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兼修?助力“三创”

2015-01-07 06:14庄开刚
职业·下旬 2014年12期
关键词:三创职教书法

庄开刚

近十年来,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全球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形态都随之受到影响。整个互联网及其相关产业更新换代之快,远远超过了上世纪的工业化进程,而促成其速度和能量爆发的核心就是创新的力量。互联网时代,网络使创意、创新、创业的门槛大大降低。

在此形势下,作为以市场为导向,始终与社会发展保持同步的职业教育,无疑迎来了一次全新的发展机遇。而作为坐落于宁波商帮发源地之一——镇海区庄市镇的一所中职院校,敢为人先、勇于创新和重诺守信的宁波商帮文化,为我们以“三创”为核心走出一条人才培养的新路提供了丰沛的土壤和养分。

一、抢抓机遇,打造“三创”教育特色名片

2010年,我国再次迎来互联网创业高潮,从硬件终端到实体内容,互联网开始新一轮变革,创新、创业成为整个社会的热门词汇。

同年,宁波市镇海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提出了以“创意、创新、创业”为培养目标的“三创”教育。以创意教育为基础,培养学生“奇思妙想”、“敢于想”和“想出来”;在创意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创新实践,把自己的创意“画出来”“做出来”;通过一系列创新实践,最终练就创业者的素质和能力。学生在走出校园后,无论是选择创业,还是选择就业,都能拥有可持续发展的个人职业生涯。在学校的“三创”教育中,创意教育、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三者相辅相成、层层递进。

在“三创”教育中,我们提出“人人皆具创新潜能,处处都有创业机会”“创意创新成就创业,创业创新激发创意”的教育理念,力图让“三创”教育惠及每一个学生。经过多年的努力,如今“三创”教育已经成为宁波市镇海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教育的特色名片。

二、内树自信,夯实“三创”教育基础

多年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育人环境是学生成长的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学生心理素质这个内因才能起作用,才能真正促进学生成长。对这些中考“失意者”而言,尽快克服自卑感,恢复自信,才能真正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和创业劲头。自信让人产生力量,可以说,自信是“三创”之本,“三创”是自信之果,两者密不可分。

1.手段之一——让学生认识自我

每年开学初,学校都会安排高一新生参加“三创”教育专题报告会,向学生介绍学校在拓宽中职学生发展上升通道中的诸多举措,帮助学生寻找各自优势,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在活动中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既了解自己的长处,也认识自身的缺点,学会与自我相处,平衡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同时,学校组织开展中职学生心理辅导活动,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对症下药,使学生进校之初就消除疑虑和彷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风校貌。

学校还定期邀请优秀校友回校讲座,鼓励学生以老带新进行创新创业实践,让学生实实在在感受到“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2.手段之二——加强学生自治

学校以学生会、团委等学生自治组织建设为抓手,鼓励学生积极加入学生自治组织,参与学校管理,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在学校“三创”教育基地,我们采取学生自主管理的模式,由学生独立运作,分区块负责,在创新创业之余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通过学生自治,使学生认识、发掘自我价值,在得到肯定的同时提振信心。

3.手段之三——开设书法课程

在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用笔写字,但我校却特意开设了书法课程,强调书法教育。作为宁波市书法教育试点学校,我们提出了“以书怡情、以书铸品、以书立信”的书法教育理念,把书法教育的重点落在了培养学生的自信上。我们通过设置师生作品展示长廊、编辑出版《镇海职教中心师生书法作品集》、举办书法选修课结业作品展及暑期优秀书法作业展等活动,培养学生的书法自信。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刊登或展出,成就感油然而生,自信心倍增。目前,书法课程已经成为全校普及的一门特色课程。

4.手段之四——组建学生社团

学生社团活动,是学生找到自我、展示自我的舞台之一。职教中心目前共有舞蹈队、健美操队、街舞社、阳光剧社、书法社、文学社、音乐社等学生社团35个,学生在社团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在此过程中既愉悦身心,也铸就自信。

三、外建机制,助推“三创”教育稳步发展

1.设立专门机构,建立“三创”课程体系

为有效推进“三创”教育的实施,职教中心专门成立了“三创”研究院,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并以课题研究的方式开展“三创”教育工作。

学校教育的主战场在课堂,作为浙江省课改基地学校,职教中心根据课改的主要任务和“三创”教育的目标、内容来确定课堂教学内容,将“创意、创新、创业”教育渗透于专业技能知识教学之中,加强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的交叉融合,使学生在系统掌握本学科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注重自身“三创”综合能力的培养。

编写“三创”校本教材,开设“三创”主干课程。由学校教师自主编写《如何成功创办一个小企业》《镇海职教学子》《发明专利与实践》等多本“三创”教育校本教材。其中以《发明专利与实践》一书为核心的特色课程,将传统的创业就业指导讲座课程升格为贯穿三年中职教育的主干课程,进一步提高创新创业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同时增加有关创新创业教育的选修课程比例,增强课程的选择性与弹性,扩大学生的选择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掘学生的创业潜能,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意识。

盘活各类教育教学资源,努力拓宽“三创”教育渠道。开设“镇海职教三创大讲堂”、每天十五分钟的综合素质提升微课程,微课程内容包括音乐欣赏、经典诗文欣赏、发明与创造和书法点评等,以此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三创”教育打下基础。

2.拓宽学生评价渠道,多把尺子衡量学生

传统教育都是用考试成绩这一把尺子量学生,用一个标准评价学生。我们不以考试成绩来单一地评价学生的优劣,而是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三创”教育活动,将学生的“三创”能力培养延伸至课外,用多把尺子来衡量学生。endprint

“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比赛”“创业设计比赛”“创业创新方案答辩赛”等多项创新创业赛事,已成为学校每年12月份的传统校内活动。每年一次的“三创”文化艺术节,更是展示学生“三创”能力的大舞台。学生通过创意设计比赛、创新作品评比等各种活动展示自己的成果,并在活动过程中实践自己的想法,锻炼自己的能力。通过多方位的活动组织,营造良好的“三创”教育氛围,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三创”校园文化。

这种用多把尺子来衡量学生的做法,不仅有利于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和谐发展,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了学生的“三创”意识和能力。

3.搭建多元“三创”教育平台,丰富“三创”教学内涵

与有着500多项专利的“发明大王”陈际军合作,学校成立了发明工作室,组织开展“发明专利与实践”的课程教学。近期,学校还牵头成立了宁波市镇海区发明家协会,让更多的发明家带着各自的发明专利走进校园,为学校的“三创”教育提供智力支持。

展示宁波商帮先贤们艰苦创业足迹和成功经验的宁波帮博物馆毗邻学校。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将宁波帮博物馆作为“三创”教育基地。每年,新生入校的第一课就是参观宁波帮博物馆,让学生追寻宁波帮的足迹,学习老一辈创业者的创新、创业精神。

为了提高“三创”教育效果,我们还专门设立了创业教室,建立了“创意源”“创新坊”和“创业谷”三个“三创”教育实践基地。学校师生近年获得的30多项国家专利均出自于“三创”教育实践基地。

通过基地孵化,学生中涌现了一批中小企业家,镇海亚昌金属制品公司就是从学校的“三创”教育实践基地走出去的,年产值从三年前的不到50万元增至现在的1300万元,实现了企业飞跃式的发展。这种飞跃,正体现了从“三创”教育实践基地走出去的毕业生所具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开创能力,这也正是“三创”教育理念的成功实践。

目前,宁波市镇海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已经初步形成了从“三创”理念,到模拟实践,再到实战训练的“三创”教育体系,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内树学生自信,夯实“三创”教育基础;外建教学机制,助推“三创”教育稳步发展。“三创”教育不仅使学校学生的“三创”综合能力显著提升,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进一步加强,而且已成为学校教育的特色名片,引来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和多家媒体的报道。endprint

猜你喜欢
三创职教书法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书法欣赏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基于“三创”能力培养的《网站建设》实训课程改革与实践
关于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对学生“三创”中的重要性研究
房地产专业教育与“三创”教育的耦合效应
美学概论课程教学中的“三创”教育
职教要做好迎接“慕课”挑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