题。

1.Miles,Snow,Meyer,Organizational strategy,structure,and process [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78(3)

2.Shortell,Zajac,Perceptual and archival measures of miles and snow`s strategic types: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0(4)

3.Donate M J,Guadamillas F.Organizational factors to support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innovation[J].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11,15(6)

4.罗珉.论组织理论范式的转换[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8(8)

5.齐旭高,齐二石,周斌.组织结构特征对产品创新团队绩效的跨层次影响—基于中国制造企业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8)

6.刘洋,魏江,应瑛.组织二元性:管理研究的一种新范式[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6)

7.刘海建,陈松涛,陈传明.企业组织结构的刚性特征及其超越[J].江苏社会科学,2004(1)

8.陈传明.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组织的结构化改造[J].南京大学学报,2000(1)

9.刘海建,龙静,黄婷静.组织结构演化的效率与适应悖论[J].财经科学,2012(1)

猜你喜欢
集权渐进式扁平化
基本收入的理论构想与渐进式实现路径
企业集权财务管理模式及其现实选择
扁平化的球星Ⅱ
轻熟女“渐进式”省钱保养计划
扁平化的球星
扁平化的球星
渐进式教学在泌尿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渐进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