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员连队化模式下,如何当好一名连长

2015-01-10 08:13文/吴
军营文化天地 2015年11期
关键词:连队骨干工作

文/吴 铭

论学员连队化模式下,如何当好一名连长

文/吴 铭

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以学员连为基层单位,自学员连队化管理模式改革以来,学员连的主体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它处于教育、训练、管理的第一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中央军委和上级的一切指示精神,最终都要落实到学员连这个基层单位上来,而这些工作主要靠学员连骨干来落实。学员连整体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员连骨干的个人素质、管理理念和工作方法等。连长是一个连队的核心骨,是学员连骨干队伍中极为重要的一员,那么,在学员连队化模式下,如何履行好连长的职责,带出一支过得硬的连队?

学员管理工作的主力军——骨干队伍

学员连骨干是学员连各级、各类组织的载体,是学员管理工作的主力军,也是学员营领导权力、责任的拓展和延伸,建设好学员连骨干队伍,是完成以教学为中心的各项任务的前提。

搞好内部团结,做到相互支持。“一个巴掌拍不响”“独木难成舟”这些俗语都说明了团结的重要性,同样,对于学员连队的骨干来说,团结尤为重要。作为连长,要善于团结,利用好团队协作的力量,首先要充分考虑其他各位骨干的意见,尤其是连队政治指导员,要在各个重大问题和在原则性的问题上保持高度一致,统一思想、团结一致。此外,骨干队伍的内部团结,不仅能够有效解决连队出现的各类问题,还能在整个连队起到一种“无形的”示范作用,让这种团结的氛围延伸到整个连队当中。这样一来,任何艰巨的任务在一个紧密团结的连队面前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除此之外,还应做到相互支持。这里所说的“支持”,不是毫无条件的支持,而是应当建立在正确决策的基础之上的,只要是正确的有利于连队建设和发展进步的决策,都应当受到大家的支持和赞成。以排长为例,排长是学员连管理工作的重要纽带,不仅要传达好连长、指导员的思想,还要认真带头落实,对于一项具体的工作,排长可能会有一些好的建议,这个时候,如果这些建议能够被采纳或者推广,不仅能够更好地完成该项工作,还能增强其对自己的认可感和工作热情,可谓是一举两得。

明确责任分工,提高运转效率。在我军军校,学员连骨干队伍的组成基本是这样的:连长、指导员、副连长、副指导员,三名排长、九名班长。这16名学员骨干,分为四个级别,只有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做好责任分工,才能更好地发挥骨干队伍的作用。一般情况下,下述分工方式更为有效且被更多地采用。连长主管连队的日常工作,具体来讲,连队的教学、训练工作均应由连长负责管理;指导员主管连队学员的思想教育,及时了解大家的思想动态;副连长要全力配合连长的工作,主管连队的内务卫生和军人委员会建设;副指导员要全力配合指导员的工作,主管连队的新闻写作和团支部建设。各个排长、班长则要严格落实连队的工作安排,处理好本级的日常工作。

以上所明确的分工,不是绝对地将任务区分开来,其他骨干不再管理,而是将具体工作具体到骨干负责,实行一种“牵头制”的工作方式。所谓“牵头制”,是指一名骨干牵头负责某项工作,其他骨干要给予支持和配合,比如:副连长负责连队的内务卫生工作,定期督促检查连队的内务卫生是其职责所在,但这项工作并不只是他一个人的事情,连长也要对该项工作负责。这种工作方式,不仅能更大化地利用骨干队伍的资源,也能较好、较快地完成各项任务。

及时沟通交流,确保思想一致。沟通交流是增进相互了解的有效方法,也是确保思想一致的关键。一个连队要做到上下一心、众志成城,确保上级的指示、思想以及任务毫无差错地传达落实下去,不仅骨干之间要保持思想一致,骨干与普通学员之间也要保持思想一致,这就需要及时沟通交流。在连队重大事情面前或者关乎原则性问题的时候,连长和指导员要事前进行沟通,确保思想一致、避免产生分歧。比如手机使用问题,目前学员连队禁止私自使用手机,只被允许在周末时间使用,那么如果发现有学员在不被规定的场合和时间使用手机,该怎么处理?连队主官应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明确一个统一的处理意见,这样才能避免管理上可能会出现的漏洞。

大多数连队都制定了属于本连的“奖惩细则”,用来激励同志们积极进取或规范约束言行,我个人觉得“细则”里的“奖”和“惩”都应体现“实”,奖就奖励大家所喜欢和追求的,惩就惩罚大家所厌恶和害怕的,杜绝不痛不痒、只走形式。当然,必须是在符合条令条例的前提下。所以,应做到及时了解广大学员的心声,了解他们正在想什么,了解他们想要得到什么,了解他们厌恶害怕什么。

学员管理工作的灵魂——带兵理念

在新形势下,对于军校学员的管理方法和带兵理念的探究已成为军队全面发展的重要课题,如何带兵、带好兵,使其自身素质得到更好地发展、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以更好地为军队和国家建设服务,是每一个带兵人应该思考的问题。我觉得,要带出一支过得硬的连队,应首先做到

以下三点:

以情带兵,带出真挚感情。“以情带兵”是新形势下解决带兵问题所倡导的更为科学、人文化的带兵理念。它是指带兵人要熟知学员的内心世界,把握好学员的心理,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用真挚深厚的感情关心爱护他们,增强沟通交流、增进理解信任。要做到“以情带兵”,首先要明白“情”的含义,我觉得应该包含“战友情”、“师长情”、“慈母情”,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共同生活在一个地方,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同训练,这是如同手足的战友情;在工作上,连长同他们是上下级关系,在生活中,连长要以一个“老大哥”的身份去关心照顾他们,要有一种师长的情怀;另外,他们都远离家乡,当遇到挫折的时候很容易产生孤独感,作为带兵人,要用慈母的那份贴心去了解大家的疾苦冷暖,让他们感受到组织和大家庭的温暖。

教养一致,练出过硬作风。优良的作风是部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优良作风,就是要按照条令条例规范部队的行为,认真做到教养一致。教养一致就是把教育与养成、训练与管理结合起来,把纪律和作风的培养渗透到日常工作、生活中去,把教育训练贯穿到训练和执勤战斗中去,从点滴入手,严格要求,持之以恒,使官兵养成自觉按条令条例办事,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养成令行禁止、雷厉风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我认为“教”是“养”的基础和前提,而“养”是“教”的体现和巩固,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要带出一支“教养一致”的连队,就要做到“严格施训”和注重“平时养成”。养成是一个军人综合素质的体现,它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作为一个带兵人,我们要通过严格施训、不断进行教育,把学员从刚开始的“要我练”式的被动约束转变成主动性的“我要练”。以连队集合站队为例,集合是连队一日生活当中最普遍的活动之一,一天要进行7—9次,如果我们要求在每一次集合的时候都要体现出紧张的作风和标准的队列动作,日积月累,军人良好的军姿、优良的作风和严格的纪律就会在这上千上万次立正、稍息、整齐报数中磨练出来。所谓“一日练,百日养”,养成难在坚持、贵在持久,要把功夫下在平时,认真做到教养一致,锻造一支真正过得硬的连队。

赏罚分明,公开公平公正。“国家大事不过是赏罚而已。”这是唐太宗在《贞观政要》中的名句。历史上注重赏罚分明的例子有很多,武则天处理她自己亲手提拔上来的宰相许圉师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而这种赏罚分明的历史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依然适用,我认为要做到管理上的“赏罚分明”应当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明确什么该赏?什么该罚?怎么赏?怎么罚?这就需要一个标准,在一个连队里,我们通常会制定一个“奖惩细则”,通过它来明确以上四个问题。其次是要注意“以奖为主、以罚为辅”,不能太过于“苛刻”。如果出现骨干每天都在刻意地挑大家的毛病或者因为一次小的犯错而掩盖了一个人的所有成绩,就会显得过于极端了,这样一种管理方式不仅不能激励大家,反而会引起大家的愤愤不平。最后应做到赏罚有度、公平公正,要考虑到事情大小、影响程度等因素,而后再“论功行赏、论罪行罚”。

学员管理工作的“两把刷子”——自身素养

俗语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说的就是一个团队中领导者的个人素养的重要性。在军校,作为一名连长,我觉得不仅要有过硬的军事素质、优异的学习成绩,还要有严格的自我要求和超强的责任意识。下面,我将分别论述何为学员管理工作中的两把刷子。

过硬的军事素质是赢得群众基础的催化剂。一个连长,如果拥有过硬的军事素质,往往会在管理中起到“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效果,它往往是赢得群众基础的有效工具,这里所说的军事素质不仅包括军事体技能,还有组训方法、个人特长和丰富的阅历。军校学员自入学入伍由军政训练开始接触军事体技能训练,如军体拳、轻武器射击、战术等等,这些都是作为一名军人最基础的体技能,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彰显出一名军人的外在魅力高低。在学员连的日常训练中,这些课目都是“必修课”,连长要能起到带头作用,不仅自己要“练得好”,还要带着大家一起“练好”。

有这样一个实例,一个学员暑假去某基层部队当兵锻炼,在那里担当起了“小排长”的角色,将自己掌握的一整套的体能训练方法带到了所在的连队,深受广大官兵的欢迎。在锻炼结束离开部队前,所在连队连长强硬式地“索要”训练教案,并视为珍贵资料。这个案例就说明了部队很缺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而军校是学习这些方法的宝殿,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认真扎实学习好。

严格的自我要求是树立个人威信的身份牌。学员连中,连长是大家所关注的重点目标,一言一行都会被人注意到,要想树立个人威信,光有“连长”这个“表”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里”,所谓“里”就是一些真正让大家信服的东西。普通学员与连队骨干之间的相互信任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前面讲到了奖惩细则在管理中的重要性,事实上如何落实好奖惩细则才是关键。我认为要杜绝“法不责众”、杜绝“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是导致学员与骨干在一些事情上分庭抗礼的思想源头,必须在制度上、行为上予以扼杀。这个时候,严格的自我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令从己始,才能带出一支纪律严明的部队,一支有强大战斗力的部队。

超强的责任意识是确保敢打必胜的先锋军。军校学员都会有这样一个感受,每届学员骨干选举大会,票数居高者往往不一定是能力最强的,却肯定是大家公认的责任心最强的。作为学员骨干,责任意识是做好工作的前提,要把大家的事放在心上,只要是连长分内之事,事无大小都应该带着一颗负责任的心去处理。我们都听过“态度决定高度”这句话,可是能把这句话应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当中的却少之又少,一个连长以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去干工作,决定着他能把工作干成什么样的标准。

军人之所以特殊,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敢于面对一切艰难困苦,敢于完成各种艰巨任务,一个连队经常会接到一些任务或是面临一些挑战。这个时候,连长的决心和责任心有多大,大家的热情就会有多大,所付出的努力就会有多大。★

责任编辑:邢玉婧

猜你喜欢
连队骨干工作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做人民的公仆 做事业的骨干
核心研发骨干均16年以上!创美克在产品研发上再发力
连队文化创新对连队管理创新的影响探索
一二九团注重连队“两委”后备人才培养
不工作,爽飞了?
关于发展连队经济的思考
军事基础训练与学员队连队化管理的对接路径探析
选工作
关于组建“一线话题”骨干队伍的通知