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场构建:基于90后高校新生心理测试的分析

2015-01-09 00:11杨铖宋园园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寝室新生心理健康

杨铖 宋园园

(南昌工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江西南昌 330099)

心理健康教育场构建:基于90后高校新生心理测试的分析

杨铖 宋园园

(南昌工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江西南昌 330099)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涉及多方领域和要素的系统工程,多因素协调发展方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本研究以江西某高校90后5000余名新生为研究对象,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测试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原因,在此基础上结合心理场理论,从校园文化环境、社区环境、寝室环境、朋辈环境等方面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场的构建。

高校新生;心理健康;心理场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涉及多方领域和要素的系统工程,应多因素协调发展,心理场理论似乎给整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发挥综合功效带来了启示。“心理场”的概念来源于德国心理学家库特·勒温(Kurt Lewin)的心理动力场理论,他认为场是相互依存事实的整体,为了理解预测行为,就必须把人及其环境看作是一种相互依存因素的集合。这些因素的整体被称作该个体的生活空间,并用B=f(PE)=f(LS)来表示(B表示行为,f表示函数关系,P表示个体,E表示环境,LS是生活空间的简称)。那么心理健康教育场应该综合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分析原因,结合当事人所处文化环境、物理环境(学校、社区、寝室)、关系环境(朋辈群体)等进行整体考量,方能更好地理解甚至预测大学生的心理行为[1]。目前,新生心理测试已成为各高校普遍应用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问题预防干预手段,笔者在以高校新生心理测试结果为基础得到的新生心理状况的情况下,结合心理场理论,探讨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的、切实有效的隐性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一、对象与方法

以江西某高校2013级5038名大一新生为调查对象,在新生入学1个半月后,学生基本熟悉高校生活方式时,进行心理测试。以班级为单位使用惠诚测试软件集体施测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 90,SCL-90)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 Personality Factor Questionnaire,16PF),由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专业教师统一宣读指导语。测试结束后回收有效问卷5032份,有效率为99.9%。其中男生3520人,占69.95%;女生1512人,占30.05%。将数据导出后,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并对筛查出的需要关注的学生进行约谈。

二、研究结果

(一)新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

SCL-90测试结果显示,正常学生4534人,占90.1%。有不同程度心理异常的学生498人,占9.9%(总分≥200分,任一因子分≥3分即被界定为异常)。其中心理状况表现异常的人数排在前5位的是强迫(4.49%)、人际关系敏感(3.68%)、敌对(2.46%)、偏执(2.09%)、抑郁(1.63%)因子。323人有想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占6.42%,其中男生223人,女生100人。

(二)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性别比较

研究数据表明,大一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较好,但强迫、人际关系、敌对问题突出。表现在追求完美、要求严格、反复检查、反复思考;与他人关系相处不和谐、对人际关系敏感;对他人有敌意、冲动、攻击性强等方面。在性别差异上,大一女生比男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女生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SCL-90总分以及乐群性、恃强性、兴奋性、敏感性、忧虑性、紧张性等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男生在稳定性、有恒性、怀疑性、独立性、自律性等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详见表1,表2。

表1 大一新生SCL-90得分在性别上的比较(n=5032)

表2 大一新生人格特征在性别上的比较(n=5032)

续表2

三、高校新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青春期的心理特点及外部环境变化影响

当代大学生主要是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90后”,所以他们身上所呈现的心理问题也必将带有“90后”这一主体的特点。概括来讲,其问题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欠和谐、环境适应能力欠佳、心理承受力差[2]。

究其原因可能是大一新生正处于青春中后期,面临着从青少年向成人转化,心理发展处在由不成熟迅速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不仅个性心理出现了重要变化,如思维成熟,社会情感得到了发展,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并且心理处在第二次断乳期,心里充满着矛盾和危机。此阶段青年学生的情绪具有明显的突发性和冲动性,处于这一时期的新生常常出现诸多的不适应现象,对学习环境的不适应,对寝室人际的不适应等,表现出独立与依赖之间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期望与目标落差的矛盾,强烈的性意识与道德规范的碰撞等等。

对新生来说,大学的生活环境是一个全新的世界,需要适应的东西很多,新的学校环境、新的目标确立、新的学习方法、新的生活方式,还需要建立新的人际关系,需要和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生活习俗、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处。刚入学的新生还要面对陌生的老师同学,加之远离家乡父母,使得他们暂时处于缺乏社会支持的境地,因此常常会感到孤独、空虚、迷茫。所以在焦虑、恐怖、人际关系敏感、敌对等因子上表现出较多的问题,这是与新生入学后的不适应息息相关的,因此其心理间题也就更容易发生。

(二)社会文化环境影响男女心理差异

女生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其他以及总分显著高于男生。这可能与女生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有关,社会赋予女性的角色就是细腻、柔弱、感性的,所以女生心理一般较脆弱,遇事相对敏感,能够体察到较微弱的变化,对身体不适如头昏、疲乏、疼痛、胃肠道症状等常常过分关注,很容易产生焦虑、紧张、失眠、食欲下降等问题。另外,相比男生而言,女生依赖性更强,所以大一女生在遇到突发问题又不能解决的时候,就更容易出现恐惧害怕。尤其是在理工科男生居多的院校中,女生要想取得优异成绩、获得满意工作,承受的心理压力更大,于是更容易出现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和其他心理症状。

在性别差异上,女生更外向、好强、轻松兴奋、感情用事、忧虑、紧张困扰。男生在稳定、有恒、怀疑、独立、自律等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表明男生情绪成熟稳定、更独立自主而且自律严谨。这可能跟传统文化、社会环境、家庭教育等因素有关。青年在成长过程中,在很大程度上遵循传统的性别角色分工,男主外、女主内。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竞争的激烈,女性越来越多的要求在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所以女性的好强、乐群也显得格外重要,同时也必然会带来极大的竞争压力,导致忧虑紧张情绪的出现。

四、心理健康教育场环境探讨

就像自然界中的事物之间相互影响存在自然场一样,人的心理也具有一种能量,向外发射并接收着其他事物的力量,产生心理的场[3]。除了自然界的事物或其他事物对人心理产生影响,在无语言媒介情况下人的心理间也存在相互影响,意即一些潜在的、隐性的渗透、熏陶、塑造同样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因此,应以心理场理论为基础,结合高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深入挖掘、扩展心理健康教育中更加生活化的隐性教育措施。

(一)校园文化心理场建设

培养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首先要有一个温馨、舒适、包容与接纳的校园环境,研究数据表明高校新生存在一定程度的环境适应不良,校园文化尤其是心理文化的建设,非常有助于大学生适应新环境。因此,一方面校园环境应典雅优美,舒适怡人,建筑布局合理,富有现代生活气息,符合人的心理特征。同时,应尽量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校园的美化、净化,让他们感到自己是环境的主人,在整洁幽雅的校园环境中陶冶大学生心灵。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将科技、文化、体育运动等文体活动与心理知识的宣传相结合,使学生生活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之中,充实理论知识,拓宽文化视野,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在自我控制、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中,提高审美观,陶冶情操,逐步形成健康的心理。如利用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这个节日,通过海报、讲座、报纸、网站、游戏等多种形式营造全校范围的心理健康文化,让学生感受到浓郁的心理健康氛围,从而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

(二)学生社区心理场建设

高校学生社区是以学生宿舍为中心,包括学生食堂、文化活动场所、公寓、商业服务网点等在内的课堂学习外的生活、休息、学习、交往、娱乐等个体及群体活动的特定区域。现在很多高校的教学与生活区相对分离,学生一天中有近70%的时间是在社区度过的。因此,社区不仅是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推进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4]。即除了在社区打造学生学习生活、休闲娱乐的场所外,还要通过多种方式在社区环境中加强心理文化建设,使社区形成一种文化环境和心理情境,在无意识中感染学生,将社区特有的价值观念通过日常生活演化为学生的某种心理认同,教会学生如何与人沟通交流,从而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和文化品味。例如在学生宿舍楼内建立心理咨询室;以楼栋为单位开展针对性的团体心理辅导;利用宣传栏、电子屏、广播等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定期在社区播放心理影片;加强对社区工作人员的心理培训等,在社区形成一种关爱、呵护心理健康的氛围。

(三)寝室心理场建设

寝室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室友是在同一个生活空间接触时间最多的人。而很多心理问题反映出的都是发生在寝室中的人际关系不和谐。寝室生活空间的质量成为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心理健康、成长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改善寝室环境也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人们所存在的多种能量相互作用的“心理生活空间”就是心理场。而以寝室为单位,以大学生为主体,以寝室的物质环境、人文环境、人际关系环境、个体知觉环境为构件以及各构件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所形成的特定生活空间就是寝室心理场[5]。也就是说,在寝室心理场中,人与人、人与环境、环境与环境之间都相互影响,任何一个能量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的改变。所以,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充满关爱、宽容理解、尊重与活力的生活空间,能够让大学生获得更多的安全感、认同感、自信心、进取心等积极的力量,体验到生理、安全、归属和爱、自尊以及自我实现等多种心理需要的实现与满足。例如用寝室心理文化标语美化寝室环境、编排寝室心理文化情景剧、开展朋辈心理辅导等。通过营造积极的寝室生活空间,优化和调试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

(四)朋辈心理场建设

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职能部门通过培训和督导一批志愿从事心理援助工作的学生,在心理辅导基本原则的指导下,对周围需要心理帮助的同学给予心理开导、安慰和支持,提供一种具有心理辅导功能的服务[6]。它不同于专业的心理咨询,具有友谊性、自发性、简洁有效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专业心理辅导力量的不足,满足大学生多层次心理援助的需要,更有利于完善大学生心理援助体系,实现维护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目标。实施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的途径主要有:依托学生组织和心理社团,通过活动、网站、期刊报纸、宣传栏、广播、沙龙等多种方式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开设校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为不愿意面对面咨询的学生提供另一种求助方式;培训班级心理委员,开展班级朋辈心理辅导活动,关注并反映班级学生心理状况,建立起基层的心理援助与危机干预力量[7]。

[1]申荷永.充满张力的生活空间——勒温的动力心理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152.

[2]冯云平.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特点及教育对策[J].中国冶金教育,2014(1):78-80.

[3]郑希付.心理场理论[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 (1):75-79.

[4]徐晓娟.开辟心理健康教育新阵地加强大学生社区心理健康教育[J].教学实践研究,2010:277-279.

[5]卢爱新.论高校寝室心理场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7):16-18.

[6]祝秀香,陈庆.加强朋辈心理辅导工作完善大学生心理援助体系[J].中国高教研究,2006(10):67-68.

[7]张光辉.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归因及解决路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4(15):49-51.

(责任编校:马余平)

Exploring Psychological Field Based on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the Post-90s Freshmen

YANG ChengSONG Yuan-yua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 Center,Nanch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anchang,Jiangxi 330099)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s one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in various fields and systems engineering,and to achiev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combining more factors is more effectiv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s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 of more than 5000 freshmen testing by SCL-90 and 16PF,and explores the psychological field, taking the measures such as cultural,community,dormitory,peer environment improvement as research factors.

freshmen;mental health;psychological field

G 444;B 844.2

A

1672-738X(2015)01-0027-04

2014-10-22

2013年江西省教学改革一般项目(JXJG-13-18-16);2014年江西省党建青年项目(JXGXDJKT.QN-201431)

杨铖(1982—),男,江西南昌人,心理学讲师,江西师范大学2013级人格心理学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健康心理学。

猜你喜欢
寝室新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寝室“奇葩”操作大赏
重获新生 庇佑
寝室闹鬼记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寝室“活宝”征集令等
新生娃萌萌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